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信区: Reading
标  题: [重点]“公意”与“法意”: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的政治选择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Jun 10 15:57:13 2007), 站内

[重点]“公意”与“法意”: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的政治选择

2007-05-29 09:37:47   来源:南方都市报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20世纪最伟大、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之
一。她在马堡大学求学时师从海德格尔,并成为海德格尔的情人。后转至海德堡大学雅斯贝
尔门下,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纳粹上台后,她流亡巴黎,1941年后定居美国。

  近年来,阿伦特的政治思想逐渐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3月,她的《马克思与西方政
治思想传统》翻译出版,本报于5月5日的阅读周刊重点版已经撰文介绍。而围绕她的政治理
论关键词之一“革命”写成的专著《论革命》,最近亦终于在内地出版。至此,阿伦特最重
要的政治著述大都译成中文。于是本报再次推出阿伦特专题,以引起读者对这位思想家更广
泛的阅读与更深刻的理解。

  沈展云

  □出版社编辑,广州

  极权主义、革命、共和,是阿伦特政治理论的关键词。围绕着这三个包含丰富政治内涵
的关键词,阿伦特分别写成三部专著:《极权主义的起源》(1951年)、《论革命》(1963年
)和《共和危机》(1972年,此书由几篇相关论文结集)。《极权主义的起源》和《共和危机
》早已有了中译本(先后于1995年及1996年在台湾出版),而《论革命》最近亦终于在中国大
陆出版;至此,阿伦特最重要的政治著述大都译成中文(除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是节译
)。

  两场性质迥然不同的革命

  《论革命》一书主要是对美国革命(约1775年至1783年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美国独立战
争)和法国革命(约从1789年巴黎起义者攻陷巴士底狱至1794年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热
月党人推翻雅各宾专政)这两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性质迥然不同而具有标本意义的革命
进行比较,分析了前者之所以成功而后者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前者最终走向理性——各种政
治力量的理性协商,而后者最终走向暴力——导致专制血腥的暴力)。阿伦特精辟地指出:

  “正当的政治权力的源泉和根源在于人民,这是十八世纪两场革命之革命者共同持有的
信条,实际后果却有天壤之别。……当法国革命者声称一切权力在民时,它的源泉和根源在
政治领域之外,通过革命以暴力方式释放出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横扫旧政体的一切制度。
这种力量被体验为力大无穷的超人。它被视为一切约束力和一切政治组织之外的群众暴力积
累的结果。……在不幸的压迫之下,群众的合力能够以一种任何制度化和监控性的权力都无
法阻挡的暴力爆发出来。……法国革命者不懂得如何区分暴力与权力,……重蹈了旧权力的
覆辙。相反,美国革命者透过权力而懂得了一种前政治的自然暴力的对立面。对他们来说,
只有当人们走到一起,并通过承诺、立约和相互誓愿来缔结契约的情况下,权力才会产生;
只有这种建立在互惠性和交互性基础之上的权力,才是真正的权力。”

  同样是为了争取公民的自由和人权,在法国革命中诞生了垂范于后世的《人权宣言》
(1789年),美国革命亦随之制定了成为宪法一部分的《权利法案》(1791年)。美国的革命领
袖们在取得独立的成果后,可以不惮其烦地开会协商,在无数次争执中求同存异,以达成共
赢的一致;但法国的革命领袖们却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之际就因了政见的分歧而
誓不两立,不惜诉诸暴力解决问题,其结果是彼此都成了暴力的牺牲品,陆续走上断头台。
雅各宾党在1793年6月镇压了温和派吉伦特党人后,实施了严酷的恐怖政策。据有关资料统
计,从1793年夏季至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领导下的公安委员会“革命法庭”仅在巴黎一
地就判处了2700多人死刑;在这段恐怖时期,法国大约有18000人上了断头台,另有25000人
死于其他镇压手段。随后,罗伯斯庇尔也在革命的恐怖中走向断头台。罗伯斯庇尔这位慷慨
之士,纵然视死如归,大抵至死也不会明白为何“革命死了”。据说他在临刑前发表演说,
“我们将会逝去,不留下一抹烟痕,因为我们错过了自由立国的时刻。”贫穷、苦难、专制
、不平等和不自由,种种社会问题达到临界状态,就必然引发革命,法国大革命起因于此种
历史之必然性。问题是,当罗伯斯庇尔预设了另一种“革命的必然性”——自由不得不屈服
于新的专制的必然性——革命就注定要失败了。阿伦特指出,在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中,罗伯
斯庇尔孤注一掷地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崇拜,对最高存在的崇拜,一种“专制权力”的绝对统
治权。罗伯斯庇尔的恐怖统治是企图将全体人民组织到一个庞大的政党机器中来,此种“革
命的必然性”抛弃了自由立国的理念,正是罗伯斯庇尔及其雅各宾党的“革命的必然性”释
放了恐怖,将法国大革命引向毁灭。阿伦特感慨地说:“假如罗伯斯庇尔能够活着看到美国
新政府的发展,相信他的疑窦就可以解开了。在那里,革命从未严重地削减公民的权利,也
许就因为这一点,在法国革命失败的地方美国革命大获成功。”

  影响法国革命的卢梭“公意”精神

  卢梭的社会理论对法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社会契约论》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成
为雅各宾派的政治圣经。卢梭的“公意”理念是要建构一个“民众同一体”,每个人都必须
服从于全体意志(公意);公意是最高意志,不容分割,不容异议。阿伦特指出,“卢梭的理
论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吸引力就在于,他发现了一个十分高明的手段,将群众变成一个人,因
为,公意只不过是将多数人整合为一个人……为了参与民族的政治体,每位国民必须始终坚
持不懈地奋起与自我作斗争……从罗伯斯庇尔到斯大林的专制理论都假设,整体利益必定要
自发地、持久地与个体的利益相敌对”;“判断一个人的价值的标准则在于他的行动在多大
程度上违背了他自己的利益和意志”。阿伦特政治传记的作者菲利普·汉森说:“阿伦特发
现,卢梭的观点对现代政治理论与实践有着很坏的影响。服从、暴力、统治与被统治——虚
假政治的所有要素都集中在这里。”(《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权》,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4年)阿伦特剖析,这种借自卢梭的“美德观”,实际上是一种可怕的“美德的恐
怖”。美国政治学家斯科克波(一译斯考切波)指出:“雅各宾党和后世的一些革命党都具有
世俗极权主义的世界观,他们给信奉者提供了不择手段在世界上实现最终的世俗政治目的—
—如‘实现公意’和过渡到‘无阶级社会’——的依据……任何把革命意识形态当作革命者
的行动或革命结果之蓝图的思路,都经不起历史的考验。雅各宾派的意识形态在法国革命期
间只占据了一年左右的统治地位,之后‘美德的统治’就彻底崩溃了。”(《国家与社会革
命》,桂冠图书公司1998年)阿伦特通过对法国大革命以后的一些重要的革命进行分析,发
现“大多数所谓的革命根本就没能构建自由,甚至也无法产生对公民权利和公民自由的宪法
保障,这是一个令人悲哀的事实”。

  所谓“公意”,经过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法国革命领袖的发挥,蜕变为后世所诟病的
“多数的暴政”。有一桩颇具象征性的“艺术事件”:1918年,罗伯斯庇尔的雕像曾一度竖
立在克里姆林宫,这尊雕像是领袖亲自定制的。因为内战期间材料匮乏,没有青铜和大理石
,这尊用粗糙的石头制成的雕像最终“碎掉”了,“罗伯斯庇尔雕像从内部的崩溃也许并没
有引起领袖对脆弱的法国革命模式的怀疑,相反,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像罗伯斯庇尔一样的雅
各宾派,法国革命很对他的口味,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使用罗伯斯庇尔式的手段来实现其目的
;而美国革命从来就没有激发起他的想像力”(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
命启示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为了一党一派之私利而牺牲个体之自由,是不能行
之久远的,20世纪的一些革命,步了罗伯斯庇尔的后尘,卒之重蹈了他的覆辙(如苏联及东
欧国家)。革命者“吞噬了他们自己”(斯科克波语),这是革命史上的沉痛教训。

  法国大革命的“政治遗产”虽然备受争议(二百多年来,研究这场革命的著述汗牛充栋
,赞扬和否定的观点泾渭分明),但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毋
庸置疑的。马克思高度赞扬法国大革命:“封建领主的特权、地方的特权、城市和行会的专
利以及各省的法规等这一切中世纪的垃圾阻碍了它(引者按:指旧制度)的发展,法国革命的
大扫帚,把所有这些过去时代的垃圾都扫除干净,从而从社会基础上清除了那些妨碍建立现
代国家大厦这个上层建筑的最后障碍。”(《法兰西内战》)斯科克波在《国家与社会革命》
一书中说,马克思“这段论述对于法国革命突出成就的宏观把握,迄今无人能及”。但马克
思并没有论及,法国革命又是怎样把“中世纪的垃圾”包围下的君主制度,改造成为一个中
央集权的、官僚化的、大众参与式的独裁政权(见此书上海人民出版社译本,2007年)。

  影响美国革命的孟德斯鸠“法意”精神

  阿伦特分析了美国革命的成功之处。构建自由的制度和新国家的法治,切实保障公民的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集会自由、私有财产的不受侵犯,乃至批评政府的自由,
以及如何有效地限制公权力,是美国建国者殚精竭虑的智慧所在。“立宪政府意味着一个受
法律限制的政府,通过宪法保证来维护公民自由。……一部权利法案,就像杰斐逊所说的那
样,‘使人民有权对抗地球上一切政府,无论是一般意义的政府,还是某个特定的政府;一
切正义的政府都不能拒绝它,或者闪烁其辞’。”依靠暴力维持的政府“只是一种不合格的
政府形式”。阿伦特认为孟德斯鸠的思想对美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她赞扬孟德斯
鸠之“法的精神”散发出无穷魅力,“孟德斯鸠在美国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庶几可与卢梭
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相媲美”。孟德斯鸠的主要论题,其实就是“政治自由之宪法”;美国
的立国者在立宪时已经意识到,要建成“联邦自由的大厦”,就像孟德斯鸠所坚持的,“权
力与自由忧乐与共”,“这在立国者政治智慧的诸多来源中独树一帜”。“没有哪个问题比
权力的分立制衡更为重要了……只有权力能制约权力,就如孟德斯鸠所说:为了避免权力被
滥用,必须通过分权的方式,以权力制约权力。”因为在暴政之下,一个独裁者的暴力足可
以破坏多数人的权力。所谓美国的法律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在
建立共和国的那段岁月中,孟德斯鸠这一部分教义被理解得多么透彻啊!在理论层面,它最
伟大的辩护士乃是约翰·亚当斯,他全部的政治思想都围绕着权力制衡。他写道:‘必须以
权力制约权力,以强力制约强力,以力量制约力量,以利益制约利益;同样,以理性制约理
性,以雄辩制约雄辩,以激情制约激情。’”阿伦特认为,尽管美国革命并非尽善尽美,仍
不失为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场革命。

  就这样,阿伦特提出了她对这两场“姊妹革命”的解说:卢梭政治哲学的“公意”精神
与孟德斯鸠政治哲学的“法意”精神分别代表了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的政治实践。

  具有“自由和公共精神”的民间社团

  阿伦特在《论革命》中用了不少篇幅论述“民间社团”和各种“委员会”(群众性的“
自治团体”)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阿伦特所谓的“民间社团”,指的是如在法国大革命中
扮演了一个决定性角色的市政委员会,即“巴黎公社”(同时也指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
中所高度评价的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建立的巴黎公社),美国建国初期的“百户邑”,俄国
1905年革命及1917年二月革命所产生的“苏维埃”(一种具有民间性的群众组织形式,有别
于斯大林时代听命于其专制号令之苏维埃),1918年至1919年德国革命中的群众组织,1956
年匈牙利革命期间的工人、农民、学生、居民、公务员、作家和艺术家等群众性的“委员会
”;后来的捷克斯洛伐克“七七宪章”运动和组织、波兰的“团结工会”,亦可以归入阿伦
特所指的“民间团体”。这些形形色色的民间团体都有以下主要特征:群众自发成立、积极
参与公共政治生活;不是由革命领袖或政党所领导、反而受到他们的压制;试图取代一党独
大的政治体制,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新型的共和国。在阿伦特看来,民间社团具有“
自由和公共精神”,为了创造一种“自由的新的公共空间”,“它们旗帜鲜明的目标就是建
立一个备受拥戴的共和国,它们期待的,不是地上天国,不是无阶级社会,不是虚幻的乌托
邦梦想……但这种对新政府形式的期盼,在20世纪的几场重大革命的灾难中被埋葬了”。例
如,在斯大林时代,本来是“民间性”的苏维埃被党弱化了,“被萎弱的苏维埃的显著特点
是,它的党代表和非党代表都是党提名的,没有竞争对手,投票者不需要选择,而只用欢呼
”。阿伦特并没有指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公社”,也一度成为雅各宾党镇压异己的
工具。可见,民间社团在极权主义体制内,最终逃脱不了被官方驯化和奴化。

  由于阿伦特在《论革命》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阶级理论以及西方历史上的各种
社会理论提出了自成一说的解释,受到一些著名的西方左派理论家如霍布斯鲍姆、哈贝马斯
等人的指责和否定,却颇受共和主义者的重视,并且成为60年代中后期美国学生运动的必读
书(西方左翼对阿伦特的批评文章,见孙磊《革命与共和政治》一文,收入《共和主义:古
典与现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乌合之众”和“贱民”

  孙存之

  □翻译家,安徽淮北

  去年10月正值汉娜·阿伦特诞生100周年,江苏教育出版社推出了法国朱莉亚·克里斯
蒂瓦的《汉娜·阿伦特》(Génie Féminin-Hannah Arendt),该书似乎为许多青年读者
所青睐,是去年年底各地学术书店畅销书,网络上也不时读到不少青年写的“书评”。遗憾
的是该书中文版存在一些影响读者理解原著的硬伤,没有为国内阿伦特爱好者、研究者们指
出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本文限于篇幅,只列举该书的第五章《讲述21世纪》中一个单
词的错译,顺便简单地谈谈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两个特定的用词。

  因为该书第五章的头几页是克里斯蒂瓦叙述阿伦特文化界(特别是文学界)的朋友们,其
中不少是犹太人,因为希特勒时代遭受迫害的一起流亡的“难友”。这些犹太人朋友都有过
沦落为“贱民”的经历,所以,译者想当然地把“mob”单词翻译成“贱民”(第93页)。殊
不知“mob”这个单词,在阿伦特的成名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进入
20世纪,传统社会的各个阶级因为资本阶级的投机失去了自己特有的阶级权利,这些阶级瓦
解之后,零零落落地从原先阶级脱落的人们,被所有的阶级都看成是过剩的、多余的人,他
们汇合成乌合之众(mob)。那也是马克思所说的流氓无产阶级(Lumpenproletariat)。阿伦特
认为,开始的时候,“mob”和“人民”(the people)是有区别的;以后队伍扩大了,与“
大众”(the masses,即没有阶级意识的人们)合流了。由于资产阶级的胜利而破落的人们
——贵族阶级、资产阶级出身的没落的知识分子——与这些乌合之众(mob)相遇的时候,双
方会发现彼此拥有共同的东西,即对资产阶级的伪善和虚荣激烈的怨恨。《极权主义的起源
》中最具有说服力的一章,就是第三部分第二章论述乌合之众(mob)与精英结成同盟那一段


  “自由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代言人,往往忽视当代民众对最广泛、普遍的经验的痛苦的失
望和陌生。那是因为传统的命题与价值消亡的气氛中,某种意义上,与伪善的、已经变得陈
腐的旧时的真理相比,人们更容易接受明显是愚蠢的命题。这也是因为谁也没有好好地认真
思考过这些愚蠢的命题。粗野随着愤世嫉俗,一起放弃了原先尊重的准则和认可的理论,乃
至率直地承认最邪恶的东西,不顾所有的这些只是一种托词,容易产生犯错误的勇气,何况
,还以新生活的名义。……出于传统憎恨资产阶级的、自动舍弃高贵社会地位的那些人,在
愚蠢的乌合之众的荒谬中,只看到内在没有伪善和高贵,没有看清其中的本身。”

  汉娜·阿伦特认识到,因为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甚至海德格尔那样的精英也会与成为
社会多余人的乌合之众、暴徒们结成同盟。在史无前例的极权主义体制下,个人变得更加原
子化、更加非人格化了。“同样的无教养的大众”提供最能干、最无耻的官员。“无教养的
人或是被自己阶级边缘化了的资产阶级,或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没落产生的被原子化的个人
,……没有教养的人们除了自己的世界崩溃外,对自己个人安宁以外的任何事情不在意,他
们是为了蝇头小利,可以牺牲自己喜欢的信念、名誉和尊严的资产阶级。”

  由此可见,克里斯蒂瓦的《汉娜·阿伦特》中译本的第90页末的一段:“精英分子对贱
民的妥协。……法国种族主义者对反犹主义还要加上意识形态的想象……”中的“精英分子
对贱民的妥协”应该是“精英分子对乌合之众的妥协”。

  当然,“贱民”这个词也是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她使用的对应单词是“
pariah”。尽管“pariah”除了做印度种姓制度中的“贱民”解释之外,也有被社会抛弃的
人的意思,可是阿伦特的著述里是把它用做表示欧洲反犹历史中或希特勒极权主义体制下的
犹太人的特征的一个概念。不仅在她早年著作《拉赫尔·瓦恩哈根传》(Rahel
Varnhagen)中反映了她的这种犹太人同一性认识,而且后来她对卡夫卡的主要作品《城堡》
和《审判》的读解、分析(如《卡夫卡的再评价》、《瓦尔特·本雅明》、《过去与未来之
间·序》等文章),也是从犹太人摆脱被孤立、排除在社会之外“贱民”地位,极力同化于
欧洲社会的角度着手的。阿伦特去世后的1978年,弗尔德曼(R.H.Feldman)还将阿伦特这些
相关论文收集起来编过一本《论犹太人“贱民”》(The Jew as Pariah)。

  但是,在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理论中,“mob” 和“pariah”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即使那些加害者纳粹分子,也是如前所述是成为社会的多余人后转化的。这是最大的讽刺
。阿伦特在1948年读到了关于集中营的资料集之后,谈到极权主义统治者自身也成了多余的
人。他们感到自己不过是“自然”和“历史”的工具;作为集中营的官员,与自己监督的牺
牲者一样是失去生气、没有灵魂的一具躯体的外壳,也就是“已经不是心理学能理解的人了
。” “极权主义不是为了对人们进行独裁统治,而是要尽力建立一个把人作为多余者那样
的体制。”

  最后,回过头来,谈谈为什么克里斯蒂瓦的《汉娜·阿伦特》中译本回出现这样的问题
?本来从法文版而不是从英文译本直接翻译克里斯蒂瓦的著作是中国出版界、学术界一个进
步的表现,但是,这三位懂法文的翻译者未曾好好读过或者一点也未读懂阿伦特原著(哪怕
是法文版的),从字眼硬扣词义,就出现这样的问题了。《精神生活》译本的问题也是同样
的原因。因此,那些读了克里斯蒂瓦的《汉娜·阿伦特》中译本、却未读过阿伦特原著的青
年写的书评,读起来更加让人感到不知所云。

  汉娜·阿伦特(台湾译名为汉娜·鄂兰)的其他著作

  《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台北时报文化1995年版。

  《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24.00元。

  《精神生活》(两册),姜志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50.00元。

  《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16.80元。

  □ 延伸阅读

  《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美)苏珊·邓恩著,杨小刚译,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3年2月版,16.00元。

  《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美)西达·斯考切波著,何俊
志、王学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版,38.00元。

--
我带着天使之心降临
却让这片土地饱尝苦难
我想阳光普照大地,却不料竟成
                   赤地千里
我想送来甘露,却不料引来
                  洪水滔滔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FROM: 222.125.44.16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