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sunday (sun),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读书笔记(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Wed Jun  6 13:14:54 2001), 转信

现代的奥地利是个欧洲小国,而在比较久远的时代,比如欧洲1848革命之前,奥地
利皇帝的政治地位是很高的,还一度是欧洲的政治中心。奥地利在文化上受德国影
响很深。用个通俗简明的比较,就看这两国的足球队吧,风格如出一辙,都是严谨
的战术组合,都是不屈不挠的斗志,都比较缺乏即兴表演和创造性发挥。大概是这
两国的地理位置太接近了,频繁的民族交流使双方的区别越来越少了吧。当然,奥
地利的文化传统也是很悠久的,维也纳作为世界音乐之都,至今仍然是欧洲的著名
城市之一,拥有许多欧洲的古建筑,文化味很浓郁。

但不可否认,奥地利给人们的印象始终是个小国。

就文学而言,在我的印象中,奥地利作家达到世界水平的只有两位:卡夫卡和茨威
格。卡夫卡不用说了,这个现代文学之父最先意识到了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巨大压抑
并作了伟大的文学表述。斯蒂芬.茨威格同样无比关心人性问题,他是个学者型的
现代作家,对心理学很有研究。他的命运跟梵高等现代艺术家一样,都以自杀而告
终。但不同的是他的自杀更多是外来因素,德国法西斯势力的横行及其带来的人性
最惨烈的灭绝,摧跨了他的精神支柱,他被迫以死来明志。这有点像王国维之死,
都是文化的殉道者。

茨威格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而闻名。小说方面,《心灵的焦灼》描写了一个青年与一
个轮椅上的女孩的情感生活。这个青年对那个怯弱如寒风中的花朵的女孩当然是充
满同情的,但这不是爱。而女孩也许很爱这个青年,但她的神经又非常敏感,很容
易吃醋、发脾气,这种性格使双方都备受折磨。爱还是同情,确实是个大问题。该
小说文笔就像心灵的奔流,激动人心,充满魔力,深得激情型心理小说的精髓。

茨威格的人物传记也很有特色,他以高超的心理分析对传主的精神世界进行了深入
的探索,再加上华丽而富激情的语言,极具可读性和感染力。茨威格的传记写作最
令人佩服之处是专门写活了那些生活历程比较简单但精神生活比较活跃的人,如尼
采、荷尔德林等。看过《与魔鬼作斗争》,我无法想像还有比他更能把握住传主的
精神特征的作者了。

《与魔鬼作斗争》写了三个精神领域的火枪手: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他们
都是非理性主义的,都充满了对理想世界的炽热渴求,都是现实社会的弃儿和疯子
(傻瓜),都是近乎颠狂的诗人和思想家,都是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巨人。还有,
他们都是德国人,他们的精神探求都是对被沉重的理性压抑着的德国思想文化的反
动。他们身上的魔鬼就是非理性的生命激情,都不顾一切地放纵自己的理想追求。
他们的一生体现了人性如何面对那些极限化的困境。在思想史上增加了“人性如何
可能”的证明。荷尔德林对神圣的不竭信仰和追求使他像法厄同驾驶太阳车一样被
神圣所灼伤,最终居住在诗和疯狂中。克莱斯特在精神世界中的“理欲之战”成就
其伟大的戏剧创作,而倦于精神战争的他最后与一个自愿陪他一起赴死的绝症女病
人拥抱死亡,书写了一个艺术家之死的独特结局。尼采其实是个疾病缠身的人,但
他的欢乐是多么的健康强大,以至权力意志的梦想驱散了他的所有俗世生活,他想
赋予文明而儒弱的现代文化以最原始的冲动,想使每个人都成为刚健的超人,但他
生得太早了,一切先知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

茨威格在作品中还以歌德作为一面镜子来照亮这三个人。歌德的一生是战胜了非理
性的维特而成为一个现实和精神世界中的双重伟人的完美典型,是所有青年的崇拜
者和模仿对象。歌德是一个古典的常态的雕像。而三个火枪手是现代的,非规范性
的一种生活可能,也许不值得“学习”,但正如茨威格说的“不同寻常永远是衡量
伟大事物的标准……创造性也永远都是一切价值之上的价值、一切意义上的意义。
”即使他们只能成为一种反面教材,但他们绝非是病态的,“‘病态’这个词只适
用于不具备创造性的低等世界,因为一种创造了不朽的病态已经不再是病态,而是
过分健康、极度健康的一种表现形式。”他们都是最具创造力的天才,但天才与普
通人的能量其实是一样多的,不同的只是在有限的生命里他们常常采用爆发的形式
来创造出大量不朽的作品,他们像显赫一时的易逝的台风和洪水,在天才的喷发之
后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而大多数人都喜欢细水长流,喜欢和风细雨,因此他们
也许一生无成,没有给后世留下多少值得回味的东西,但“无为而无不为”,能长
乐而少忧。“文章憎命达,魅魑喜人过”----许多天才的命运就是如此。
天才往往不等于幸福,而幸福多半就等于平庸。因为天才多是被天国放逐的漂泊者
,而庸人恬居于温暖的伊甸园。

天才往往是破坏性的,他们颠覆旧的僵化体系,但往往来不及创新一种体系就像夸
父一样累倒在对太阳追逐的路上。而平庸的人们往往善于沿着天才的血迹去到达新
大陆,因而是建设者,是收摘果实的幸运儿。天才作为一个冒险者,作为一种实验
性的白鼠,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但这往往是事后的,在天才行动的过程中,所有
有点理性的人都会给予最善意的阻止----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悖论!

中国人是最热爱尘世幸福的民族,三个火枪手那种不断与自我作斗争,不断超越自
己的生活态度在中国人看来是十分可笑的,是典型的“自作孽,不可活”。所以鲁
迅要呼唤给予天才生长的土壤,何其难哉!要成为歌德式的圆满的天才,何其难哉
!中国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天才多为完美型的大师,而产生机率更高的偏才型的天才
不多,正是这个原因。

还是回到茨威格吧,刚才离题太远了。

总之,通过歌德与三个有缺陷的天才的比较,茨威格对三个人寄寓了最深刻的同情
,进行了毫不吝惜的赞叹。这三个人表面平淡无奇的一生,内含着“证明人性多种
可能”的文化使命,勇敢地将自己作为解剖的标本,在最极限的精神体验中触摸到
了世界的本质,给后人留下了最真实的实验文本。他们都是永远“另类”的英雄!
茨威格的其它传记作品还有《自画像》(描写作家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的
生活)、《精神疗法》(三个精神心理学先驱梅斯梅尔、玛丽贝克尔、弗洛伊德
的生涯)、《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生涯)。

这几本传记都是属于北京的西苑出版社出版的《斯蒂芬.茨威格人物传记系列》的
,虽然里面有些错漏R残聿皇且桓龊芎玫陌姹荆壳拔一姑挥蟹⑾指玫摹?
每本200多页的篇幅,没有看砖头厚书的压力,应该是比较爽快的阅读。


--
    最深刻的思想和最真实的情感总是那样难于表达;一个艺术家越充分地展示自己深
层和本质的东西就意味着将越快地燃烧掉自己。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4.125]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