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sharpsword (浪客剑心之再出江湖),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巴洛克概述(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Oct 29 22:36:09 2006), 站内

巴洛克概述

巴洛克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1600到
1750年这150年间就叫做巴洛克时期,15世纪中叶到1600就是 “文艺复兴时期”,这两个时
期虽然在时间方面的区别不是很大,但在艺术方面的东西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把它们分为两
个时期!

巴洛克音乐的一些特点(Baroque),它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
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巴洛克音乐是后期发展的一个基
础。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
大的分量。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弦乐的音色更能体现
出巴洛克的特色,也比较适合我们的吉他翻弹!那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蒂和
亨德尔。巴赫是音乐之父,由此可见他的威望之高。维瓦尔蒂凭着他的《四季》一举成名天
下知。亨德尔是旋律大师,他的作品有一种优雅!他们所留下来的东西是巴洛克时期的一大
笔财富!

十七世纪的法国被称为“伟大的世纪”,是由于当时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出现了高乃伊、拉
辛、莫里哀、波舒哀和拉封丹这样的作家。那么,这难道不也是欧洲绘画的伟大时代吗?如
果一个人在十七世纪周游过整个欧洲,他在所到之处都会遇见伟大的艺术家:如安特卫普的
鲁本斯,阿姆斯特丹的伦勃朗,巴黎的路易-勒南,罗马的贝尼尼和马德里的委拉斯贵兹。
可惜我们没有一份关于十七世纪旅游欧洲的纪录,即使是十七世纪的人,可能比我们更不容
易知道有一个在洛林作画,死于1610年的卡拉瓦乔。

在两百年前,还么有谁象现在这样,把这个时期称为巴洛克时期,那是因为随着十八世纪末
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复兴“巴洛克”这个词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贬义词。而只是象温开尔曼
和科特雷梅尔-德-坤赛的同时代人那样,把“巴洛克”这个词看成是一种奇怪的、过分雕琢
的、独特的、简言之,是极不值得赞美的艺术。


“巴洛克”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由于它在艺术精神和手法上,与盛期文艺复兴有着
明显的区别。

在绘画方面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尤其重视素描,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家则非常重视色彩、光影
和透视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主要是静止的,以匀称为目的;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主要表
现动势,以动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用斜线或对角线的构图。文艺复兴时期
的艺术主要是强调线条,热爱线条;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则是以明暗来造型的,他们喜欢物
体的逼真与强有力的效果。

我们也应该把巴洛克看作是从一极到另一极的一种必然趋势——如后期的哥特式艺术是对苦
行艺术的反动,浪漫主义是对古典主义的反动,或者如当代抽象主义艺术是对它以前的艺术
的反动。也许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巴洛克”这个词来说明介于文艺复兴与古典主义之间
的一个过渡时期,然后在各画派或各国与国之中区别哪些作品是继承了过去,哪些是反对过
去或是创新。

在某些时期和睦些地点,艺术家们有意识的开始创新,这一事实是无可否认的。艺术中的另
一些创新则是受外来艺术的影响。

著名的艺术史家韦纳-韦斯巴赫、埃米尔-马勒和路易-雷奥把巴洛克看成是由特伦特宗教会
议开始的反宗教改革的一种结果。这种反宗教改革采取反文艺复兴的方式,而把耶稣会看成
是宗教改革的总机关(因此,人们总称巴洛克为“耶稣体裁”)。一个革新了的天主教会收
回了对艺术的控制权,它不仅禁止画裸体和神话题材,而且不许画圣徒的行传(因此也禁画
圣像)以及一切可能用来作为嘲笑神的凭据的任何东西。他们禁止艺术家对宗教题材绘画进
行任何创新或在画之中加进任何能将纯洁心灵引向迷途的东西。在这之后,一种新的画——
圣母像,画圣徒的狂言、奇迹和殉教的圣像画出现了。

与此同时(循着这条争论的路子)巴洛克艺术家就为大小国王的宫廷的任命而作画,他们的
绘画在专制主义与民族主义泛滥的时代,表现出虚饰浮华、吹捧的倾向。当时,在巴洛克艺
术中出现了两种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受压制的,另一种是让想象和感受奔放的艺术。

某些当时的艺术史家(如塔皮埃)已经在动摇上述理论。但他们巴洛克艺术与基督艺术等同
起来,却是言过其实。前面已经提到过的特伦特宗教会议的神学者,皆是过了头的人文主义
者,他们排除了文学艺术中的天主教宗教教育。毫无疑问,他们经常激烈地反对文艺复兴的
肉欲与异教徒的外貌和情调之间展开的争论。它是在宗教狂怂恿下引起的。但是这种在他们
指导下形成的新的艺术体裁,却是使宗教会议所制定的宗教理想,与一部分文艺复兴传统一
致起来。这些艺术家们的争论不可能证明有如此多样性的艺术,会是由会议的一纸命令产生
出来的。举例来说:罗马耶稣会的圣母院里的耶稣像,并无创新,而是把文艺复兴的特色拿
来从属于反宗教改革的理想及耶稣会的特殊教规。

巴洛克艺术诞生在意大利的罗马,以其热情 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而自成一体,与16
世纪盛期 文艺复兴美术的庄重典雅相区别。巴洛克美术在文艺复 兴美术之后,一定程度上
发扬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从而 克服了16世纪后期流行的样式主义消极倾向。另一方面, 巴
洛克美术符合当时天主教会利用宣传工具争取信众的 需要,也适应各国宫廷贵族的爱好,
在17世纪风靡 全欧,影响到其他艺术流派。因此在十七世纪的欧洲,每个艺术家都必须去
罗马,这是事实。大多数重要的艺术家都曾被政府通知如法国美术学院这样的机构送往罗马
。罗马是一个多么好的美术学院啊!除了卡拉齐兄弟和多米尼基诺以外,那里还有拉斐尔和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供观赏。在那儿也可以看到各种艺术家——鲁本斯、普桑、洛伦和委拉斯
贵兹等作品。每一个天才艺术家都可以在罗马得到营养。只要粗略地数一下巴洛克时期在那
里的各种艺术学派、即可得出上述结论。

在意大利,基多-雷尼和兰弗朗克继承了卡拉齐的传统。继其之后的卡拉瓦乔,是一位有极
高创造性的画家,格尔奇诺,卡瓦利诺,斐提,普罗卡齐尼,蒙苏-德西德里奥以及十七、
十八世纪的所有意大利画家都是卡拉瓦乔的追随者。


至于法国画家伍埃、普桑、勒修埃、克洛德-洛伦和勒布伦,他们继承拉斐尔与卡拉齐的传
统,而勒南兄弟和诺尔约-德-拉都则追随卡拉瓦乔。另一方面,飞利浦-德-香帕及后来被称
作“写实画家”的那些人则受益于低地诸国的艺术。

在这个欧洲艺术的北方分支,鲁本斯及其画派的追随者约尔丹斯-凡-代克向天主教世界提供
一种美感的,甚至色情的艺术;同时在新教的北部(今荷兰)则盛行一种更严肃的精神,从
弗朗士-哈尔斯的肖像画、维米尔的室内景、路易斯达尔的风景画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巴洛克风格不仅影响了美术而且它还影响其他的艺术领域。音乐作为一个和美术一样庞大的
领域也受其影响。和巴洛克美术一样巴洛克音乐也起源于意大利,巴洛克音乐大致承袭了同
时其他的艺术的风格。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相比,也难逃华丽、装饰、壮观等倾向。但是
在巴洛克时期,音乐和美术一样也有许多发展和创新。如歌剧的诞生,还有宗教音乐的世俗
化。我们知道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是受宗教控制的,大多是些单声部合唱和没有伴奏的弥撒
曲。

自从歌剧的成功,不但吸引许多音乐家争相创作同类的作品,连带的纯演奏的器乐也受到影
响。受其影响最深的要属宗教音乐了,在音乐内容上不单是那种传统的圣经故事和传说,还
添加了许多戏剧化表现,而且不但加上类似歌剧中的独唱,重唱,更是把乐队都带进其中,
成为不可分割的必要部分。这种宗教音乐的世俗化的结果不仅彻底装饰了传统的音乐类型,
还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作品类型,包括清唱剧、神剧、受难曲等等。

至于器乐,在巴洛克时期,可是扬眉吐气的风光!在文艺复兴时期,合唱曲仅有少样的乐器
伴奏,甚至没有伴奏。即使乐器有登台露脸的机会,也是重复某一个声部的旋律,担任强化
工作而已。纯粹器乐经常被演奏的只有舞曲等民间音乐的范畴了。然而随着巴洛克时代歌剧
和宗教音乐的大型化,戏剧化,器乐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例如歌剧、神剧等开头都会
有纯器乐的序曲,其间的伴奏,也脱离重复声部旋律线的童养媳地位,成为不可省略的独立
部分。

除了歌剧类作品之外,巴洛克时期还产生了许多种重要的器乐演奏形态。在文艺复兴时期的
各种舞曲,在此时逐渐摆脱舞蹈伴奏的形式。作曲家们采用各地方独特舞蹈的节奏、速度,
创作专为演奏而用的曲子。组曲这种形态,就是舞曲艺术化的最早例子。作曲家们收集了不
同的舞曲,依照快慢和乐曲的性格,调配出一整组的曲子。

还有巴洛克音乐最大的特色就是调性取代调式。自中古以来的教会调式,主要以音符的排列
方式来决定曲调的性格,也是横向思考的一种表达。在巴洛克早期开始出现以三和弦为基础
的调性写作,以各种大,小调的和声特色,表现乐曲个性。而调性系统的蓬勃发展,给音乐
表现带来无限的变化可能,奠定往后三百年音乐的基础。另一方面是配器的均衡完美,文艺
复兴时期许多种乐器的发展还不完善。因此乐团的音色不是很协调(除非是同一种家族的乐
器),音乐的对比,以音色、音量为表现方式。到了巴洛克时期,乐器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尤其是提琴家族的乐器,可以发出足以和管乐器抗衡的洪沛音色。因此,这个时期音乐创
作,强调的是数量和旋律上的对比。


总而言之,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和其美术一样都有了发展和创新。尽管音乐和美术是两个不同
领域的艺术,然而他们却是那样的密切。我们可以从许多画家的笔下看到当时音乐家的身影
而且他们又有着很好朋友关系,如鲁本斯的《格鲁克》,勒南的《吕利》,霍加斯和亨德尔等
,我们也可以从不同国家的画家的画中感觉到他们当地的音乐。

19世纪后期以来,巴洛克艺术材得到积极的评价,许多学者指出巴洛克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
主要流派,并对其形式特点作了分析和历史考察。意大利学者E.南乔-尼于1895年进而把17
世纪文明的特点归纳为巴洛克主义,学术界逐渐形成了17世纪是巴洛克时代的概念,除巴洛
克美术和巴洛克音乐外,甚至有巴洛克文学、巴洛克哲学等提法,使有关问题的研究在艺术
史和文化史中逐渐深化。

除了确认巴洛克艺术的历史地位而外,西方学术界 对有关问题的研究还有另一方面的发展
,即把巴洛克相对于文艺复兴的风格特点当作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式 发展模式,认为其
他时代和其他民族的艺术也有这种从 文艺复兴到巴洛克的演进,甚至认为这是艺术形式或
视 觉形式的不依社会内容为转移的独立规律。首先提出这种主张的是沃尔夫林,他把文艺
复兴代表的古典主义和巴洛克当作艺术表现形式的两极,各有一系列互为对照的特点,并形
成由此及彼 的规律性发展。以此类推,则各地、各时代美术和音乐皆有其古典和巴洛克阶
段,例如希腊艺术在公元前5~前4世纪为古典阶段,希腊化时期则为巴洛克阶段;哥特式艺
术在13世纪为古典阶段,14~15世纪为巴洛克阶段;甚至当时的日本艺术也可如此划分。沃
尔夫林的学说开启了形式主义分析的流派,在西方影响甚大,不少学者认为巴洛克 可作为
每一文化或文明进入后期阶段的特征,使之具有 更为普遍的意义。


--
我非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71.251.45]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