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GUNS (☆一见飙血☆),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戴红玫瑰的丑女人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Sun Dec 24 22:41:33 2000), 转信

   这是一个被传颂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而今天我们才知道它
的主人公是谁——

  1997年1月10日,英国《婚纱与幸福》杂志评选的“最动人的真实爱
情故事”揭晓,轰动一时的“布朗与朱迪丝的奇恋”即有名的“戴红玫
瑰的丑女人”的故事,以压倒多数的选票,荣登榜首。

  1996年5月3日,英国老人约翰布朗去世。不久,朱迪丝也溘然长逝。
这一对一生深深相爱的老人几乎同时离开人间。

  在他们的葬礼上,他们生前数十年的至友、白发苍苍的范妮拄着拐
杖,上前发表了讲话。她一开口就语出惊人——

  “现在可以公开一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秘密了。因为我已经忠实地
遵守了我的承诺。今天,保密的时效已经结束了。”

  接着,她宣布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在英国,在欧美,乃至在
世界传说了几十年的最感人爱情故事的结尾之一——“戴红玫的丑女人”
轶闻,其实真正的主人公就是已躺在这里的两个人。
 于是,范妮向人们讲了这样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这是1945年6月的一天。伦敦仍然沉浸在战争胜利的无比喜悦中。

  英武的陆军中校布朗抬起被战场的硝烟和太阳晒得黑黝黝的脸,仔
细盯住地铁中心问讯处的大钟。

  呵,差12分就要到下午6点了。

  这位战场上视死如归的英雄,这时心跳竟然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
在心中一遍又一遍惊叹:“呵,多少个日日夜夜魂系梦绕的女人,快要
出现在我的面前了!”

  确实,在将近3年的难忘的日日夜夜中,正是她给了他无穷无尽的
力量。 那是他内心深处的女神。

  然而,他却从来没有见到过她。

  更早些的1942年 5月26日,德军精锐部队——非洲军团,伙同训练
有素的意大利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名将、“沙漠之狐”——
隆美尔将军的指挥下,发起了“泰西”战役,向防守在贾扎拉-比尔哈
凯姆一线的英国第8集团军,发动猛烈进攻。

  德意联军以集中兵力,侧翼包抄的狡猾战术,成功地突破英军的严
密防线,包围了托卜鲁克城。

  当时刚刚从伦敦赶到英军第8集团军任职的年轻布朗,刚到托卜鲁
克, 就遇到这样残酷的大围歼。
 布朗完全被震天动地的飞机轰炸声、大炮的轰鸣声和坦克履带的碾
地声吓蒙了,他染上了战争恐惧症。

  德意法西斯狂叫着,像潮水一样,涌入城中,3.3万英军成为瓮中
之鳖, 全部被俘。布朗也在缓缓行进的俘虏队伍中。

  他早就听说,德寇残忍虐待战俘,心里一直发怵。

  不过,天赐良机,在一次骚乱中,当德军的机枪向他周围的俘虏扫
射时,他索性装死躺下。这一招居然还灵,他在混乱中蒙骗过关。等德
意军队离开后,他趁茫茫的夜色,拼命逃跑。所幸的是他终于找到了自
己的部队。

  可是,此后,布朗的恐惧症更严重了。他整天无精打采;一听到枪
炮声就害怕,总是抱怨自己命运不好,盼望能早日回国。他甚至想偷偷
逃回英国,同家人团聚。

  他曾经为自己有当逃兵的念头而感到可耻可悲。可是,求生的欲望
却渐渐压过了对这种念头的自责。

  他的这个不可告人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了。

  不过,有一天,他的恐惧症和逃跑欲竟然奇迹般地消除了。

  治愈它的良药奇方竟然是一本书。

  这天,吃过午饭,他同战友们一起,正在战壕里休息。团参谋抱着
一大叠书,走了过来:“书来啦!”

  官兵们立即围了上去。
 原来,1942年初英国出版界曾发起一个“好书送英雄”的运动,将
有益于将士身心健康的书籍,通过军事邮路,免费赠送给前线官兵。

  这一大叠中,各种各样的书都有:间谍小说、爱情故事、展现英国
风景的优美散文和英国历史上著名爱国人物的传记等等。

  可是,布朗都不感兴趣。他感到它们都不足以消除自己内心深处的
惊恐。

  忽然,一本书的标题跃入他的眼中——《在炮火中如何保持心灵平
衡》。

  他立即取过来,聚精会神、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这是一本材料丰富、文笔细腻、丝丝入扣、说理透彻、语气诚恳的
好书。作者引用了从古代希腊到1936年西班牙内战,将近2000年战争中
的大量实例,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说明在死神近在咫尺
时,在生与死的瞬息转换中,如何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读着读着,布朗的心境渐渐开朗了,对死的恐怖也慢慢消溶了。

  他觉得书中的这几段话说得好极了,简直可以说句句打中他的心扉——

  “怕死,死神就不来找你了吗?不,恕我直言,这只是你的一厢情
愿。
 “怕死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只有当逃兵。许多被抓获的敌方逃兵,
对于己方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只能成为可能泄露己方行动机密的包袱,
因此,从古到今,在拉锯战中处理敌方逃兵的方式,常常是处死。即使
你能带去一点对方需要的军事秘密,那么这也是很快就会交代完了。完
了之后,你同样会成为累赘。

  “当逃兵,你能逃到哪里去?须知,现代战争的特点是敌我双方的
阵地常常犬牙交错,双方的战线往往错综复杂,逃兵常常又被己方部队
所抓获。即使你不被自己的部队抓获,即使你直到战争结束都留在敌方,
那么史料表明,这种逃兵 90%以上在战争结束后,最终要回到祖国。你
有这个脸面回去吗?你能保证回去后,不受到惩罚吗?同样道理,你如
果主动投降,后果也不会比当逃兵好。”

  而书中这样的掷地有声、回肠荡气的语句,则在他脑海久久响亮地
回荡 ——

  “是的,谁都不想死;但是战争却注定要有许多军人死在战场上。
当然,究竟轮到谁死,常常是偶然的。炮弹的确不长眼睛。但是,为了
英伦三岛不受战火的蹂躏,为了让英国可爱的儿童不再饥饿恐怖,慈祥
的母亲不再悲痛欲绝,有时祖国需要你死在战场上。即使你死得并不伟
大,并不壮丽,死得默默无闻,悄然无声,那么在无名英雄碑上也会有
你的英灵。你的母亲将会为你感到自豪。”
 布朗的心被震动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升起。

  以后,这本书便成了他须臾不离的良师益友。

  1942年10月23日,英国第8集团军在名闻遐迩的蒙哥马利将军的指
挥下, 对埃及和利比亚境内的德意军队发起猛攻,拉开了举世闻名的
阿拉曼战役的序幕。

  布朗在这场长达 4个月的战役中,勇敢无畏,为英军收复埃及失地、
昔兰尼加和黎波里塔尼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因此升为上尉。

  同年11月,围歼“沙漠之狐”的战斗又打响了。在盟国远征军总司
令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美国第1集团军联合英国第8集团军向盘踞
在突尼斯的德意军队发动了进攻。

  隆美尔的部队在盟军的飞机大炮加坦克的大规模进攻前,龟缩的地
盘越来越小,日子越来越难过。布朗的心情自然也越来越好了。

  一天,在战争宝贵的空隙时间,他又情不自禁地翻开了这本书。

  他再次读着书中《序言》。一句他早已十分熟悉的话,又一次跃入
了他的眼帘:“尤其让人惊异的是,本书的作者朱迪丝是一名年轻女性。”

  每次读到它,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个知识丰富、善解人意、美
丽动人的姑娘形象。

  他忽然有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写一封信给她?对!
 于是,他当场写了一封表明自己大有收获的感谢信。他并不奢望她
会回信。可是,两周以后,他就收到了回信。于是,他又抽空写了信寄
她。

  就这样,两人一直保持通信。

  如果有段时间没有收到回信,布朗就会心神不定,坐卧不安。

  尽管布朗没有将这种心情告诉对方,可是,朱迪丝似乎也知道。她
的回信总是不会拖得很晚。

  1943年 5月初,隆美尔见大势已去,丢下部队,逃回德国。13日,
25万被包围的德军举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激烈的非洲战争胜利结
束。

  以后,晋升为少校的布朗又到欧洲大陆继续作战。

  当然,他与朱迪丝的通信是不会中断的。

  他俩的感情也在这种“飞鸿”不间断的来往中,悄悄地进展。渐渐
地,两人终于谈情说爱了。

  一天,心里洋溢着爱的喜悦的布朗,忍不住写信给心上人,要一张
照片。

  可是,他收到的回信,却大大出乎意料,朱迪丝是这样回答的——
“如果真的如你过去多次说过的那样,你爱我的是‘鲜明的个性、突出
的才华、深刻的思想’,那么,你为什么一定要清楚我的外貌?如果你
对我的爱确实真心诚意,‘地久天长’,‘海枯石烂不变心’,那么我
长得美不美,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我长相平平,甚至丑陋不堪,你还会
如此热烈地追求我吗?”
 布朗深感委屈。他苦笑着,摇摇头。

  此后,两人都不再提起这次“照片风波”了。不过,两人依旧频频
通信。他们的感情也与日俱增。

  1945年5月,希特勒自杀,德国法西斯投降。欧洲战争终于结束了。

  在这之前2个月,布朗也已晋升为中校了。

  布朗得知回国的具体时间后,第一件事是给朱迪丝写信,急切地约
定见面的办法。

  一封电报几乎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他的手中,电报除了告诉他,见面
的时间外,还告诉他“在伦敦地铁一号出口处等我。你的手中拿一本我
写的书,我的胸前将佩一朵英国的国花——红玫瑰。不过,我不会先认
你,你见到我后,如果觉得我做你的女友不合适,你可以不认我。”

  比战争更严酷的考验。

  差3分钟就要到6点了。中校的思绪又回到了眼前。

  他在心中抱怨:“为什么这样准时?为什么不能早点来,让我忍受
等待的煎熬?”

  布朗这颗在无数次战斗中都平静如常的心,此时却情不自禁地猛烈
跳动起来。

  一个身穿一套绿色衣裙的姑娘从从容容向他走来了。她碧眼金发,
朱唇皓齿,风度娴雅,绰约多姿,是一位人见人爱的盎格鲁-撒克逊美
人。
 中校大喜过望。激动不已的他甚至忘记了对方胸前应该戴红玫瑰。

  这位姑娘却几乎没有看他一眼。她径直而去。

  中校定神细细一想,不由得一拍脑袋笑了:人家没有戴约定的标志,
怎么会是她?

  不过,不知怎的,他的心中油然升起这样一种想法:我的心上人的
外貌长相一定不亚于她。

  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推移,他的这种毫无根据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了。

  时间到了,一名左胸戴红玫瑰的女人慢慢向他走来了。

  在这一瞬间,他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心脏似乎停止了跳动,他的
脑海一片空白!

  来的竟然是这样一名女人——

  她拄着拐杖,只有一条腿,一条胳膊,另一条手臂上也绑着绷带;
头发稀稀落落,脱落殆尽;半边脸呈非常难看的焦黑色。

  “怪不得她在信中要这样说:我可以不认她。原来如此。怎么办?
不认她现在还来得及。”布朗心里激烈地冲突起来。

  不过,经历过无数战火的他很快就冷静下来了,心想:“不,我不
应该这样想。因为这非常可能是德寇飞机造成的罪孽。我应该恨的是德
国法西斯。在戈林指挥的空军对伦敦不分昼夜的狂轰滥炸中,有多少原
本美丽的祖国姑娘,如今不仅‘缺胳膊少腿’,而且被大火烧成人不人,
鬼不鬼的样子,甚至被炸死,烧死。我不能给她再增添痛苦了。要知道,
她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无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在长达将近1000天的战
火相恋中,我们的爱是神圣的。我要为刚才自私的想法而感到羞愧。我
没有理由不认她。否则是卑鄙的。”

  于是,他脸带笑容,转过身,追上这名已经走远的“奇丑无比的女
人”:“请您等一等!”

  说完,他举起手中那本作为标记的书,并且挥舞了一下,然后温和
地对她说:“我是布朗,如果我没有弄错,您就是朱迪丝。我们终于见
面了,非常高兴!我们一起共进晚餐,怎么样?”

  “不,您弄错了。我是范妮。我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在 5分钟
前,刚才在你面前走过的那位穿绿衣服的姑娘,请求我戴上这朵红玫瑰,
她一定要我不要主动认您,如同不认识一样。只有在您先同我打招呼,
并且对我毫无嫌弃之意时,才把真相告诉您。她还要我告诉您,您已经
成功地接受了一次或许比战争更严酷的考验。她正在对面那家餐馆等您。”

  原来如此!
 布朗比刚才更吃惊了,一时间他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还是范妮提醒,他才涨红着脸,以一种奔向天堂的无比幸福感,向
那家餐馆跑去……

  不久,朱迪丝就向布朗提出要求:“永远不要向别人宣扬我同你的
这段似乎不平常的恋情。爱只是你与我的私事,没有必要让大家都知道,
只要我俩珍惜就可以了。好吗?如果用自己的恋爱经过,来提高知名度,
那么可以说是对我们纯洁的爱的一种亵渎。对不对?”

  布朗当然答应。他幽默地举起右手,说:“我以军人的荣誉和铁的
纪律来保证,一辈子执行您的命令。”

  后来,布朗和朱迪丝同范妮也成为了好朋友。

  他们也要求范妮为他们的“奇异的恋情”保密。范妮也答应了。

  然而,几年后,范妮终于忍不住了,向她的当记者的表弟鲍勃透露
了这桩战火奇恋及其极富戏剧性的团圆。

  不过,她交代人物的姓名和所在部队都作了“虚化处理”,主要情
节也作了很大的简化,使人无法确认真正的主人公。

  可是,鲍勃对此仍然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它的结尾。他以《一个感
人的真实爱情故事》为题,发表在《泰晤士报》上。

  尽管鲍勃在文章中已经说明,这是一个虚化的真实故事,可是它仍
然引起了轰动。
 不久,根据这个故事出人意料的精彩结尾改编的一篇通俗小说就问
世了。

  此后几十年中,以这个故事的结尾为模式的小说、散文、戏剧、电
影、电视剧等层出不穷,时有所闻。这个故事的结尾成为最著名的故事
结尾之一,它几乎已经成为“女性考验恋人”的代名词。

  随着这个结尾的名气越来越响,几十年来许多人都想知道,这个结
尾究竟起源于什么样的真人真事。

  几十年来许许多多的人对它进行了种种猜测,可是始终没有得到确
实的证据。

  因为,3个当事人一直恪守诺言,守口如瓶。

  范妮终于说完了这个故事。

  葬礼现场一片寂静,人们依然沉浸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之中。

  突然,现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两人的灵柩被激动
的人们高高地举起,范妮也被人们抬了起来。人们向亡灵致敬,也向范
妮表示敬意。

  这一奇闻立即成为欧美新闻界的热闹消息,成为许多人饭后茶余的
热门话题。

  在布朗和朱迪丝死后2个多月,范妮也病入膏肓。 在弥留之际,范
妮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为布朗和朱迪丝的幸福感到欣慰羡慕,甚至妒忌。然而,我可
以说,我也是幸福的。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邂逅,使我同朱迪丝和布朗
的奇妙恋爱有了关联。他们当面相认后,原本可以不再同我发生联系。
而我也没有同他们经常来往的奢望。可是,他们却一直把我当成好友,
乃至终生的挚友。我曾多次听他们这样告诉我,只要他们的爱情存在,
我就永远是他们最好的朋友。因为,他们不同凡响的爱情在最关键的时
刻,同我直接有关。”

  1997年第一期的《婚纱与幸福》杂志的“编者按”认为,“范妮的
功绩是不可抹煞的,因为如果她不向我们揭示这个世纪之谜,我们很可
能永远不会知道已经传说50多年的最美好最感人的真实爱情故事的真正
的主人公。”

--
                                           "''
∵ .∴ . ∵                          █  " '
 .∴ . ∵ .                          █  ''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0.72]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