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信区: Reading
标  题: 个人命运民族历史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3月28日16:16:05 星期一), 站内信件

个人命运民族历史

  2005-03-28 14:55:18



  热点聚焦
  □智效民(学者)

  “私人记录”填补了民间历史叙事的空白
  知识分子在历史巨变中的内心世界和不同际遇
  必须以忠诚老实、正直无私的态度来寻求历史真相

  只有宏大叙事的历史不是真实的历史
  近年来,傅国涌的学术成就令人吃惊:他三十多岁,没有正式单位,靠打工谋生,
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写作;然而从1999年至今,他竟有200多万字问世。这不但是
个奇迹,也是对现行学术体制和体制内学者的一种挑战。
  今年年初,他又推出一本新著——《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在中国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年能够像1949年似的,使中国社会发生那么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
是史无前例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思维和风俗习惯等各个领域。
面对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中国人肯定有不同的遭遇。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民
间叙事和历史记忆却显得那么单调,那么千篇一律。众所周知,只有宏大叙事而缺少具
体细节的历史不是真实的历史,它容易把非常复杂的历史过程简单化。简单化的后果,
会使社会进步失去参照,使民族思维出现退化。从这个角度来看,重新审视1949年所发
生的一切,挖掘深藏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人和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傅国涌曾经写过《金庸传》,近年来致力于现代知识分子研究。他选择1949年为主
线,把许多知识分子在这一年的见闻感想、喜怒哀乐集中起来,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他
们在那历史巨变中的经历和感受,也为人们全面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翻开这本书,可以看到作者选择了张元济、包天笑、陈光甫、柳亚子、竺可桢、胡
适、梁漱溟、宋云彬、夏承焘、夏衍、胡风、沈从文、浦江清、徐铸成等14位有影响的
知识分子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既有八旬开外的“三朝元老”,也有年富力强的知识精英
;既有出版家、科学家、金融家,也有学者、作家、报人和诗人;既有左翼文艺运动的
中坚力量,也有自由知识分子的核心人物,还有小心谨慎的纯粹学人。这些人的共同特
点就是既有各自的社会理想和学术追求,又有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当祖国面临巨大的
历史变革时,他们从各自的角度记录了这种变化和内心的感受。因此这些“私人记录”
不仅填补了民间历史叙事的空白,也为我们反思历史、面对现实和选择未来,提供了很
有价值的借鉴。

  大时代中知识分子的不同际遇
  书中人物是按照年龄排序的。从目录上看,作者选择了最能体现人物个性与思想的
关键词语,来反映他们在历史巨变中的内心世界和不同际遇。比如写张元济,用“及身
已见太平来”展示其兴奋;写胡适,用“根株浮沧海”诉说其“哀伤”;写梁漱溟,用
“动静之间”表现其定力;写宋云彬,用“不失书生本色”叙述其单纯;写夏衍,用“
从‘不习惯’到‘习惯’”刻画其忠诚;写沈从文,用一个“疯”字描述其状态;写柳
亚子,用“牢骚”介绍其尴尬;写竺可桢,用“选择”概括其处境……
  先说83岁的张元济。作为戊戌变法的亲历者,他从上海来到北平出席新政协会议时
,曾经应毛泽东之邀共同游览天坛。不过,这位曾经见过光绪皇帝和孙中山、袁世凯、
蒋介石的老人,并没有因此而诚惶诚恐,而是当面向毛泽东提出广开言路、下情上达等
意见。会议期间,他曾强调“当前患难正多,……此时且慢庆祝”,并担心内战结束后
这“六百万士兵如何处置”。此外,他还把自己写的小册子《中华民族的人格》送给许
多人,他认为如果只重知识灌输,不重人格培养,那就很容易诱导人们置良心于不顾,
单纯追求物质享受。这样发展下去,会造成整个民族的堕落。
  与张元济相比,柳亚子所受的礼遇不相上下。偌大一个中国,与毛泽东有过诗词交
往者十分罕见,而这位辛亥革命的元老、诗界革命的领袖,就是毛的诗友之一。柳亚子
是从香港应邀北上,共商开国大计的。他本来自视极高,认为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诗词
创作,除了毛泽东之外其他人无法与他相比。然而到达北平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并没有
被当局所看重。自负和失落交织在一起,再加上脾气不好,才使他牢骚满腹,并产生归
隐的念头。
  如果说柳亚子的牢骚与他的个性有关的话,那么宋云彬、夏衍、胡风和沈从文等人
的不适应、不习惯,就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了。宋云彬是左翼知识分子,按理说他从香
港北上,应该是百川归海、落叶归根了。但是他也有诸多不满:第一,对于许多人一下
子“变得满脸进步相,开口改造,闭口学习者”,颇为反感,因此他有“避席畏闻谈学
习,出门怕见扭秧歌”之叹;第二,对开不完的会,作不完的报告感到头疼,因此又有
“凡开会必有报告,报告必冗长,此亦一时风气也”的牢骚。这些东西如果不是出自当
事人日记,后人根本不会知道当时还有这些情况。
  与宋云彬相比,夏衍是老革命了。他1927年入党,经过漫长的地下活动,终于迎来
革命的胜利。1949年4月他奉命北上,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接见之后,又以中
共上海市委常委兼上海市文化局局长的身份南下。尽管如此,他也有许多不习惯。比如
一到上海,他就独自回家一趟。这本来是人之常情,却被保卫人员视为“冒险”行动。
老朋友冯雪峰来访,被门卫挡驾,气得冯讥讽道:“你们的衙门真难进啊!”他想改变
这种状况,有关人员说这是“制度”,是为了“安全”、“保密”。无奈之下,他只能
自嘲:“党的制度和社会风尚是难于违抗的,我努力克制自己,适应新风,后来也就渐
渐习惯了。我学会了写应景和表态文章,学会了在大庭广众之间作‘报告’,久而久之
,习以为常,也就感而‘不惑’了。”
  如果说夏衍还可以克制,那么胡风和沈从文就不是克制不克制、习惯不习惯的问题
了。胡风一生追求革命,是国统区左翼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1949年他兴致勃勃北
上,也是会师来了,没想到从一开始就处处碰壁。他与萧军来往,而萧军因为看不惯苏
联军队在东北的做法正在挨批,因此他也成了被攻击的对象。更要命的是,在第一次文
代会上,他被视为国统区小资产阶级文艺路线的典型,受到严厉批判。于是,许多好朋
友老熟人见了他都纷纷躲避。几年后他被打成反革命集团头目,这时已经露出苗头,只
是他书生气十足没有察觉罢了。即便如此,他还是写下一首《时间开始了》的长诗,以
表达对革命领袖的忠诚。于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就成了1949年胡风命运的写照


  民族的进步在于不断反思和自省
  从这本书里,我们再次看到中国是一个封建传统非常深厚、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
国家。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现代文明、特别是现代政治文明了解太少,因此当革
命成功的时候,革命队伍中的帝王思想、帮会习气和小农意识不但不会消失,还可能有
所膨胀。读罢该书,我觉得傅国涌的学术兴趣不是要纠缠历史旧账,而是想通过探寻历
史真相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因此我以为让这些深埋在历史尘埃中的故事
浮出水面,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在读书过程中,我经常想起秉笔直书、以史为鉴八个大字。这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
统,其目的是为了社会进步、国家兴旺。它要求每一个史学工作者必须以忠诚老实、正
直无私的态度来寻求历史真相,否则所谓历史就会沦为搞笑的哈哈镜。北京电影学院教
授崔卫平说:“傅国涌的文字之所以可信,在于他的理性、道义和人格力量处于同一条
直线上。在一个世事复杂的年代,傅国涌是一个忠诚正直的人。”即便如此,我觉得这
本书并不是无瑕可指,无懈可击。下面想谈谈我对这本书的一点意见。
  我注意到,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在叙述和议论时还有意识形态色彩,从而显得不够平
实,也不太公允。比如在写胡适的那一章中就有这样的话:
  尽管如此,他对国民党“恨铁不成钢”的惋叹之情,和要为蒋介石补台帮忙的尽忠
之情,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的仇视和对抗立场已经
表露无遗了。(第136-137页)
  在这里,胡适把只代表一小撮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和堂堂国家混为一谈,他所念念不
忘地为国家保留“尊严”、“人格”究竟意味着什么也就不言自明了。(第140页)
  这些话如果出自外行之手,我也许见怪不怪;但是出现在傅国涌笔下,就感到非常
遗憾。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性人物,独立的人格和对现代社会的清醒认
识,使他与现实政治始终保持距离。他既没有为国民党、蒋介石“帮忙的尽忠之情”,
更没有把“国民党政府和堂堂国家混为一谈”之意。因此这些贬损挖苦的字句,是站不
住脚的。有鉴于此,我以为第一是要深入研究胡适,包括他在四十年代的那些鲜为人知
的言论;第二落笔要十分谨慎,做学问的人要尽量避免使用意识形态化的语言。
  编者著:在智效民先生传来这篇稿件之后几天,他又传来傅国涌先生的说明,指出
文中两段引文并不是他原文所有,而是该书编辑擅自加上去的。另外,书中还有不少经
过处理的地方,包括傅斯年文全篇被删除。

  图:
  《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国涌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7.00元。





--
我带着天使之心降临
却让这片土地饱尝苦难
我想阳光普照大地,却不料竟成
                   赤地千里
我想送来甘露,却不料引来
                  洪水滔滔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6.171]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