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kkkk (乱花迷尔眼), 信区: Poetry
标  题: [转寄] [转载] 谄媚与迎奉——郭沫若的庙堂情结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Apr  6 14:37:08 2003),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kkkk 的信箱 】
【 原文由 liulian.bbs@ytht.net 所发表 】
发信人: Cromwell (世无英雄), 信区: triangle
标  题: [转载] 谄媚与迎奉——郭沫若的庙堂情结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Sun Apr  6 14:37:27 2003), 本站(ytht.net)

作者:毕巧林

    谄媚与迎奉——郭沫若的庙堂情结

    一

    驱使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参与和投身到文艺批判中的动机各色各样,因人而异。
郭沫若为我们提供了与其他人都不尽相同的类型。论声誉,找不到第二个当代文
艺家可以与他匹敌。他虽然够不上现代文化和精神之父,但在革命文学家的心目
中他是可以同鲁迅争辉的另一面旗帜。一部诗集《女神》奠定了他新诗鼻祖的地
位,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提出把他推到进步文化人的顶蜂,对蒋介石进行批判的
写作及国民党的追捕更给他的全身挂满了七彩霞光,《屈原》和《虎符》的创作
完成了他一生极其圆满的一笔。他似乎属于人类历史的那种文化人,只要走完一
定的路程,就会被尊为圣贤;今后即使不再修行,也必定进人文化的宗庙。他用
不着像姚文元那样捞取资格,也用不着像巴金那样频频地忏悔。毛泽东的器识和
副委员长的高位足够他过上悠哉悠哉的生活了。但他不甘寂寞,一再投身于批判,
直到\"文革\"中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部著作《李白与杜甫》。

    二

    新中国成立后任何一次\"批判\"的荒谬性和虚伪性都不难识别。笔者向来不
相信批判是完全出于真诚的信仰或不明真相的说法。当时笔者自己作为一个青年
学生就明确地意识到了好多批判的悖理及其阴险目的,更不要说那些早已深入艺
术堂奥的诗人、作家及艺术的宠儿们。巴金说得好:无论批判别人还是高呼万万
岁,都是为了自己。批判过胡风的林希翎多次痛斥自己的无耻,鼓励文艺界要求
给胡风平反。以郭沫若的天才和渊博的学识,在感觉和思想上该不会滞后于巴金、
林希翎吧!可他还要火上浇油加入到批判的行列中。

    要解释郭沫若的行为显然不能照搬对他人的看法。郭沫若是一种自为的存在。
普通人的行为可能是无理性的盲目堆积,郭沫若的行为绝非不期而遇的结果。它
们必定出于自觉的谋划,完全属于自由的选择——进人庙堂。

    从事鲁迅和郭沫若比较研究的人总以为鲁迅趋向深沉,郭沫若流于肤浅。这
一观点,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认同,但它并没道出两者在根本上的区别。
鲁迅更是一个文化人,一个思想和精神的创造者,而郭沫若更像一个世俗的功利
主义文化的代表。鲁迅同政治碰头,更多的是思想文化追求的副产品,郭沫若同
政治结缘,则是追逐现实功名的必然结果。鲁迅无论对谁,只要不合他的志趣和
本意,一概抨击。辞世前,他对以周扬为代表的\"革命\"政治文化模式的攻击绝
不弱于对\"新月派\"、\"第三种人\"的抨击,他的怒容溢于纸表,他痛彻骨证髓
的憎恶闻所未闻。郭沫若则不然,对于不合者,他可能表现出极大的冒险;对于
所拥戴者,他又会隐去他的丑陋,以夸张的手段将其打扮成完美。他追求崇高和
辉煌的事物时不乏渴慕虚荣的心理及赶时毛的动机。当虚荣得到满足,他就会淡
化真理和正义的观念,正像历史上常见的读书人,一旦穿上黄袍马褂,马上便把
他的事业固定在附和与讨好之上。郭沫若在建国后让我们看到的大致就是如此。

    三

    为了确证这一点,我们不妨跳开批判本身,看看他的日常表现。

    郭沫若非常感谢毛泽东的知遇之恩。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他致力于歌颂毛泽东
的德政。歌颂毛泽东的人何止千万?然而歌颂得很有特点的又仅有郭沫若一人而
已。一般人的歌颂把毛泽东当做创世的英雄,意境开阔却又笼统。郭沫若的歌颂
具体、细腻而又亲切,因为他的内容总是跟自己的特殊感受联系在一起。当他进
人到作品中时,他总要把自已写得很渺小,并以此来衬托毛泽东的伟大和威仪。
他自道对诗\"有点目空一切\",独独对毛泽东的诗词,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
还做了一首打油诗来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诗中说:\"郭老不算老,诗多好的少,
大家齐努力,赶上毛主席。\"事实如何,暂且不论。但像郭沫若这样的大人物,
总是应该保持一点矜持的风度为好。但郭沫若显然不顾忌时人的议论,他还身体
力行,给毛泽东的诗词\"注经\". 可能怕别人抢到前面、占上头功,他来不及好
好地思考,便把喻指敌人的\"枯木朽株" 解释成喻指解放军,结果闹成了天大的
大笑话。

    历史剧《蔡文姬》是在得知毛泽东对魏武(曹操)持有较高评价之后创作的。
郭沫若想通过艺术的形式为曹操平反,并以此来消灭舞台上的白脸曹操的形象。
当然他不单单是为曹操翻案,更重要的是通过他倾泻自己对现实领袖的热爱。在
谈论《蔡文姬》创作的文字里,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蔡文姬就是我!——是照
着我写的。\"他特别强调,他这句话不同福楼拜的那句话:\"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 原因在于福楼拜小说里没有一点作者个人生活的东西,而《蔡文姬》却恰恰
相反,它……有不少关于我的感情的东西,也有不少关于我的生活的东西。不说,
想来读者也一定觉察到。在我的生活中同蔡文姬有过类似的经历,相近的感情。
\"什么\"类似的经历,相近的感情\"呢?\"类似的经历\"是指他流亡日本十年,
和蔡文姬的流离差不多。\"相近的感情\"是指他思归的痛苦和后来对毛泽东的感
激,与蔡文姬接近。尤其后一点,蔡文姬能引起他的共鸣。郭沫若归国之前、之
后,人们颇多非议。因为正当国内斗争极其严峻、日本加剧侵略中国的年代,他
远去日本十年,还娶了日本老婆,养了四个孩子,这对于一般被侮辱民族的人民
来说,很难接受。郭沫若对此多有所闻。然而毛泽东非但毫无渺视之意,反而格
外器重,委以重任,这让他感动得无可无不可。因之,他想借曹操接文姬归汉来
表达他的一份感激。

    如果说蔡文姬就是他,那么曹操理所当然的就是毛泽东。

    郭沫若惟恐人们注意不到这一点,有意设置了一个容易激起人们联想的细节,
即曹操的被子,缝缝补补用了十年。而当时的报刊正宣传毛泽东的俭朴,说他穿
的衣服、盖的被子,就是撕烂了,也不肯换一换。熟悉现实的人们一接触到舞台
的细节,很自然地就会把两个伟大的政治家沟通起来。郭沫若用历史和现实、曹
操和毛泽东相互印证的方法,做得很成功。但也许因为这种类比终归让人感到别
扭、不舒服,所以异议颇多。要歌颂就歌颂,于吗要改造历史、美化曹操呢?再
则写历史就是写历史,何必用现实改造历史,难道毛泽东的伟大果真需要在每一
个历史的描写里都得体现吗?

    人类生活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当一件事情被强调到可笑和反常的程度
时,它肯定包裹着行为者的非正常心理。郭沫若的极端做法反射了他的某种愿望,
几乎令人生厌了。《蔡文姬》从发表到今天,一直摆不脱人们的非议,主要原因
恐怕就是人们的厌恶在起作用。

    四

    郭沫若的举止,除了表现在非分的歌颂上,还表现在他不断用毛泽东的看法
来纠正自己上。毛泽东并不全正确,正如他并不全错了一样。他是伟人,但也是
凡人,凡是用来描述凡人的语言都可用来描述他的某些行为。但在郭沫若的眼中,
毛泽东的一举一动都织成了迷人的风景,不管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都紧随其
后。遇到和自己不同者,他马上纠正。例如毛泽东引用神话故事《淮南子。天文
训》时,采用了共工没死,\"是胜利的英雄" 一说。郭沫若即盛赞毛泽东的高明、
伟大,说\"这是前人从来没有说过的话\". 随后他把自己、还有鲁迅拉来作铺垫,
说是鲁迅和自己当年都曾引过这则神话故事,可是无论鲁迅还是自己\"都说共工
是死了\",气魄、胸襟、新意全不如毛泽东的阔大,由此看出了领袖的眼光和才
秉,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势。郭沫若的颂扬可能沾染了\"肉麻\"
之嫌,所以连张光年都觉得过分了。他特意写了一篇争鸣文章,认为《淮南子。
天文训》原有各不同的说法,\"单就共工死与不死,胜利或失败的各不相同的艺
术处理来说,却是可以并存的。因为,同样是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同一个典故或
比喻,在不同的场合,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用法。\"鲁迅用得无可
非议,郭沫若用得也合理,他用不着对此感到渺小和遗憾。张光年的文章柔中有
刚,笔底藏锋,一定会让他感到不舒服。郭沫若这样的谦卑实在令人看不下眼。

    再如,1958年毛泽东提倡新民歌运动,郭沫若闻风而动,赞场之声不绝于耳。
他一会儿说新民歌\"是优美的文学作品\",一会说\"一种新诗体裁的出现,都是
民间文学走到前头\",再一会又升级,说新民歌运动\"会产生屈原这样的人\".
到后来他干脆把所有文人创作的诗歌全都贬了下去,指着一些新民歌发问:\"李
白、杜甫做得出来吗?但丁、莎士比亚做得出来吗?\"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不
行。" 再后来他又以新民歌和毛泽东的诗词为范本提炼出一种精神,来附和毛泽
东推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一时间,大话、
空话取代了文学创作,郭沫若恐怕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吧?

    五

    上述种种就是郭沫若建国后的精神状态,或许也是他投身历次批判的思想动
因。

    为了迎合时代的风潮,他总是欣然地充任批判的\"带头人\". 《红楼梦研究
》的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文艺界的反右派斗争,他都走在头里。
发动者利用他当招牌、当旗帜,征服舆论,他则以先行官的出色表演回报对方给
予的礼遇和恩荣。他颇能领会上面的深远政治目的,因此每一次出手,就打得非
常凶狠。

    批判胡风集团的序幕刚刚拉开,他便抛出一篇长文,叫做《反社会主义的胡
风纲领》。从它的标题我们即可看出,郭沫若已不像1952年的批判那样把胡风的
问题看做是文艺思想问题,而是当做政治问题来对待。胡风的《意见书》是按组
织程序交给中央的,按照规定,它应受法律保护。可是文联和作协却把它当批判
的靶子公布于众。郭沫若据此给胡风罗列了六大罪状:反对作家掌握共产主义世
界观,反对作家和工农兵相结合,反对作家进行思想改造,反对在文艺中运用民
族形式,反对文艺为当前的玫治服务,最后……是取消党的领导。紧接着又说:
\"胡风提出的问题不单独限于文艺这一领域,是带有普遍意义的政治性的问题。
而且不是一般的政治性问题,是\"反对中国知识分子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的问
题\".

    郭沫若的文章具有示范和引路的作用,所以其后的批判全都升到政治这一格
上。而郭沫若并不容人喘气,他迅速地把人们从一个峰顶提到另一个峰顶。1955
年5 月25日发出《严厉镇压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呼号,5 月26日便代表七百名文
化人呼请人民政府依法逮捕胡风,促使建国后第一个大文字狱迎着现代社会的阳
光最终形成。

    六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几乎完全处于\"失语\"状态,即无论作为诗人、作为学
者、作为作家他都没有了自己的语言。他学说着权力话语,经常否定自己。有时
还翻来覆去地掂烤着自己。批判胡风的时候,他把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贬斥
为\"资产阶级思想\",原因是\"胡风认为文艺的源泉,不是客观世界,不是人民
的生活,是作家\'主观精神\'的\'自我扩张\';文艺不是客观真实的反映,而是
作家主观精神的表现\". 这话放在别人嘴里说出来还未必觉得别扭,由郭沫若向
我们说出来,总感到不顺耳。要知道,本世纪20年代初,郭沫若是宣扬\"主情主。
义\"的第一人。他把诗歌叫做:\"生的赁动、灵的叫喊\". 黄修已在概括以他为
代表的创造社的主张时,说\"他们认为文学的任务主要不是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而是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后来眼见世界的文化风潮转向无产阶级,爱赶时毛
的他抛弃了所谓的自我,提倡起革命文学来。虽然他当时\"左" 得出奇,要把民
间说唱树为文学的正宗,其实他仍没与主情主义、表现自我分道扬镳。只不过他
给诗人的自我加上了" 革命" 、\"无产阶级的\"花边儿,让浪漫主义以现实主义
的姿态出现。他把理想主义推到了极端,跌人虚假的泥坑。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
郭沫若式的浪漫主义穿上了红色的外衣,郭沫若于是又大喊\"主情主义\",所不
同的是他给革命现实主义让出了一点席位。

    我们重提一下郭沫若的文艺思想史意思是说,他无论过去还是后来都不是胡
风的当然批判者。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好歹还是在承认客观的前提下宣扬表现自
我,他最多是个二元论者。相反郭沫若完全否认了客观世界,把文艺视为作家的
自我表现。把他批判别人的语言用到他身上最合适。而今他却用受审的罪名审判
别人,这太让人感到别扭了。如果不是为了讨好和奉迎,绝不会干出这种荒谬悖
理的事情。

    在学说着权力话语的过程中,郭沫若总想表现出一点创造精神。然而每当这
时他又显得十分僵硬和笨拙。不信请看看他反右斗争时的语言。他曾在作协党组
扩大会议上做过一次题为《努力把自己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的文化工人》的讲话。
这篇讲话充满了媚俗的观念和讨好的语气。作者认为,作为文艺家,如果我们一
天不注意改造自己,明天就会成为丁玲、冯雪峰那样的\"反党右派分子\". 依据
何在?他伪造一个理论,说知识分子的个体劳动\"很容易使一些作家骄傲自满、
不可一世。\"他还抬出高尔基,说高尔基\"没有把做书的工作看得特别高贵,而
且还是把它放在做靴子、做椅子的下边的。" 高尔基说没说过这类话,我们不必
查,也用不着查。因为查与不查无奈于郭沫若极力贬低知识分子的事实。而他的
贬低又是对牛屎、香水高低论的附仰和确认。郭沫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重复,他
把\"牛屎、香水高低论\"发展到了极至。毛泽东的论述还有些辩证理性,还给知
识分子留点余地,而他的\"低于鞋匠、瓦匠说\"则完全地、绝对地把知识分子打
人社会贱民一类,并以现身说法证明时代\"左" 的风潮对他们实施镇压的合理性。

    但另一方面,证由于郭沫若模仿得过于僵直、笨拙,一下子将问题弄到荒谬
绝伦的地步,所以也特别清楚地让人体会到他的逢迎。特别是他向知识分子发出
的呼吁\"努力做一个文化工人\"更让人心里感到说不出的别扭。什么叫\"文化工
人\"?知识分子就是知识分子,他是人类精神的创造者,是把人提高到真正人的
意义上的人。他最好的名字是千百年来人们共认共识的\"诗人\"、\"艺术家\"、
\"作家\"等等,干什么要换上\"工人\"的称谓!普希金在讽刺那些靠编织和缝合
概念而混日子的\"诗人\"时,曾毫不客气地呵斥他们去改行做鞋匠。语言虽然严
酷,但他准确地划分出了两者的区别——他们的称谓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怎
么可以混淆呢?连郭沫若自己当年也曾主张过,诗人不是工匠,诗不是做出,是
从心里流出来的,今天怎么又改换门庭,要诗人成为\"做书\"的\"工人\"呢?\"
文化工人\"这个语言概念在汉语辞典里确实是个创造。然而这个创造又一次暴露
了诗人所特有的那种虚浮——即超时空的想象,随意打破事物界限的胡编乱造。
当然,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文化工人\"一词流露出来的媚俗之气。诗人
越是发挥大胆的想象,不顾两者的界限而把他们摆在一起,并让艺术家向\"工人
\"靠拢、向\"工人\"变异,越是让人看出他俯仰与媚俗的一面。悲哉,时代的\"
天才" ,他竟然出示如此一种扭曲的人格。

    七

    前面我们曾论及,巴金参与到批判中受动性较强,他常常一拖再拖,实在躲
不过身时才露露头角。在《怀念胡风》一文中他倾诉了自己人格扭曲的苦衷。他
说:\"运动开始,人们劝说我写表态的批判文章。我不想写,也不会写,实在写
不出来。有人来催稿,态度不很客气,我说我慢慢写篇文章谈路翎的《洼地上的
\"战役》吧。\"比较起巴金来,郭沫若可主动多了。原因当然不仅仅是他坐着文
艺战线的第一把交椅,不迅速表态不行;他自身就有追随权势者的嗜好。因此对
他来说无所谓压力,没有压力他会自造压力去批判的。他的主动性、他的韧性精
神是稀奇少见的。

    例如文化大革命中,连普通民众都开始增长敌对情绪,过去的\"左\"派周扬
也在暗自地反省和忏悔,郭沫若却依然执迷不悟。照理,他应该知道,时代的关
注热点早已不能分给他丝毫了;对他的特殊保护只是为了在国际舆论上显示某种
开明、大度,根本不是对他抱有好感。再说林彪、江青等当权者也无需借助他这
块招牌来搞什么运动,他无论对谁都没有号召力了。他如果稍稍明智一点的话,
就应该隐退;若再做进一步的要求,他应该有点愤慨。因为像他这样有成就、有
影响的人用不着谁来恩赐什么,恩赐在一个自尊自爱的\"大作家\"说来是一种侮
辱。作为一个文化人,他虽然改变不了时局,但仍可以用沉默来代替自己的反抗。
何况,他批判还是不批判,命运都一样:批判没人重视、理会,不批判没人找到
他门上算账。然而他耐不住寂寞,或许是对毛泽东的保护表示感谢,他放开喉咙
歌唱:¨文革高潮到/ 不断触灵魂。,触及灵魂深处/ 横扫几家村,/ 保卫政权
巩固,/ 一切污泥浊水/ 荡涤不留痕。\"\"灭资本/ 读雄文。/ 大鸣大放/ 大字
报加大辩论。/ 大破之中大立/ 破尽千年陈腐,/ 私字去其根。\"笔者在一篇文
章中讲道,读郭沫若新中国成立后大量别的政治诗如还能够憋着气忍受,那么读
了这首诗,你就要跺脚、吐唾沫,放出不恭敬的语言了。确实,他由此而表现出
来的形象很难令人想像到他是个大诗人。

    其后不久他苦心经营,推出\"煌煌\"巨著《李白与杜甫》,把批判的矛头伸
向古人。他依照\"四人帮""左\"得出奇、\"左\"得可爱的阶级观点,一笔扫倒了
杜甫。他怒斥杜甫仇根农民起义,说杜甫《喜雨》一诗中的\"时闻浙右多盗贼\"
指的就是袁晃领导的起义农民,\"那将近二十万的农民起义军,杜甫恨不得把他
们痛' 洗' 干净\". 根据他的臆测、曲解,他得出一条结论:\"杜甫是完全站在
统治阶级、地主阶级一边的\",是\"为地主阶级、统治阶级服务的。" 他甚至公
然否定《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或批判说\"这六首诗……
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无论男女老少,都是经过严密的阶级滤器所滤选出来的驯良
老百姓,驯善得和绵羊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情绪。这种人正合乎地主阶级、
统治阶级的需要,是杜甫理想化了的所渭良民。\"或批判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骂农民的孩子为\"盗贼\",赤裸裸地表示着诗人的阶级立场和阶级感情。

    郭沫若这部书的写作一方面是为了迎合江青、张春桥的口味,证实他们的文
化历史空白论,一方面也是为了取得与毛泽东的见解一致。毛泽东对李白与杜甫
的评价同传统的诗评掉了个个儿,他推崇李白而瞧不起杜甫。他的看法并非没有
一点道理,然而也只能作为一家之言存于诗史。郭沫若却有意将他的意见圣化,
这就不能不让人留下有意恭维的印象。事实上杜甫一心巴结的同时有同情人民的
一面,李白狂傲的同时,也动过进身朝廷的念头,任何绝对化的读解都画不出他
们完整的形象,完全以意度之,只能变成谬说。郭沫若抹煞事实,扫倒全部\"历
史\"和\"近时的专家而独尊毛泽东一说,只能让人感到好笑。杜甫面对是非还有
强烈的正义感,还能选择进步的倾向,而他对文化大革命却是闭着眼睛说瞎话,
颠倒黑白,抹杀是非。以他那样聪明过人的才智,他该明白自己走进了一种文化
怪圈。我们相信这一点,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权谈论他的人格。

    应该补充一点的是,为了使文章服务于当时的中苏斗争、为了谴责\"新老沙
皇\",他考证出李白生于中亚碎叶(今俄罗斯境内),其目的是想说明\"新老沙
皇\"对中国领土的侵吞和霸占。历史上的碎叶曾被我们管领过。然而历史是历史,
学术研究是学术研究,我们没有必要为迎合当时的政治需要而硬给李白派定一个
辽远的出生地。这样的\"研究\"没什么价值,因而人们对郭沫若的汕笑理所当然。

    上网日期 2003 年04月02日

--------------------------------------------------------------------------------

    Copyright ?2000 www.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中社
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http://www.cc.org.cn/pingtai/030402300/0304023020.htm
--

分类讨论区-->糊涂特区-->CenturyChina百年中国版

欢迎您的光临

※ 来源:.一塌糊涂 BBS ytht.net.[FROM: 162.105.36.102]
--
※ 转载:.一塌糊涂 BBS ytht.net.[FROM: 202.119.32.102]
--
※ 转寄:.一塌糊涂 BBS ytht.net.[FROM: 210.39.3.50]
--
※ 转载:·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1.11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