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ya (若即若离), 信区: Reading
标  题: 韩少功暗示了什么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Nov 12 13:49:24 2002), 站内信件

作家或出处:中国书报刊博览 邵双平


  韩少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作家。在当今中国,一个十几岁的小毛孩写本言不及
义耍点小聪明的书,或者几个不甘寂寞的小女子号称“下半身”用身体写作,都会
引起媒体不健康的激动和连篇累牍的炒作,但真正值得期待的作家并不多,而韩少
功正是不多中的一个。在我有限的阅读和不无偏激的判断中,这样的作家还有余华
、莫言、史铁生等屈指可数的几个。

  《暗示》是我读到的韩少功的最新文字,它的出现终止了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缺少惊喜和发现的乏味阅读,犹如一个远行者在经历了长途的枯燥无趣的旅程后,
终于可以在道路两边左顾右盼看到优美的风景。

  许多年前,我看过韩少功的小说《爸爸爸》、《女女女》,后来断断续续地在
不同的书本和杂志上阅读他文字从容见解深厚的散文和随笔,再后来是充满惊叹地
看完了那部引起过风波的《马桥词典》。当然,不能不提的还有多年一直以牛皮纸
作封面的杂志《天涯》——这是韩少功在海南那个热带岛屿奉献给中国思想文化界
最重要的礼物,它的影响和作用或许要超过韩少功其他所有文字作品,也是我每期
必读的少数杂志之一。再再后来,就听说韩少功离开海岛在湖南乡下自己当年做过
知青的地方买地建房,过起了隐居生活,当我以为很久没有动静的韩少功要在文坛
上消失的时候,一部《暗示》又及时地让我恢复了对他的期待。

  如果你读过《马桥词典》以及韩少功更早的其他小说,你可能会震惊于他通过
词语剖析生活内蕴的能力,一句属于马桥的方言或者一个乡下人的外号,都能成为
他构建小说的一砖一瓦。如果你阅读过他那些数量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的随笔,你
可能会在从容不迫的文字中读到他的冷静、深刻和犀利,对于这个世界,韩少功是
一个有自己独特看法的人。而随笔在表达对世界的看法时更加直截了当,不像小说
那样拐弯抹角,在某种意义上,《暗示》更接近于随笔的韩少功而不是小说的韩少
功。就像韩少功自己说的那样,他在写完《马桥词典》后说过:“人只能生活在语
言之中。”但实际上他刚说完这句话就心存自疑,并开始想写一本书来推翻这个结
论。于是,在《暗示》中,我们就看到了言词未曾抵达的地方生活的存在和怎样存
在,通过阐释和陈述场景、表情、面容、服装和仪式,记忆、情感、性格、感觉和
命运,教育、政治、经济、暴力、都市化和文明传统,韩少功告诉了我们这些具象
符号在人生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本关于具象的书,不仅像随笔,而且有
点像理论。

  我最初在媒体上见到关于《暗示》的介绍,说它是部长篇小说,并紧接着说它
其实不像小说而更像随笔,质疑韩少功把它当作长篇小说的动机和目的。让人感觉
意味深长和有趣的是,当我花三天时间看完《暗示》时,却发现全书三十二万字中
,从未有一处把这本书当作长篇小说。在《前言》中,韩少功是这样说的:“我们
有时需要来一点文体置换:把文学写成理论,把理论写成文学。就像一群胡作非为
的学生,在下课铃响起时上课,在上课铃响起时下课。”他还说,“对于这一种文
体破坏,我请师生们谅解。”一个优秀的作家,从不为自己的写作是什么文体担忧
,那是留给评论家的事。我想有些人也许看完了全书,却独独没有看到这一段话,
事情就这样被断章取义了——不,没被断章取义,而是无中生有。

  我无法完全获悉韩少功究竟暗示了什么,但我想生活的暗示无处不在。

--
我要找到的,是属于我的幸福。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72.6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