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bluememory (bluememory),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乱弹"意境" (随笔 龚焱 龚晓凝)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May  8 20:13:11 2001), 转信

意境之于文学,犹如人之素质,虽西装革履,但无高尚的品质和真才实学,只能给
人一种花架子的感觉。文学作品亦然,仅有华丽的词藻、哗众的架式是不够的。

  古人作诗、填词,最讲究意境。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何以
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又
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
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是也。"这里,王国维说的"境
界"和"意境"是一个意思。他把意境作为衡量一首词优劣的标准,可见,意境对于
词(或诗)来说是多么重要了。不仅诗歌创作如此,其他体裁的文学样式也都如此。
这其中,又尤以散文为最了。

  什么是意境呢?所谓"意境",其实就是情与景的融合,在文学艺术表现中所创
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意"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境"则是作品所描写的客观事物。这种客观事
物与作者思想有机融合而形成了艺术境界,就是意境。用王夫之的话来说,就是"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从
美学角度来讲,文学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文学中的"境"则指事物的"
形"和"神";这里,"意境"就是情、理、形、神的和谐和统一。王国维在谈"词的境
界"时举了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作例,认为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是颇
有见地的。因了这一"弄"字,见出花与影的舞动,既开启了下文"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满径",又照应了上句"沙上并禽池上眠"。鸟儿成双成对地睡着了,真
是万籁俱静;而花儿却只能与自己的影子相伴。可以设想是在蹁跹起舞,排遗孤寂
;也可以设想是在搔首弄姿,顾影自怜!一个"弄"字,

既展示了一幅动的画面,又表达了主人翁病酒醒来的孤独的静的心情。达到了情景
交融的地步。

  叔本华有一种过激的说法:"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
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而时下,我们读报刊上的一些散文,连叔本华
说的这种"殊遇"也没有,总觉得味同嚼蜡,读后如过眼浮云,完璧归赵于作者,丝
毫不能留下什么。究其实质,就是作者没有创造出意境来。王国维说:"文学之事
,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
以言文学。"

  创造意境,是写好散文的一条重要途径。许多散文大家,都在自己的散文作品
中创造出深邃的意境来。我们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总会不自觉地进入作者所
创造的优美、宁静的意境中去,体味作者那厌弃黑暗现实、追求孤高、向往恬静自
由生活的心情。通篇文章把徐徐展开的荷塘月色的全景,与逐步展现的作者内心复
杂的变化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让我们在美的陶冶中感受作者当时的
心境。这种意境的形成,给这篇散文增添了夺目的光辉。

  散文大家杨朔的《荔枝蜜》感染了每一代的学子,那魅力就来自作者在《荔枝
蜜》中创造的意境。杨朔曾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
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练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鲜的
意境、思想、情感,耐人寻味,……于是,我就往这方面学,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
。"杨朔的散文之所以能在我国文学领域里独树一帜,其原因也正在这里。

  意境不是俯拾即是,唾手可得的。要创造意境离不开深厚的生活根基。如果生
活可以比作酒的原料,那么意境则如同最醇的酒。这种醇化的过程,并非在生活之
外,而是在生活当中;是从生活上升,获得高度。在这种醇化过程里,人们把生活
中的杂质澄清了,把那些原料提炼了。这样,得来了一种醇化之物,造成一种艺术
境界。因此。这境界,不过是升华了的一种生活情致而已。作为艺术现象,境界似
乎是一个"虚构",但作为生活的升华现象,则它又必然是一个"新颖的真实"!

--

          我生活在凡人的圈子里,所以应该绝圣弃智
                 我是否因还不能够忘怀这一事实而痛心彻骨??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6.13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