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wcbaggio (alex), 信区: Reading
标  题: 读《乡土中国》有感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Mar  5 22:33:19 2009), 站内

这个学期,其中一大收获就是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为了完成作业,也为了释放
自己的一些情绪,写了这么一篇读后感。老师发来短信,说是没有想到我这么一个工科出身
的学生,能有那么一点文采。心里挺高兴的,也有些失落。所谓文采,毕竟不是混饭吃的技
术;将来的路,该怎么走,还是问题。无论如何,先把读后感贴出来;如果能与你有些共鸣
,它也就有了那么一点价值。



                                     读《乡土中国》有感

    读完薄薄一本《乡土中国》,第一个蹦进我的脑海里的想法就是:什么样的学者堪称大
师?是歌德的风光无限,还是卡夫卡空寂一生?是康、梁的维新奋进,还是王国维自沉湖心
?是鲁迅的尖锐愤慨,还是胡适之保守平和?大师是举重若轻,大师也是举轻若重。费孝通
先生万言浅白文字,包含的睿智却是深厚无垠。即便是那些看似矛盾的特性,在大师的手中
,也变得圆润平滑,相安相彰。我猜想,这是因为大师就意味着极致。极致便突破了条框的
限制,极致便超越了世俗的眼光。古人云,大道无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毫无疑问, 费孝通先生堪称大师,这本《乡土中国》就是大师杰作的典型。

这本小册子实际上是作者应《世纪评论》之约,根据自己在大学课堂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
”课程的内容,写成的十四篇连载文章。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本文“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
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不
正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吗?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欢迎各个层次的听众(读者),记录转瞬即逝的
思想火花,抛开固有见解的桎梏,冲破派别、方法的禁锢,沿着追求真理、智慧的道路走向
极致。

当然,费孝通先生这本书的写作、思考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同时其内在逻辑性很强,其
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可见一斑。正如前文所言,大师总是能将看似矛盾的两种特性很好的糅合
在一起,不拘形式,为我所用。具体到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整本书的出发点就是中国社会
的乡土性,即中国农民世代靠种地谋生的特点;以这一点为基础,作者对社会的各个方面做
出了精辟的分析。全书结构如下图所示:





以“乡土本色”为中心,根据各自的内在联系,我尝试将十四篇文章编制到这幅结构图中。
接下来,我将对各个部分逐一说明。

正如上面提到的,乡土性是中国社会基层的最大特点。对农业的依赖,使得农民世代粘着在
土地上,极少流动。同时,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稳固性质,使其文化上也出现相对保守的
倾向。作者用“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两章的篇幅来说明,在乡土社会中,不变是
常态,人们靠着祖辈口耳相传下来的经验便可以顺利地生活下去,因此,并不需要文字作为
记忆的辅助工具。“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
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个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
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那么,又如何解
释沿用了数千年的汉字的出现呢?作者认为中国的文字是“庙堂性”的,产生于社会的上层
,而非社会的基层。

差序格局

接着,作者由乡土性又提出中国社会的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相对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
局,在中国乡土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石子投入湖中产生的一个个同心圆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体现的并不是
西方所谓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平等),并且这种自我又具有很强的伸
缩性。古人常说的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种伸缩性的很好体现。一个人
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推己及人,最终达到了“家天下”的宏伟大业,都是离不开以自我为中
心的思维方式,只不过这里的“我”是慢慢扩大的概念。

正是由于中国乡土社会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以自己作为网络的中心,因而
“私”是凌驾于“公”之上的。我认为作者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一章中,并不是要说明
中国人是如何的自私自利,凡事以己为中心而不惜损害团体的利益——当然,这样的人在中
国社会中确实不少!——更重要的是,作者强调了“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
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熟悉中国文化历史的人也许会提出反对意见,
墨家的代表人物墨翟曾提出“兼爱”的思想。然而,也许就是因为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导
致最终还是儒家思想成为了主流,人伦差序成为共识,孟子说道:“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与此同时,差序格局还导致了中国的家庭有别于西方团体格局下家庭的概念。人类学上的家
庭指的是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群体,包括了父母双方和孩子。说中国式的“家庭”,倒不如用
“家族”一词来得恰当,因为它已不限于父母子的三角,而是一个扩大了的概念——“中国
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紧接着“家族”,作者又对
“男女有别”进行了阐述。男女的差异,首先是体现在生理上。这种自然产生的生理差别是
为了繁衍后代,是为了生育的,也就是说,分化的目的是为了结合。那么又怎么解释中国传
统文化中“男女授受不轻”等观念呢?作者认为排斥男女的私情,是为了维护乡土社会的稳
定,因为“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解释并没有
很强的说服力。感情用事自然有可能会使稳定的社会发生动摇,可感情并非只是男女私情,
为何单单要“提防”这一种?不过,作者得出的结论——“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
感情定向偏于向同性方面去发展”——还是契合中国社会看重哥们义气的传统观念。

礼治秩序

回到中国基层社会安土重迁、极少流动的特点,这导致了人们非常信任祖辈的经验,乐于跟
从传统的力量,便产生了所谓的“礼治秩序”。“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
就是说这些行为式做得对的,对式合式的意思。”相对于现代社会的法律的概念,礼是不需
要外在的权力(比如国家)来推行的;维持礼的是传统,即社会所积累下来的经验。

礼治的实现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传统的经验、规则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应付各种生活问题
。而在现代社会,剧烈的变迁使得依照传统方式生活的人们处处碰壁,也就是因为这样,法
治成为迫切需要,礼治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在法治的现代社会中,打官司犹如家常便饭。然
而,在传统的礼治社会中,理想状态是“无讼”。打官司是一件丢脸的事。“所谓礼治就是
对传统规则的服膺。”一个人要是不守规矩,不知道“礼”,便被认为是道德有缺失,教化
不够。

在“无为政治”一章中,作者分析了权力的产生,加上后文里的阐述,可以总结为四种权力
,分别是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和时势权力。至于“无为政治”这个提法,我无法
理解。据我所知,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皇权统治是积极入世的。大部分的君王在主
观上都是渴望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即便是暂时的“无为”,也是为了休养生息,以图后计
,比如三国时期曹操施行屯田制。

刚才提到的四种权力中,长老权力“是教化性的权力,或是说爸爸式的”,这从某个侧面说
明了中国乡土社会的“长老统治”性质。在长老权力强盛的社会下,长幼秩序是非常重要的
。回想自己小时候春节拜年,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要记准这个亲戚怎么喊,那个亲戚怎么叫
,否则,非但不好意思拿压岁钱,还要受家长一顿训斥;对长辈的谦恭,是乡土社会的一大
特点。事情也非绝对。作者说,“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是表
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这也就是所谓的“名
实的分离”。再举曹操的一个例子,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的名号还是要小心供奉着的,但
实权却牢牢把在手中;后人看着可笑,可对于重视“名”、重视形式的百姓和士大夫而言,
却有着巨大的号召力。



中国社会的乡土本色,还延伸出“血缘和地缘”的差别。血缘具有适应乡土性要求的特点,
它是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
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依照血缘决定人际的亲疏是简单而固定的,依照血缘分出的社会
尊卑地位是不易改变的,依照血缘进行遗产归分的原则也是沿用千百年的,所以说,血缘是
一种稳定的力量。而在迅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中,血缘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弱化,地缘作为
“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慢慢成为主流。相对于乡土的熟人社会,现在我们生活
在陌生人的社会里。

乡土社会中,经验和传统是人们生活的准则;在某种程度上,只要服从规则,“各人依着欲
望去活动就得了。”这便是“从欲望到需要”这一章要讲的内容。作者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
说明这个问题,农民吃大蒜、辣椒,只是因为好吃、下饭,是因为有想吃的欲望;他们并不
知道这些食物能提供生存所需要的维生素等物质。然而,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是乡土社会所特
有的情况。实际上,欲望与需要并不是对立的,也不必排出谁在先,谁在后。人们爱吃大蒜
、辣椒,也不完全是依着欲望,是祖先尝遍各种食物后总结下来的经验。何况,在现代社会
,人们不按“需要”而是依着“欲望”办的事情,还少吗?


笼统地总结了《乡土中国》一书的整体结构,我们会发现“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是作
者提出来的最重要的两个概念——这两者是对中国乡土社会的高度概括和深刻认识所得出来
的结论。作者从这两个概念延伸开来对道德、家庭结构、权力统治等的分析,也基本涵盖了
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其中的一些观点我是持怀疑态度的;也许是我理解上出现
了偏差,或是误读。

有的学者认为,费孝通先生所持的社会功能学派的立场有认同“存在即合理”观点之嫌。我
自己粗略地翻看了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该书详细记录了如何
调研、如何分析的过程,可视作为《乡土中国》一书的前期准备资料——深深被他老人家严
谨的治学态度和博大的胸怀所打动。至于所谓的方法论或是立场之争,我觉得有点像在讨论
“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无益于学术,无益于社会。

       做学问,就要学习大师们思维的缜密,结构的清晰、完整,还有娓娓道来的论述风
格;我想这就是读完该书后的一大感悟吧。


blog.sina.com.cn/wcbaggio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FROM: 220.231.202.211]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