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yefeng (泽泽), 信区: Original
标  题: 我的大学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Wed Oct 25 23:40:45 2006), 站内

整理一下 sharpsword (浪客剑心之再出江湖)师兄的《我的大学》,
打算推荐上BBS主页面:

                我的大学(1)——序

    韶华弹指总悠悠,我到人间廿五秋。几番提笔,皆无果而终。每每琢磨着以何种心态回
顾25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翻着那一页页几年前就已经废弃的开头,思绪万千,剪不断,理
还乱的,是无名的落寞,却找不到持续的灵感继续笔下的故事。

    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辗转返侧,迷糊于现实和梦想之间,一任思绪如脱缰野马般驰
骋。儿时的好奇,曾经的荣耀,早已淹逝在追逐世俗功名的喧嚣浮沉之中,剩下的只有随波
逐流的无奈,和奋斗不懈的挣扎,唯一不变的是闪烁在心中的那个永不泯灭的梦。

    梦如海市蜃楼般缥缈虚无,转瞬即逝,却又如惊涛骇浪之中那若隐若现的灯塔,指引着
我前行。心若在,梦就在,我坚信,只要有信念,梦总有一天会实现。然而,我的梦又在哪
里呢?

    大学四年,是漫长而又短暂,快乐而又痛苦的四年,也是充实而无悔的四年。大一的博
览群书,大二的愤发图强,大三的社会实践,大四的踌躇满志,一切似乎都在预定的轨道上
前行。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也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有的只是平凡的吃喝拉撒,和简单的
爱恨情愁。多少次彷徨苦闷,多少次骄狂呐喊,多少次迷惘困惑,又多少次不可一世,深大
留下了我成长的脚印,荔园记录着我朴素的情思。四年来,天一直是灰暗的,心也一直是灰
暗的,是阴霾掩盖了我的眼睛,还是冷漠的现实无法愈合我心灵的创伤?经历过为赋新词强
说愁的幼稚,方知平平凡凡从从容容的真谛,待如今,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
秋。

    人生如攀锋,爬到山顶,方知途中的烦恼愁苦是多么的无足轻重。没有摔跤,又如何能
学会走路?也许,年轻的生命不需要太多的伤感,也容不下太多的沧桑,无论是成功,还是
失意,都是人生征途上弥足珍贵的财富。然而,看着身上一道道无法弥合的印痕,除了自我
安慰之外,谁又忍得住不发几声不平而鸣的感慨呢?无论是虚荣,还是真情,是自恋,还是
留念,一切锁屑聱牙、庸俗无聊的文字,无非如实地描述往昔的一幕幕,没有矫情,没有修
饰,聊以慰藉,也留给自己,乃至后代们一点点真实而遥远的追忆,或是给有心的无心的一
点有用无用的借鉴。君子处低谷而不卑,处顺境而不骄,既有风萧萧而易水寒的悲壮,又有
挂云帆而济沧海的信心,得勇士而安天下的豪气,走自己的路,无忧无惧无惑,活出一份实
实在在、潇洒不羁的真我!

    断断续续的思绪,不知所云的文字,是为序。


                           2006年10月5日初稿



                  我的大学(2)——那个风雨飘摇的夜晚

   2000年8月30日,我搭上了南下的火车。天空是阴沉沉的,车行驶得很慢,载着一颗麻木
、无奈甚至绝望的心。父亲坐在旁边,似乎和对面的林丽花父女聊着什么,我没有听见。其
实他们在聊什么又与我何干呢?身边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一切又与我何干呢?心早已如死灰
般随风而去,命运似乎被无形的力量推扯着,摆弄着,我不知道前方是地狱还是天堂,但有
一点我是明白的——火车在往南走,我的梦离我渐行渐远,终归破灭。

   高考的失意留给我心灵一个永远无法弥和的创伤。然而,如果不是如此,如果我不是考
进深大,而是如愿以偿地进了北方高校,如果我考到的不是计算机专业,而是天文物理或者
其它专业,一切又会是如何呢?或许就不会有疲于奔命的昨天和不愁生计的今天,或许现在
还在硕博连读的奋斗之中,或许一辈子都在科学和理论的研究中皓首穷经,又或许天空中将
出现一颗用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当然,这一切都是幻想。历史总是在偶然与必然中前进,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谁能想象,如果历史能够在某个瞬间从另一个方向分叉而去,出现的
将会是一个更好的还是更坏的结果?也许这就是命。

    窗外,树木丝毫不在意我此刻的感受,飞奔着向北而去。火车轰隆隆驶过了十几个隧道
,经过5、6个小时的跋涉,眼前终于出现了这座陌生的城市,一个陌生的世界——深圳。天
空却愈加低沉了。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深圳,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韶关,尽管当时没有任何感觉,当我日后
第五次、第六次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却突然多了几分亲切感。这是一个充满青春和激情、
速度和金钱的现代化大都市,一个纸醉金迷的地方,也是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地方。深圳的消
费是全国最高的,也是唯一一个公交车车票最高超过10元的城市。而关内的绿化和城市的治
安也在全国数一数二,不过前者是从前往后数,后者是从后往前数。易中天称深圳是一个“
没有方言的城市”,谁能适应深圳的节奏,谁就能走遍天下。

    当我们一行四人打的来到深大元平体育馆门前,已经是傍晚时分,老天终于咆哮了。狂
风卷着落叶,横扫着满地尘沙,向我们迎面扑来;头顶上噼里啪啦几声巨响之后,天空中现
出几条银蛇,大雨倾盆而下。早已找不着北的我们赶紧躲到屋檐下,浑身却已经湿透了。眼
前的深大在夜色和雨幕中渐渐朦胧,变得躁乱、冷清,一如茫然的思绪。就在这时,一部面
包车停在我们前面,车上走下两个老爷子,记得一个是大腹便便,一个瘦削短小。看到我们
一副落魄的样子,便问我们:
    “哎呀,好大的雨,没带伞啊?”
    “他是我儿子,新生,刚到深圳。”老爸指着我说。
    “今天太晚了,我叫我的司机送你们先去宾馆吧,明天再来这里报到。”那个瘦小的说

    “哦,那太麻烦了。”
    “没事。你哪个专业的?”他问我。
    “我计算机的。”
     他向我竖起一个拇指,说“我是负责学校招生的。”
    ......

    汽车把我们载到一个豪华的宾馆,后来才知道,就是现在的学术交流中心(现在好像已
经改做宿舍了)。第一次,我知道了深大为什么被称为用金钱堆起来的学校。当爸爸听到一
个晚上房租300多,心里自然是舍不得,还好林丽花她爸在一旁开导说:“出门在外,是这
样的了。”是啊,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们又能如何呢?

    第二天上午,元平体育馆内鼓乐齐天,仔细一听,音箱里播放的是《珠穆朗玛》和《青
藏高原》的歌曲,后来9月1日开学典礼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我们这届来了10名藏族同学,这
是学校第一次招收西藏的同学。只见一会儿两个年长的带着一个年轻的进来,过会儿又几个
人抱着军被、席子出去。

    一个师兄很热情地上来帮我们拿东西,领着我们沿体育馆旁边的环校道,经过翠柏斋、
餐厅和桃李斋,到我的宿舍——红楹斋(桃李斋对面,大四时因楼层断裂被拆,现在已经种
上草皮了)。一路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校的绿化,大有曲径通幽的感觉。一切安顿
下来之后,爸爸便回去了。回到家给我一个电话说,回去的时候天还在下雨,他的鞋子湿透
了。

    金钱,无奈,风雨,迷惘,这就是我对深大的第一印象。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舍友
,那一刻,心中带着浅浅的轻松和淡淡的兴奋,那是一种挣脱了家庭藩篱的感觉,一种海阔
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快感。然而,落寞和茫然,很快又吞噬了我。尽管这一届考到深大的
始兴人有7个,如此阵容还是第一次;军训回来之后,同乡的一个大四师兄、一个大三、一
个大二的师姐都主动地找到我们,但是这里毕竟不是心灵的归宿。

    眺望窗外,天空依旧是灰蒙蒙的,我看不到,路在何方?


                                        2006年国庆初稿



                  我的大学(3)——军训(未完)

    大学的生活从军训开始,而军训的目的地竟然是我的家乡——韶关。后来才知道,我们
2000届男生的军训是最艰苦的。往届的军训都离学校不远,而后一届干脆就在学校里。


(1)长途跋涉

    9点多,队伍集合在元平体育馆,整装待发。同学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身上穿着迷彩服
,背上扛着军被和凉席,腰里挎着水壶,手里拎着水桶,桶里装满随身衣物,浩浩荡荡,从
正门出来,向西而行。校门出来,马路被拦腰截断,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只有两边的
车子里闪动着几双欣羡的抑或是不屑的眼睛,是壮观,还是悲怆?队伍不知行进了多久,知
觉早已经麻木,只有明晃晃的太阳在眼前晃动,迷彩服烘干了,又湿透。两条腿在酸痛沉重
中机械的向前迈动。炎炎夏日,给我们的军训生活上了很好的第一课。
    到达深圳西站,太阳已经升至头顶。两排坚硬的座位,估计是从原来的货车直接改造过
来的,哥儿们已经顾不上拥挤和劳累,开始狼吞虎咽地撕咬碗中的鸡腿,这是以后的军训生
活中每餐都能吃到的。在车厢内刺鼻的酸臭和灼热之中,火车轰隆隆迈开了沉重的脚步。一
路上,火车走走停停,像个老妪背着沉重的行囊。3、400公里的路程,火车竟然走了6、7个
小时,到达韶关火车站已经是傍晚。早有官兵在车站上接我们,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宿
营地。营地在韶关市郊区,走路大概2、3个小时。一路上借着月色,既兴奋又疲惫。
    晚上9点左右,队伍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见到了我们九连二班的班长。班长中等个儿
,皮肤黝黑,湖南人,口头禅是“扯淡”。我们班共八个人,班长和我们同住一间宿舍。
    当晚洗漱过后,倒头便睡着了。朦胧中,我们只知道一件事:离回校还有十八天。


(2)漫长的第一天

    “挺胸收腹,两眼平视正前方;双手夹紧,十指并拢,中指紧贴裤缝;臀部缩紧,身体
略微前倾,重心落在前脚掌上。”
    这是军训第一天的第一节课——立正,又美其名曰:站军姿。据说往届有人立得不正,
教官便拿一块砖头放其头上,若摔下来,便要罚站。不过我们是没有遇到过如此“厚待”。
只有一次,背上实在是搔痒难受,我忍不住抓了一把,不想被巡查的连长看到,背后一个巴
掌,让我好不尴尬。
    立正之后,自然是稍息,然后是向前、向左、向右看齐,还有向左转、向右转,散开、
靠拢等基本的队形练习。难度虽然不大,但单是让你在灼热的太阳底下站那么8、9个小时,
就已经够呛,更何况还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相同的动作。大概每训练两个小时,便有十分钟
的休息,大伙儿筋疲力尽地走到树荫底下,随手拿起自己的水壶,双腿一叉,湿漉漉的屁股
紧贴泥土,就算是最好的享受了。水壶空了一壶又一壶,衣服的后背湿透了又晒白,晒白了
再湿透......
    以后,每天的第一节课便是这30-40分钟太阳底下的军姿秀,可惜当时无法把这飒爽英
姿给拍下来,留给今后一丝遗憾。

    当然,晚上是不用训练的,但晚上有3个学分的理论学习。白天的迷彩服换成晚上的休
闲军服,每人拿一本军色笔记本、一支笔,一个小塑料凳,一声令下,便集合前往一个大礼
堂,听教官讲课。到达礼堂,教官没说坐下,我们必须乖乖地站在空位上,一手拿着本子,
板凳正面紧贴后背,做立正状。然后,教官大喝一声“坐下”,只听得哗啦啦一片,板凳齐
刷刷地放在脚下,人头同时往下窜。几千号人,腰杆子笔挺地排成一个个方阵,大堂里面除
了授课教官的声音,没有任何多余的声响。课程结束,一声“起立”,人头嗖地一下起来,
几乎没有不和谐的音调。单是“坐下”和“起立”两个动作,可知道我们练习了多少遍!
    晚上10点,我们回到了宿舍。炎热痛苦的第一天总算熬过去了,浑身像是散了架,终于
可以舒舒服服地洗个冷水澡。大伙儿争先恐后,一旦抢不到澡堂,又快到熄灯时间的话,就
只好在厕所里面解决了。澡堂很大,十几号人赤身裸体,济济一堂,说着唱着,我还是第一
次经历。当哗啦啦的清水从头顶上冲刷而下,把一天的燥热和浑身酸臭冲洗得无影无踪的时
候,你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心旷神怡。


(3)打靶归来

(后补)



(4)紧急集合
    参加过军训的人,无论如何不会忘记紧急集合。没有紧急集合的军训是不完整和不正式
的。
    第一次紧急集合的时候,军训已经过去了一半。因为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只记得是半
夜3、4点钟的几声哨鸣把我们惊醒,紧接着是噼里啪啦的床板撞击声,楼梯的脚步声,再然
后便是楼下的报数声,几分钟之内复归于平静。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大伙儿炸开了锅,纷
纷议论昨晚哪连哪排紧急集合了,而且据说是因为他们白天训练效果不好,把头儿给惹恼了
。总之,我们以后的训练是格外的小心,虽然心里明白,不管表现如何,紧急集合早晚都是
无法逃脱的命数,但给头儿一个好的印象,至少可以减少紧急集合的次数,减少心脏病的发
生几率。
    接连几个早上,紧急集合成了我们讨论的焦点。这个说昨天晚上又有哪几个连紧急集合
了,那个说今天晚上该轮到谁谁谁。不过头两个晚上还是很平静的过去了,当然,平静只是
我们的,也是暂时的。

  (后补)


(5)拉歌在中秋之夜
    “叫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
    “一二三四五,我们等得好辛苦;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得好着急。”
    ……
    谁也不会忘记这些搞笑而煽情的呐喊。拉歌无疑是军训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
    这年的中秋节恰好在军训期间。军营里不是地狱,自然也有庆祝,虽然没有张灯结彩的
喜庆,也没有鞭炮喧天的热闹。但能够参加一个别具生面的篝火晚上,人生之中又有几次?
就在我们的训练场上,全体列队集合,少不了一番尔推我让的拉歌,然后以班为单位,围成
一圈,中间点起蜡烛,开始吃月饼,表演节目。漆黑的草场上被烛光照亮,天空中回荡着阵
阵欢歌笑语。


(6)告别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几阵秋雨过后,天气慢慢转凉了,眼看着最后一天的大阅兵即将
到来,心情一天比一天急躁。我们似乎看到了师兄师姐们站在校门口夹道迎接我们的情景。
但是,该来的终究是会来的,首长终于从一边出现在我们的方阵前面。
    “同学们好!”
    “首长好!”
    “同学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然后是军体拳表演,颁奖。再然后是一大堆的讲话,其中有校姜忠书记的声音。伴随着
最后一片掌声,深圳大学2000届新生军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十八天的军队生活,从排斥到忍受,从拒绝到接受,中间流过多少汗,心中流了多少泪
!用姜忠书记的话说,我们已经成功地从一个大学生锻炼成为一个准军人。可是,为什么,
从军训第一天起就开始倒计时的我们,今天,到了真要告别的日子,心中反而有点割舍不去
?班长说,相逢便是缘。也许,相逢也注定了要告别,相逢也注定了要怀念。爱也好,恨也
罢,至少我们付出过;酸也好,甜也罢,至少我们奋斗过。忘不了平时严肃但生活可爱的班
长们,忘不了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也忘不了整齐划一响彻云霄的“一二三四”,声
嘶力竭不甘落后的一声报“到”。当一切的痛苦变成回忆,当一切的汗水成为过去,我越来
越感觉到,残酷的经历其实是一笔比无忧无虑更加弥足珍贵的财富。
    回校的火车徐徐开动,心情前所未有的轻松,也前所未有的沉重。紧张充实的军训生活
结束了,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不管未来怎样,人生是不可能回头的。

    再见了,班长!再见了,军营!

                            2006年9月30日初稿



                      我的大学(4)——大一纪事

(1)黄教授的c语言课

    军训回来,记得第一节课上的是c语言,教我们的是黄顺珍教授,清华的博士,小小个
儿,操一口蹩脚的普通话。我们上课的地点在A座教学楼101教室,计算机A、B班共128号人
合在一起上课。
    上黄老师的课,大伙儿一般不敢旷课。有一次,同学蔡文碧迟到10分钟以上,被黄教授
一顿训斥,大声不敢发一个。一向以严厉、严谨著称的黄教授,是学校教学界颇负盛名的前
辈,据后来教我们数据结构的张小健老师说,他们刚来学校的时候,也上过黄老师的课。黄
教授用c语言写的汉语拼音拼写系统,在doc下敲入拼音,按回车便能显示汉字,准确率在
97%以上。系统我没有见过,但据我所知,之前有师兄受教于黄教授门下,也做过类似的系
统。
    黄老师讲课,言简意赅,逻辑清楚。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听懂他讲的课,至少我上课的
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在琢磨他说的是什么字。当然,有一些我还是听得清楚的。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上课。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ha su。”
    然后,黄教授噼里啪啦在白板上一阵写,好不容易看清楚,原来是“函数”。
    课程结束之前,黄老师都会公布上一次作业的答案,然后在幻灯片上写下下一道作业的
题目,什么汉诺塔、万年历之类的。对于黄教授,对于他的敬业,心中充满的是敬佩。


(2)与计算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第一次接触电脑是在高一的时候,那是1997年,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不久,学校开设了
一门叫计算机的课。教授我们的是一个瘦削的老师,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冷
启动”、“热启动”这些名次,当时不知道“拷贝”就是copy的音译。那时学习的主要是五
笔输入法,虽然1年之后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连386长啥样子也没有印象了。
    在大一接触电脑的时候,电脑对于我可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手里的鼠标老是不
听使唤,键盘的字母必须一个一个看着来敲。因为大一住在红楹斋,新生没有电脑,离信工
的大本营朱槿斋又很远,只能偶尔跑过去请教师兄。那时学校实行的是导师导生制,每个新
生都会安排一个导师和一个师兄导生。但我从来没有跟导师联系过,跟师兄也只是联系过两
次。
    第一次,不记得是什么问题,我独自一人跑到朱槿楼上,找到那年拿特等奖奖学金的那
个师兄。他说话很快,看着我手中不知所措的鼠标,说道:“你以前没玩过电脑吧?没关系
,用多了自然就熟练了。”我不知道他是在安慰我,还是嘲笑我。一个学计算机的人,连鼠
标都不会用,还有什么比这更丢人现眼的?
    还有一次,电脑协会跟外面某个公司举行一次活动,公司请我们吃饭,我们跟着协会会
长一起过去。后来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师兄也是韶关人,我的同乡。令我奇怪的是,有钱人
吃饭是一点一点吃的,不追求数量,只追求质量。一碗茶杯大的米饭,居然没有人叫饿!今
天回想起来,那时的土鳖样实在是好笑。


(3)火凤凰文学社

    学校课外活动搞得最轰轰烈烈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招新。每天中午、
下午一下课,荔天、荔山餐厅前面就已经挂满横幅,文学社、读者协会、街舞协会、乒乓协
会.......一个个帅哥靓女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只要看到走过来的是一身黝黑的皮肤
,就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向你推销他们的理念。
    除了电脑协会之外,出于对文学的爱好,我也加入了当时的火凤凰文学社。那时的副社
长是一个名叫“清华”的阳光型帅哥,不知道为什么,他当时好像对我的自我介绍特别感兴
趣。尽管之前有其他师兄告诫过,所谓的学生会,无非是拉你做一个打杂的小罗罗;还有学
生社团,收了钱就没有任何活动了。我还是决定,参加某个社团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一两个星期后,收到了文学社的通知,说晚上在红楹斋一楼会议室召开一个迎新大会。
我如时赶到,果然美女不少,我当时很腼腆,傻傻的坐在一边。社长是管理学院的一个师兄
,沉着稳重,有板有眼。清华就站在他旁边,笑着向我打招呼。然后是社团介绍和个人介绍
,回想起来,那晚倒也很平常,只记得有两个害羞的女孩子在窃窃私语。
    再然后,就没有收到文学社的任何通知,从此也不知道清华和文学社的去向了。


(4)教室-宿舍-图书馆

    大一的必修课很少,都是基础的理论课,像c语言、高等数学、物理、人生修养、马哲
、邓论等,选修课只选了一门计算机基础知识。没有电脑,下课后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图书
馆。办一张借书证20块,最多可借6本中文书,3本英文书。我第一次感受到如鱼得水的畅快
和兴奋。多少次,早上还没开门我就到了;多少次,离开图书馆的时候发觉最后一个人竟然
是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多媒体室和地下藏书室,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没有我不知道
的,从文学、诗歌、历史,到音乐、书法、绘画;从科学、哲学、教育,到逻辑、心理、两
性。整整一年的时间,我几乎把整个图书馆翻了一遍,也就在那个时候,初步完成了对自己
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遗憾的是至今仍留下两个真空的领域,一个是经济、一个是英语。在
这段我人生最彷徨、最迷惘、最苦闷、最绝望的日子里,书本给了我唯一的安慰和鼓舞,尤
其是老子的无欲无为、顺其自然的思想,把我从绝望和沉沦中解救出来,拉开了自强和奋斗
的序幕。
    图书馆10点半就要关门,之后自然是回宿舍。小学、中学从来没有住过宿的我,发觉自
己跟这个充满着游戏和a片的宿舍格格不入。那时一心希望能够找个安静的环境来学习、讨
论,所以大二搬家的时候,毅然决定离开这个宿舍,寻觅志同道合之人。这是后话。


(5)“拿到奖学金,不就有钱了?”

    大一第二学期,学校放出助学贷款的通知,不过有名额的限制,并且成绩不能太差。当
时我鼓足勇气,来到办公室跟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结果系主任却说了一句话“助学贷款是
学校跟银行合作的,有名额的限制,其实没有多大必要,拿到奖学金,不就有钱了?”
一句话把我说得哑口无言。好强的我,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拿不到奖学金;既然能够拿得到奖
学金,那就更没有必要贷款了。这是一句两难的论题,我找不到回答的话语,当即讪讪而去
。回想大学四年以来,我对所有接触过的老师,无论是本专业的,还是其他选修专业的,包
括经济学院的蔡增正老师、文学院的美学老师、英美电影欣赏的老师等,一直怀着敬佩和尊
重,如果说偶尔有什么不满和反感,这就是唯一一次。无论如何,身为学校领导,至少应该
问清楚学生的情况,好言劝导我,让我心服。何必一句草率的话,把我打发了事?!
    虽然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直到今天,我仍要说:深大,想说爱你不容易。


                            2006年10月1日初稿



                      我的大学(5)——阶下囚的遭遇

    大一的国庆节,是一段噩梦般的记忆。第一次做促销,也第一次真正接触社会。一番感
触,和一路汗水,再加上一个不太光彩的结尾,演绎了一个又悲又喜的兼职故事。

    当时,中国银行刚刚推出一款牡丹卡,但还没有公开上市,只是在一些媒体上做了不少
宣传。为了扩大宣传力度和广度,他们决定在深大招一批传单派发人员,摆设几个促销点,
协助公司人员对过往行人提供咨询和宣传。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之前自然少不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国庆节期间开始活动。那天,我起得很早,因为对深
圳不熟,达到预定地点,已经迟到了几分钟。还好,公司的人没有责备。一天的工作从此开
始。
    起初,过往行人不是很多,跟我在同一组的还有一个师姐,和一个同届的同学。师姐曾
经做过促销多次了,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学着她来做。远远看到一个行
人走过来,便迎上去,一边递给他/她一份宣传单,一边说着千篇一律的口号:“先生/小姐
,您好,这是中国银行新推出的牡丹卡,您可以凭着它去炒股……”说的多了,也感觉越来
越流利了。一直到中午,行人越来越多,才发觉喉咙已经隐隐作痛,声音也哑了,舌头也翘
不起来了。明明看见一个小姐走来,可嘴里偏偏不听使唤的说着“先生”。看着宣传单一叠
又一叠地从手里出去,心中涌起阵阵成就感。但看到有些传单从自己的手里转到别人手里之
后,又像垃圾一样被扔进垃圾堆的时候,又是一种何等的被侮辱。一个上午下来,倒也见识
了各色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神态。有很热情的,也有很随便的,更多的还是不屑一顾的。
当然,对于这些多如牛毛的传单,人们早已见惯不怪,又有谁会驻足留意呢。然而,作为一
个初出茅庐的小子,这种眼神给人的自尊心又是多大的伤害。直到后来回到公司,老总给我
们解释这个道理的时候,才获得些许心理上的安慰。如果不是出了一件意外的事,也许我还
会长期做下去。无论如何,行人一个个地从眼前走过,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一个上午,出
现在我眼中的人五花八门,我努力从人们的形象、衣着、气质、说话的语气上,猜测他们的
阶级背景和文化程度。第一次,我真正认识到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多样;也是第一次,真正
感觉个人的渺小和能力的重要。

    就这样做了三天,意外发生在最后一个下午。
    为了扩大宣传范围,我们三个人决定兵分三路,在三个不同的地点发传单。就在我把手
中的传单发给一个行人的时候,突然后面有人把传单从我手中抢走。我来不及回头,早有一
群人围在我的周围,推推搡搡地吆喝着我走。我先是一惊,心想,这下遇上流氓了。定了定
神,发现这些凶神恶煞的家伙既不是流氓,也不是强盗,而是制服革履的巡警。我像一只被
活捉的羔羊,任何的解释都无济于事,只能任由他们带着我走。不过我总算知道了我犯的是
什么“罪”——非法派发传单。至于我要被带到哪里,结果会如何,我无从知道——后来我
才知道,其实我被他们误以为是外来游民了,而只要当时我拿出我的居民身份证的话,我就
不会有任何麻烦的了。而我的身份证就在我的身上。
    就这样,我被他们押上了一辆“囚车”,后面挂着铁栏子,车门被反锁,两边开着两扇
铁窗,阳光通过铁窗照进来,一股刺鼻的猪圈的气味。我发现押在车上的还有几个恶心的家
伙,他们才是真正要抓的对象,现在我竟然和他们一起,成了“志同道合”之人了。我哑巴
吃黄连,有苦说不清。看着窗外的大楼和行人向后退去,我感觉命运已经不在我的手上,失
望、无助、委屈,各种情绪交织在心头,像蛇一样蔓延到全身,阵阵寒意向我袭来。
    终于,车子停下来了。原来我已经到了南山区派出所。我被关进了牢房。
    在牢房里,有一个的长得眉清目秀的小伙子,后来一聊,才知道他是航天公司的一名推
销员,他的经历跟我的有点相似,只不过他是忘记了带证件。他告诉我,只要能够联系到自
己的所在单位保释的话,就可以出去了。原来他来深圳也不是很久,也是不太懂这里的规则
才被他们带到这里来的。患难见真情。在这个阴森龌龊的地方,遇到这样一个同病相怜的朋
友,冰凉的心总算有了点安慰。

    这次经历,给我上了一堂特殊的课。一辈子,也许这是唯一的一次。如果说在学校里、
在社会上我们接受的是正面教育的话,这次,却让我看到了阳光下阴暗龌龊的一面。虽然成
长的岁月伴随着泪水和辛酸,也记录着我的幼稚无知、不谙世事,但正如那个狱中的小伙子
所说,现在的社会无非由“黑狗、白狼、眼镜蛇”三种人组成,尽管至今仍不明白是什么意
思,但我常常在想,一旦肉食者所为不分青红皂白,和流氓究竟有什么区别?职位不同罢了
。这便是深圳。


   2003年9月初稿  2006年10月16日修改



                       我的大学(6)——奋起

    跟大一的轻闲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大二的课程陡然变得紧张,课程表从早上到晚上,排
得满满的,去图书馆看杂书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到大三的时候,紧张程度达到顶峰。回
想起来,这两年是大学四年中最充实的两年,尤其是大二一年。什么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
序设计、foxpro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线性代数等等。当然,学习是自愿的。在
这个拜金主义混合着享乐主义,靡靡铜臭夹杂着艳美低俗,花前月下渗透着肤浅浮躁,以貌
自负却又缺乏内涵的学校,没有人会为逃课而羞耻,没有人会为学术而倾心,没有人会为强
者而欢呼,更没有人会为真理而追求。多少人熬夜一宿到凌晨,沉湎于虚幻的游戏世界不愿
自拔;多少人在上课时间躺在宿舍里呼呼大睡,交作业时拿别人的一抄,就算完成;多少人
考试前,千方百计找到有关信息,花两个星期临时抱佛脚,欢呼六十分万岁;又多少人开柜
台、做买卖、做兼职,在大学期间费用几乎全部自理,却把功课落下一大堆!

    有人说,所有大学都是一样的。而且,相比其他大学,深大在计算机应用、英语方面有
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大自创立以来,就有创业的传统,出现了以马化腾为代表的一大批优
秀的创业家。诚然,处在深圳特区这样一个高效率、高服务、高速度的现代化大环境下,我
们又能对年轻的学校苛求什么呢?学术需要沉淀,需要环境;制度需要改革、需要完善;心
态需要培养、需要转换。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时间。师兄师姐们的心态跟我们的心态已经不同
,我们的心态跟师弟师妹们的心态又不同,这足以给人莫大的慰藉。每次回校,看到大部分
弟妹们那率真、诚挚、友善的眼神,想起当年自己刚进学校时那一双双自负、自傲、冷漠的
眼神,由衷的感到欣慰,也由衷地感慨世界变化之快!人心变化之大!当年的一切打击、伤
害、屈辱,早已停滞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人身上,既然已经成为不可复制的历史,又何必一
棍子把学校,把学校的所有人,把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打死呢?今夜的星空已非昨夜的
星辰,尽管风景依旧、绿树常青。当过去的大部分变成今天的少数,当曾经的孤苦转变为现
在的怀念,一切除了怪天、怪自己,还能怪谁?

   当然,我是一个好学生,所有的游戏、懒惰、谈情说爱都跟我无缘。我不会花着父母的
血汗钱,沉湎在空虚或者无聊的游戏和生活当中。除了偶尔下下象棋、玩玩实况,偶尔抄抄
作业,偶尔下载几部电视剧。只有生活在充实、奋斗之中的人生,才是真正至美至真至善的
人生!于是,在大二结束的时候,我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计算机专业的年度奖学金。遗憾的是
,总学分仅以几分之差,跟一等奖奖学金擦肩而过,只得了二等的第一名。我终于明白,一
个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很优秀。面对计算机这样一个我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必须要在思维
模式、学习方法上转变,我发觉这种转变是痛苦地,尽管经过努力完全能够把计算机学好,
但我永远不能够达到计算机领域的顶峰,我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和天赋,也许这就是个人专业
能力的差距吧。看着一个个成绩比我优秀的同学走上领奖台,我不得不承认,中国不缺乏计
算机人才,也不缺乏其他领域的各类人才!我只是一个小角色。

   这是我大学期间第一次拿奖学金,也是最后一次。

    上到大三,课程丝毫不比大二轻松,像网络原理、数据库理论、操作系统等概念性的课
程还算好学,遇到汇编程序设计、计算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概率论等头就大了。回想起
来,大学所学对现在工作有用的其实只有这么几门:c语言、数据结构、网络原理、软件工
程、操作系统。大学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是一个老生长谈的话题,不过据说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专业与软件专业分家了,也许这是一件好事。

    大四上学期,本来我们专业还有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据说是去外地的工厂观摩之类。
后来因为2003年非典的出现,活动取消了,留给大学生活一大遗憾。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市场化的社会,促进了教育的产业化
,同时也在实践着古人“学以致用”的理念,但不可避免产生学术研究与社会应用之间的矛
盾。中国教育改革何去何从,拭目以待明天的九州大地!



2006年10月2日初稿



                    我的大学(7)——我的大学同学和老师

(1)我的同学

    我们是在大二的时候从红楹搬到朱槿。学校允许自由配对,3个人一间宿舍,通过抽签
决定。舍友黄云抽到一个314,我和张国斌也没有什么意见,旁边就是301,刚好处在头尾交
接的地方。
    朱槿是一栋口字形建筑,楼下有两个羽毛球场地,每天下午下课后,常常自己拉一个球
网,叫上几个师兄,或者师弟,几个人你来我去,倒也不亦乐乎。从大二到大四,我的羽毛
球水平就是在这里提高的。我们刚来的时候,见过一个叫戚杰的师兄,长得高大威猛,是校
队的主力,后来考公务员了。师兄们毕业后,场地就成了我们的天下。我们这届打得好的不
多,一个陈小杰、一个被称为“高手”,还有几个水平一般。后面几届,陆续出现一批好手
,名字就叫不出来了。

   掐指算来,自大一到大四,我一共换过6间宿舍。如此浮躁者,恐怕绝无仅有。在红楹的
时候,有两个蔡姓的舍友,其中一个叫蔡小锋,长着一副乞丐般的瘦皮囊,没有人会相信他
家里却富得流油。刚开学的时候,他爸请我们和隔壁的舍友吃饭,在学校正门前面的富豪城
大酒店摆了花哨的一桌,肚子没吃饱,据说花了近2000块。

   大二的两个舍友,黄云和张国斌,他们都是传奇式的人物。黄云是当年全校第二名考过
来的,典型的潮汕人。大二一年没上过几次课,作业几乎都是抄别人的。在最后一个月中,
却通过不为人知的渠道获取了大量可靠的考试信息,竟然也拿了一等奖奖学金,令人哭笑不
得。大三时跟着外面的几个朋友开公司,毕业后被腾讯录取,一年后从腾讯出来,据说正在
筹备着再次创业。

    在这所没有内涵的校园里,执着变成庸俗,勤奋变得卑鄙,贡献早已成为遥远的字眼,
他们的眼里心中只有肮脏的两个字——金钱,即使是具有天才般智力和特长的人。当然,钱
本身并没有罪,剥去金钱的外衣,依稀可见智商和进取的本色。忘不了陈健的聪明,小宝的
象棋,jjk的linux,陈冲的拼搏,李强的好斗,班长的圆滑世故,peter的油腔滑调,倪楚
洽的憨厚,富德的老实......在这个牛人屈指可数的学校里,有幸结识这几个有实力而又可
爱的同学,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


(2)我的舍友张国斌

   张国斌,我的挚友之一,全系唯一一个勤奋学习、执着于理想的人。一副书呆子气,不
谙人情世故。大三参加挑战杯,从此确定以游戏开发为人生目标。为了考取中山大学的研究
生,独自一人搬到广州复习,后来被中大计算机系录取。

   由于相同的执着和兴趣,大二分班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张国斌唯一的
业余爱好是弹吉他,我不喜欢吉他,而且笛子晚上声音太大,只能用口琴相附和。忘不了那
段志同道合的日子,早上一起起床去图书馆;晚上回来弹弹吉他,吹吹口琴;睡觉前,开一
包方便面,两个人分着吃。

    张国斌身上,体现着我们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的一些典型性格:自私、好强、溺爱、
以自我为中心;也体现了一个书呆子的典型特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编程书。张国
斌无疑是一块学习的好材料,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兴趣放弃一切,包括功名、友情、爱情。甚
至面对女孩子的好感,也会不为所动,或者说不知所措。在逐渐的相处过程中,我们的生活
习惯日益出现分歧:他参加挑战杯程序设计大赛,每天晚上12点准时睡觉,不允许有任何灯
光和声响;我却没有固定的时间,常常看电视剧看到1点。从此,我们的关系开始恶化,直
至分裂。当然,分裂是短暂的,深藏在心底的彼此尊重最终让我们复归于好。无论如何,同
窗四年,张国斌是唯一一个令我佩服的大学同学。


(3)我的老师——张小键

    但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同学,都不会忘记这个名字——张小健。清华毕业的张老师,
40来岁,按他的说法:低下头来,就看不到脚的,我现在基本上是不玩活儿了。张老师凭着
他那深入浅出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调侃,深厚的人文功底,天南地北的吹水,折服了一代又
一代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上张老师的课,从来不会感到乏味,也从来不会感到紧张。无
论是数据结构还是操作系统,我们记住他吹水的内容绝对比记住他讲课的内容多,但没有人
会觉得无聊,没有人会觉得多余。张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夸
张隽永的说话艺术,联想和发散的思维方式,以及轻松愉悦的做人哲学。
    “计算机是一条贼船,你们当初走上来,就下不去了。”
    记得张老师给我们讲一个师姐自杀的故事:
    “那师姐想了一宿想不通,爬到楼上,直直的就下来了,没有做电梯.......哎呀,看
来我能活到现在,不容易啊,同志们!”说完,露出一脸怪怪的笑容。
   还有讲80年代初三个师兄贩卖橡胶皮,校长召集老师开会,讨论如何处罚的故事:
   “老师们半个屁股坐在凳子上,看着校长的脸色。校长沉思了半晌,突然一拍桌子,老
师们半个身子往下蹲,满以为校长要大发雷霆:好!深大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学生!......”
一边说着,一边给我们演示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的感受是如何如何的紧张不安。
    这就是张小键老师,我至今为止遇到的最有风格最有魅力的老师!


(4)钱嘉伟老师

    如果说还有一个能够与张小键相提并论的老师,众口一词必然是钱嘉伟老师。钱老师教
我们的数据库原理,跟张小健的说话风格完全相反,钱老师说话具有浓郁的学究气味。一句
话包含太丰富的内容,给人感觉是从一个英文句子中翻译过来的。一口气接不过来,肯定会
被憋死。但钱老师讲课同样不乏风趣与幽默。
   “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数据库如果包含了太多冗余的令人窒息的信息,这些信息虽然有无
伤大雅之处,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本来应该具有而实际中因其冗烦而失去的有效的
扩展性和可读性。譬如说......又譬如说......
    听钱老师的课,必须全神贯注,否则一句话下来,完全不知道他要说的主语、谓语、宾
语是什么。但钱老师每讲一句话,后面总要跟一大串的比喻和举例,然后又是一大串引申的
政治、历史、哲学。
    钱老师讲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总喜欢拿张小键做比喻和调侃,他俩是否有比较特别的
关系,不得而知。


(5)张惠生老师

    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我和张惠生老师的认识,那个词便是缘分。张老师是我大学四年相
处时间最长、关系最好的一个老师,不仅因为他的热情开朗、平易近人,更是因为他的信仰
和对我们的信任。后面将做专题介绍。



                                                                       2006年10
月2日初稿

我的大学(8)——张惠生老师和基督教

(1)和张老师的二三事

    2002年9月,大三开学前的几天,我第一次见到张惠生老师。他那时在陈冲的宿舍里,
讨论着下学期如何教授《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张老师35岁上下,思维敏锐、说话率直
,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镶嵌在越活越年轻的脸上。

    这一学年,学院举办了第一届腾讯杯电子科技大赛,我报了名,并和另外一个同学王健
合作,跟在张老师手下。忘记了是我先找到王健,还是王健先找到我。总之,我们合作的时
候,张老师已经答应做我们的指导。我们那时下课后,就径直往张老师办公室里跑,在对前
途的迷惘和困惑中,我似乎再次从张老师身上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立志要把vb和单片机学好
,跟着张老师,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只求日后有个提携,少一点找工作的奔波和盲目。好几
个晚上,我干脆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虽然有空调,可蚊子的肆虐,让我接连几个晚上没有
睡好,不得不又会到宿舍过夜。在这个风花雪月的校园里,这是一个多么不和谐的现象!张
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他用单片机设计的医疗测试系统,王健早已决定跟在张老师门下了,vb用
得很熟。
    尽管我们做的ups自动关机系统很简单,最终也没有获奖,但正是这个项目,拉近了我
和张老师的距离,那是一段有奋斗目标的岁月,我再一次看到了前途的曙光。

    大三第二个学期,张老师给经济学院某个班级上课,教授的是vb入门课程,需要两个勤
工俭学的同学帮忙辅导他的学生上机操作。我和王健欣然应聘,每周有两个晚上的上机时间
,做的事情无非是,哪个同学有问题,便过去帮他解决。一个月下来,可以拿到400块钱的
报酬,基本解决了一个月的伙食费,倒也不宜乐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一个学期的勤
工俭学过程中,在我身边却接连发生了两起办公楼失窃案。
    第一起发生在我隔壁的隔壁办公室。当时有一个老师在里面办公,后来坐门口的老师进
来,说他放在桌上的笔记本不见了,说他刚才出去的时候还在的。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小偷
什么时候进来,办公室里面的那个老师一点都没察觉,下面还有门卫把守。
    没过几天,我接到王健的电话,叫我赶快到办公室来,说我们办公室一台主机的cpu被
人偷了。是晚上被人打开办公室的门进来偷的,更奇怪的是,门锁没坏,其他的也没少,单
少了一个cpu。除了几个办公室的老师,我和王健共有一把钥匙,自然,我们也脱不了嫌疑
。接连两件事发生在我身边,心中既蹊跷又惶恐。除了怪自己运气差,还能怪什么呢?深圳
的治安可见一斑。

    从此,我们就很少去办公室了。因为个人原因,我和王健也产生了矛盾。到大四,我跟
张老师碰面的时间也少了,他要上课,我也有我的事。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我和张老师竟然
再次在一个基督教教会上碰面了。


(2)基督教

    说到基督教,是saler在大三,大概2003年初向我介绍的。
    saler是BBS的environment版版主,江西人,瘦高个儿,师范学院的学生,一个很优秀
的社会活动家,组织过收集废旧电池和旧衣服的活动。我是在science版聚上认识他的,当
时我是science版主,一个血气方刚的“粪青”。science的版聚,saler帮了很多忙,记得
还叫来两个女生,捧着一个science的牌匾。

    “我认识一个朋友,和你一样,也是很有思想的那种。”
    “哦?是我们学校的?”
    “不是,他是个基督教徒。有空我带你过去认识一下。”
    “好啊,呵呵。”
    “他说话很精炼,每一句话都是必须的,从不说废话。”
    “哦,那我可要见识一下。”

    就这样,我第一次接触了基督教。那个周六的下午,他带我去的地方既不是教堂,也是
礼拜场所,而是学校海边足球场旁边的一个小屋,翻墙过去便到。屋子的主人叫Frank,属
于传教士之类的角色,江西人,却长着一副老外的面孔。Frank对基督教有一种近乎狂热的
痴情,据他的介绍,他跟基督教的接触也是巧合。Frank学历不高,却经历了贫寒的童年和
痛苦的少年生活,在苦闷和彷徨中,一次跟一个老外的谈话,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自从saler把我介绍过去之后,就再没见他去过。从此,以后每个周六,我都会独自一
人翻墙过去,听Frank讲解《圣经》。每次,都会有十来个人过来听课,大部分是工作了的
,也有学生、老师,男孩子、女孩子,还有老总,和老外。Frank首先是教我们唱几首圣歌
,一番祷告之后,开始讲解《圣经》的某个章节,完了相互认识,自我介绍。后来来了几个
老外,Frank逐渐把讲课的任务转移给老外们。就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时间,Frank搬家
了,我也快毕业了,也就慢慢的去得少了。

    没想到那一次,竟然在Frank家里碰到了张惠生老师,而且听张老师说,他还有向深大
学生教授基督教的打算,至于是否实现,就无须赘言了。

    对于基督教,从一开始,我就没有信教的兴趣和打算。基督教的有神论思想,跟我在大
一之时构建的以科学和中国哲学为中心的知识结构体系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也因此跟Frank
发生过多次争执。但基督教宣扬的仁爱思想,却促动着我对其教义的了解和兴趣,扩展了我
的知识结构体系。加之每次聚会上还可以跟老外交流口语,认识几个温驯可爱的女孩子,自
然我也就愿意时常过来了。



    遗憾的是,传言张惠生老师羽毛球打得特别棒,可惜至今没有领教过。

                                                          2006年10月3日初稿



                        我的大学(9)——软件协会的创立


    创业意识的产生,完全是受舍友黄云的影响,有道是,全国最会赚钱的要数广东人,广
东人最会赚钱的要数潮汕人。黄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自从进入我的视野,从头到脚每一个
毛孔都渗露着钱和创业的意识。从最初的反感、抵制、不屑,到最后的接受、努力和实践,
我突然发觉创业意识已经占据了我的半壁头脑,一直到现在。在我惊异于自己的思想不自觉
之中改变之快的同时,也深感深大的学风和校园文化已经不可逆转地侵蚀和同化着我的思想
。从最初进校的自卑、孤苦、绝望,到大三的自负、狂傲、浮躁,迫使我尽快地适应了这个
没有哲学只有个人奋斗的城市的同时,也塑造着一个自卑与自负交织、踏实与浮躁并存、矜
持与放浪兼有、腼腆与豪气混杂、仁爱与气愤兼具的分裂人格。正是这种心态,成为我大学
生活后面两年在bbs的心态,也直接影响着我毕业后两年内曲折坎坷的就业之路。正是这种
心态,令我忏悔于无意中所伤害的bbs上那些善良的人,也让我痛苦于因自负而失去的更好
的就业和成功的机会。难道,这就是宿命?!这究竟是我的错,还是学校的错?抑或是老天
的错?!

    在大三刚开始的时候,我已经逐步融入了这个纷扰复杂的社会,但无论是跟着张会生老
师做勤工俭学,还是参加基督教聚会,都不能算是创业实践。真正的实践是在大三的下学期
。在上操作系统课程的时候,我认识了梁小兵,通过他我认识了校园互动。
    校园互动是学校社联名下的一个社团,作为互动科技和学校联系的一个桥梁,校园互动
又是该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互动科技是大四法学院一个师兄注册的一间公司,全名叫互动
数码科技,位于深大正门深圳商业银行旁边。无巧不成书,当时互动科技的第二把手,公司
的CEO,一个拥有非常强的管理手腕和市场能力的小伙子,竟然也是韶关始兴人——我的同
乡,这是我在听他打电话的时候听到的。梁小兵当时作为校园互动的负责人,极力把我拉进
校园互动。于是有了这段短暂的互动经历,成为我创业过程的初步实践。
    校园互动当时有一个大手笔的地方,就是要重新设计互动网站,于是成立了动画部、网
站部、设计部等,并招纳了一批新鲜血液,选出了各部部长。梁小兵竭尽全力地张罗着,我
在一旁帮忙打点,常常写点东西,做些宣传。于是,我很顺利也很意外地被选举为校园互动
的副站长。之后,校园互动和外面的公司合作,开展过一次宣讲活动。因为我当时一心想要
加入创业的行列,而后来却发现校园互动其实跟公司没有太大的业务联系,为探明自己的实
力,我多次请教于公司的CEO,最终他很直率的告诉我,我不适合创业。一气之下便离开了
公司,也离开了校园互动。从此便与校园互动再无瓜葛。

    而与软件协会扯上关系,完全是在我的预料之外,也纯粹是巧合。那时我已经上了大四


    刚上大四的时候,课程不多,也不急着找工作。有一天在BBS上闲逛,来到windows版,
看到几个人编程爱好者在说,偌大一个深大,连个软件协会都没有,顺便也就跟在后面聊了
几句。不料这一聊,发觉大家的热情都很高,于是艺术学院的一个哥们steve大手一挥,说
,心动不如行动,干脆我们就成立一个软件协会吧。没想到一呼百应,版主oopilix,我前
面提过的我的同班同学蔡文碧,挺身而出,愿意负责这件事。

    要成立软件协会,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因为电脑协会里面有一个软件部,社联担心软
件协会的功能跟电脑协会的软件部有重叠之处,要我们先跟电脑协会会长协商好,明确各自
的职责,否则不予批准。于是steve、oopilix和我三个人找到了当时电脑协会的会长。那是
一个胖墩墩的家伙,

   “现在电脑协会软件部主要还是在应用软件这一块吧,比如平时如何使用和维护软件。

   “是的。不过我们软件部今后要发展,也要涉及到软件开发。”
   “协会里面还有网络部、硬件部等多个部门,协会也会经常帮助师弟师妹们修电脑,这
是我们知道的。但电脑协会是在一个大的范围内,处理电脑各个部分的问题,而我们软件协
会的范围很窄,就是软件开发,据我们所知,这块电脑协会没有做。任何东西都要有个重点
,电脑协会不可能在这么细的方面花大功夫。而且,我们也调查过,很多学校既有侧重应用
的电脑协会,也有专门负责软件开发的软件协会,这是不会有冲突的。”
   “呃,基本上是这样,如果社联允许的话,我们电脑协会倒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谈判成功,软件协会的创立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第二步要做的,是要找校团委签字。
校团委负责老师也没有过多地刁难我们,简单地问了我们几句,就同意了。

    既然校团委同意了,社联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当时的社联负责人是和我同界的电子信
息工程专业的一小子,长得眉清目秀,说话很平和。对付他很容易,况且,他对软件协会的
成立似乎一开始就抱着肯定的态度,毕竟能够扩大他领导的社联队伍。

    没想到进展会如此顺利,软件协会就这样在steve、oopilix和我三个人的游说之下,在
热心网友的关心之下成立了。刚成立的时候,成员只有二十个上下,每个人都很谦虚,但都
是学校软件开发的精英,有两个外校考过来的研二师兄,有数学专业正准备考研的同学,也
有建筑专业、管理专业的兄弟们。毫无疑问,这些人今后必然成了社会的优秀人才。至少
oopilix在05年已经开始了真正的创业,其他人毕业后便失去了联系。

    软件协会成立大会在新建的艺术学院教学楼一间教室里召开,因为steve的管理能力和
外交能力被大家认可,被选举为协会会长;oopilix任副会长,那个技术实力很强的研究生
师兄骆剑平担任技术方面的副会长。我当时做了个策划部部长,因为后来对协会关注日渐减
少,实际上是名存实亡。能力已经在过程中得到了锻炼,结果也就不重要了。

    后来因为忙于找工作,软件协会逐渐怠慢了。成立过程一马平川,可见有些看起来难的
事情,做起来往往不难;有些看起来不难的事情,做起来反而会难。关键在于个人的目标、
激情和努力。


                                                          2006-10-20初稿完成



                     我的大学(10)——我和bbs的爱恨情愁

    原打算将本章插到其他章节里面,最终还是决定独立成一章。

    大学四年,最让我难以割舍和爱恨交织的人和事,不是同学、朋友或者老师,而是bbs


    我是在大二上学期买的电脑,4500元的配置,毒龙800,内存128,西部数字的主板,
40G硬盘,虽然无法跟现在相比,但拿来上上网、看看电视已经足够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
开始,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bbs。在这片虚幻的现实中,文字是唯一的存在,任何人
都不需要为自己的长相、性格负责,只有字里行间流动着的思想和情感,牵系着你我的心灵
,甚至从虚幻走到现实。然而,无论是泄愤谩骂,还是智慧碰撞,都会逐渐淹没在卷帙浩繁
的数字流,以及后来者前赴后继的滚滚洪流中,多少年后,没有人会记得这片空间曾经出现
过的人和事,以及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也没有人会在意自己曾经留下的鸿泥爪迹,轰轰烈烈
的,抑或是平淡无奇的。往事如烟如梦又如风,bbs永远是孤独者漫步畅想的天地。这里没
有永远的英雄,也没有永久的故事。

    刚上bbs,心中怀着几分胆怯,那时活跃在literature、reading、reading等文学板块
的是jjwr、linyu、flyfree、qingfeng、true、1t等前辈。jjwr的深沉睿智、linyu的聪慧
侠气、flyfree的高谈阔论、qingfeng的博读细腻、true的高雅优美,无不令我望其项背。
在对清光淡影的校园生活失望之时,我在文学板块看到了思想荟萃、强者云集的勃勃生气。
如干枯的草木遇到甘露,我心底为之一震:原来深大还有这么一片绿洲!不管后来发生了多
少不愉快,无论是唇枪舌剑的口水战,还是无聊者意气者的天下围攻,对于这几位前辈,我
永远都是心怀钦佩。

    真正第一篇愤世嫉俗的帖子发在reading版,内容是批判教育体制。当时的版主是
qingfeng,性格非常温和,当然最佩服的是他对外国文学名著的博览。几次回帖下来,发觉
bbs其实也不是高不可攀。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在文学版、诗歌版,模仿加创造,先后写
下了几篇散文、几首古诗。

    无论是为了消遣、发泄,还是为了学习、交友,高尚的或者庸俗的,文雅的或者是低劣
的,网络始终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承载,虚幻而又真实的心灵寄托。甚至在现实中不能、不
敢或者不愿做的事情,在bbs都可以肆无忌惮,嘻笑怒骂,或者歇斯底里。在对校园学术土
壤之贫瘠、学风之低俗、人情之淡漠的无奈之中,在理想破灭而又欲哭无泪的无助之下,自
恃着对中华文化和科学的广泛接触,bbs自然成为了我发泄和寄托理想的地方。这便是我当
初愤懑、张扬、自以为是的背景。

    首先是和jjwr旷日持久的争辩,结局似乎并不太悲观,当时的狂傲如蚕茧般屏蔽着我的
呼吸,我已经无法控制我自己,甚至对一切友善的、善良的人,一如文学版版主qinxin,都
失去了理智。而做上literature版主之后,心中的愤懑之气更如火山般无法控制,那时正跟
着张会生老师勤工俭学,上bbs的时间并不充裕,而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击如东方不败的绣花
针咄咄逼来,其中有亦步亦趋而无真才实学者,有胸有点墨而好胜争强者,甚至有我最敬佩
的linyu。Linyu的出面,彻底粉碎了我心底的防线,即使她只说一个否字,我绝对不敢异议
。我终于承认,是我错了。但是,是谁控制着我当时的心智,又是谁在刺激着我的爆发?如
果没有不明底细随意评论者的伤害,如果有就事论事真诚理性者的斡旋,如果有追求真理允
许极端的存在,我又如何能抓狂呢?

    于是,我开始了长时间的沉默。当然,这段时间,我的现实生活一点也不沉默。而当我
彻底地从狂傲与愤懑中挣脱出来,现实中或者虚幻中,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已经是
2005年底的事情。

    尽管在science版,我得到了最大的安慰,长时间担任版主,并先后认识了语言专才
nlpir、研究生laugon、恐龙专才小Velecirapor、历史专才cummo、社会活动专才saler等,
以及后来的ouch、现在的sunnie等大批优秀的网友,但bbs始终是我心中割舍不去的痛。环
境决定一切,尤其是对一个身心处于成长时期的人。

                                                               2006-10-24 初稿



                          我的大学(11)——毕业

    大四的课程并不多,但大四的首要任务是找工作。那时我刚换了一间宿舍,开学之初,
两个舍友就为找工作的事情忙上了。其中一个整天在学英语,投简历。什么IBM、Intel,但
凡叫得出来的大公司,估计都在网站上留下过他的脚印。当然,技术他是做不了的,唯一能
做的就是市场,而最终还是没有哪个大公司要录用他。在如此浮躁的气氛下,考研成为不可
能,当时我也没有任何考研的打算,一方面仍对前途没有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当时踌躇
满志,指望着在社会上一展身手,早日离开这所欲爱不得、欲恨不能的学校,待囊中微饱之
日,再做考研的准备。

    我是在大四的时候,才决定专攻vc和网络编程的。大学四年,一直在苦苦寻找着属于自
己的路,从大一接触flash、dreamweaver ,到大二的java,再到大三的vb和单片机,每次
都是浅尝辄止、无法专心深入。浮躁的心态和肤浅的基础,使得日后找工作时多次在技术面
试中碰壁,也为日后与华为结下的恩怨情愁埋下了种子,这是后话。不过当时,很多同学选
择了数据库和delphi,像以后进入腾讯的黄云、祝永坚、黄东喜等;也有学dotnet、java、
网页设计的;linux用得好的,恐怕只有jjk一人。大部分人是在随波逐流中过去。到大四下
学期开学初,除10来个人进了高阳,4、5个人进了腾讯,几个人去了其他公司,几个人考研
之外,全系近130人,大多数仍在苦苦寻觅之中。当然大部分人可能从此会脱离技术,走入
市场、管理或者其它行业。到大四下学期毕业的时候,全系最少仍有一半人工作没有着落。

   毕业前自然少不了一次毕业聚会,在华强北的一家海鲜酒楼,学院租下了整整一层楼,
桄筹交错,灯火辉煌。列席的老师做了介绍,张小健和钱嘉伟老师理所当然得到了最多的掌
声;然后班长在大屏幕上放映了一段flash,展示了四年来计算机系走过的风风雨雨。那个
晚上,我没有喝多,这样的聚会,我感觉不到一点高兴,感觉不到一点悲伤。对于学校,对
于大部分人,无论是相识,还是分别,我的心情并没有两样。不过倪楚洽喝醉了,胸前湿了
一大片;几个女生喝醉了,又哭又闹的;很多人彼此拥抱着,落下了惜别的眼泪;黄奕干脆
取出一件背心,让大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晚会开到10点多,我不是第一个离开的,当
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最后的毕业典礼,在学校演讲厅举行,鲜红的毕业证书拿到手上,给大学生活画上了圆
满的句号。

   但是,人生才刚刚开始,故事仍在继续……


                                                           2006-10-25 初稿



                       我的大学(12)——给后来者的几句话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窗帘射进屋子,我的大学故事告一段落。挣扎着翻开惺忪的眼
睑,让天花板在凹凸之间,浮现着往昔的一幕幕,我不紧惘然:我是谁?我为什么是我?昨
天的悲欢离合,触手可及,又似在梦中,虚无缥缈,我不敢相信,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发生并
将继续发生在我身上。明天又会发生什么,轰轰烈烈的,抑或是平淡无奇的,我一无所知,
但我知道,一切都没有结束。在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四年之中,我究竟学到了什么?我尝试
着,似乎可以归结为几点:

   第一,要有目标。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训,然而圣人只有几个,更
多的是渴望着和实践着成功的平凡者。任何人都有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但很少有人能够从
事他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更多的人,是在命运和洪流的摆布之中被迫寻觅和选择着自己的所
爱。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倘若有朝一日,幡然顿悟自己究竟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这是
一件很幸运也很兴奋的事情。有了目标固然需要努力实践,又何妨暂时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呢?没有目标也无须自暴自弃,至少有追求,哪怕是最简单的爱,和最平凡的生活,因为平
平淡淡也是真。

    第二,摆正心态。无须赘言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上帝永远吝于创造一个十全十
美的人,任何的目空一切、天下无敌都没有道理;任何的自卑自闭、自欺欺人也没有人同情
;唯有自强、奋斗,才是真理。今天我不是最优秀的,明天我将会是最优秀的。虚心向强者
学习,目的是为了超越强者;谦卑地给弱者帮助,目的是为了成就自己。闻道有先后,术业
有专攻,永远不要用自己的标准评价别人,但也不能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只要一心
向真、向善、向美,偏激一点、极端一点又有何不可!

    第三,执着和率性。人活着需要快乐,需要笑容,理想实现的那一天,必定是人生最快
乐的事情。为了理想、为了真理而执着,又有何错?英特尔创始人葛罗夫说,“唯有偏执狂
才能生存”。但是,人生如匆匆过客,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又何必太过偏执、太过矜持?人是
社会实体中的一分子,马斯诺把人分成五个层次的需要,何不让其自然发展,随便任化。老
子说,“率性而为”。

    第四,找到所爱。任何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异性的支持,无论是红粉知己,还是相
知相交,是患难真情,还是生死鸳鸯。一个人很苦闷,也很无助,既然大学给了我们一个平
静和美丽的校园,为什么不珍惜拥有的一切,而选择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留给日后一丝遗
憾和无奈?

    在这一丝遗憾和无奈之下,执笔至此,为后来者,为后世门一点有益或者无益的经验之
谈,不知所云,是为后序。



   2006-10-25初稿


--

简单生活,快乐存在!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81.46]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