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yeku (野哭), 信区: Poetry
标  题: 诗律诗本体浅述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3月10日12:09:0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关于诗律和诗本体的一些看法:

唐诗以后,写诗的人大都注重格律,有的似乎把格律当推倒诗歌其他形式成立的准绳,有
的却又极端的反对格律,这样的分歧一直到现在还在持续。然而“诗言志,歌咏言,声依
咏,律和声”,诗的本质是情,是造境以抒情,成行以言志的,律是很次的东西,是诗歌
的辅助,是使诗更完美更和谐的工具。

试用极端法把诗歌向两个极端推导一下:只有律,不讲词句不讲境,诗就变成韵文了,显
得生板,小桥流水的点缀丧失,这已不是诗,而是形式的空壳了;再反过来,用美妙的文
辞把境塑造的很好了,但是一点格一点律都没有,虽然有诗味,却没有形式的构架,就如
用精品的石木来构成一座没有筋骨的建筑,放不稳,同样没有美感,这也不是诗,是句子
,是散句。

这只是向两个极端推导的产物,在诗歌意识下进行创作都极小可能会走到这样的路的。排
除故意走极端者,讨论回避律和强调律的问题。

为什么要回避律?因为不懂。
为什么过于强调律?因为思维僵死,无法在律外求律。

于上,前者诗骨不立,无以成章,后者师雕砖砌,没了活力。都不可取。古体诗有自己独
特的律。古人对字本身特有的韵律以及比兴、连环手法的运用使得古体诗读起来有其独特
的音乐感,冥冥入太古之音。

以书法作喻。字好与不好在于对字结构一般性平衡规律的把握程度,以此作为书法和写字
的区别。于书法,是笔法第一位,并在熟悉这个结构平衡律的情况下解散重组。汉、晋、
唐三朝是中国书法能动审美的三大本源,自客观角度观察时代作品,都是这样的方法。后
人不能理解,或无度而狂怪,或求度而入俗,都是无法把握艺术语言和普通语言关系的反
应。

同样,把该理论移植到诗歌艺术,律由唐来,唐人尚法是时代精神,而今多风格艺术元素
重组才是今天时代的艺术精神。律和书法的结构规律一样,是过度工具,词句表达意象才
是本质(亦即王国维先生提出的“境”)。熟悉声律后,牢牢把握这些元素于自我艺术心
理状态下的解散重组,从而成作。中国诗之本源在民歌,把握好最活跃的因素,创作才显
永久之活力。





--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亭征槕,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机,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染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7.24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