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jjwr (灌水有理),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五十年来一个半大师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Apr 10 06:02:15 2001), 转信

    多谢你仍然愿意回答我的文章。我原来以为可能你不会回答我的文章了。因为昨天晚
上的文章,我的确在措辞上有些生硬,甚至比你在前面批评的我那篇文章更加生硬。对于
这一点,我的观点是,在理论面前没有温情。文学的温情是体现在理论对对象的关照和文
学本身的交流与创作之中。但是理论本身,如果投入过多的温情,只会使我们屈从于一些
声音比较大的语言。正如你在后文批评到的某些现象,其中也包括我自己。理论本身来源
于领悟与思辩,绝没有立场问题和情感问题。所以你所提到的我对你的误解,我想我本意
是基于这一点,当然其中一些过分的情绪也使你产生误会。但是我仍然需要指出的是,在
我的回答中,有些时候看似矫情的地方,其实包含着一些历史形成的东西,离开历史不可
能完全理解。这里所说的历史包括一些文学的发展和潜在斗争的演变。我写作那篇文章的
本意不是要为自己获取什么。这一点可以从我现在所处的状况来加以判断。这篇文章的产
生对我个人来说绝不会在现有的环境中形成更多的利益,同时也不可能使我本人在另外的
环境中捞取好处。相反,根据我个人目前所处的状况,根据我目前急切的需要,我暂时不
发表这篇文章才是上策。这是一个生存与追求之间的二难命题。你提到我觉得比周围人都
老这一点可能是你在一些文字中产生的想象,当然也不排除偶尔我会有这种感情,但我通
常是使用中国传统的“三省吾身”的方式来尽量加以避免的。而且就这个问题,更多的是
属于一种对年华消逝的无可奈何。我可以赞叹这个伟大的时代,但是这个伟大的时代的确
给我造成了不变。我的“老”不仅是一种年龄上比周围人的对比,而是因为本身的经历比
其他人更加光怪陆离。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是进行了一场剥皮剔肉的,而且这个过程还在继
续。我不否认我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追求,有些时候甚至是强求,但是这个世界根本不需
要强求就可以简单地让我进行一种血肉的反应。我时常认为,这个世界对我犯了错,可是
我找不到具体是谁在对我犯错。那么这种错误一定是属于整个世界的。而到了这个时候,
我还是清醒的。我会认为我只是这个世界的特例,我只是一个前进的时代的必然的牺牲
品。任何前进的时代都会有必然的牺牲品的,我自己也能加以忍受。但是很多东西已经超
出了自身的范围。只有一个被世界深深迫害的人,才能够更加地来爱这个世界。这正如自
己的母亲,敲打自己越疼痛,你也才会更加爱她。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奴性。恰恰相反,因
为我们清醒认识到这个世界需要我们的爱,然后才能加以改变。在“老”的问题上,我是
对一些“老”很尊重的,但是我更喜欢青春。对于这个“老”字,虽然我不会神经质地认
为是对我的侮辱,但对我的误解是一定的。事实上这一年我有意地回避了一个我非常熟悉
的的世界,到一个陌生的心灵世界里重新进行了流浪。现在才刚刚回来,这时候所说的话
肯定是跟从前有大不相同的。就算是今天晚上跟昨天,我想也存在着差异。真正的文学不
是某时某刻的迸发,而是在心灵的世界里一种流动的情感的体现。这里是表达我的观点,
也可说是我的一种来源于领悟的定义,可能不太完整,但我认为我的定义跟其他任何人的
观点也许存在联系,但是却是截然不同的两样东西。我宁愿回避其他人来谈我的感受,因
为这是一个在青春中处于喷薄向上的时刻,我不愿意重复别人的老路。当然这并不是表示
我就要放弃对别人的解读,但此时此刻,我宁愿将其他研究与我个人的领悟暂时分开,因
为两者并不能完全融合,那么我就应该承认这种不融合,完全以自己应当有的方式去发掘
自己的青春的心灵世界,从而寻找自己的灵性,寻求得到某种形式的超脱。对于这一点,
我想我的解释可能太多了一些。但是既然你能够耐心地读我的文章并进行分析,我想我也
不能吝惜我此时此刻的感受。

    对于你提到的我所说的“欺负”,可能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跟现实不能调和的一种习
惯性的反射。当然上面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还没有采用这种比较正式的提法,这是在文
章行文中逐渐梳理脉络得到的东西。其实这种反射并不是我一个人所独有。这是一个时代
的或者说不止这个时代的文学的人的一种必然反应,同时也有可能超出文学的界限之外。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你应该是认同的,所以我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不进行深入论述。如果
你不承认我的这个假设,可以对我指出。而就这种条件反射的事件本身,也是一种不止体
现为对个人影响的反射,同时也隐括着与自己相关的其他人的反射,只不过通过这个人此
刻的反应来体现而已。那么我所说的你的“欺负”,其内在含义可能已经脱离了我们两个
人之间的问题,而真正的含义反而是属于另外的范畴。在这种基础上,你对我的批评我当
然要接受,但是如果你要继续深究这件事情,你就必须理解这种潜在的含义,否则误读是
不可避免的。而你说到的我的“一己之心”,这时也就不仅仅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代表
着此刻以我的口说出来的对以你为假想代表的背后的一个虚拟群体的感觉和认识。所以你
仅仅在这个问题上剖析你自己是远远不够的。这或许是我对你的一种强求,但是既然你要
以文学的名义对我提出质疑,你就应该领悟事情的来龙去脉。

    对于你在这两篇文章中一再批评的我的依据个人喜好来操纵自己的语言,因为我本身
有这方面的因素,这其实是任何一个人都避免不了的。涉及到具体问题,任何人都有自己
的立场,只不过这种立场是流动的变化的,因为通过争论而产生了交流。但是对比你前后
两篇文章,你除了表白自己和继续对我提出质疑,好象交流的目的并没有完全达到。这中
间有我的错误,也就是上面我提到的语气问题,和使用的你所批评的粗糙的方式。但是我
认为在交流上,你仅仅做到这样还是不够的。因为你也是一种依据个人的喜好和立场来操
纵自己的语言。我说过每个人都避免不了,但是在这一点上面,也许你甚至比我做得更加
过分一些。这只是我的一种感觉,为了快速交流的需要,目前只能告诉你这些,也许在我
们持续的争论之中这个问题会更加清晰一些,最后会证明我们两人之中谁错得更加多些,
或者谁对谁错各有比例,或者是一种我们完全意料不到的结果。但是现在我只能就这个问
题说这么多。

    同时我觉得你在我们的交流中使用的语言过多地依赖于你自身所惯常使用的方式,这
使我在理解你的观点的时候会造成很多不便。当然我会继续领悟你的语言模式。但是交流
本身是一种双向的语言模式的靠近,你不能在潜意识中存在我的语言是不太干净利索的这
种先入之见,虽然我本身就存在这种缺陷。实际上文学走出创作的原产地之后就要面临交
流问题,而象我们这种互相讨论文学问题更是一种需要更加适宜的交流的。所以我们就要
不断靠近。我们应该使用一种尽量让对方心有灵犀的语言模式,这就首先要使心灵彻底靠
近,不要人为地制造隔阂。那种存在心灵隔阂的交流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

    最后说说你提到的“粗暴地”“轻视原作”的问题。在这里我被你抓住了没有认真研
究两位台湾作家的小辫子(当然首先说明,这个“小辫子”抓得好),我对此没有话说。
对于这个问题,从前我在拜访一位长者的时候,他就曾经提出过。当时我对他说刘姥姥进
大观园可以与现代人向西方学习进行对比,并进而归纳大观园就是一种“围城”。这位长
者当时批评了我,他认为这就象农村里买拖拉机,如果一个老太太看见人家买拖拉机,她
也就要去买,可能或者这只是一种攀比,但这不是自觉的学习,最多算是自发的而已。同
时他也批评了我的那种“围城”的观点。并说明没有认真研究原著就不该随便发言。因为
当时我的确没有甚至如今也没有认真读过《围城》,所以我认为这位长者的批评是中肯
的,后来也作出了一些改进。但是现在你又提到这个问题,这就促使我回头去发现我为什
么又出现同样的问题。是我当时对这段话理解还不够吗?现在想来或许是,但是理解的过
程又是出现在什么环节的问题?(又一个病句,希望你能够理解,天快亮了,必须睡觉,
暂时不能修改)现在我终于想通这个问题。其实是我对这个长者的批评进行了重新分析。
因为我觉得虽然我没有读过《围城》原著,但是对“围城”这种现象的文化理解却使用了
约定俗成的形式。也就是说,社会上普遍已经将“围城”定义为一种“外面的人想进去,
里面的人想出来”的文化状态,所以当我领悟了这种约定俗成的定义后,我就已经能够真
正使用这种文化词语了。也就是说,我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不是拘泥不变的。一方面,我
接受了批评,另外一方面,我找到了自己的思考模式,同时也形成了这种观点。当然那位
长者当时更可能的批评是认为我对《红楼梦》原著的认识问题。而我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就是用这个约定俗成的文化概念去套,然后看这个套子是否合适。当时想来,这种套子其
实还是合适的,因为就那种约定的概念,“大观园”实际上已经具有了类似的文化内涵,
这种移植应该是可以的。但是作为学术研究来说,对《围城》原著进行更多研究是有益
的。因为约定概念本身是一种提取的概念,对于《围城》中包含的很多隐性文化信息还不
能包括。我想你所提到的“轻视原作”的问题也跟这个问题有所类似吧。其实bbs 文章本
身是网络文章,要体现网络的快速交流的功用,如果使用了一些跟原来的语境有所差异但
是有一些约定的内涵的语句的时候,如果实在是研究需要而进行澄清,这是有益的。而在
一些特定的时候,则允许出一些错,只是这种错误应该尽快纠正而已。当然这里说不上
“粗暴”的问题。如果作者死赖着不肯纠正,那才是粗暴的。

    另:对那半篇文章的进一步整合我还会进行的,但是我更愿意首先回答你的文章,因
为这也许会使我的文章更加具有学问的气质。由于今天回答的主题跟那些问题暂时没有多
少关系,我又赶着休息,所以这里就暂时不讨论那些问题。



【 在 anarch ( ?)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稍用心体会一下我文中的真意,便该明白其中并不含有指责、
: 批评之意,至于“欺负”,更不知从何说起!我向来不对别人的观点作对
: 或错的判断,尤其是文学艺术方面,个人主观性很强,人与人之间的趣味
: 差别实在太大,真的没必要以一己之心限定别人之意。看到观点相同的,
: 自然会有共鸣的喜悦;看到观点截然相反的,若有说服力,足以令我自
: 省,若缺乏说服力,亦使我藉以明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命形态。我时常
: 觉得,若以平和之心省察一切,大千世界,形形色色,莫不给人以启迪。
: 我对你的那一连串发问,并不在质疑你的观点的对错,仅仅是觉得其中一
: 些概念、语句过于笼统,使人难以明了。要用过于明确的公共语言概念传
: 达个人的情绪体验,常常令人感到词不达意,深为困惑、焦虑。因此,我
: 并不愿意对别人所用的概念套上常规意义去理解,而是尽力要求自己用心
: 进入文本,根据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比如,你所用的“隐士”这
: 一词,我并没有按大众意义对其进行设定,我以为你或许有你的见解,有
: 你的指代,故发出一问。也许是我的发问方式真有些“逼人”,甚至令你
: 产生“欺负”之感,对此我深感抱歉。平时不出现,一下“冒”出来便是
: 这一通“逼”问,难怪你“生气”,我明白你的情绪。如果不是太忙,我
: 真愿意多点上来和有心者多点交流。事实上我在此仅有的几次“表达”,
: 均是出于感动,出于对热忱者的关注。尽管互不认识,但我已越益习惯透
: 过语句体察人心。比如对“欺负”这一词,乍一读令我吃惊,继之细一品
: 味,不禁微笑,深感一种满带孩子气的可爱的“纯真”(尽管你觉得你比
: 周围人都“老”)。你的“不屈不依”的争辩,绝然抵抗我的“抒情”之
: 意,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姿态,虽令我有无奈之感,但我还是更多地体
: 味着在无任何“美”感的现存环境中你的全部的热切,乃至伤痛。也许我
: 的表达令你产生“期待过高”、“苛求”之感,说真的,在深大这个环境
: 中,但凡见到一点文学热情,皆足以令我感动,实属难得,哪还有“苛
: 求”!我的本意只在祈愿各位在此经济大潮中,凭藉各自的的诗性为己寻
: 得一点滋润之物。我确实觉得,与其将时间耗费在大而无当的评判中,不
: 如从点滴的小处为自己积累多一点感悟,寻求多一点心灵的养料。因为我
: 们自小所受的“教育”,实在令我们的艺术感受力疲弱得很。而这也仅仅
: 是我的一厢祈愿,无意指向任何“批评”。
:     如果一定要说我有什么“批评”的话,有一点我确实无法接受,也常
: 常令我痛心,即现在文坛上有不少人因种种所需,可以无视原作,甚至根
: 本不看原作,而自行其是地发表一通评论,这太不尊重作者的“心血”,
: 更无益于文学的健康发展。观点正确与否无所谓,重要的是,对文学艺术
: 这种精神活动,既然要走近,总该用点心吧,怎能无视别人的心灵却又要
: 对这“心灵”妄自判断?我们这个民族的“粗暴”难道还不够吗?人人都
: 埋怨别人不理解自己,又有多少人扪心自问自己可曾用心理解别人?或
: 许,表达比不表达要积极,但面对这样的表达,我宁可处于“黑暗”!观
: 点极端不可怕,而“粗暴”却会磨损柔和之心,给本已不那么“美妙”的
: 人世增添一份黯淡之光。此番感叹源自你的回应中的观点,对你的“五十
: 年……”一文,我原先并未妄自判断你评论的根据,仅希望“所指”能明
: 确一些。至于你如何看待五十年来的作家作品,这是你的个人喜好,我无
: 意干涉丝毫。
: 【 在 jjwr (灌水有理) 的大作中提到: 】
: :     首先对我的一通胡说八道能够引出你的文章表示高兴。正如你在文中提到的,我其

: : 对有些东西了解不多,这次是真的不多,不是谦虚。说到台湾那两位,其实我既没有读

: : 他们的原著,也没有“认真地”读过关于他们的评论,只是从电视上看到过他们。当时

: : 到台湾问题我就心里打鼓,觉得不止有古龙存在。不过没有思考清楚,但时间又不等人

: : 我的版里面需要文章,急需抛砖引玉,所以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抛出来再说。如果深

: : 没有人愿意指出错误,那么也就难得糊涂。今天既然被你指出来了,那就是万幸了。其

: : 我的文章还没有写完,这两天不能够改掉刚动笔的时候的老毛病,一直没有续完,同时

: : 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写完之后会顺眼得多。不过这里我仍然要指出两点:
: :     第一,正如你说到的理论不同于创作,那么任何一个文学爱好者心目中有一杆称也

: : 是肯定的了。至于这杆秤正不正确另当别论,但是首先要从这个人的水平去看他是不是

: : 真的。我的水平就这样,但我的文章是认真的。虽然堆积了一大堆名词和判断,也许这

: : 名词和判断本身使用错误,但是这也是一种表述的需要。既然我不能使用正确的语言来

: : 述正确的观点,那么使用似是而非的语言来表述正确的观点也未尝不可。有些东西是只

: : 意会不可言传的,虽然对于我这样作为一个大学本应该已经毕业的学生要求上应该更高

: : 些,但可惜我在大学里拼了老命只能够学到那些东西,读到那些书,也只能拼凑那些语
: : 句,所以除非我缄口不言,否则说出来只能是这些话。我当然希望自己的表述能够更加

: : 业一些,可是理论这东西可能等到我老了的时候还不能吃得很透。如果等到那时侯,恐

: : 全中国人都已经老了。我觉得深大现在存在的情况恰恰在这方面有点问题,很多学生害

: : 说错话,所以不敢讲,更多的是怕别人笑话,说出来丢面子。所以在bbs 上面发言的人

: : 是很多。既然如此,又何妨先煎一些夹生的鸡蛋,然后等待别人来将鸡蛋重新煎熟呢?

: : 要的是煎鸡蛋这件事本身,而不是端出什么鸡蛋。而深大恰恰很害怕这个,很多东西都

: : 质量完全过关了才拿出来,至少这样阻碍了交流,使一些观点不能很快得到交融。(原

: : 我批评深大,因为的确是这样。)其实这也是一个中国的问题。中国人太贵族化了,很

: : 从古代传下来的豪侠之气现在已经荡然无存,因为有“文明”这东西成天念着紧箍咒。
: :     第二,对于我的观点,我仍然认为暂时凭我的水平,还没有改变的必要。现在还没

: : 任何理论可以改变我对中国近五十年文学的观点,包括你在下面对我的指责也不能改变

: : 我这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且等着别人来批评,然后加以改变。但

: : 改变总要做到心悦诚服才行。不可能因为你说我逻辑和用词不当我就放弃自己的观点。

: : 本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来指出我的具体逻辑问题,就算要指出,也要指出得富有连贯
: : 性,首先要你自己的逻辑和语言能够说服我。因为这是讨论而不是论文答辩。所以你指

: : 我的某些缺陷的时候,我也不必脸红,因为我并不等着你的分数。我要等待的,是你能

: : 把你自己的观点拿出来,让我相信我自己的确错了。
: :     但是既然你使用了这种要让我进行论文答辩的模式(老实说,我还没有进行过论文

: : 辩,也许这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可能又用词错误),那我就还是对你的问题作出回应。

: : 面我从你的原文上逐条回应。
: :     “己任”就是一种文学责任感。我觉得象你这样只是问一通问题而不对我作出明确

: : 解答明摆着就是欺负我,是一种没有责任的表现。从前没有看到你发什么文章,今天你

: : 跑出来,也是一种没有责任感的表现。文学的责任感不是单单为了自己进行创作的,实

: : 上还有很多意义,包括对正确的文学观的辐射。而正确的文学观是不必等到哲学、逻辑

: : 么的一大堆东西都搞停当了才能形成的,否则那就是哲学大师而不是文学大师了。当然

: : 可以说我这样说带有明显的野性,这一点我也承认。其实尤其进入近代以来,文史哲已

: : 不分家,要在文学上走出新路的确要靠学识和文学领悟的双重突破。但是象萨特那样作

: : 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毕竟罕见。有些人可能在认识上达到了,但因为他的语言与

: : 想本身不适合于取得联系,所以就不得不一心从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观点。比如我要提

: : 的一个半的大师,他们就不是很擅长搞理论。但是他们从一种非正式的理论途径将自己

: : 潜在观点融会到自己的作品中,这就使他们的作品洋溢着一种喷薄的气氛。大师非得有

: : 动力吗?我看未必。莎士比亚最初可能只是想写剧本赚钱,但是他到后来能够感觉到文

: : 的磅礴气势在身体里面飞流湍急了,他不愿失去在实践中的感觉,最后坚持下来,这就

: : 了大师。我总觉得先要问大师为什么成大师是很难成大师的。所以对大师只需要相应比

: : 理性的感性认识也就差不多了。再钻得深一些,就成了牛角尖。但是大师是能够将自己

: : 人格魅力和文格魅力通过自己的笔体现出来的并从而形成辐射。他们因而散发出自己的

: : 辉并不在前人面前黯然失色。对于突破与超越,所谓的“大师”,无非就是常年累月沉

: : 之后通过心灵感悟而逐渐产生的。而在这里,量变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而我提到的一

: : 半之所以能够产生超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受到读者的爱戴,产生了写作的动力,

: : 他们也没有辜负这种爱戴,最终能够“人剑合一”。但是过去五十年中国的其他文人就

: : 有这么幸运,尤其是大陆,虽然近年来生存环境有所好转,但是新的一批作家都很年轻

: : 还不足以形成最终超越。尤其是余秋雨,因为人家印他的盗版书他就从此不写作,纯粹

: : 副为正版写作的派头。而象王朔,现在更是着急着要把自己归入到“高雅”之中去,以

: : 理论家那些东西都是永远不变的固定秩序,这哥们儿毁得太惨了。再如贾平凹,《废都

: : 算得上一种超越,可是就象《上海宝贝》一样,先是一大堆道德与人格的狂轰滥炸,后

: : 又用一些陈旧的文学框框胡乱地套。我看大师真要出现,中国现在的确不存在这种社会

: : 件。当然也许这是一种文人的撒娇,但是我想不到文人在这种环境下除了撒娇还能做些

: : 么。
: : b.“台湾在过去五十年一直没有为自己
: :     对于“台独分子”如何与“台湾民众走到一起”这个问题,我想现在我们这边的人

: : 台湾文化本身惊人地无知。我们现在根本不理解台湾人的心理状态。如果你知道前两天

: : 国的飞机与美国相撞后台湾人从政府到民众都幸灾乐祸的话,这个问题就很好理解了。

: : 少有一点是应该清楚的,台独总统陈水扁的确是通过全台湾的大选上台的,拥有三分之

: : 强的台湾民众基础。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我比前面的问题知道得更少。但是这段时间通

: : 跟台湾大学生网友的交流,也许我的认识还算更深刻一些。
: : c.“常年奔波于社会对文化的强势解构之中。”——“社会”和“文
: :      老实说,对解构这个词我没有去查过原意。不过在英语中这个词的确是结构前面

: : 了一个否定性的前缀,我想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把结构全部打乱了然后重新来吧。我想社

: : 如何打乱文化的问题,你只需要看见明年我不得不为了生存去投入股市就会有很直观的

: : 解了。这是中国当代很多年轻人不得不走的路,我找不到一个更加“不时髦”的词来形

: : 这种社会对青年人的戕害。
: : d.“但是台湾还遗留了一种隐士传统,台湾人可以象陈
: :     对于这一点,我在刚开始已经提到过。而且如果要反驳的话,可能跟你本人的联系

: : 加多。我不愿意在你对我进行批评的时刻展开这种评述,就另外再发一篇文章吧。
: : e.“但是对于大众语言的强势对抗在中国并非不存在。在大陆,
: :     对于这个问题,也跟今天的主题无关了,我跟你的观点之间仍然有所差别,今天写

: : 够多,也等到另外的文章来回应吧。
: : 限于篇幅,就此打住,再继续下去似乎有咄咄逼人之嫌。
: :     我想这一段就是一种苛求了。如果我没有深究的勇气,我才懒得去使用那些我自己

: : 摸不着东西南北的语言。而对于你因此扩大到对其他人的批评,我更加不能苟同。要说

: : 说的情况,自然也有。但是更多的人是以一种认真的心态来使用这些词语的。如果每一

: : 词语都要做到恰如其分,我看如果每个人不花上几百年的时间去读书,至少也要成为活

: : 典才行。无论成为任何之一种,都要等到青春年华的消逝之后才有发言的机会,而象我

: : 种上大学已经二十出头,现在快满三十的人来说,更是不愿意等到那种时候。其实语言

: : 是一种约定俗成,有时候探究一下是必要的,有助于搞清楚事实真相。但是跟事实真相

: : 身的关系不大的时候,我们能够理解也就可以产生交流的作用了。
: :     至于说到最后结论,我想我还没有那么大胆。如果你把我的结论当作最后结论,那

: : 你误解了我。如果这样,我还不如宣布我是古往今来最最最什么的那个,但这是不可能
: : 的。任何人的结论都是需要检验的。在你对它厌恶的同时不要以为它就在进行一种话语

: : 霸权。实际上这个观点不过刚刚提出而已,现在只在一个bbs 上存在,将来能不能够生

: : 下去都成问题。
: :     对于你这种“急匆匆”的提法,我是不敢苟同的。任何人要提出一个“引起轰动效

: : 的评判”,如果不是他的切身感受,那也是他研究了市场行情,知道什么评判能够引起

: : 动,这本身是有助于文学交流的。将对文学的“焦虑”、“折腾”简单地归罪于这些“

: : 起轰动的效应”,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提法。这些效应为什么引起轰动呢?说明它有存

: : 的现实效应。“真正的鉴赏力”不能做到的事情,这些“引起轰动的评判”做到了。那

: : 究竟是“真正的鉴赏力”应该进行自省呢,还是去用市场的手段进行不正常的市场平衡

: : 我觉得这本身是一种不文学的举措。
: : 说实在的,文学本身没有任何实际
: :     这段抒情让我感动。但是现在我并没有感动的理由。我觉得你说的这段东西有很多

: : 想去达到,但是现在他们能够达到的机会正在越来越小。文学本身是没有其他功用的。

: : 是要达到文学本身的功用,却少不了这个世界的冲击。今天晚上如果我不偷电我就没有

: : 个“给激情寻得倾泄、反弹之所”的机会了。
: : 多少年来单一的、强硬的思维方式的灌输、渗透,使我们这个民
: :     其实你如果考察一下深大近年来的文学气氛,可能跟你们这些人的期待过高有关。

: : 深大能够读到的书就是那么多。从前很有些同学在各类刊物发表虽不成熟但却很有创建

: : 作品,而我们一味地希望他们的水平能够更加高,更加高,再更加高。在深大这个让人

: : 个大学上下来会累死几层皮的地方,很多原来有文学热情的人被人为的吓退了。除了中

: : 系的,能够将文学坚持到底的又有几个?而中文系的也被吓倒了,只敢交作业,上了大

: : 就不野炎髌纺贸鍪帧N也恢老衷谒钡木烤故枪睦鼗故羌绦侵指卟豢膳实闹柿恳
?: 求。
: :     请原谅越到后面我的口吻越象吵架。因为这正说明我是认真的,不是偶尔头脑发热

: : 说的话。


--
             欢迎大家参观我的bbs 站:
             伊甸园bbs :192.168.36.108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A]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