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orange (在水中的鱼儿), 信区: Poetry
标  题: 一些关于诗歌的想法和回答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Jul 14 13:59:33 2002), 转信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吧。

1。关于诗人,我喜欢说他们是社会边缘的族群,那是因为我认为诗人可以堪称人间的普
罗米修斯,这并不是夸大。对于文化,思想,以及艺术的慢慢在人世间的成长的原因,
唯物者们有许多很好的解释。然而这里我不想用实践论之类解释这个过程,我称文化思
想艺术等为上帝的财富。而诗人则是将这些财富拿来到世间的普罗米修斯。因此我一向
讨厌诗人这个称谓,因为这个词不容玷染。而让人们去争取一种诗歌般的生活,或者让
这个社会充满所谓的诗意,我通称之为媚俗。所谓的媚俗,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那种
谄媚,而是一种徇俗,就是陷入事物的表象。当然,让人们过的浪漫一些,让这个社会
更加富有人情一些,这些都是美丽的想法。然而我之所以说这种想法是媚俗,是因为这
里所说的诗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诗意。因为诗歌和诗意是
不应该媚俗的。直白的说,就是诗人将天上的东西包上语言的外衣给我们看,而往往是
世人只抓住了这美丽的外衣而忽略了后面诗人敏感的灵魂。因此当诗人赋予风花雪月诗
人们的含义后,我们却往往只看到了那表象的美丽。于是一遍遍的吟唱着苍白的调子,
而最终湮没于红尘之中。对于诗人,他们往往用一生吟唱,然而也正是这种吟唱使得他
们背负着太多的悲凉,因此我不愿那些让人们全都去读诗,让社会充满诗人的论调。这
种论调首先不懂诗歌的真正含义,也玷污了诗人的意味。其次对于诗歌,诗人们体味那
其中的悲凉和虚幻和无奈是一种令人崇敬的伟大,而将这其中的种种悲哀拿出来让别人
来承担,我想,首先是为诗人所不愿的。就像那句话,尘归尘,土归土。让诗人的归于
上帝,让世俗的流入红尘。

2。我想自己还是个哲学国度之外的小子,有些话语可能会犯一些哲学上的错误。然而我
想,错误的话语如果只是自己的感受而且也只是拿出来跟大家讨论而不去误导视听的话
,还是能为哲学家们原谅的吧。^&^

首先我们先讨论一下诗歌和诗意吧,我认为对于一个诗人而言,是先有诗意后有诗歌的
。也就是说,是人们通过一些感触提炼出诗意,然后将之用语言表述出来。这种说法可
能很没有诗意,注意这里的诗意和刚才的诗意。刚才的诗意是一种诗人藏在诗歌文本背
后的东西,而这里的诗意则是指读者通过诗歌的阅读所获得的东西。两者不一定会融合
甚至很难融合,因为同样的感触往往来自同样的经历。因此曹雪芹说皆云作者痴,谁解
其中味。其实许多的诗歌都是如此,诗人们书写着自己的灵魂,世人们却读着自己的灵
魂。因此真正读懂诗歌的往往也是诗人,只是这类诗人可能更接近大地,于是用更加易
懂的语言将自己关于这些诗歌的感受表达出来。就像许多带有批注的诗集,和热火朝天
的红学。只是当他们将这些东西展示给世人的时候,人们记住的往往已只是风花雪月这
些表象的东西了。因此在俗世中提倡诗意,也往往只是媚俗的表现了,因为这个所谓的
诗意已经是诗歌的世俗化的词语了,它的内涵已早早填充了世俗的种种期待了。因此诗
人和读者其实很多时候是独立而难以沟通的,或许他们力图实现沟通,但也往往流于无
奈,因为就像上面所说的,没有经历过,很难有这种感受。而这一点我想应该是一种常
识了吧?呵呵

3。感触和经历我想这两个之间的关系用实践论很容易解释,这里就毋庸多言了。

4。诗歌的本文意义有两个,虽然皆可称之为诗意,但一个在作者心中,一个在读者心中
。一个在文本之前,一个在文本之后,而且往往大相径庭。

5。关于诗意的论证,上面已说了我的大概了,呵呵,我认为他是一种经历后的感触,当
然,这个经历也可以用实践这个哲学名词来替换。也就是说诗人的灵感来自生活中的那
些实践。

6。穆旦偶没听说过,因此这首诗我不太清楚其中的含义,很惭愧,呵呵,希望
你能原谅。不过我想再证明我关于纯粹的一些想法。我认为纯粹这个词是不属于艺术的
,而是属于哲学范畴的。对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这些古典流派,这一点很容易看出来
。而对于唯美派,他们号称为艺术而艺术,因此试图一种纯粹的艺术或者美丽。然而我
想,当他们开始唯美的时候,他们的创作已经不再纯粹了。记得曾听一位老师说过佛家
的三种境界:首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接着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是看
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觉得,这第三种境界便是纯粹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却往往不
是艺术所能达的到的。因为一般的艺术往往是作者关于灵感的表达,既然还存在一种缠
绕心间的灵感,那么由之所创造的作品便不能纯粹,就算是峨眉山月半轮秋这样的空灵
诗句,也只是一个空灵的句子,而这首诗却并不纯粹。当然,这只是自己的一种想法。
或许从另外一个角度,如果将这种天然去雕饰的诗句,将那种浑然天成的诗句也看作一
种纯粹的话,那么古今的艺术殿堂里也是有许多的纯粹的诗篇的,然而如果试图用这些
诗篇中提炼出来的纯粹这个词语来进行一些创作的话,那就绝对不再是纯粹了。因为一
旦落入他人的范围,作品首先就没了空灵了。

7。最后我想,在人的脑海里,任何的定性的词语都是一种认知,知道是知道,不知道还
是知道。因为你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我想对于那些不可能的沉迷,也说明了他的思维
已经对这种情形进行了思索,而思维的思索,我想也是一种have done。就像由公理推导
定理,定理的产生依旧是一种have done  的结果。不知你是否对这种解释满意。呵呵,
说了这许多想法,对或错,希望大家多多讨论。


--
                            ◢   ◣              ╭╯
                      ▁▄▇       ▍        ◢   ◣
                  ◢        \      ▍     ◢ __    ▍
                 █            ◢    ▏▂▄ ╱  ╲  ▊
                  ◥                     ─┘   ╱▁▁
                               ◣  ◢

※ 修改:·orange 於 01月11日13:54:22 修改本文·[FROM: 192.168.29.68]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13.86]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