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designerDrug ( 吉川春代),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无法埋葬的背影——海子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3月26日17:01:15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纪念海子辞世十六周年

编者按:
  2004年夏天,银川——德会哈——日喀则的路上,那些冰冷的夜晚,青藏高原的月色
下,海子的诗与我同行,穿越喜马拉雅山。孤独的深处,我听见天梯上的夜歌,我相信,
我们都没有忘却他。

  安徽,青海。中国西北/东西两个代表性地域里,20世纪最后隆起的两峰诗歌高地:海
子,冒耀。他们的诗歌路向代表了北、南中国诗歌的高度,但又惊人相似地向诗歌的内核
逼近了。明天,是海子辞世16周年忌日。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举敬,就像海子留给尘世之眼/
忆的最后九个字:“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感谢诗歌,让我们如此尊贵,感谢为华语诗
歌前行而努力的任何实践者。感谢贵州诗人郑望春于2005年3月24日12时长途电话递来本期
敬祭海子的主题名。春暖花开面向诗歌。

  大学时的海子

  王晓渔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1989年3月26日下午5时30分左右,一列呼啸而来的火车仿佛呼啸而过的时代,驶过山
海关附近冰冷的铁轨——铁轨上那个温暖的身体顿时一分为二。16年过去了,现在谁也无
法知道,躺在坚硬枕木上的海子,在最后时刻会写下什么样的“绝句”。那是一段火车慢
行道,尽管如此,生与死之间最多也不会相隔0.01秒。

  后来的写作者,迅速将这个短暂的时刻定格成永恒的瞬间。关于诗人之死,我们可以
听到无数种说法:有形而上的,比如将之称为“诗歌烈士”;有形而下的,认为自杀只是
一种文坛登龙术。同行们的想象力在这个方面尤为擅长,最终的结局却无非是“文人相轻
”或“文人相重”。但是,更多的诗歌外行包括海子家人,如何看待这件事后张扬的自杀
案?海子原名查海生,如果说“海子之死”是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查海生之死
”则是一个儿子的意外死亡。“儿子之死”不像“诗人之死”散发着文化的芬芳,却更能
体验到致命的疼痛感。

  查海生是一个农家少年。即便他后来没有成为著名诗人,在15岁考上大学的1979年,
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查湾,已经称得上草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居住于乡村的那些诗
歌外行们,并不明白“凤凰涅 ”的道理,在他们看来,不管“为诗歌献身”还是“为荣誉
献身”,都是不可理喻的。如果要在活着的中国政法大学教师查海生和死了的著名诗人海
子之间做一个选择,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家里人高兴得不得了,”母亲曾
这样回忆儿子刚刚工作后的情景,“第一个月90元的工资,他寄了60元回家。”狂人书信


  那一年,查海生在家乡过寒假,专门给自己所在的哲学教研室主任写信,打算请半年
病假,但他后来又改变了主意,还作了一个书面说明,表示要安心上课,在教学上做出成
绩,争取年内评上讲师。在奔赴山海关之前,海子写下几封不是遗书的遗书,其中一封这
样写道:“两个道教巫徒使我耳朵里充满了幻听,大部分声音都是他俩的声音,他们大概
在上个星期四那天就使我突然昏迷,弄开我的心眼,我的所谓‘心眼通’和‘天耳通’就
是他们造成的。”

  一边是“争取年内评上讲师”的生活伦理,一边是“耳朵里充满了幻听”的艺术法则(
这不能仅仅归结为气功问题),它们足以撕裂一个血肉之躯。

  一分为二的外省青年

  海子不是两面神雅努斯,很难在生活伦理和艺术法则之间游刃有余,他更像“一分为
二的子爵”(准确地说,是“一分为二的外省青年”),死后无法缝合的身躯就是一个无言
的隐喻。作为家中长子,他一定深切体会到“长兄如父”的沉重;作为抒情诗人,他又必
须面对各种“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生活伦理和艺术法则、轻与重、都市与乡村,仿佛
剪刀的两翼,将一个生命断然剪开。

  最后需要声明,以上这些分析丝毫不影响我对逝者的敬重,以及对他那些天才短章的
热爱。给海子西渡你的如琴之身依然在夜晚沉睡琴马,两件黑暗中的银器还在沉睡。从秋
天,一只装水果的篮子还在沉睡。少女在梦中沉睡从春天到秋天,你一直在沉睡少女身上
的蓝色静脉一直在沉睡。在逝去的春天里她为爱情病倒,但并没有受伤。她在沉睡在梦中
,秋天的水果像一只杯子盖住了琴身,在少女的怀中水果不停地落下,黑暗中蓝色琴弦根
一样生长。少女仍在沉睡。

  八月之杯(外一首)海子八月逝去山恋清晰河水平滑起伏此刻才见天空天空高过往日
有时我想过八月之杯安坐真正的诗人仰视来去不定的云朵也许我一辈子也不会将你看清一
只空杯子装满了我撕碎的诗行一只空杯子———可曾听见我的喊叫?!一只空杯子内的父
亲啊内心的鞭子将我们绑在一起抽打西藏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没有任何夜
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他说:在这一千年里
我只热爱我自己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没有任何泪水使我变成花朵没有任何国王使
我变成王座。

  点评海子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普遍以放逐抒情为一大宗旨的“后新诗潮”中,海子的出现
堪称一种“奇迹”。在整个新诗史上,没有哪位诗人的抒情姿态比海子更为彻底。海子诗
的强烈浪漫精神集中表现在诗人自我理想的极度张扬以及对于庸常生存现实的深刻屏弃与
蔑视上。同时,海子的精神视野还聚焦于生命存在主题,使他作品中的抒情具有哲学的深
度与高度,极大地丰富了抒情诗的内涵。海子的艺术天才表现在他土地般旺盛、卓越的原
始创造力,他所独创的“麦地”、“黑夜”等意象具有符咒般的艺术感染效果,成为海子
诗的象征与标志,它在客观上强调了独创性对于一个诗人的重要性。海子诗超越时空的魅
力与价值凸现了诗作为一门心灵与精神的艺术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为中国新诗提供了不可
多得的深刻启示。——节选自《中国新诗300首》序言

  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
,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
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西川

  他所追求的“大诗”的理想,他对真理和永恒的超越性探究,他对生命的终极存在的
关怀与眷顾,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世俗生活无法共存的。海子,大概面临着生命中两难的境
地:选择尘世的幸福则可能意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弃绝尘世的幸福生活则可能导致
弃绝生命本身。海子最终选择了后者。——吴晓东

  在整个新诗史上,没有哪位诗人的抒情姿态比海子更为彻底。海子诗的强烈浪漫精神
集中表现在诗人自我理想的极度张扬以及对于庸常生存现实的深刻屏弃与蔑视上。同时,
海子的精神视野还聚焦于生命存在主题,使他作品中的抒情具有哲学的深度与高度,极大
地丰富了抒情诗的内涵。

  ——节选自《中国新诗300首》序言

  海子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抒情诗人。纵览他洋洋大观的诗篇,其中最令人震惊的元素
便是他的抒情。他的抒情的声音是他众多声音中最响亮、最尖锐的一种,是他被传诵得最
远的声音。——崔卫平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
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
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
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上世纪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
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
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
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
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
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
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
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19.133.176.232]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