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hou (上帝耶和华),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恓惶的爱情 迷幻的弥塞亚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Mon Apr 22 23:02:10 2002), 转信

恓惶的爱情 迷幻的弥塞亚

--屠格涅夫小说《阿霞》的文化解读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屠格涅夫(1818-1883)的创作生涯步入了辉煌时期,其哲学
、政治思想也渐趋成熟。从一八四七年始,陆续发表在改组后的《现代人》杂志上
的《猎人笔记》系列作品博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特别得到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
等一些文化名人的认可,别林斯基在《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第二篇)中用
了不少的篇幅为这位新人喝彩。一八五二年,屠格涅夫因发表悼念果戈里的文章而
被逮捕,同年,《猎人笔记》单行本问世,使屠格涅夫当之无愧地成为反对农奴制
的一名旗手。时代的要求把屠格涅夫推到了俄罗斯政治的前台,屠格涅夫那些富有
浪漫、抒情气息的作品更多地被作为批判现实意义的解读。一八五六年,屠格涅夫
的长篇小说《罗亭》在《现代人》第一、二期发表,以及随后的中篇小说《阿霞》
、长篇小说《贵族之家》的问世,为俄罗斯知识分子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民族的出
路问题提供了更为深刻的反思途径和争论题材。沿着普希金、莱蒙托夫的路子,屠
格涅夫的系列作品继续表达了俄罗斯知识分子在漫长而又艰巨的民族现代化进程中
身份焦虑、灵魂的自我拷问以及对未来无边的期望等复杂的情绪。
屠格涅夫的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俄罗斯文化史上争论的话题之一。十九世纪上半
叶,它是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中斯拉夫派、西欧派以及官方意识形态争论的焦点;
十九世纪下半叶,它是俄罗斯民粹派社会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批评对象;十月革命前
后,屠格涅夫及其作品在俄罗斯社会出路问题的大论争时同样也是俄罗斯社会反思
与回顾的话题;苏联解体后至今,屠格涅夫又成为俄罗斯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新一
轮批判与借鉴的争论性人物。俄罗斯民族频繁剧变的历史注定使屠格涅夫作品中所
蕴涵的政治意义更为凸出,(俄罗斯、中国)人们更为喜欢从屠格涅夫的作品中读
出他的政治答案。与政治解读相反,屠格涅夫小说中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画面"和
细腻的"风貌特写" (别林斯基语)是俄罗斯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神笔",
纵使俄罗斯"三巨头"的其他二位(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方的声誉后来
越来越盛时,屠格涅夫独特风格的小说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坛上仍然要占一席之位
,因此,作为纯粹文学意义上的审美解读也构成欣赏屠格涅夫作品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更为深刻地把握屠格涅夫作品,摆脱传统的二元价值判断,许多人已尝试从
宗教、哲学等角度对屠格涅夫作品进行阐释。随着对俄罗斯,原苏联历史的重新评
价,以及"现代化"理论的引入,屠格涅夫的作品越来越显示出丰富含义。
屠格涅夫作品的题材丰富,创作数目繁多,本文不可能在这短短的篇幅内对他的作
品进行多角度的详尽分析。可能与自身的性格、爱好、经历等有关,屠格涅夫的作
品中经常叙述一些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屠格涅夫的政治观点、哲学思想、美学观念
等,都通过这些精心营造的爱情故事中折射出来。本文选择屠格涅夫五十年代后期
一篇经典性作品--中篇爱情小说《阿霞》进行分析,试图从男主人公恓惶的爱情故
事中窥探出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在社会急剧转型时的文化心态。



俄罗斯文化思想总是表现出深刻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这与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与宗教
信仰有关。俄罗斯广袤的土地蕴涵着原始的粗犷性与神秘性,由东罗马帝国北扩的
东正教虽然在某种角度上造就俄罗斯的灵魂,但与受拉丁文化影响欧洲人相比,俄
罗斯人的天性中总散发出一种"自发的原始力量"。俄罗斯的基督教中,天然地充满
异教因素。在典型的俄罗斯人身上,自然多神教的质朴与东正教的禁欲主义,现实
的羁绊和对彼岸世界的追求,总是出现剧烈的冲突。俄罗斯这种民族性格促使俄罗
斯人在养成了对超验事物的追求和为信仰而忍受痛苦和牺牲的能力的同时,其宗教
力量发生转向,"从一种宗教目标自然地转化为社会目标"。[1][P3]
当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政权拜占庭帝国陷落后,俄罗斯民族突然发现自己的政权竟
然是东正教信仰唯一的承担者,有关莫斯科是第三罗马帝国的学说,成为当时俄罗
斯民族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在这弥塞亚思想笼罩下的第三罗马帝国,像古代犹太
人一样,寻找真理的王国成为俄罗斯民族的神圣使命和潜在动力。在教会本土化过
程中,宗教信仰和民族感情相互融合与促进,受西罗马帝国影响下的基督教意识形
态,因与东正教帝国统一世界的观念相左,被俄罗斯人们理解为第三罗马帝国的撒
旦邪魔。
从十七世纪始,俄罗斯根深蒂固的第三罗马帝国思想开始出现了动摇。由一个祈祷
仪式分歧诱发的旧礼仪派分裂运动,给俄罗斯第三罗马帝国思想沉重的打击。俄罗
斯是否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东正教王国以及俄罗斯民族能否履行自己的弥塞亚使命已
经成为部分精英分子思考与怀疑的问题。旧礼仪派的分裂运动,虽然招致了东正教
意识很强的俄罗斯人们的普遍抗议,使君主在普通国民心中丧失了宗教合法性,但
旧礼仪派运动最终迫使了俄罗斯社会政治结构的分裂与重组,政教的分离以及世俗
政权位居了国家和教会的要位成为它的重要成果。彼得大帝的改革是俄罗斯第三罗
马帝国思想在十八世纪遭到的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与旧礼仪派分裂运动不同,彼得
的宗教改革完全采取一种外援性的激进方式。他无视于人民的宗教感情,与传统东
正教一刀两断。为达到改革目的,彼得甚至杀死东正教旧信徒的亲生儿子。彼得的
改革,不但使俄罗斯民族走向了富强之路,而且引导了俄罗斯思想走向了启蒙之路
,但这个过程只发生在俄罗斯社会上层,发生在贵族和官僚阶层,而人民则继续生
活在古老的宗教信仰和情感之中。彼得大帝的宗教改革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个转折点
,是决定俄罗斯未来的一个重要事件,甚至可以说是俄罗斯"现代化"的起点。
根据对彼得改革的评价,可以划分十九世纪俄罗斯思想界的各种派别。斯拉夫派迷
恋于俄罗斯的东正教传统,看到了彼得改革的暴力;西欧派只看到欧洲文明的先进
和俄罗斯文明的落后,无视俄罗斯古老历史的任何特性。事实上,彼得的改革是不
可避免的,俄罗斯不可能继续以一个封闭的帝国,在军事、航海、经济落后状态下
,在缺乏教育和技术文明的条件下继续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民族不仅
不能履行自己伟大的弥塞亚使命,而且,它的独立生存还会受到威胁。俄罗斯必须
在继承民族优良的传统上加入世界俱乐部。
然而,彼得改革之后的俄罗斯并没有与西欧的经济制度并轨。作为欧洲启蒙主义信
徒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一边与伏尔泰和狄德罗通信,一边却最后完成了农奴制的建
构。受西方启蒙主义影响的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本来是改革的受惠者,这时突然
产生了热爱民众的渴望,农奴制生产关系激起了十九世纪俄罗斯富有良心的贵族知
识分子的痛苦抗议。俄国贵族知识分子这时审视自己,发现自己临渊而立。一方面
,他们是农奴制中的上层剥削者,在普通俄罗斯人面前有罪,而具有东正教传统的
俄罗斯人们把他们当作异己分子;另一方面,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与当局最高统治
者也有冲突,他们觉得最高统治者不能履行俄罗斯民族弥塞亚的使命,而当局也把
他们严加管制。因此,十九世纪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和社会关系呈现一种病
态,他们成为俄罗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双重牺牲品"。[1]



   从十八世纪中期开始到十九世纪中叶的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精神面貌大致可以
放在这种文化背景加以考察,从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作品中开
始出现系列"多余人"形象是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也包括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出
现的部分平民知识分子)的心态的典型表现。当然,用"多余人"概括十九世纪俄罗
斯贵族知识分子形象,既是恰当的,也是危险的。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复杂的精神
面貌,在不同个体身上有着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作家作品中也有不同的个性表达
。当"多余人"概念的内涵面临着无限扩大的同时也丧失了表达的优势。
现在我们言归正传,回到屠格涅夫的中篇爱情小说《阿霞》。该小说男主人公N先
生,作为一个典型的贵族知识分子,"年轻,健康,快乐,钱花不完,不曾遇到任
何困难,无忧无虑地活着,想做什么,就什么"。二十多岁就到国外,不是为了完
成学业,只是好奇,看世界,追女人,无所事事而又略感到失意、迷惘。主人公"
不喜欢在国外跟俄国人做朋友",觉得他们自满,傲慢,同时又胆小怕事。就这样
,主人公在混混沌沌的心境中,对什么都不满,但又不知道追求什么。小说开头一
节的简单交代实际上把接下来的故事情节置入这样的语境:俄罗斯前途未卜的历史
命运和当时比较清醒的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沉重的心灵处境。西欧派和斯拉夫派都
自认找到农奴制俄罗斯的治病良方,实际上,这两种观点由于本身致命的缺陷都无
法解决俄罗斯文化教育的落后和政治经济体制上的腐朽,无法完成东正教俄罗斯民
族梦想已久的弥塞亚使命。小说中对N先生的描述,实际上是屠格涅夫本人对俄罗
斯当前处境的深刻体验。他乡与故国,都不是主人公心灵永恒的栖息地。
虽然弥塞亚一直没有降临,但俄罗斯人宗教虔诚般地期盼与上下求索的努力一直没
有停止,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俄罗斯民族弥塞亚朦朦胧胧的样子。对于作家来说,虽
然他们不可能像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等一样地对社会进行理智的剖析,然后对未来
进行理性地设计,但他对心中的弥塞亚也有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于作家屠格涅夫来
说,弥塞亚的来临,就如一个纯洁靓丽的少女飘然而至,一段纯真无暇的爱情兀然
邂逅。爱情,生命的弥塞亚,因此在屠格涅夫的笔下就有丰富的宗教文化意蕴与政
治含义,捕捉这份纯美爱情与追求某种社会理想就有了联系。也许我这样理解屠格
涅夫的作品有点牵强,屠格涅夫的某些作品如《初恋》完全可以撇开其社会意义、
毋须故作高深地进行解读。当然,我们可以说,屠格涅夫的某些作品是可以除外的
,他大部分作品,还是喜欢把主人公的文化心态、政治抱负、道德品行、个人性格
、人性魅力等放在把追逐爱情的过程中去展示。长篇小说《罗亭》就是典型的例子
。男主人公罗亭那种在"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的畸形人格被置于追逐少女
娜达丽亚的过程中特别上"私奔"这个戏剧性情节演示,俄罗斯知识分子那种复杂的
性格与矛盾的文化心态跃然纸上。追求一份爱情实在是一场残酷的政治较量,一场
男女双方携带的异质文化的剧烈撞击。
实际上,把阿霞当作男主人公心中的弥塞亚是颇难成立的。阿霞是一个贵族的私生
女,从小在下层社会生活,不具备俄罗斯贵族的那种教养,后在贵族社会出入时,
又养成一种孤僻与善变的性格。这一切与主人公理想中的弥塞亚构成了微妙的差距
,成为主人公N先生的心痛。当主人公与阿霞初见面时,阿霞的天生丽质、矜持浪
漫给主人公带来了"无对象、无目的的期望和带甜味的烦闷。"随着对阿霞的逐渐了
解,阿霞那种矫作、乖僻的缺陷才渐渐褪去,从阿霞身上体现出的斯拉夫人原始野
性--热情,率真慢慢占据主人公的头脑。阿霞完全没有贵族女人的那种谀媚与懦弱
,所爱所恨均言义溢表,简直是俄罗斯文化弥塞亚的化身。当阿霞与加京的兄妹关
系未明时,主人公孑孓地出游排郁;当加京澄清他俩的关系时,

现在我所感到的已经不是那种模糊的,不久以前当我心灵舒展、歌唱、而且觉得它
什么都了解,什么都爱着的时候,我所体会到的那种无所不包的渴望的感觉……不
,幸福的渴望在我心里燃烧着。我还不能够叫出它的名字--但这已经是幸福,这已
经是完全的幸福了--这正是我所乞求,我所渴望的幸福。

爱情的弥塞亚悄然而至,主人公伸手即得,接下来读者耐心地等待就可以分享主人
公的爱情蜜汁了。
然而,冷酷深邃的屠格涅夫并没有满足我们大团圆的愿望,当阿霞主动地提出"婚
事"时,主人公却犹豫起来了,本能地编造一个不能成立的理由拒绝了这份爱。爱
情鸟受伤地飞走了,再续前缘永远从此只是追赶不上的梦。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
屠格涅夫要把这样的爱情故事刻画成那样凄悲绝美:轰轰烈烈的开头,冷冷清清的
结局;情情义义的相爱,怨怨恨恨的分手。相爱的理由不是为了金钱地位(这在当
时是非常正常的事呀),分手的原因不是因为道德堕落。男主人公面对骤然而至的
爱情,竟然会惊慌失措,让即将到手的幸福从指丫间瞬间流走。屠格涅夫所叙述的
爱情悲剧不得不给我们另一种思考,阿霞是不是N先生的爱情弥塞亚?是什么原因
促使这美仑美奂的爱情夭折?




《阿霞》于一八五八年《现代人》杂志第一期发表后,倍受读者争议。车尔尼雪夫
斯基在《阿霞》小说问世不久后曾发表其读后感《约会中的俄国人》转述了当时读
者对此小说的看法:"主要人物的性格不能首尾一致,假如这个人像小说前半部描
绘的那样,那么他就不能这样卑鄙粗鲁地待人处世;假如他能这样待人处世,那么
从一开始就应该把他给我们描绘成一个十足的卑鄙之徒。" [2][P12]当然,这只是
一些读者的肤浅看法。作为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家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本人,则敏锐地
读出屠格涅夫的作品中批判贵族知识分子犹豫不决的性格弱点和半途而废的行为缺
陷,从而为自己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找到了反面佐证。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N先
生在爱情方面的犹豫和退缩,并不是像后来的西欧学者那样认为它只是屠格涅夫个
人经历的写照,(在屠格涅夫部分小说里,确实能够读到屠格涅夫的影子),它极
富典型性,在屠格涅夫的其他作品例如《浮士德》、《罗亭》以及同时代的涅克拉
索夫等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相似的表达。
屠格涅夫写作《阿霞》的目的到底是不是只是为了提供一个舞台展示十八世纪左右
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徘徊观望、无所适从的复杂心态,描述他
们虽有抱负、才华,但由于所处地位的局限,却不能把这些理想付诸行动的软弱行
为?也许这个问题并不值得追问,本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读者接受理论本身就否定
了作者在文本接受过程中的(唯一)发言权。车尔尼雪夫斯基上述观点是有道理的
,但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为什么总在关键时刻会有这样懦弱的表现
?难道一八二五年由贵族革命家发动的反对沙皇的十二党人的起义也不是一种果敢
的行为吗?屠格涅夫在小说《阿霞》的结尾出写道:"有着这样的一个妻子,我可
能不会幸福"。与前文呼应,阿霞也许并不是小说主人公N先生真正的爱情弥塞亚,
那段美好的爱情或许只是主人公的一个瞬间的幻影,当真相显露时,爱情也就结束
了。
《阿霞》中叙述的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恓惶的爱情极富有隐喻意义,它是俄罗斯知
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文化心态的聚焦镜。自彼得改革以来,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虽
然给本民族的未来设计了种种方案,但知识界各派别对俄罗斯的未来包括政治制度
、经济体制、文化教育等从来没有统一的目标。对于屠格涅夫这种对本国和西欧文
化都有深刻体验的人来说,西欧派和斯拉夫派都不能拯救俄罗斯走出泥潭。阿霞身
上所象征的俄罗斯原始的美德,终究是俄罗斯的一个错觉。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所
处的政治经济地位,本能地要求俄罗斯弥塞亚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任何激进的、冒
险的,对他们稳安的生存状态构成威胁的,都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挑战。因此,阿
霞的悲剧,只是俄罗斯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理智的、无可奈何的选择。
    唉,恓惶的爱情,迷幻的弥塞亚!







参考文献:


[1](俄)屠格涅夫.初恋.萧珊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
[2](俄)屠格涅夫.罗亭.黄伟经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3]李兆林 叶乃方编.屠格涅夫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4](俄) 尼.亚.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邱运华等译.北京:东方出版
社.1998.
[5](苏)涅.纳.纳乌莫娃.屠格涅夫传.刘石丘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6]高文风编译.屠格涅夫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7](法)安德烈.莫洛亚.屠格涅夫传.潭立德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3.3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