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flyfree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信区: Reading
标  题: “升华”与格调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Feb 22 22:47:07 2002), 转信

    还在我当小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说,无论写些什么,最后一段
都要进行一下思想的深刻化——按照语文的说法,就是“升华”一下。这种经历大
概大家都经历过,所以我就不再多加描写。现在的小学生还干不干这事,因为再没
有亲身体验过的缘故,所以只有希望他们不必再如此。从上面的经历里可以很快得
出两种结论:首先是写作文无论题材如何,都可以进行思想上的深刻思考,思考的
结果可以进而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其二,不论能升华的东西是不是能被写作的人
所承认和接受,只要写了出来,就不会得到低分处理——这后一点想想是有些不明
不白,但是我也不感到羞愧,因为要求一个深受“服从”和“应试教育”影响的小
学生对此提出质疑并表示不同的意见,似乎也不太现实。有人说,我写出这么个古
怪的故事,一定另有含义,这一点,必须首先承认。
    小学的作文经历是从看图说话开始的,那个时候也没什么图可看,多半是做做
好事,捡了一个钱包或者类似物品之类,或者来幅“耕种图”“园丁图”之类,然
后大家就开始大费其神。说实在的,描写一幅图,倒也不是太难——假如你有一本
作文书,那就更为容易,但是我们班的人都很诚实,所以也没有这种机会——比方
说,春天来了,农民在种地,这样一幅图,写一些描述性的文字,不会太难嘛……
我们可以从背景起笔,写写远山绿了,燕子飞来了,到处都是鸟语花香等等,然后
开始描述人们辛勤劳动,让大地又焕发了生机;或者可以直接用“远近的田野里又
有翠绿的麦苗向我们微笑,啊,原来是辛勤的农民伯伯早早开始为新的一年而劳动
了”这样的句子开头,而且我记得没有几个不用“麦苗”的,似乎全天下的地全长
的麦子,以后写到田野,我就要想到这个词,这样的习惯一直到我后来才淡忘掉。
这样的文章现在看起来是有点幼稚,但我们也不能对小学生要求更多。
    情景性的描述(如果是做好事之类的文章,则需要加上对话,顺便说一句,对
话也是很有讲究的,因为我们必须让主人公表现出高尚的道德修养,虽然描写的对
象往往是小孩)完毕之后,文章就开始需要特别的结局,那就是升华,然后大家就
开始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关于表现高尚道德的语句。这时候我们就很应该写:春天多
么美好,就象我们的前程一样充满希望,但是我们还要努力学习,才能在秋天得到
收获——这种结尾可以得到80分;假如写的是: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赞美
农民伯伯地辛勤劳作,才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有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我们才
能生活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栋梁,等等——这样的结尾大
概分数就更高些。当然不同的文章可以联想到不同的升华,但总的说来,反正是在
这些思维的框架里打转,当然这些想法是现在才略有所感。现在回想起来,升华也
是一种格调,假如将文章升华一番,就可以表明作者的思想水平很好,境界也很高,
所以应该给予高的分数——虽然我对小学生能否理解“境界”“修养”等等有点疑
问,但我们不应该打击他们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假如文章末尾不加升华,则表明
该作者境界底下,思想水平不好,除了毫无疑问地判给低分之外,还多半被额外教
育一番,以迅速提升该学生的水平——但到底提升了什么,我现在也不敢想。假如
你说:该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必要的,小学生作文,应该培养他在思想方面的境界
意识。这样的话我也不敢反对,因为扯上教育下一代的问题,帽子太大,担待上去
很容易造成颈骨折断;假如你说:小学生嘛,想那么多干什么,老师不应该只充当
道德教师的角色,这话看起来也很悲伤:因为把老师说得那么坏,不是我们的本意:
何况后来看到的一些东西,让我也觉得他们也的确很有苦衷。
    依我看来,小学生写作文,正是思维最活跃,最纯洁的阶段,硬要让他们去想
一些东西,有点强人所难。以上所描写的还算比较好的景况,更糟糕的是一种框架
下的升华模式:比方说,假设我们要写一篇关于阳光雨露的文章,最后绝大多数要
提到园丁的辛勤劳作——不这样写就不行,这就很是糟糕。不是我不尊重老师,老
师我一直是绝对尊重的,但这样写的作文到底是不是尊重,我就有点怀疑。按我来
看,这本来该是一种真情的流露,不该如此挤牙膏。弄到后来,这简直成了一种套
话,好听是好听,但有多少真诚的成分,却没什么人考虑。我得承认,这样的文章
不是什么好文章,说得难听点,类似于话语的捐税。小学生心里说:写别的什么不
好,非得写这些?老师则苦口婆心教育我们说:我们应该有思想。当时我对这事情
说不上讨厌,但也说不上喜欢,大概因为父母都是搞文科的关系,我经常有一些写
作文的差使,一来二去,大概也麻木了。顺便说一句,市面上卖那么多学生作文,
没什么是学生的原版,都被改得面目全非了,尤其是小学生的。
    现在我明白,升华是一种格调,它唯一的意义就在于告诉大家你有思想。而且
必须是那些思想。这差不多成了一种模式。高中的时候写作文,我以为可以不用这
样,但是事实是格调隐含得更深了,比方说,忧国忧民之类。中国的文人向来以齐
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之追求,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什么都要扯到这个上面去,我
们就会发现很多道德教师,然后我们的思想就会很高尚——这一点可以从小学生的
作文里看出来。但是是不是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提升,或者说这样是不
是真正由写作的人所能想象得出,则不是他们所思考的问题。所幸的是我碰到的老
师都很好,不会强求我们写这样的升华文章。
    在报纸上也经常看到一些文章,动辄就是“在****的领导下,在****的大力支
持下……”,过了这许多称谓之后,才切入正题,这也是一种格式,按照某一种角
度看来,这显得谦虚礼让,符合我们的传统,格调就很高。另外一种格式我们可以
在许多以前的报纸杂志上看到,比如说大跃进和文革时候的报纸,写到某某人做好
事之前,先要把高尚的思想在大脑里回顾一番,然后再奋勇地作出决定,完成了某
项英勇的事迹。这样写出来的人物非常高大,思想品质也很高尚,但看来看去,总
是些高大全,而我们看到的人物总是这个样子。前一段时间看报纸,说某位英雄—
—好像是跟保卫国家财产有关的,被抢劫了,虽然他看到歹徒手里有刀,但是他想
到,这是国家的财产,我们要以国家财产为重,个人的利益应该服从国家利益,等
等。有了这些高尚的思想过后,他才决定,不论歹徒有多么凶残,也应该奋不顾身。
这样的文章看起来很符合提升格调的要求,但是与事实似乎不太符合。比方说,被
抢劫了,第一个念头就是:追,还是不追?至于其他高尚的思想,能不能那么快地
表现出来,是一个疑问。但这样不符合要求。从小受到地教育告诉我,必须先提升
自己的思想,使之到达一个比较高的境界,要把祖国人民道德思想等等一起考虑过
之后,得到一个崇高的目标和高尚的思想境界,我做的事情才会比较高尚。假如不
经过这一方面的加权运算,径直去做某事,格调也就不会高。如你所见,本人的格
调甚为低下,但我也不打算专门为提升格调而再次回到小学生的时代。
    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我大概能够成为一条格调论的漏网之鱼了,这使我深感
幸运。翻开很多文字,这种升华形式的格式到处都是,这就让人觉得不妥当。中国
的文字很多,说来说去都是那个样子,很容易造成另一种贫乏状态:极端的例子是
文革。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语言环境比文革好了许多,但还是令我有些担心:倘若要
我在文章格调和思想相对自由二者中选择其一,这就比较容易,提升格调的文章也
不难写——这是相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但很快也可以发现,假如这类文章写多了,
会使人陷入一种迷糊的状态,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否品格高尚,还是带有吹嘘的成分。
所以现在格调式的文章没有那么直露,而是戴上了许多帽子,比方说:爱国、团结,
等等。当然不是说所有的爱国思想都是这样写出来的,倘若我这样说,那就是对我
所尊敬的先烈们的不公正。诸位可以看出,假如我们反对,就要冒被扣上“不爱国”
“不团结”这样大帽子的危险。所以我现在也想到了,我该好好学习我的专业,不
该在这里四处胡说。

--

    ███▉ █▉     █▉█▉ ███▉ ███◣ ███▉ ███▉
    ███▉ █▉     ★  欢迎光临恋爱世纪版  ★ ███▉ ███▉
    ██▇◣ █▉     ◥██◤ ██▇◣ ███◤ ██▇◣ ██▇◣
    ██     ███▉   █▉   ██     ██◥◣ ██▇◣ ██▇◣

※ 修改:·flyfree 於 Feb 23 09:16:30 修改本文·[FROM: 192.168.39.87]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9.87]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