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mmkiller (清晨唤醒了我照亮昨夜的梦),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合集]关于十诫,关于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6月11日11:54:02 星期六), 站内信件

☆   1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Rasa (Rasa),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关于十诫,关于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
时  间: Sat Jan  3 21:39:36 2004

    基氏的电影我差不多都看过,其中有些像《红》、《蓝》、《维罗妮卡的
双重生命》、《十诫》中的某几集等看了不下三遍。我着迷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
每次重看,内心深处依然颤动,总是一次次体会着、想象着、感叹着——能拍出
这样一类电影的人该具有怎样一颗敏感细腻的心灵,该持有怎样一种人道悲悯的
情怀啊!叙事角度、画面色彩结构、配乐等诸元素构成的那种散淡而又深沉的美
感,一些看似分裂的碎片、无关的细节所组合成的寓意深长的人生况味,令人在
被强烈地触动的同时却又落不到一个实处,内心弥漫着几重的情绪清清楚楚却难
以言传,一些意识凝聚而又散漫、似重又轻、虚实相间、若有若无.....

    对基氏这样一类电影,任何过实的解读阐释,太明确太过于套入某一种思想
框范中,都会局限乃至严重损伤了它们的精深广博的思想艺术性,把原本可以无
限伸展的“空白”给填得死死的。基氏电影的神秘的虚玄的美感,渗入骨髓的温
柔悲凉之意,给予人的丝丝缕缕萦绕不去的感动,是无法用我们惯常的一些强硬
的理念能说明的。感觉,仅仅是一种满满的感觉令我强烈地抗拒着某种貌似深刻
实质简化的“学术研究”,它把一种博大的多向的审美意境置入了一个狭窄的不
可延伸的死胡同。也因此,我越来越害怕读这一类的所谓学术性文章了,感觉不
到论者的生命体验的融入,有的只是奔向某一个思想主题的硬挖出来的可怕的
“升华”。可笑的是,这种“挖掘”的其中的根据又常常居然是从创作者本身的
一些文字语录中断章取义振振有词地提炼而出;又或者是,生拉硬扯别的某某知
名学者的理论,来给自己的思维壮胆。在这种牵强附会的引用中,我深深地疑惑,
论者“自己”的心灵呢?他“自己”在哪儿?
    曾经看到有篇论述《十诫》第一诫《生命之诫》的文章题为《上帝的报复》,
从标题到论述内容都特令我心惊。通篇都以一种比较单一的意识形态来生硬地解
读这部电影的思想内涵,基氏的对生命存在的柔软悲悯的情思,那种宿命的人的
理性所无法驾驭的生命的无常感,均被纳入到某种绝对强硬的要反对什么、赞同
什么的意图中,对影片的结局更是如此判断:“那正是奇士劳斯基所说的旧约的
上帝因为子民的不信而施加的报复……”。类似这种对基氏的精神世界、对其电
影美学追求的“蛮横”的单一的绝对的论断,漠视别人的复杂的生命体验而欲简
化之的状态,常令我生出一种无奈的深深的悲凉。如果这种思维仅仅是放在论者
自身,那是他自己的事,我绝对无话可说,但若是指向对某个艺术作品的阐释,
我就无法认同,无法沉默于这种对审美意境的习惯性的肆意磨损。
    作为电影,融合着小说、诗歌、散文、音乐、绘画等各种艺术元素,所传达
出来的作者的情绪、意念相对其它比较单一的艺术形式常常更复杂更多元更说不
清道不明,每个元素都构成了欣赏领悟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一下,同样是这个
故事,如果去掉、改换了某段配乐,或者变换了某个叙事角度,或者调用了另外
一套色彩构图,这部影片给你的感觉是否还会相同?这些不可分离的元素组合在
一起给予我们的视觉听觉的刺激并由此而起的生理心理的多重反应,方是我们解
读、分析意义的前提。是的,我肯定这一点,因为艺术存在的价值首先就是令我
们感动,我们必须面对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感动去说话去分析,所有的理解思考
都该是由此切入并悟出真义,一切背景资料也许有助于破解我们的某些困惑,但
只能是基于自己真切的感受之中的领会贯通,绝不该作为“由此说明....”的阐
释标准。艺术审美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其独特的叙事符号留下了大量的只可意
会不可言传的“空白”,让观赏者自己去沿着它所抛出的轨迹走向那些清晰地存
在却又难以道明的一个个分岔。

    我之所以如此着迷基斯洛夫斯基、塔可夫斯基、安哲洛普罗斯、文德斯等人
的电影,就是缘于他们影片的各种元素组合在一起所提供给我的这种既清晰又朦
胧的多重走向的审美刺激。它给我强烈的触动,感觉满满的,却又往往落不到一
个实处。纵观基氏影片,我不断地透过那一个个场景触摸着背后摄制者的那颗极
为敏感细腻忧伤的心灵,他的体察人世的柔软悲悯的情怀一次次深深地打动着我,
令我心里流泪。第一次看《十诫》第一诫时,我忍不住冒出眼泪,不是为小男孩
的遭遇,而是突然就那么看着触摸着,潜进了后面隐藏着的那颗人道善感的心灵,
不自禁地为之颤动。体会基氏的情怀,我根本无法感觉到他会有那种强硬的肯定
什么否定什么的理念。
    而我前面提到的有些文章的论述之所以令我心惊,就是因为那种极端的惩罚
性的意念无法对应渗透弥漫在基氏电影中的那种基于深切的人道体察而致的温柔
悲凉的氛围。《生命之诫》中的父亲虽然崇尚科技理性,但这不意味着没有感情,
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父亲对儿子的深情从头洋溢至尾,为满足儿子想溜冰的心愿,
在精确的计算觉得足够安全之后,还亲自于前一夜实地考察并叮嘱儿子该注意的
事项。对一个现代大学数学教授而言,他不相信死后灵魂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
但也并没有持完全否决的态度。男孩说姑姑认为有灵魂,父亲回答:有些人相信
有灵魂人生会好过些,若他们信仰它的话。“那你呢?”“我?我真的不知道。”
在此,我们并没有看到父亲对宗教、对上帝的排斥,正如男孩的姑姑所说:“你
爸的人生或许看来较有理性,但那不意味着没有上帝,对你爸也是一样。”在影
片中,基氏对“上帝”又是如何阐释的呢?他所要指向的信仰究竟是什么?是否
有要现代人回归具体的有形的宗教的意图?男孩的悲剧是否就意味着他对科技理
性的否定?看过影片的人都会记得姑侄这段对话:“上帝存在,很简单....若你
相信的话。”“上帝是谁?”姑姑将男孩紧紧搂在怀中:“你有什么感觉?”
“我爱你!”“没错,这就是上帝。”是的,我们的灵魂、我们的精神的依归,
我们彼此之间的温柔的爱的情意,我们的相互扶持相互宽慰,一个拥抱一个爱抚
......所有这些无形的牵动着我们纤细的神经的、分析不清但总是满满地充盈在
我们内心的渴求,这就是冥冥中的随时可以感觉到的——上帝!
    这个沉迷电脑相信科技的父亲是不是就是个刻板单调的没有信仰的缺失爱和
关心的仅靠科学之光来照亮生命的完全理性的实用主义者呢?如果不是,那么基
氏所欲传达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感情?借这个故事他要表现的又是什么样的情绪?
作为一个大学教授,父亲的知识背景带给他的对生命、对灵魂、对死亡的科学的
认识,并没有任何过错。基于生物科学的对生命种种现象的内在生理机制的了解
并不影响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感性地体验各种复杂的心理反应,产生各种喜怒哀乐
的复杂的情感并不断地为此激动、感动。影片中的父亲并不冷漠,父子相依为命,
情深意挚,正因此,他的“失误”所导致的悲剧才令人心碎。可是,基氏真的认
为是他的失误吗?我们呢?我们看完影片后会怪罪于这个父亲吗?噢,当然,父
亲只是一个象征,指向的是这个宏大的越益技术化的现代社会,基氏,包括大部
分的现代人,都清楚地意识到高度发达的科技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可是,人类何
曾脱离过理性驾驭世界的企图?客观世界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人类发展
的潮流、走向同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基氏的敏锐,当比更多的人更早更清
楚地意识到人类生存的困境。切入影片的事件,想得简单一点吧,我们谁都明白
外在世界不会因我而改变,不会因我的意志而转移,但我们又总是身不由己地想
控制把握所面临的一切,多少次,我们自以为万无一失稳操胜券,结果....“不
该这样的呀”,“万万没想到啊”,痛不欲生撕心裂肺,悔不该悔不该,可是之
后呢?“不该”依然一次次发生,悔恨依然一次次重复。而每一次挫败往往又更
激发起人全力挖掘自己的智慧潜能试图最终获得胜利,科技由此突飞猛进,物质
文明不断发展,人的智力越趋发达。可是,伴随着这一次次“最终成功了”的喜
悦,新的意料不到的灾难相携而生,“最终”始终无法抵达,悲剧的轮回何时停
止过?父亲痛苦地推倒了祭坛,上帝流泪了.....
    人类如何可以拯救自己脱离苦海?回归宗教,重拾丢失的信仰——上帝——
爱?仅仅这样,问题就能解决吗?在影片的有关的探索中基氏并没有令我感到他
心目中的上帝非得局限于具体的宗教形式,简单的三个人物也没有令我感到谁是
缺失信仰的,影片的气氛更无法让我得出是或非、对或错、非此即彼的判定。这
里我尤其想提到两点:1.标题。我没有想到过要将基氏的“十诫”去一一对应
于圣经的“十诫”,我只将其看作是基氏借用的象征,以此将十个故事串成一体,
集中地传达他对当代社会人类生存状态的整体性感受。如果一定要对应,就影片
各种元素所渲染烘托的情绪气氛而言,我无法认知到基氏是要人们信奉《圣经》
的十诫,能感应到的只是他的疑虑,他的难以定位的困惑。2.湖边的不知身份的
男人。时长五十多分钟的电影,令人难忘的是一再出现的这个场景:镜头由空旷
寂静的雪地慢慢推近,一个神情忧伤的男子围着一堆时燃时灭的篝火独自寂寥地
坐在结了冰的湖边。也不知道他在那儿坐了有多久,总之从影片开始至结束,我
没细想过有多少天,他就一直这么坐在那儿,孤独的,忧郁的,沉默的,偶尔暗
自垂泪....。音乐——基氏所有的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精髓魂魄,此时此刻所展现
的令人心颤的刺激渗透力,谁能抗拒?随着场景的推移,伴随着这个男人同时出
现的,是和基氏几度合作心灵契合的波兰配乐大师普瑞斯纳(Zbigniew Preisner)
的凄婉得催人泪下的幽怨的弦乐,除了结尾,这段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几次出现,
都是随着这个场景徐徐地静静地伸展,而每一次由舒缓的弦乐渐渐上升停留在小
号的尖锐的哭泣似的长长的破折号时,心灵顿时被刺破,强烈的渗入骨髓的哀伤
令人窒息....。这个男人是“天使之眼”?是“上帝的使者”?哦,我依然不愿
定位,我不想知道这个男人是谁,我只体会这个场景给予我的全部感受,我只把
它当作构成这部电影悲凉氛围的一个重要元素,传递无常的人生境遇的一个感性
细节,表达基氏悲悯情怀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如同墨水瓶的破裂、电脑的自
动开启这类带有神秘性的小事件,我从中感觉到的只是越益凝聚的不祥的气氛。
够了,这样真的够了,一种难以言传的整体的情绪性象征,不必把它定得这么死
这么具体,一如所有的情节、所有的细节,一如我所喜爱的很多优秀的文学艺术
作品。我在“空白”处随着作者抛出的线索滑向各个似是而非若隐若现的分叉、
角落,在语境、场景、情绪、气氛、色彩、构图、音乐等综合而成的整个“文本”
空间自由飞翔,由此获得多方位的视角,不断开拓心智打开思路扩大心理吞吐的
渠道,心灵在一次次发热颤动中获得滋润获得营养,精神在一次次想象驰骋中得
到充实得到满足。而一旦,某种强硬的理念简化的思维要把这好好的鲜活灵动的
丰满的一切框范在某个比较单一的构架中,将立体空间压缩成平面,将多元意义
抽离紧缩成一种,审美意境受到粗暴的损伤,我总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深深的无奈
感,为作家作品的被阉割被强奸。在此我不是针对某一两篇类似的文章,绝对不
是,只是由此泛起的对一种不断遭遇到的状态的触动。
    我知道不少人会说,没有一个前在的定论一个比较肯定的方向一个比较固定
的框架怎么欣赏怎么分析怎么写评论?我只想说这是思维惰性的借口,是我们这
个环境中惯常的对常规对简单的认同,是甘于个体意志被抹煞个人感觉被消蚀的
文化渗透的反应,以及,功利性的出于各种目的的为写而写、为评而评、为搞学
术而搞学术的“凑合”。我说这些不含任何褒贬对错的判断,文化的积习环境的
孕育教育的沉淀人际的影响,个人能有多大力量去背离反抗?没什么错都没什么
错,我只想客观地陈述事实,我只是为那些善感敏锐的作者为那些博大精深的精
神产物的遭遇而心痛。
    生存中问题多多疑惑重重,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渴求着找到答案解救自己获得
快乐,读一部小说看一部电影,总试图去寻找一个明确的方向挖掘一条光明的出
路,如果你说这其中根本没有答案没有出路读了只会让人困惑更深矛盾更多,我
们的即时反应常常是,那他干吗要写干吗要创作?文学艺术的价值何在?难道只
是为了把人从迷糊昏沉中唤醒练敏了神经去清醒地面对疼痛?突然就想到了鲁迅
的“铁屋子”的比喻,想到了曾有青年于痛苦中后悔读鲁迅的文章并对鲁迅发出
的尖锐的指责,想到了鲁迅及很多思想者在表达与沉默间的一生的犹疑。

    似乎扯远了,回到主题,我只是想说,基于前面所描述的这一切,我无法感
到基氏的明确的指向,他传达给我的是他的对当代人类处境的情绪性感受,对整
体的生存困境的焦虑,以及,没有答案的思索。这里,再提一下第五诫《杀人之
诫》。一个男青年勒死了一个素不相识毫无怨仇的的士司机,杀人偿命理所当然,
可是,透过导演对这个阴郁的青年杀人之前迷茫地游荡在大街上于不发一语的沉
默中所作的大段的心理铺垫,以及在监狱中对死刑犯内心世界的进一步昭示,我
们看到的是基氏对一个被过去的阴影所缠绕的破碎的生命的极为深情的注视。在
关押临刑的那部分,没有音乐,简单到没法再简单的场景技巧,不安的静场中,
法律的无情及律师对死囚生命的亲近,直至律师最后在树林中悲怆地一声声地高
呼:我恨你们!我恨你们!……我们不自禁地为基氏的注视而心碎。此时,生命
的最深切的疼痛凌驾于一切之上,你如何再去分辨法律和人道的界限?如何再去
判断该或不该,对或不对?我一再提到基氏的柔软悲悯的情怀,正是缘于他的影
片带给我的这些爆发不出来的静静地窒息在内心深处的激荡奔涌的情感。
    有人认为,基氏“太洞烛世事看得太过明白反而失之冷漠”。我不知道这是
源于对基氏的真切的感觉还是就一般现象而言。如果是后者,应该是具体现象具
体分析,很难一概而论作抽象的判定,若要举出洞烛世事并深具温柔悲悯之情怀
者,古今中外思想哲学心理学家宗教大师可以列出一大串。在此仅就基氏而言,
纵观他的影片文字,我的感觉传达给我的便是现在这样的认识。

    在不断的对各种人文著作艺术作品的欣赏阅读体会过程中,我越发领悟到,
恰恰是在那些最深刻理性的思想中蕴含着最饱满充沛的感性体验,而对生命越融
入对世界体察越深广,思想便散得越开思路便越杂矛盾困惑也就更深更强。由于
多角度的理解渗入,对一些人类根本困境的洞悉,绝对的此是彼非的判断便很难
产生,一件事从这个角度看或许不对劲,可转换一下思路变一个角度却又分明没
错。这样的多重的审视多层面的思索反省,悲悯往往由此而生,在无法肯定的背
后折射出的是温柔的体察宽厚的包容。事实上,比较单一的角度总是更快地肯定
否定更容易给出答案指明出路,问题是,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答案这样的出路
行之有效吗?我们常常觉得受到欺骗不可信无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可我们
还是一次次地想走捷径要求指明。另外,只要稍稍用心体味一下便可察觉,狭窄
的心理、简单化的判断、是非明确善恶分明爱憎绝然的人,往往更容易走向极端,
更容易对别人造成伤害,我们这个民族大到上个世纪几十年的腥风血雨小到现实
中的种种现象皆足以证实这点。
    体察越深思路越广心绪越复杂表达也就越艰难,正是在此意义上,我才觉得
比起其它艺术形式,优秀的电影对各种文学艺术形式的融合,由各种艺术元素构
成的独有的叙事表达优势,借助视觉听觉的直觉冲击,更能传达出语言文字或其
它比较单一的艺术形式所难以传达的那种沉郁悲凉、辛酸凄楚、挣扎浮沉、善恶
交织、复杂多向的人生况味。对其解读,也就更应该投入感觉放宽思路,细腻地
全方位地把握影片所呈现的台词对话、道具细节、场景音乐、色彩构图等诸因素,
而不是只着眼一个故事情节、一个具体的结果,只定位于几个片断。尤其像《十
诫》这类如此短如此紧凑、涉及的人物很少舍弃了大量生活表层的关联、每个镜
头处理都匠心独运、象征色彩如此浓郁韵味又如此深长的影片,又怎能忽视其中
任何一个精心设置的元素?不细心品味静默地感受,又如何能触摸到内在那深切
的部分?

    基氏的宿命的思想是很明显的,其极具哲理内涵的导演风格所传递出的对当
代人生存状态的深刻理解,与我们向来的意识形态及电影审美趣味均构成不可避
免的冲突,而这种冲突恰恰成为吸引我的主要因素。在西方文学艺术中,我尤其
喜爱这类作品,因为它们可以令我不断跳出旧有的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感作者心
灵之柔软思作者情怀之悲悯,在不断的刺激痛楚中使情感更细腻心灵更敏锐视野
更广阔思路更开拓。
    这样已经足够足够了,还需要寻找什么答案?!



☆   2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Rasa (Rasa),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关于十诫,关于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
时  间: Sat Jan  3 21:47:50 2004

想写一点对基斯洛夫斯基的感受的,结果越扯越多,综合了许多我对版上以前一些
话题的想法,不少认识体验积累已久,就这么一次过,作个回应吧。

【 在 Rasa (Rasa)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氏的电影我差不多都看过,其中有些像《红》、《蓝》、《维罗妮卡的
: 双重生命》、《十诫》中的某几集等看了不下三遍。我着迷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
: 每次重看,内心深处依然颤动,总是一次次体会着、想象着、感叹着——能拍出
: 这样一类电影的人该具有怎样一颗敏感细腻的心灵,该持有怎样一种人道悲悯的
: 情怀啊!叙事角度、画面色彩结构、配乐等诸元素构成的那种散淡而又深沉的美
: 感,一些看似分裂的碎片、无关的细节所组合成的寓意深长的人生况味,令人在
: 被强烈地触动的同时却又落不到一个实处,内心弥漫着几重的情绪清清楚楚却难
: 以言传,一些意识凝聚而又散漫、似重又轻、虚实相间、若有若无.....
:     对基氏这样一类电影,任何过实的解读阐释,太明确太过于套入某一种思想
: 框范中,都会局限乃至严重损伤了它们的精深广博的思想艺术性,把原本可以无
: 限伸展的“空白”给填得死死的。基氏电影的神秘的虚玄的美感,渗入骨髓的温
: 柔悲凉之意,给予人的丝丝缕缕萦绕不去的感动,是无法用我们惯常的一些强硬
: 的理念能说明的。感觉,仅仅是一种满满的感觉令我强烈地抗拒着某种貌似深刻
: 实质简化的“学术研究”,它把一种博大的多向的审美意境置入了一个狭窄的不
: 可延伸的死胡同。也因此,我越来越害怕读这一类的所谓学术性文章了,感觉不
: 到论者的生命体验的融入,有的只是奔向某一个思想主题的硬挖出来的可怕的
: “升华”。可笑的是,这种“挖掘”的其中的根据又常常居然是从创作者本身的
: 一些文字语录中断章取义振振有词地提炼而出;又或者是,生拉硬扯别的某某知



☆   3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sharpsword (本性回归),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关于十诫,关于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
时  间: Sat Jan  3 23:28:19 2004

   我不是纯粹的理性主义者,但我的思维方式和感性体验很大程度源自我的成长
经验,里面有太多的因素,说起来一大堆了。唯美的人总是痛苦的。从小到大,
我一直在寻找至美的人格和思维模板,但父亲的桀骜专制,我无法体验真正的人文
关怀,只能从书本上寻找最好的归依,包括高中以来对文史哲的迷恋。之后,因为
客观环境所迫,我放弃了对文史哲的继续探讨,进入纯粹理科的学习中了,但对他
们的热爱已经扎根在脑海,这在我的言论里有明显的体现,包括对文史哲的疯狂思
考但又及其肤浅的分析。 “学什么,就会变成什么。”,当代国际政治思潮的老
师曾经说过这句话,我视为经典。我现在学的是电脑,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成为
其中的一个程序,导致以后思考任何事情都变成程序化的模式。若能如此,还真是
庆幸,因为整个世界都将因此变得简单而有规律,就不会因各自的兴趣爱好不同导
致的争论了。这也是我现在无法用“自己”的体验来写文章的一个原因,无米,也
就难以下厨了......

    真正的文学家是用心去思考的,没有视觉、听觉、触觉上的高度敏感和综合体
验,感觉的是缺乏灵气和情趣。我仅仅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站在理性角度上体
验生活、文学和世界之美的文学爱好者。因此,我对人性和人的情感的感觉体验也
在不自觉中带上了理性的眼镜,更多时候是站在一种欣赏、分析的角度,而不是主
观参与“情感流”对内心的渗透和撞击。实际的物质世界是没有感情的,如果在研
究过程中带上了主观的感情色彩,便会陷入“唯心”的判断当中,这是理科工作者
的大忌。所幸,人都有七情六欲。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总要把自己的心交给自
己喜好的东西,这样,便有了文和理的融合。在理科学生眼里的文,是那些能够给
内心带来和谐、优美和思维畅通感受的外在事物所蕴涵的内在之美。没有理性的逻
辑分析于先,就得不到这些内在的感性体验。这正好跟文科学生相反,他们是在全
身心的感官体验之后获得理性的升华的。文理偏重点和出发点的差异,会出现两个
结果,一个是文科生对理性思维殿堂的向往,同时,理科生对情感体验的感性追求,
最终实现完美的文理融合;一个是追求自由情趣的文科生对古板乏味的书呆子式理
科学生的嘲笑,以及以强大的逻辑思辩能力自恃的理科生对轻佻狂放、外强中干式
的文科生的蔑视,从而导致文理之间的论战(想想北大清华的论战,应该是这个原因)。

    但天性的敏感和细腻的感情,注定我不能成为一个纯粹的科学工作者。我喜欢
优美的事物对情感的撞击,因此我喜欢旋律,喜欢民族风格的音乐;喜欢优美的抒情
文章,喜欢情感宣泄的美的表达;喜欢对生活的无奈和追求的互相倾诉;喜欢探讨
撞击心灵和思维的任何事情,喜欢倾听对生活的各方面的多种体验。因此我喜欢文
学版,在优秀的文学创造者面前,我永远是衷心的读者和求知若渴的孩子。

【 在 Rasa (Rasa)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氏的电影我差不多都看过,其中有些像《红》、《蓝》、《维罗妮卡的
: 双重生命》、《十诫》中的某几集等看了不下三遍。我着迷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
: 每次重看,内心深处依然颤动,总是一次次体会着、想象着、感叹着——能拍出
: 这样一类电影的人该具有怎样一颗敏感细腻的心灵,该持有怎样一种人道悲悯的
: 情怀啊!叙事角度、画面色彩结构、配乐等诸元素构成的那种散淡而又深沉的美
: 感,一些看似分裂的碎片、无关的细节所组合成的寓意深长的人生况味,令人在
: 被强烈地触动的同时却又落不到一个实处,内心弥漫着几重的情绪清清楚楚却难
: 以言传,一些意识凝聚而又散漫、似重又轻、虚实相间、若有若无.....
:     对基氏这样一类电影,任何过实的解读阐释,太明确太过于套入某一种思想
: 框范中,都会局限乃至严重损伤了它们的精深广博的思想艺术性,把原本可以无
: 限伸展的“空白”给填得死死的。基氏电影的神秘的虚玄的美感,渗入骨髓的温
: 柔悲凉之意,给予人的丝丝缕缕萦绕不去的感动,是无法用我们惯常的一些强硬
: 的理念能说明的。感觉,仅仅是一种满满的感觉令我强烈地抗拒着某种貌似深刻
: 实质简化的“学术研究”,它把一种博大的多向的审美意境置入了一个狭窄的不
: 可延伸的死胡同。也因此,我越来越害怕读这一类的所谓学术性文章了,感觉不
: 到论者的生命体验的融入,有的只是奔向某一个思想主题的硬挖出来的可怕的
: “升华”。可笑的是,这种“挖掘”的其中的根据又常常居然是从创作者本身的
: 一些文字语录中断章取义振振有词地提炼而出;又或者是,生拉硬扯别的某某知
: 名学者的理论,来给自己的思维壮胆。在这种牵强附会的引用中,我深深地疑惑,
: 论者“自己”的心灵呢?他“自己”在哪儿?
:     曾经看到有篇论述《十诫》第一诫《生命之诫》的文章题为《上帝的报复》,
: 从标题到论述内容都特令我心惊。通篇都以一种比较单一的意识形态来生硬地解
: 读这部电影的思想内涵,基氏的对生命存在的柔软悲悯的情思,那种宿命的人的
: 理性所无法驾驭的生命的无常感,均被纳入到某种绝对强硬的要反对什么、赞同
: 什么的意图中,对影片的结局更是如此判断:“那正是奇士劳斯基所说的旧约的
: 上帝因为子民的不信而施加的报复……”。类似这种对基氏的精神世界、对其电
: 影美学追求的“蛮横”的单一的绝对的论断,漠视别人的复杂的生命体验而欲简
: 化之的状态,常令我生出一种无奈的深深的悲凉。如果这种思维仅仅是放在论者
: 自身,那是他自己的事,我绝对无话可说,但若是指向对某个艺术作品的阐释,
: 我就无法认同,无法沉默于这种对审美意境的习惯性的肆意磨损。
:     作为电影,融合着小说、诗歌、散文、音乐、绘画等各种艺术元素,所传达
: 出来的作者的情绪、意念相对其它比较单一的艺术形式常常更复杂更多元更说不
: 清道不明,每个元素都构成了欣赏领悟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一下,同样是这个
: 故事,如果去掉、改换了某段配乐,或者变换了某个叙事角度,或者调用了另外
: 一套色彩构图,这部影片给你的感觉是否还会相同?这些不可分离的元素组合在
: 一起给予我们的视觉听觉的刺激并由此而起的生理心理的多重反应,方是我们解
: 读、分析意义的前提。是的,我肯定这一点,因为艺术存在的价值首先就是令我
: 们感动,我们必须面对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感动去说话去分析,所有的理解思考
: 都该是由此切入并悟出真义,一切背景资料也许有助于破解我们的某些困惑,但
: 只能是基于自己真切的感受之中的领会贯通,绝不该作为“由此说明....”的阐
: 释标准。艺术审美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其独特的叙事符号留下了大量的只可意
: 会不可言传的“空白”,让观赏者自己去沿着它所抛出的轨迹走向那些清晰地存
: 在却又难以道明的一个个分岔。
:     我之所以如此着迷基斯洛夫斯基、塔可夫斯基、安哲洛普罗斯、文德斯等人
: 的电影,就是缘于他们影片的各种元素组合在一起所提供给我的这种既清晰又朦
: 胧的多重走向的审美刺激。它给我强烈的触动,感觉满满的,却又往往落不到一
: 个实处。纵观基氏影片,我不断地透过那一个个场景触摸着背后摄制者的那颗极
: 为敏感细腻忧伤的心灵,他的体察人世的柔软悲悯的情怀一次次深深地打动着我,
: 令我心里流泪。第一次看《十诫》第一诫时,我忍不住冒出眼泪,不是为小男孩
: 的遭遇,而是突然就那么看着触摸着,潜进了后面隐藏着的那颗人道善感的心灵,
: 不自禁地为之颤动。体会基氏的情怀,我根本无法感觉到他会有那种强硬的肯定
: 什么否定什么的理念。
:     而我前面提到的有些文章的论述之所以令我心惊,就是因为那种极端的惩罚
: 性的意念无法对应渗透弥漫在基氏电影中的那种基于深切的人道体察而致的温柔
: 悲凉的氛围。《生命之诫》中的父亲虽然崇尚科技理性,但这不意味着没有感情,
: 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父亲对儿子的深情从头洋溢至尾,为满足儿子想溜冰的心愿,
: 在精确的计算觉得足够安全之后,还亲自于前一夜实地考察并叮嘱儿子该注意的
: 事项。对一个现代大学数学教授而言,他不相信死后灵魂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
: 但也并没有持完全否决的态度。男孩说姑姑认为有灵魂,父亲回答:有些人相信
: 有灵魂人生会好过些,若他们信仰它的话。“那你呢?”“我?我真的不知道。”
: 在此,我们并没有看到父亲对宗教、对上帝的排斥,正如男孩的姑姑所说:“你
: 爸的人生或许看来较有理性,但那不意味着没有上帝,对你爸也是一样。”在影
: 片中,基氏对“上帝”又是如何阐释的呢?他所要指向的信仰究竟是什么?是否
: 有要现代人回归具体的有形的宗教的意图?男孩的悲剧是否就意味着他对科技理
: 性的否定?看过影片的人都会记得姑侄这段对话:“上帝存在,很简单....若你
: 相信的话。”“上帝是谁?”姑姑将男孩紧紧搂在怀中:“你有什么感觉?”
: “我爱你!”“没错,这就是上帝。”是的,我们的灵魂、我们的精神的依归,
: 我们彼此之间的温柔的爱的情意,我们的相互扶持相互宽慰,一个拥抱一个爱抚
: ......所有这些无形的牵动着我们纤细的神经的、分析不清但总是满满地充盈在
: 我们内心的渴求,这就是冥冥中的随时可以感觉到的——上帝!
:     这个沉迷电脑相信科技的父亲是不是就是个刻板单调的没有信仰的缺失爱和
: 关心的仅靠科学之光来照亮生命的完全理性的实用主义者呢?如果不是,那么基
: 氏所欲传达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感情?借这个故事他要表现的又是什么样的情绪?
: 作为一个大学教授,父亲的知识背景带给他的对生命、对灵魂、对死亡的科学的
: 认识,并没有任何过错。基于生物科学的对生命种种现象的内在生理机制的了解
: 并不影响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感性地体验各种复杂的心理反应,产生各种喜怒哀乐
: 的复杂的情感并不断地为此激动、感动。影片中的父亲并不冷漠,父子相依为命,
: 情深意挚,正因此,他的“失误”所导致的悲剧才令人心碎。可是,基氏真的认
: 为是他的失误吗?我们呢?我们看完影片后会怪罪于这个父亲吗?噢,当然,父
: 亲只是一个象征,指向的是这个宏大的越益技术化的现代社会,基氏,包括大部
: 分的现代人,都清楚地意识到高度发达的科技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可是,人类何
: 曾脱离过理性驾驭世界的企图?客观世界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人类发展
: 的潮流、走向同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基氏的敏锐,当比更多的人更早更清
: 楚地意识到人类生存的困境。切入影片的事件,想得简单一点吧,我们谁都明白
: 外在世界不会因我而改变,不会因我的意志而转移,但我们又总是身不由己地想
: 控制把握所面临的一切,多少次,我们自以为万无一失稳操胜券,结果....“不
: 该这样的呀”,“万万没想到啊”,痛不欲生撕心裂肺,悔不该悔不该,可是之
: 后呢?“不该”依然一次次发生,悔恨依然一次次重复。而每一次挫败往往又更
: 激发起人全力挖掘自己的智慧潜能试图最终获得胜利,科技由此突飞猛进,物质
: 文明不断发展,人的智力越趋发达。可是,伴随着这一次次“最终成功了”的喜
: 悦,新的意料不到的灾难相携而生,“最终”始终无法抵达,悲剧的轮回何时停
: 止过?父亲痛苦地推倒了祭坛,上帝流泪了.....
:     人类如何可以拯救自己脱离苦海?回归宗教,重拾丢失的信仰——上帝——
: 爱?仅仅这样,问题就能解决吗?在影片的有关的探索中基氏并没有令我感到他
: 心目中的上帝非得局限于具体的宗教形式,简单的三个人物也没有令我感到谁是
: 缺失信仰的,影片的气氛更无法让我得出是或非、对或错、非此即彼的判定。这
: 里我尤其想提到两点:1.标题。我没有想到过要将基氏的“十诫”去一一对应
: 于圣经的“十诫”,我只将其看作是基氏借用的象征,以此将十个故事串成一体,
: 集中地传达他对当代社会人类生存状态的整体性感受。如果一定要对应,就影片
: 各种元素所渲染烘托的情绪气氛而言,我无法认知到基氏是要人们信奉《圣经》
: 的十诫,能感应到的只是他的疑虑,他的难以定位的困惑。2.湖边的不知身份的
: 男人。时长五十多分钟的电影,令人难忘的是一再出现的这个场景:镜头由空旷
: 寂静的雪地慢慢推近,一个神情忧伤的男子围着一堆时燃时灭的篝火独自寂寥地
: 坐在结了冰的湖边。也不知道他在那儿坐了有多久,总之从影片开始至结束,我
: 没细想过有多少天,他就一直这么坐在那儿,孤独的,忧郁的,沉默的,偶尔暗
: 自垂泪....。音乐——基氏所有的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精髓魂魄,此时此刻所展现
: 的令人心颤的刺激渗透力,谁能抗拒?随着场景的推移,伴随着这个男人同时出
: 现的,是和基氏几度合作心灵契合的波兰配乐大师普瑞斯纳(Zbigniew Preisner)
: 的凄婉得催人泪下的幽怨的弦乐,除了结尾,这段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几次出现,
: 都是随着这个场景徐徐地静静地伸展,而每一次由舒缓的弦乐渐渐上升停留在小
: 号的尖锐的哭泣似的长长的破折号时,心灵顿时被刺破,强烈的渗入骨髓的哀伤
: 令人窒息....。这个男人是“天使之眼”?是“上帝的使者”?哦,我依然不愿
: 定位,我不想知道这个男人是谁,我只体会这个场景给予我的全部感受,我只把
: 它当作构成这部电影悲凉氛围的一个重要元素,传递无常的人生境遇的一个感性
: 细节,表达基氏悲悯情怀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如同墨水瓶的破裂、电脑的自
: 动开启这类带有神秘性的小事件,我从中感觉到的只是越益凝聚的不祥的气氛。
: 够了,这样真的够了,一种难以言传的整体的情绪性象征,不必把它定得这么死
: 这么具体,一如所有的情节、所有的细节,一如我所喜爱的很多优秀的文学艺术
: 作品。我在“空白”处随着作者抛出的线索滑向各个似是而非若隐若现的分叉、
: 角落,在语境、场景、情绪、气氛、色彩、构图、音乐等综合而成的整个“文本”
: 空间自由飞翔,由此获得多方位的视角,不断开拓心智打开思路扩大心理吞吐的
: 渠道,心灵在一次次发热颤动中获得滋润获得营养,精神在一次次想象驰骋中得
: 到充实得到满足。而一旦,某种强硬的理念简化的思维要把这好好的鲜活灵动的
: 丰满的一切框范在某个比较单一的构架中,将立体空间压缩成平面,将多元意义
: 抽离紧缩成一种,审美意境受到粗暴的损伤,我总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深深的无奈
: 感,为作家作品的被阉割被强奸。在此我不是针对某一两篇类似的文章,绝对不
: 是,只是由此泛起的对一种不断遭遇到的状态的触动。
:     我知道不少人会说,没有一个前在的定论一个比较肯定的方向一个比较固定
: 的框架怎么欣赏怎么分析怎么写评论?我只想说这是思维惰性的借口,是我们这
: 个环境中惯常的对常规对简单的认同,是甘于个体意志被抹煞个人感觉被消蚀的
: 文化渗透的反应,以及,功利性的出于各种目的的为写而写、为评而评、为搞学
: 术而搞学术的“凑合”。我说这些不含任何褒贬对错的判断,文化的积习环境的
: 孕育教育的沉淀人际的影响,个人能有多大力量去背离反抗?没什么错都没什么
: 错,我只想客观地陈述事实,我只是为那些善感敏锐的作者为那些博大精深的精
: 神产物的遭遇而心痛。
:     生存中问题多多疑惑重重,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渴求着找到答案解救自己获得
: 快乐,读一部小说看一部电影,总试图去寻找一个明确的方向挖掘一条光明的出
: 路,如果你说这其中根本没有答案没有出路读了只会让人困惑更深矛盾更多,我
: 们的即时反应常常是,那他干吗要写干吗要创作?文学艺术的价值何在?难道只
: 是为了把人从迷糊昏沉中唤醒练敏了神经去清醒地面对疼痛?突然就想到了鲁迅
: 的“铁屋子”的比喻,想到了曾有青年于痛苦中后悔读鲁迅的文章并对鲁迅发出
: 的尖锐的指责,想到了鲁迅及很多思想者在表达与沉默间的一生的犹疑。
:     似乎扯远了,回到主题,我只是想说,基于前面所描述的这一切,我无法感
: 到基氏的明确的指向,他传达给我的是他的对当代人类处境的情绪性感受,对整
: 体的生存困境的焦虑,以及,没有答案的思索。这里,再提一下第五诫《杀人之
: 诫》。一个男青年勒死了一个素不相识毫无怨仇的的士司机,杀人偿命理所当然,
: 可是,透过导演对这个阴郁的青年杀人之前迷茫地游荡在大街上于不发一语的沉
: 默中所作的大段的心理铺垫,以及在监狱中对死刑犯内心世界的进一步昭示,我
: 们看到的是基氏对一个被过去的阴影所缠绕的破碎的生命的极为深情的注视。在
: 关押临刑的那部分,没有音乐,简单到没法再简单的场景技巧,不安的静场中,
: 法律的无情及律师对死囚生命的亲近,直至律师最后在树林中悲怆地一声声地高
: 呼:我恨你们!我恨你们!……我们不自禁地为基氏的注视而心碎。此时,生命
: 的最深切的疼痛凌驾于一切之上,你如何再去分辨法律和人道的界限?如何再去
: 判断该或不该,对或不对?我一再提到基氏的柔软悲悯的情怀,正是缘于他的影
: 片带给我的这些爆发不出来的静静地窒息在内心深处的激荡奔涌的情感。
:     有人认为,基氏“太洞烛世事看得太过明白反而失之冷漠”。我不知道这是
: 源于对基氏的真切的感觉还是就一般现象而言。如果是后者,应该是具体现象具
: 体分析,很难一概而论作抽象的判定,若要举出洞烛世事并深具温柔悲悯之情怀
: 者,古今中外思想哲学心理学家宗教大师可以列出一大串。在此仅就基氏而言,
: 纵观他的影片文字,我的感觉传达给我的便是现在这样的认识。
:     在不断的对各种人文著作艺术作品的欣赏阅读体会过程中,我越发领悟到,
: 恰恰是在那些最深刻理性的思想中蕴含着最饱满充沛的感性体验,而对生命越融
: 入对世界体察越深广,思想便散得越开思路便越杂矛盾困惑也就更深更强。由于
: 多角度的理解渗入,对一些人类根本困境的洞悉,绝对的此是彼非的判断便很难
: 产生,一件事从这个角度看或许不对劲,可转换一下思路变一个角度却又分明没
: 错。这样的多重的审视多层面的思索反省,悲悯往往由此而生,在无法肯定的背
: 后折射出的是温柔的体察宽厚的包容。事实上,比较单一的角度总是更快地肯定
: 否定更容易给出答案指明出路,问题是,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答案这样的出路
: 行之有效吗?我们常常觉得受到欺骗不可信无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可我们
: 还是一次次地想走捷径要求指明。另外,只要稍稍用心体味一下便可察觉,狭窄
: 的心理、简单化的判断、是非明确善恶分明爱憎绝然的人,往往更容易走向极端,
: 更容易对别人造成伤害,我们这个民族大到上个世纪几十年的腥风血雨小到现实
: 中的种种现象皆足以证实这点。
:     体察越深思路越广心绪越复杂表达也就越艰难,正是在此意义上,我才觉得
: 比起其它艺术形式,优秀的电影对各种文学艺术形式的融合,由各种艺术元素构
: 成的独有的叙事表达优势,借助视觉听觉的直觉冲击,更能传达出语言文字或其
: 它比较单一的艺术形式所难以传达的那种沉郁悲凉、辛酸凄楚、挣扎浮沉、善恶
: 交织、复杂多向的人生况味。对其解读,也就更应该投入感觉放宽思路,细腻地
: 全方位地把握影片所呈现的台词对话、道具细节、场景音乐、色彩构图等诸因素,
: 而不是只着眼一个故事情节、一个具体的结果,只定位于几个片断。尤其像《十
: 诫》这类如此短如此紧凑、涉及的人物很少舍弃了大量生活表层的关联、每个镜
: 头处理都匠心独运、象征色彩如此浓郁韵味又如此深长的影片,又怎能忽视其中
: 任何一个精心设置的元素?不细心品味静默地感受,又如何能触摸到内在那深切
: 的部分?
:     基氏的宿命的思想是很明显的,其极具哲理内涵的导演风格所传递出的对当
: 代人生存状态的深刻理解,与我们向来的意识形态及电影审美趣味均构成不可避
: 免的冲突,而这种冲突恰恰成为吸引我的主要因素。在西方文学艺术中,我尤其
: 喜爱这类作品,因为它们可以令我不断跳出旧有的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感作者心
: 灵之柔软思作者情怀之悲悯,在不断的刺激痛楚中使情感更细腻心灵更敏锐视野
: 更广阔思路更开拓。
:     这样已经足够足够了,还需要寻找什么答案?!



☆   4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Rasa (Rasa),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关于十诫,关于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
时  间: Sun Jan  4 20:37:08 2004

很多人经常把那种以常规常理或某些固定刻板的条条框框、书本理论、现实原则来
理解世界理解人性指引生活规范自己的思维状态与那种蕴含着敏锐的洞察力、闪耀
着高度灵性和智慧的理性之光混为一谈。你所说的理性,确切地说也是指向前者,
与真正意义上的理性不是一回事。

“学什么,就会变成什么。”这句话我不赞同。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与所学的专业并
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是学理还是学文,常常是个人的气质、思维模式引导着你对
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选择并趋向某一种学习结果。优秀的人文科学研究者和自然科
学研究者皆具有敏锐的感知、聪慧的理性、出色的逻辑思辨能力。文科生有不少很
有灵气但呆板肤浅的可能更多,理科生有不少逻辑分析能力很强但混乱薄弱的也可
能更多;文科生有不少逻辑思辨能力强于理科生,理科生也有不少比文科生更有灵
气悟性。

感性和理性本是互为交融互生互动的过程,敏锐的感知能力既取决于与生俱来的先
天感受性的差异也得力于深刻的理性思维能力的推动强化,缺乏感觉的思考是空洞
干瘪没有力度的,缺乏理性的感觉是肤浅单薄没有深度的。这里个人的素质起着主
要的作用并决定着即使在同一学科领域内也呈现出种种不同的个体差异及不同的成
就,仅仅以专业知识背景来区分划定所谓文理科生的思维气质是很不客观毫无意义
的。文理学科的划分只是对这个世界研究角度的不同、研究内容的分工,而非感性
理性的区别,两者所必需的思维方式和研究素质有着很大的共性,而即使研究内容
本身也有着很多的互动交汇,当今世界文理学科的不断跨界融合充分说明着这点。

PS:说句实话,我很担心你现有的思维状态很可能使你既不能成为一个“纯粹的科
学工作者”,也难以领略享受文学艺术的真正的美的刺激。但同时,我又觉得你不
乏脱离这种思维状态的潜质。这其中,先天素质很重要,后天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
人事所阅读观赏的东西同样起着引导、积累、强化、沉淀的重要作用。

【 在 sharpsword (本性回归)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的文学家是用心去思考的,没有视觉、听觉、触觉上的高度敏感和综合体
: 验,感觉的是缺乏灵气和情趣。我仅仅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站在理性角度上体
: 验生活、文学和世界之美的文学爱好者。因此,我对人性和人的情感的感觉体验也
: 在不自觉中带上了理性的眼镜,更多时候是站在一种欣赏、分析的角度,而不是主
                              ~~~~~~~~~~~~~~~~~~~~~~~~~~~~~~~~~~~~~~~~~~~~
: 观参与“情感流”对内心的渗透和撞击。实际的物质世界是没有感情的,如果在研
  ~~~~~~~~~~~~~~~~~~~~~~~~~~~~~~~~~~~
   没有主观参与没有“情感流”对内心的渗透和撞击,如何欣赏?又凭什么去分析?

: 究过程中带上了主观的感情色彩,便会陷入“唯心”的判断当中,这是理科工作者
: 的大忌。所幸,人都有七情六欲。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总要把自己的心交给自
: 己喜好的东西,这样,便有了文和理的融合。在理科学生眼里的文,是那些能够给
: 内心带来和谐、优美和思维畅通感受的外在事物所蕴涵的内在之美。没有理性的逻
: 辑分析于先,就得不到这些内在的感性体验。这正好跟文科学生相反,他们是在全
: 身心的感官体验之后获得理性的升华的。文理偏重点和出发点的差异,会出现两个
: 结果,一个是文科生对理性思维殿堂的向往,同时,理科生对情感体验的感性追求,
: 最终实现完美的文理融合;一个是追求自由情趣的文科生对古板乏味的书呆子式理
: 科学生的嘲笑,以及以强大的逻辑思辩能力自恃的理科生对轻佻狂放、外强中干式
: 的文科生的蔑视,从而导致文理之间的论战(想想北大清华的论战,应该是这个原因)。
:     但天性的敏感和细腻的感情,注定我不能成为一个纯粹的科学工作者。我喜欢
: 优美的事物对情感的撞击,因此我喜欢旋律,喜欢民族风格的音乐;喜欢优美的抒情
: 文章,喜欢情感宣泄的美的表达;喜欢对生活的无奈和追求的互相倾诉;喜欢探讨
: 撞击心灵和思维的任何事情,喜欢倾听对生活的各方面的多种体验。因此我喜欢文
: 学版,在优秀的文学创造者面前,我永远是衷心的读者和求知若渴的孩子。



☆   5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sharpsword (本性回归),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关于十诫,关于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
时  间: Mon Jan  5 17:01:46 2004

    昨天没有上站,sorry ^_^  我再倔强的耍耍嘴皮子,师姐不会怪我吧?

    如果我体验生活、接受外物有某些条条框框的约束的话,这个条条框框就是我
对和谐之美的追求。当面对一个对你冷眼相视的人,你会友善的抱之一笑吗?当你
谈论文艺别人说你无用的时候,你会不生气吗?当别人大谈扩论如何抠女如何挣钱
的时候,你会很高兴的凑上去吗?美是什么?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书上的理论,无
论是哲学、科学还是文艺,绝大多数都是别人经验的总结,只要体现着和谐之美,
闪烁着智慧之花,都值得我们学习。马克思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
揭示着宇宙万物的和谐规律,没有革命导师的人文敏感和高度的理性,他们能够一
直指导社会主义的实践吗?当你再用这些理论处理事情的时候,又怎能感觉不到因
此带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美呢?如果连继承这样的理论都冠之以本本主义的帽子,
恐怕,所有的理论书本都该付之一炬了。

    我不知道和谐是什么?我只知道,对物,要顺其规律;对人,要关爱和友善;
对事,要周全细致。文理本是统一的。科学是在古代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哲
学的形成又何尝不是哲人们情感和理性的统一?记得古代哲学有一种学说是“灵气”
说,似乎是说万物的起源来自“气”,气聚则物生。这个“气”,不正是得意于人
自身吸入呼出的“气”吗?为什么他们能够由自身的气联想到整个宇宙的气?我想象
不出除了敏锐的感知和深刻的洞察力,以及对整个世界及自身的融合统一之外,会
凭空想象这样一个东西,即使是庄周梦蝶,也是平日里经常思考的结果。我对逻辑
和思辩的痴迷,又何尝不是出自我自身感性和理性的困扰?对所谓“学术”的呼吁,
不也是对各种书本和现实的条条框框的探讨吗?没有探讨,怎么知道前人的条条框框
是对的还是错的,该接受的还是不该接受的,符合感性理性,或者不符合的?

    我不是出生在一个具有学术气氛和人文环境的家庭,因此我对学术和人文环境
有着强烈的追求。也许我的表达方式,或者表达的场合不太合适,但我向来以为BBS
本身已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能我现在的思维方式有点天马行空,但无非就是
为了说明一个事:

    我是先用头脑思考之后,再去用心感受的,但最终是实现个体与他人以及整个外部
世界的和谐。我并不认为我之前所学形成的这种认知方式对生活有什么错,但对于
纯粹的文艺作品和个人情感表达,我会尝试着站在一个感性优先的角度去做,用情感
的丰富弥补理智带来的麻木。(其实我并非麻木,只是故意将许多感性的东西用理智
压下去而已。)既然知道问题在哪里了,那我以后改起来就方便了。师姐的关心,让
我感动。

【 在 Rasa (Rasa)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人经常把那种以常规常理或某些固定刻板的条条框框、书本理论、现实原则来
: 理解世界理解人性指引生活规范自己的思维状态与那种蕴含着敏锐的洞察力、闪耀
: 着高度灵性和智慧的理性之光混为一谈。你所说的理性,确切地说也是指向前者,
: 与真正意义上的理性不是一回事。
: “学什么,就会变成什么。”这句话我不赞同。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与所学的专业并
: 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是学理还是学文,常常是个人的气质、思维模式引导着你对
: 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选择并趋向某一种学习结果。优秀的人文科学研究者和自然科
: 学研究者皆具有敏锐的感知、聪慧的理性、出色的逻辑思辨能力。文科生有不少很
: 有灵气但呆板肤浅的可能更多,理科生有不少逻辑分析能力很强但混乱薄弱的也可
: 能更多;文科生有不少逻辑思辨能力强于理科生,理科生也有不少比文科生更有灵
: 气悟性。
: 感性和理性本是互为交融互生互动的过程,敏锐的感知能力既取决于与生俱来的先
: 天感受性的差异也得力于深刻的理性思维能力的推动强化,缺乏感觉的思考是空洞
: 干瘪没有力度的,缺乏理性的感觉是肤浅单薄没有深度的。这里个人的素质起着主
: 要的作用并决定着即使在同一学科领域内也呈现出种种不同的个体差异及不同的成
: 就,仅仅以专业知识背景来区分划定所谓文理科生的思维气质是很不客观毫无意义
: 的。文理学科的划分只是对这个世界研究角度的不同、研究内容的分工,而非感性
: 理性的区别,两者所必需的思维方式和研究素质有着很大的共性,而即使研究内容
: 本身也有着很多的互动交汇,当今世界文理学科的不断跨界融合充分说明着这点。
: PS:说句实话,我很担心你现有的思维状态很可能使你既不能成为一个“纯粹的科
: 学工作者”,也难以领略享受文学艺术的真正的美的刺激。但同时,我又觉得你不
: 乏脱离这种思维状态的潜质。这其中,先天素质很重要,后天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
: 人事所阅读观赏的东西同样起着引导、积累、强化、沉淀的重要作用。
: 【 在 sharpsword (本性回归)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真正的文学家是用心去思考的,没有视觉、听觉、触觉上的高度敏感和综合体
: : 验,感觉的是缺乏灵气和情趣。我仅仅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站在理性角度上体
: : 验生活、文学和世界之美的文学爱好者。因此,我对人性和人的情感的感觉体验也
: : 在不自觉中带上了理性的眼镜,更多时候是站在一种欣赏、分析的角度,而不是主
:                               ~~~~~~~~~~~~~~~~~~~~~~~~~~~~~~~~~~~~~~~~~~~~
: : 观参与“情感流”对内心的渗透和撞击。实际的物质世界是没有感情的,如果在研
:   ~~~~~~~~~~~~~~~~~~~~~~~~~~~~~~~~~~~
:    没有主观参与没有“情感流”对内心的渗透和撞击,如何欣赏?又凭什么去分析?
: : 究过程中带上了主观的感情色彩,便会陷入“唯心”的判断当中,这是理科工作者
: : 的大忌。所幸,人都有七情六欲。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总要把自己的心交给自
: : 己喜好的东西,这样,便有了文和理的融合。在理科学生眼里的文,是那些能够给
: : 内心带来和谐、优美和思维畅通感受的外在事物所蕴涵的内在之美。没有理性的逻
: : 辑分析于先,就得不到这些内在的感性体验。这正好跟文科学生相反,他们是在全
: : 身心的感官体验之后获得理性的升华的。文理偏重点和出发点的差异,会出现两个
: : 结果,一个是文科生对理性思维殿堂的向往,同时,理科生对情感体验的感性追求,
: : 最终实现完美的文理融合;一个是追求自由情趣的文科生对古板乏味的书呆子式理
: : 科学生的嘲笑,以及以强大的逻辑思辩能力自恃的理科生对轻佻狂放、外强中干式
: : 的文科生的蔑视,从而导致文理之间的论战(想想北大清华的论战,应该是这个原因)?
: :     但天性的敏感和细腻的感情,注定我不能成为一个纯粹的科学工作者。我喜欢
: : 优美的事物对情感的撞击,因此我喜欢旋律,喜欢民族风格的音乐;喜欢优美的抒情
: : 文章,喜欢情感宣泄的美的表达;喜欢对生活的无奈和追求的互相倾诉;喜欢探讨
: : 撞击心灵和思维的任何事情,喜欢倾听对生活的各方面的多种体验。因此我喜欢文
: : 学版,在优秀的文学创造者面前,我永远是衷心的读者和求知若渴的孩子。



☆   6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Rasa (Rasa),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关于十诫,关于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
时  间: Mon Jan  5 21:43:35 2004

此条条框框非彼条条框框也,逻辑概念可是够混乱混淆的了,对应的都不是一回事啊。
你怎么扯我都不会怪你,只是和你耍嘴皮子真是要把人累死,暂且我可不想再累下去
了,还是去找cd要烧饼吃更好 ^_^

我说的也仅是一己之得,你就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吧,愿一切都越来越好:)

【 在 sharpsword (本性回归)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没有上站,sorry ^_^  我再倔强的耍耍嘴皮子,师姐不会怪我吧?
:     如果我体验生活、接受外物有某些条条框框的约束的话,这个条条框框就是我
: 对和谐之美的追求。当面对一个对你冷眼相视的人,你会友善的抱之一笑吗?当你
: 谈论文艺别人说你无用的时候,你会不生气吗?当别人大谈扩论如何抠女如何挣钱
: 的时候,你会很高兴的凑上去吗?美是什么?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书上的理论,无
: 论是哲学、科学还是文艺,绝大多数都是别人经验的总结,只要体现着和谐之美,
: 闪烁着智慧之花,都值得我们学习。马克思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
: 揭示着宇宙万物的和谐规律,没有革命导师的人文敏感和高度的理性,他们能够一
: 直指导社会主义的实践吗?当你再用这些理论处理事情的时候,又怎能感觉不到因
: 此带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美呢?如果连继承这样的理论都冠之以本本主义的帽子,
: 恐怕,所有的理论书本都该付之一炬了。
:     我不知道和谐是什么?我只知道,对物,要顺其规律;对人,要关爱和友善;
: 对事,要周全细致。文理本是统一的。科学是在古代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哲
: 学的形成又何尝不是哲人们情感和理性的统一?记得古代哲学有一种学说是“灵气”
: 说,似乎是说万物的起源来自“气”,气聚则物生。这个“气”,不正是得意于人
: 自身吸入呼出的“气”吗?为什么他们能够由自身的气联想到整个宇宙的气?我想象
: 不出除了敏锐的感知和深刻的洞察力,以及对整个世界及自身的融合统一之外,会
: 凭空想象这样一个东西,即使是庄周梦蝶,也是平日里经常思考的结果。我对逻辑
: 和思辩的痴迷,又何尝不是出自我自身感性和理性的困扰?对所谓“学术”的呼吁,
: 不也是对各种书本和现实的条条框框的探讨吗?没有探讨,怎么知道前人的条条框框
: 是对的还是错的,该接受的还是不该接受的,符合感性理性,或者不符合的?
:     我不是出生在一个具有学术气氛和人文环境的家庭,因此我对学术和人文环境
: 有着强烈的追求。也许我的表达方式,或者表达的场合不太合适,但我向来以为BBS
: 本身已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能我现在的思维方式有点天马行空,但无非就是
: 为了说明一个事:
:     我是先用头脑思考之后,再去用心感受的,但最终是实现个体与他人以及整个外部
: 世界的和谐。我并不认为我之前所学形成的这种认知方式对生活有什么错,但对于
: 纯粹的文艺作品和个人情感表达,我会尝试着站在一个感性优先的角度去做,用情感
: 的丰富弥补理智带来的麻木。(其实我并非麻木,只是故意将许多感性的东西用理智
: 压下去而已。)既然知道问题在哪里了,那我以后改起来就方便了。师姐的关心,让
: 我感动。
: 【 在 Rasa (Ras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很多人经常把那种以常规常理或某些固定刻板的条条框框、书本理论、现实原则来
: : 理解世界理解人性指引生活规范自己的思维状态与那种蕴含着敏锐的洞察力、闪耀
: : 着高度灵性和智慧的理性之光混为一谈。你所说的理性,确切地说也是指向前者,
: : 与真正意义上的理性不是一回事。
: : “学什么,就会变成什么。”这句话我不赞同。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与所学的专业并
: : 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是学理还是学文,常常是个人的气质、思维模式引导着你对
: : 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选择并趋向某一种学习结果。优秀的人文科学研究者和自然科
: : 学研究者皆具有敏锐的感知、聪慧的理性、出色的逻辑思辨能力。文科生有不少很
: : 有灵气但呆板肤浅的可能更多,理科生有不少逻辑分析能力很强但混乱薄弱的也可
: : 能更多;文科生有不少逻辑思辨能力强于理科生,理科生也有不少比文科生更有灵
: : 气悟性。
: : 感性和理性本是互为交融互生互动的过程,敏锐的感知能力既取决于与生俱来的先
: : 天感受性的差异也得力于深刻的理性思维能力的推动强化,缺乏感觉的思考是空洞
: : 干瘪没有力度的,缺乏理性的感觉是肤浅单薄没有深度的。这里个人的素质起着主
: : 要的作用并决定着即使在同一学科领域内也呈现出种种不同的个体差异及不同的成
: : 就,仅仅以专业知识背景来区分划定所谓文理科生的思维气质是很不客观毫无意义
: : 的。文理学科的划分只是对这个世界研究角度的不同、研究内容的分工,而非感性
: : 理性的区别,两者所必需的思维方式和研究素质有着很大的共性,而即使研究内容
: : 本身也有着很多的互动交汇,当今世界文理学科的不断跨界融合充分说明着这点。
: : PS:说句实话,我很担心你现有的思维状态很可能使你既不能成为一个“纯粹的科
: : 学工作者”,也难以领略享受文学艺术的真正的美的刺激。但同时,我又觉得你不
: : 乏脱离这种思维状态的潜质。这其中,先天素质很重要,后天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
: : 人事所阅读观赏的东西同样起着引导、积累、强化、沉淀的重要作用。
: :                               ~~~~~~~~~~~~~~~~~~~~~~~~~~~~~~~~~~~~~~~~~~~~
: :   ~~~~~~~~~~~~~~~~~~~~~~~~~~~~~~~~~~~
: :    没有主观参与没有“情感流”对内心的渗透和撞击,如何欣赏?又凭什么去分析?



☆   7  ──────────── 我是分割线 ─────────────────☆
发信人: sharpsword (本性回归),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关于十诫,关于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
时  间: Mon Jan  5 22:17:23 2004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请女施主超度小生吧。

【 在 Rasa (Rasa) 的大作中提到: 】
: 此条条框框非彼条条框框也,逻辑概念可是够混乱混淆的了,对应的都不是一回事啊。
: 你怎么扯我都不会怪你,只是和你耍嘴皮子真是要把人累死,暂且我可不想再累下去
: 了,还是去找cd要烧饼吃更好 ^_^
: 我说的也仅是一己之得,你就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吧,愿一切都越来越好:)
: 【 在 sharpsword (本性回归)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昨天没有上站,sorry ^_^  我再倔强的耍耍嘴皮子,师姐不会怪我吧?
: :     如果我体验生活、接受外物有某些条条框框的约束的话,这个条条框框就是我
: : 对和谐之美的追求。当面对一个对你冷眼相视的人,你会友善的抱之一笑吗?当你
: : 谈论文艺别人说你无用的时候,你会不生气吗?当别人大谈扩论如何抠女如何挣钱
: : 的时候,你会很高兴的凑上去吗?美是什么?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书上的理论,无
: : 论是哲学、科学还是文艺,绝大多数都是别人经验的总结,只要体现着和谐之美,
: : 闪烁着智慧之花,都值得我们学习。马克思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
: : 揭示着宇宙万物的和谐规律,没有革命导师的人文敏感和高度的理性,他们能够一
: : 直指导社会主义的实践吗?当你再用这些理论处理事情的时候,又怎能感觉不到因
: : 此带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美呢?如果连继承这样的理论都冠之以本本主义的帽子,
: : 恐怕,所有的理论书本都该付之一炬了。
: :     我不知道和谐是什么?我只知道,对物,要顺其规律;对人,要关爱和友善;
: : 对事,要周全细致。文理本是统一的。科学是在古代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哲
: : 学的形成又何尝不是哲人们情感和理性的统一?记得古代哲学有一种学说是“灵气”
: : 说,似乎是说万物的起源来自“气”,气聚则物生。这个“气”,不正是得意于人
: : 自身吸入呼出的“气”吗?为什么他们能够由自身的气联想到整个宇宙的气?我想象
: : 不出除了敏锐的感知和深刻的洞察力,以及对整个世界及自身的融合统一之外,会
: : 凭空想象这样一个东西,即使是庄周梦蝶,也是平日里经常思考的结果。我对逻辑
: : 和思辩的痴迷,又何尝不是出自我自身感性和理性的困扰?对所谓“学术”的呼吁,
: : 不也是对各种书本和现实的条条框框的探讨吗?没有探讨,怎么知道前人的条条框框
: : 是对的还是错的,该接受的还是不该接受的,符合感性理性,或者不符合的?
: :     我不是出生在一个具有学术气氛和人文环境的家庭,因此我对学术和人文环境
: : 有着强烈的追求。也许我的表达方式,或者表达的场合不太合适,但我向来以为BBS
: : 本身已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能我现在的思维方式有点天马行空,但无非就是
: : 为了说明一个事:
: :     我是先用头脑思考之后,再去用心感受的,但最终是实现个体与他人以及整个外部
: : 世界的和谐。我并不认为我之前所学形成的这种认知方式对生活有什么错,但对于
: : 纯粹的文艺作品和个人情感表达,我会尝试着站在一个感性优先的角度去做,用情感
: : 的丰富弥补理智带来的麻木。(其实我并非麻木,只是故意将许多感性的东西用理智
: : 压下去而已。)既然知道问题在哪里了,那我以后改起来就方便了。师姐的关心,让
: : 我感动。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