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yeku (野哭), 信区: Poetry
标  题: 郑板桥曹雪芹生平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1月26日20:05:46 星期三), 站内信件

板桥生平

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
”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 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
”、“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一、读书、教书


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他的
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 至汪头,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父
亲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

郑板桥故居

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 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
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十四岁又失去继母
郑夫人。乳母 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
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 郑板桥资质聪慧,三
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
。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 填词。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二十三岁娶
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二十
六岁至真州 之江村设熟教书。三十岁,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
更加困苦。作<<七歌>>诗,慨叹“郑生三十无一营”
二、卖画扬州



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即弃馆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
雅”。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不幸 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
去世,郑板桥曾作诗以致哀。三十二岁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
保禄。三十三岁,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 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
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名期间,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
三十五岁,客于通州。 三十六岁,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三
十七岁时,作<<道情十首>>初稿.三十九岁,徐夫人病殁。郑板桥十载扬州,结论了
许多 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
影响。

三、中举人、进士及宦游


1732年,郑板桥四十岁,是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捷音>>诗。
为求深造,赴镇江焦山读书。现焦山别峰庵有郑板桥手书木刻 对联:“室雅何须
大,花香不在多。”1736年,乾隆元年,四十四岁,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
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 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
”,特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喜悦
之情溢于言表。1737年,四十五岁, 滞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图仕进,未果,南归扬州.
得江西程羽宸资助,娶饶氏。乳母费氏卒。1739年,四十七岁,作七律四首赠淮南
监运使虞见曾。1740年, 四十八岁,为董伟业<<扬州竹枝词>>作序。1741年,四
十九岁,入京,侯补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诚款待。

四、作吏山东



郑板桥五十岁时,即1742年春天,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
1743年,五十一岁,将<<道情十首>>几经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为上元 司徒文
膏。1744年,饶氏生子。郑板桥宰范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
安居乐业。 1746年,乾隆十一年,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是年山东大饥,
人相食。潍县原本繁华大邑,然自是年灾荒连年,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
的一项 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
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秋以歉
收,捐廉 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潍县饥民出关觅食,板桥感叹系之,作<<
逃荒行>>。1748年大学士高斌和都御史刘统勋为特使到山东放赈,板桥随之。秋大
熟,潍县灾情 渐趋缓解,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板桥作<<还家行>>纪其事。为
防水浸寇扰,捐资倡众大修潍县城墙。秋末,书<<修潍县城记>>。1751年,海水溢
,板桥至潍县北边 禹王台勘灾。 郑板桥作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他理
政时能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板桥
宰潍期间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 深得百姓拥戴。 潍县富商云集,人
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1747年,满洲正黄
旗人、侍讲学士德保主试山东,板桥同在试院,相与唱和。1748年,乾隆 出巡山
东。郑板桥为书画史,参与筹备,布置天子登泰山诸事,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常
以此自豪,镌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1749年,五十七岁,饶氏所生之子
又于兴化 病殁。与御史沈延芳同游郭氏园。重订<<家书>>、<<诗钞>>、<<词钞>>
,并手写付梓。1750年撰<<板桥自序>>。。同年,重修文昌祠,倡建状元桥,作
<<文昌祠记>>。1751年, 五十九岁,作<<难得湖涂>>横幅。1752年,主持修潍县
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在<<文昌祠记>>和<<城隍庙碑记>>里,板桥力劝潍县
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 相当大的影响。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
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在潍县任
上著述颇多,其<<潍县竹枝词>>四十首尤为脍炙人口。

五、再次卖画扬州



“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官潍七年,板桥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
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为时所重”。 板桥居官十年,洞察了官
场的种种黑暗,“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抱负难以实现,归田之意与日俱增。1
753年,郑板桥六十一岁,以为 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
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 去官以后,板桥
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1754年,郑
板桥游杭州。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 亭,往来山阴道上。1757年
,六十五岁,参加了两淮监运使虞见曾主持的虹桥修禊,并结识了袁枚,互以诗句
赠答。这段时期,板桥所作书画作品 极多,流传极广。 1766年1月22日(
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板桥卒,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板桥二
子均早卒,以堂第郑墨之子鄣田嗣。



曹雪芹
(1715?~1763?)

  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
阳。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清朝建立后,曹家成为管理宫廷杂务的
“内务府”成员。曹振彦因建立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从曹振彦之
子曹玺(即雪芹曾祖父)开始,曹家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60多年。康熙南巡
六次,有四次住在曹氏任职期间的织造府内。曹玺之妻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曹雪
芹的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曹家与皇帝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属于最高统治层
中的成员。

  曹寅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是有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工诗词,又兼作戏曲。曹
雪芹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了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雍正五年(1727),大约由
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雪芹之父曹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
空”等罪名,被人参奏,革职抄家。次年曹家从南京迁回北京。大约在乾隆元年(
1736),曹家家道稍有复苏,但不久便彻底败落。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生活十分
穷困,靠朋友接济和卖画维持生计。他性格豪放,喜欢饮酒,多才多艺,工诗善画
。“诗笔有奇气”,诗风接近唐代诗人李贺。他有气骨,孤傲不屈,嫉恶如仇。在
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写作长篇小说《红楼梦》。
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80回以后也可能有部分
残稿,但佚失不传。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 在 Ait (若非秋,乍上心头,怎惹悲愁?)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问一下郑板桥跟曹雪芹哪个年代远?
:
: 【 在 yeku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夜检视旧书,得郑板桥词一首。读罢拍案叫绝,以为其慷慨激昂之出,虽苏、辛亦
: : 莫能及。故录诸以适同好。
: :     沁园春
: :      恨
: :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 :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情;
: : 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 .................(以下省略)

--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溪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小石潭记》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李商隐《李贺小传》
※ 修改:·jjwr 于 Dec 30 17:46:19 修改本文·[FROM: 125.66.73.17]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7.15]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