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lare (奔驰牌拖拉机),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校园记事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Tue Mar 16 23:06:56 1999), 转信



校园记事


作者:流川鹤




                           校园记事(序)


    在大学里游走了几年,看到和听到了许多的故事。而我又偏偏是一个生命的“健
忘者”。很多东西如不诉诸文字,便会从我的记忆中离我而去,--至少也是语焉不详
了。所以我要把这些事写下来,在十年,二十年之后还能够想起我当时是个什麽样子,
当时我的周围是什麽状态,留住一些不该忘的事情,如此而已。

    我们的记忆总是很爱和我们开玩笑,把曾经的刻骨铭心化做轻描淡写,又把当年
的些微小事化成永生难忘。弄得我们总是忘掉一些不该忘的东西,而把一些很平凡的
经历“圣化”了。(这种现象在伟人们的身上怕是特别突出吧?)

    生命的过程中,我们来来去去,一面记住害怕忘掉的东西,一面又把已经记住的
东西忘掉。

    写几篇校园里的事情,和网友们分享。


                     校园记事(一)行路难


    通往学校的路实在难行。

    大一上学时,乘的是公交车,当汽车以中速前行时,车内的每一个人就能通过坐
椅的震动而直接感受到路面状况,倘此时司机先生心性大发,将车速略略提高,那麽
连车厢也有了共振,做轰轰然,而乘客们则如坐车床,皆魂摇股战,无法自持,若遇
一大坑,则整个汽车会如烈马般的折腾起来,人们嘤然一声,一起向一侧翻去,俄倾,
又会因汽车出坑之反向力而较枉过正,向另一壁扑去。如此反复数次,如摇煤球然。
--就这样一路摇将下来,五脏六腑虽然颠沛流离了一下,但总还不至上下挪位,左右
分家,于肉体,于精神,都是一次有益的考验与锻炼。

    后来我便开始骑车上学,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这条路的状况是何等的恶劣了,--
除了有不少的顽石土块以飨路人以外,偶有的几段水泥路面,也都分崩离析,各具一
方了。更有甚者,则是整段路面不翼而飞--原来是路边的住家发扬愚公精神,子孙同
上,将整块的路面零敲碎打,蚕食鲸吞,分解成小块的施工材料,最终成了他们家崭
新的围墙。难怪车行其上,要上窜下跳了。我骑车来去,尚要于颠震中少几个螺丝以
资记念,庞然的汽车在上面驰骋,司机自是快意的很,而乘客们却难免落得与零件一
样的颠泊命运了。两相一比,自是骑车方便舒适得多。

    但毕竟是黄天有眼,这一条路的危难终于被政府发见了,也许是怕高教部或司法
部的老年官员们在来我校视察时会颠出高血压来吧,一声令下,万人齐呼,修路工程
开始了。

    然而春去冬来,工程却未见有什麽令人振奋的进展,不过是挖了几棵树,赶走了
几家住户,顺带打破了许多地下输水管道而已。又是一个春天来了,高教部的人,司
法部长,都从这条路走过,都做了些指示不过还没听说有谁真的颠出高血压来的--也
许是他们的轿车减震性能比较先进吧。

    如今,这条路总算有了个大概的眉眼出来了,掐指一算,正好四年,修两条这样
的路,就可以打败一次日本鬼子啦!



                          校园记事(二)图书馆

    初入校时,办了一张图书证,值币二十,但是到我离校时还没看满二十本馆藏的
书--不是我懒,不常上图书馆,而是图书馆的借书制妙不可言,令人无话可说。

    学校的图书馆本身简直就是专政机关,而不是开放单位,且大约拥有一支最热衷
于学习马列主义的政治思想研究队伍,每逢学生有空时,他们便不失时机的开展了对
马列理论的政治学习,至于借书,则先放一放罢,馆门外高悬免战,拒敌于外,由是
观之,长此以往“图书馆”的金字招牌边似乎可再置一匾--“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室”
以相映成趣了。

    即或有一日,天时,地利,人和,借书者得幸升堂入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
馆内藏书的介绍,而是巨幅的规章和罚令,特别是在罚金这一章上,更是详细的紧--
到底是XX大学的图书馆,在规章上很触目惊心。进入馆内借书,须于藏书室门口的一
个关隘领取号牌,持牌者方可入内,制度虽好,但号牌却太少,上万人的学校,却只
有三十几张号牌,于是乎就要学会等待,学会在漫长的恭候中意守丹田,神化太一,
我现在较之过去沉稳了许多,坦然了许多------而我这腹中的一点浩然之气,就是在
为号牌的等待中炼养出来的。

    等到挑选完满意的图书,还牌出门时,这又须经过一道考验了,一位不苟言笑的
壮士镇守在出口台中,正襟危坐,很象寺庙里的韦陀护法。

    当你把借书卡交给他时,他却先不看卡,只盯着你的人,用当年上海租界巡捕的
那种眼光打量半天,仿佛要从你脸上看出字来才肯罢休,--这个时候我只觉是在叛国
投敌,或是在走私毒品,而不是在借书。

    当他完成对你的政治审查时,你便可以拿书走人了,但请注意,拿书的动作一定
要温文而雅,就算心情再欢愉,也要“发于情而止乎礼”最好还能面带微笑的和他们
说“再会”,否则便会受到图书馆群雄们正义的喝斥了。

    借一次书,就是受了一次全面的人格和修养的训练,这样的好事,只会在我们学
校里遇到,生而能受这样的教育,读上这样的学校,吾等真真三生有幸也!

(注:本文是在校时写的,现在想来,确有些夸张了)

                      校园记事(三)照片风云

    也许,任何一个学校对于所谓风化问题,都是颇费心思的罢?但我上那所的学校
却更在这问题上现出不凡和新意来。

    中国是礼仪之邦,性命可以不要,而礼义是万万不可沦丧的,我们学校的官员虽
然不是和尚尼姑,但是若看见男女同行,总会有些不大平衡,心生恶龃。再加之上面
将来检查,整风运动便开始了。

    为此学校动员了各院系学生保卫部门--全校巡逻,整肃风纪。一时间,本来就不
大的校园里充满了各式的保安巡警,家丁护院,乡勇民团,豪奴恶犬,怒气冲天的在
街上走,让人感觉仿佛又回到了“治安强化”的时代,只不过在那时走的是日本人,
汉奸,各种纯种或土生的狼狗,而现在却是肩负大任的学生。

    就这样几十天下来,战果颇丰;不仅捕获了几十对男女,还顺带捣毁了几个水果
摊子。然而,他们是不满于这一点小成绩的,有位业务骨干又提出了新战法;即反风
化队中携相机一部,把男女们都照将下来。一来可以此邀功,讨几张党票,二来亦可
做为把柄,以免事主抵赖。办法一经提出,众战友皆双手赞成,至此,反风化队成了
摄影组。

    由于反风化队的人毕竟是大学生,是懂得灵活运用党性原则和市场经济价值规律
的。一旦“卡嚓”一声,美好时光永远留住,还是可以挽回的,--一百元一张底片,
比旧上海流氓的仙人跳放白鸽的要价可公道多了。买卖双方本着童叟无欺公平自愿的
原则达成了交易如此一来,彼此省心,天下太平。

    虽然事后那些照片都在行政大楼的废纸篓里被人发现,但校方对此仿佛一无所知,
--在照相这一举动上,究竟是学校有所授意,还是几个学生干部自做主张,其中的因
缘,恐怕是妙上加妙,妙不可言非你我之辈可以料想的了。

    不过,那个提出照相/换钱的学生干部后来在电影场突遭几十人围殴暴打,这个方
案的追随和实施者们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遭到有预谋的伏击,许多人说他们是因照
相的事情挨打的,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包括他们班里的女生。

    再也没有谁提起过照片的事。

    一场轰轰烈烈的照片风云,就这样以市井普罗式的斗殴而结束了。


文学精品屋 创作园地


--
被深深感动过的--------------------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
人世间最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我会对那个女
子说:"我爱你"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
                          一万年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1.161]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