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信区: Poetry
标  题: [合集]关于"平仄"问题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Mon May 24 13:25:10 2004), 站内信件

lighting (简单一点) 于Wed Apr 21 21:06:21 2004提到:

刚刚在此看了很多同学作的诗词,发现极少有讲究平仄,
但说实在,我自己正为平仄的问题而郁闷.
因为自己积累太少,写了一首像样点的词,回头看又不像样,
因为所写的没有根据词牌的要求讲究平仄.但重新填词时又
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词去代替.
在此,我诚恳向大家请教,听听大家关于平仄的问题看法.

rescher (心灰意冷) 于Wed Apr 21 21:45:20 2004提到:

平仄是很久以前的前人给我们的一种写诗的规格

但是因为那时代对这些音和一些字都是要求极为严格的

所以一读古代那些诗词方明白,现代人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的

一为字,很多繁体字已经简化了,更可怕的是很多字现代人已经不认得了

不然你回读道德经,是问有多少人能完全知道里面的问题,大学中庸亦如此

而为对平仄的要求,现代人知道四音,可是很少人知道平仄,何由?

因为现在的语文对此要求不严,而且现在也不象以前只学四书五经

所以能写出意境美的东西已经很难得了。。。。。。

不对之处尚请指教。。。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于Wed Apr 21 22:01:05 2004提到:

平仄讲究四声,平上入去。
但是现在语音演变后汉语里面的去声字已经归入前三个声调,平声也出现阴平和
阳平分化。
以前的音韵分类已经很难适用了。
所以现在在近体诗写作上有今古韵之争,在我看来,要现代人用古韵写诗,已经很难
表现出近体诗平仄和韵律的韵味了。倒不如直接用今韵来创作,摸索出现代近体诗的
的写作规律。



Ait (落日红潮) 于Fri Apr 23 15:34:59 2004)
提到:

                              ~~~~~~~~~~~~~~~~~~~~~~~~~~~~~非也非也,平仄之理可
细读《千家诗》和《声律启蒙》《骈声俪律》。

古人写诗与现代人写诗的最大优点是他们都受当时的诗理声律的启蒙和熏陶,或言熟识韵
律也。只要有心性的现代人,不受现代诗的影响和干扰地读上几天古诗,仔细捉摸诗句中
的字音(一二三四声),便可知韵。其实,平仄就是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基本上就
是前一句“一三五”与后一句的“一三五”相对的,二四六皆不论,第二句与第三句平仄
同。有时遇上绝句,以上可尽皆不论。即如:

 二 三 一 ,。
应怜屦齿印窗台,
 四 一 四
小扣柴扉久不开。
 四 二 四通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 四 二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开句不一定,有时是平声起首,有时为仄声起首。
如:白日(四)依山(一)尽,
  黄河(二)入海(三)流。
  欲穷(二)千里(三)目,
  更上(四)一层(二)楼。

要注意的是每句的末字,有讲究:其本上是(四句末字读音)
平,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仄。
平,
仄。

平,
仄。
仄,
平。

倘若是律诗,即七句诗,则平仄由
二三联四五联视一二句起首决定。这些只要认真去看看律诗就能得到一般的认识。

以上单讲平仄,至于对此生搬硬套的,写不成古诗可能会写成打油诗(注意:打油诗也讲
平仄,如果不讲的话就成了绕口令,或是俗人口中的顺口溜)。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于Fri Apr 23 17:41:09 2004提到:

那么《千家诗》和《声律启蒙》《骈声俪律》的语音是和现代一致的么?
你要知道,现在普通话的声调和古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平上为平,入去为仄,现在仄声只剩下去声一种,
平声分化成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入声都分别归入平上了,怎么押啊?



baddy (又见彩霞为我朝升暮落) 于Fri Apr 23 17:50:52 2004提到:

谁说现在只剩去声为仄声?!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于Fri Apr 23 17:55:04 2004提到:

按照古韵的话就只有去声了。
古韵平上为平,入去为仄,现在仄声只剩下去声一种,
平声分化成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入声都分别归入平上


Ait (落日红潮) 于Fri Apr 23 18:26:55 2004)
提到:

不通!
谁说仄声只有去声了?
谁这样解释仄声了?

你要说古诗中《声律启蒙》有哪些与现在不同的,那就只有
读音不同,韵押得不通。
如:微和支混用,飞和衣混用。三声的,和四声的,与现在的普通话读音基本一致。
你要找出一首规格古体诗证明了有第三声是平声的,我服了你。
我不管现在人谁去分什么阴阳平,做诗是凭口感吟出来的,难道古人作诗还要一边考虑阴
阳平声,一边研究压韵?
我来一首:
恋月云为走,
粘花水是流。
春深鸟竟倦,
夜短俗因幽。



Ait (落日红潮) 于Fri Apr 23 18:27:53 2004)
提到:

改一个字:俗——谷

 恋月云为走,
 粘花水是流。
 春深鸟竟倦,
 夜短谷因幽。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于Fri Apr 23 18:51:37 2004提到:

我是针对现代人写近体诗要用古韵来说的。
如果读音不同,韵押得不通,那么用古韵来写近体诗还怎么体现平仄?
古人的诗是否有一二三四声之分,我不知道。
就我所知古音是分为平上入去,其中平上属平声,入去属仄声。
但是经过语音演化,平声已经变成了现代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
入声字的声调则向平上去声融合。
所以我说用现代人用古韵写近体诗很难。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于Fri Apr 23 19:05:43 2004提到:

~~~~~~~~~~~~~~~~~~~~~~~~~~~~~~~~~~~~~~~~????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于Fri Apr 23 19:09:05 2004提到:

用平仄来看你的诗就是这样的
( 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平平)


Ait (落日红潮) 于Sat Apr 24 09:06:08 2004)
提到:

你还是不知道平是一二声,仄是三四声。看我分:

  (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


Ait (落日红潮) 于Sat Apr 24 09:07:23 2004)
提到:

 ~~~~~~~~~~~~~~~~~~~~~~~~~~~~~~~~~~~~~~~~~~~~~~~~~~`犯错误了,应该是“二四六”




benbencat (聪明的猫猫) 于Sat Apr 24 17:01:02 2004提到:

如果这样的话

那这首诗不是就不符合绝句的平仄押韵了嘛??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于Sat Apr 24 18:54:00 2004提到:

晕~~~~
我所知道的平仄是就古韵来说的!
你可以去翻一下字典或者相关的现代古代汉语资料,
看看现代汉语的一二三四声在古韵中归属平声还是仄声。
强调一下:
我前面的说法都是针对有人提倡用古韵写作近体诗的。
但是随着语音的演变,原来古韵中的入声字已经分别融合到平上去声中了。
而平声又分化出阴平和阳平。所以现在的普通话声调如果按古韵来分的话
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都是平声字,
而只有去声(四声)是属于古韵中的仄声字。
所以如果硬要用古韵作诗,第一可能会出现难以押韵的问题。
第二由于平声增多,仄声减少,会出现为求音律“合格”凑字作诗的情况。
如果平仄可以被现代汉语赋予你所说的新意的话,还用得着有今古韵这样的争论吗?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于Sat Apr 24 19:01:45 2004提到: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指的是律诗创作的句末押韵规律吧???

哪有单就一句诗作这样的说法?
如果有疑问可以去找唐小华老师或者沈金浩老师,他们都是教相关年代的中国文学史,
最后指出一点,平仄声是古代汉语总结出来的规律,那时的声调和现在的大不一样。
留意一下梅县客家话和潮汕话以及广府方言都可以看到一些痕迹。


 ~~~~~~~~~~~~~~~~~~~~~~~~~~~~~~~~~~~~~~~~~~~~~~~~~~`犯错误了,应该是“二四六”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于Sat Apr 24 19:04:39 2004提到:

他的诗的确不合。
既要用现代汉语的声调来写,又要按古韵的平仄来押,
当然会有矛盾。



Ait (落日红潮) 于Sun Apr 25 11:39:01 2004)
提到:

你的强调我知道了。
现在人用普通话来写古诗也该有个基准,你比说现在三声已是平声,仄声唯其只有一个四
声,这是从何说起,难道现在古诗界已有了权威泰斗,他作诗的原则已经改变了古诗本来
的定律?
我也再强调一遍,古诗中纵然也有例外,但是一二声定为平声,三四声定为仄声。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讲的就是古诗(一般为绝句或者律诗,古风诗没有太多限制)
中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平仄要分明,如果第四个字为平音,则第二六字定为仄音,反
之则一定为平声。上声你说现在已划为平声,我认为那是口语上的分法。事实上三声还是
仄声。如果是现代人按口语上的感觉去写古诗,错误肯定会犯,但是用普通话来作文章本
来就是要讲基准的,不能说用现代人的分法就写不出古诗了。我也强调一点的是,在关于
平仄声的原理上一二声平,三四声为仄。如果连一二三四声都分得模糊,不知道是阴平阳
平什么的,再讲古诗,那我认为你说的这样的“现代人”肯定是写不出合法则的古体诗的

我的诗有不合吗?
       /
恋月去为走,粘花水是流。春深鸟竟倦,夜短谷因幽。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仄  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仄  平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若脑,快走踏清秋。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仄  平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于Sun Apr 25 15:26:42 2004提到:

我不知道你对古诗音律的认识从何而来,先问你一句,古诗中原来的入声字哪里去了?
给你一首诗,你按照你认为的一二三四声来分分平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至于你说上声划入平声是口语的音调分法,我很奇怪,不知你是怎么下的定义。如果口语
的音调和当时所谓的诗歌语调截然不同的话,白居易又如何把他的诗歌读给乡村老妇听
还能让对方听得懂。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建议你翻翻任何一本
汉语字典或者词典,看看里面附录的汉语拼音方案里的“声调符号”一项里是怎么说的。

你自己举的诗歌就看得出毛病:什么叫“恋月去为走,粘花水是流”?这就明显是在
凑字。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详细看过我4908和4909两篇回贴。还有研究古诗音律,不能用现代
语音为标准,你读得顺就说它是押韵的,你读得拗口就骂它不押韵,骂作者欺世盗名,
笑前代人有眼无珠。
因为语音是在不断变化的。不然汉唐学者也不用一再为古书注疏,注明
音调,古代韵书也不用一出再出。道理是一样的。


Ait (落日红潮) 于Mon Apr 26 16:19:14 2004)
提到:

我拉长了脸看你的帖子。我也希望你把脸拉长来看我的帖子。

~~~~~~~~~~~~~~~~~~~~~~~~~~~~~~~~~~~~~~~~~~~~~~~~~~~~我也不知道你是怎么下定义的

我认为上声本来就是仄声,但你说现代人写古诗把上声都用到平声去,我认为你就是用了
口语的音调的分法。不然就是(根本上)乱来。
你说的那首诗我没有记错的话,他的题名就叫《绝句》,红楼梦上有言“遇上好的词句,
平仄皆可不论。”不能说他的一个例外就把平仄的原理打倒。
至于你认为我对音律的认识不可信,我也没办法,这是我在前几帖已明言的那几本书里看
到的,并且我以我的红版版主的头衔作保,我的平仄认识是绝对没错的,你不能够怀疑“
一二声定为平声,三四声定为仄声”、“二三句的平仄相一致”这样的定理。



~~~~~~~~~~~~~~~~~~~~~我从没有这样想过,另外我不知道你是否怀疑我对音韵的敏感性,
如果是的话,那简直太悲哀了。我现在无言。

倘若你认为我举的“恋月云为走,粘风花是流。”是凑字,我同意,但你不能够阻止我对
你投以鄙夷的目光,这是你的不幸。

到此为止。///////////////////////////////////////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于Mon Apr 26 17:29:10 2004提到:

首先感谢你肯花时间和我讨论这个问题。
或许是由于本人语言功底不够,所以在叙述时造成一些歧义。
首先我从来没有说过现代人把上声都用到平声去,而是说古韵中把上声归入平声。

我特意借了启功的《诗文声律论稿》来查找 。
书中提到调类分类法有两种。
“A类是以唐人增修随陆法言编的《切韵》和宋人再修的《广韵》为一大宗,它是古代文人
作诗文押韵的标准。……这种韵书字音分平、上、去、入四声,韵部分得较细,有二百
零六个。”
“B类最早出现的是元周德清编的《中原音韵》。字音共分阴平、阳平、上、去四个
调类。”
他还着重提到他的这本小册子所举的平仄读音,都是按照A类韵书的标准,因为“那些
作者多是按这标准写作的。”
这里纠正一个我的错误,平调类只有平声字,而仄调包括平以外的各声。至于作诗文,
讲究平仄排列是声律最基本的法则。只有讲平仄而不细拘四声的,只是一般来说古人作诗
的音韵多半是用《切韵》和《广韵》为代表的平上入去这一种调类分法。
之所以和你争论,是因为我觉得一二三四声的说法很难明白,到底你说的是现代汉语里
的一二三四声,还是古代音韵中的平上入去。

我从来强调的是现代人写近体诗,不应刻意仿用古韵,而应该以现代汉语的音韵来创作。
如果你在读古诗时发觉用现代汉语也能读得押韵,那么是因为语音的变化有延续性,
或者是因为整个韵部都产生了相同的转化,或者是因为保留了古音的调类,
但不能放之四海皆准,觉得可以用现代汉语的读法来套古代音韵。



Ait (落日红潮) 于Mon Apr 26 18:36:59 2004)
提到:

我意外地同意你的这一点:
如果你在读古诗时发觉用现代汉语也能读得押韵,那么是因为语音的变化有延续性,
或者是因为整个韵部都产生了相同的转化,或者是因为保留了古音的调类。
但我认为我从来没有说过我一直用现代汉语读音来考究古诗平仄。
《声律启蒙》是原原本本的古诗声律著作。我则只是从上面照本宣科而已。





lighting (简单一点) 于Mon Apr 26 21:06:30 2004提到:

大家不妨看看“北大中文论坛”
http://chinese.pku.edu.cn/bbs/index.php
相信大家都会有所受益的。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于Tue Apr 27 12:16:51 2004提到:

《声律启蒙》的确不错,不但分出声辙,还把这些字进行对仗举例,由一字对渐次
至七八字以上的对子。

不知现在有没有根据现代汉语编的近体诗音韵书?

今天问了几位老师,纠正一下自己的一些错误。

古代诗歌音韵的平仄分类应该是平声字归平,音调上扬;上入去属仄,音调下抑。
我这个是有误的。
刚刚找到王力的《汉语诗律学》,正在查找相关内容,估计一两天内可以发上来。



Ait (落日红潮) 于Tue Apr 27 12:28:22 2004)
提到:

至今我有个不明,是否绝句诗是有特例(即二三句平仄相反,而古诗的平仄定理是二三句平
仄相同)的,还是平仄其实并不明分
的。
上次你举的那首的第二三句平仄相反,而且我现在随便想一首也是这样的:
              平  仄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仄  平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鸣。

              仄  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平   仄
            举头望明月,底头思故乡。

但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  仄  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平  仄  平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于Tue Apr 27 12:44:10 2004提到:

哦,绝句好像是律诗截出来的,截法有很多。
大致有四种:
截取律诗首尾两联的;
截取律诗的后半首的;
截取律诗的前半首的;
截取律诗的中两联的。

也有一些是截一三两联或者二四两联的,这就有可能出现“失粘”的情况。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