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ya (··全方位失忆··),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浅谈佛家的一些数字(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Jun  7 12:28:53 2002), 转信

自汉代摄腾摩与竺法阑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作为中国
的三大宗教之一,佛家的思想自然是博大精深,特别是在佛家经典中经常会出现一
些数字,今天我们就来侃侃这些有意思的数字。


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与三千大世界
《长阿含经》云:佛告诸比丘:如一日月。。。。。。是为小千世界”又见《阎浮
提洲品》:一小千世界。。。。。。是为三千大世界”这一段话说的是,一千个世
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唯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
”为一“大千世界”。因“大千世界”中含小千,中千,大千三种“千”,所以又
称“三千大世界”。三千大世界是佛教宇宙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其中的世界有一定
的组织形式,而且,更重要是,它们一起生成,一起发展,一起毁灭。


三界
“三界”是佛教一个重要的概念,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依《华严经》等佛教经
典说,欲界众生欲望最多,主要有四种:一是情欲;二是色欲(即物欲);三是食
欲;四是淫欲。色界欲望较少,主要有两种,一是情欲;二是色欲。无色界众生欲
望最少,只有一种情欲。欲界是“欲强色微”,即欲望强盛儿物质环境相对较差;
色界是“色强欲微”,即物质环境相对较为精妙,而众生的欲望相对比较少;无色
界是“色绝欲劣”,即那里没有物质现象,纯是精神世界,众生的欲望虽少却有外
邪之嫌,古云“劣欲”。欲界众生主要生活在佛教的物质世界里,包括四大洲上,
海水或地狱中以及须弥山上的两重“地居田”和最靠近大地的天空中的四层天界上
的生灵。我们人类就是其中之一。欲界有六层天界,即六重天堂。在这里提供种种
欲望的满足,但多是感官的快感和愉悦。色界在欲界六天之上,有四个大的层次,
称“色界四天”或四禅天”。每一禅又分几重天界。一般说是初禅三天,二禅三天
,三禅三天,四禅九天,共一十八天,也有说十六天,十七天及至二十三天者(加
上欲界六天和“四无色天”即人们常说的“三十三天”)色界仍有物质现象,但这
里的物质与欲界相比,更加细微精妙,是一种殊胜形色的存在。色界众生从初禅开
始,便已断绝了粗俗的口腹之欲。每上一层天,感官欲望的追求便有所减弱。至四
禅天,生理上的苦或乐的感受已完全消失,只感受经过净化的思维或意识的愉悦。
无色界分为四层,称“四无色天”。无色界是纯粹的精神世界,即无形色,也无任
何方位场所。其中的生灵即无物质的身体也无物质的国土宫殿,只有精神上的“自
我”存在。佛典一般说因无色界无形色,所以“不可说”。


十界
佛教的十界是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
佛。
前六者即“六凡”,后四者即“四圣”。


六道
佛教奖三界众生,按其生活的境界和轮回的归趣,分为六道。六道又名“六趣”,
指众生由善恶业因的差别而在轮回中趋向不同的处所,包括“地狱趣”,“恶鬼趣
”,“畜生趣”,“阿修罗趣”,“人趣”和“天趣”六类。其生活状况也有明显
的苦乐之分或苦乐的程度差别。因为佛教认为动物都是前世造了恶业的人转生投胎
,所以畜生趣又称“旁生”。《大乘义章》说:此六种,经名为“趣”,亦名为“
道”。按这种说法,称之为“趣”,是侧重于结果而言的,果是因的归趣,所以名
为“趣”;称之为“道”,是侧重于原因方面而言的,善恶两种业因可使人通向不
同的结果。六趣的划分,体现了佛教的两个核心原理,一是善恶业报的原理,二是
生死轮回的原理。


四圣
“四圣”即是在“十界”中提到的声闻,缘觉,菩萨,佛。
声闻,梵音“舍罗婆迦”,指通过听闻佛陀的言教,悟解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
而入于涅磐境界的佛之小乘法中弟子。 缘觉,又称“辟支佛”等,指那些深有慧
根,无师自通的觉悟者。他们或通过思索十二因缘之理(后文另有解说),或通过
飞花落叶等外缘的触动,而觉悟无常,断惑证理。因他们无师自通,故可称之为“
独觉者”。 菩萨,全称是“菩提萨陲”。经论及注释对此解释不尽一致。菩提二
字,意义较明确,即“道”或“觉”之意。对于“萨陲”,解释很多,有说是有情
之义,有说是勇猛之义,有说是众生之义,有说是化他之义。比较普遍的意见是,
菩提萨陲可译为“大觉有情”或“觉有情”。也就是说,菩萨一方面自修佛道,另
一方面又发大慈悲心,普化众生者。这种“自利利他”,不独自求解脱,而且发愿
使一切有情众生都得无上道的宗旨,显示了大乘佛教的重要特点。 佛,为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略称。佛陀有觉悟,觉察得意义。觉悟指对有常无常等一切
诸法之事理都能觉知,并了了分明,就像从梦中醒来一样;觉察指能觉察烦恼,是
不为害,就像明察秋毫的人觉察盗贼一样,即已知之,就能自觉的加以防范。《佛
地论》有云:“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故
名佛。”佛之所以高于一切,就在于自觉觉他,即所谓的“先知先觉”。


四劫
《长阿含经》卷二十一《三灾品》说:“佛告比丘。有四事长久无量无限。不可以
日月藏数而称计也。云何为四。一时世间灾渐起。坏此世时中间长久。不可以日月
岁数而称计也。二者此世间坏已中间空旷。无有世间长久迥远。不可以日月岁数而
称计也。。。。。。”这四个时间极长的阶段,总名四劫,分别称之为成劫,住劫
,坏劫和空劫。


十二因缘
《增一阿含经》说,十二因缘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
有,生和老死。其中无明和爱,取是烦恼;行,有是业,其余七者,是苦。佛教认
为世界一切事物,都由于因缘转合而生成流转变化的,有因必有果。由于有烦恼,
所以产生业,由于业力的作用,世间一切有情就在苦中生活,所以又生烦恼,“此
三种,互相生而不往,如轮之转也。”十二因缘论也是佛教的一个基本理论。

--
我要找到的,是属于我的幸福。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72.6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