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yifeng (郁闷), 信区: Rock
标  题: 1989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Jul 25 23:22:53 2002), 转信


 1989

  作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转折点,1989年无疑是值得一再研究的。摇滚乐从这
里进入了一个10年,并且艰难地摆脱了80年代的贫瘠、理想和幼稚。而青年的性格
也好象突然成熟,从单纯的浪漫,进入务实,甚至实用主义的理智之年。

  在美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下,我们进入了1989年。这一年是北京摇滚
Party最热闹的阶段,李季在这一年由摇滚实践者变成了忙碌的Party主办人,“星
光”的Party尤其令人怀念。“面孔”、“TOTO”、“唐朝”、“眼镜蛇”、“呼
吸”、与侯牧人合作的“现代人”、“青铜器”、“1989”也都是这一年组建的。
西三旗宾馆最初的摇滚群落(一个短暂的乌托邦社群,反映出摇滚的理想本质)、资
讯的膨胀、收入的增加、老外的热情,使得摇滚风景成型;借助1988年以来全社会
的热情、激进、开放和严肃的面貌,摇滚乐当然也有了蒸蒸日上的样子。除了
1988年组建的“清醒”似乎在追求空灵,其他的乐队几乎都走上了高大、膨胀的路
线;成功者如“唐朝”,在1992年12月发行的专辑《梦回唐朝》中一次性用完了中
国摇滚所有的大气和豪情,失败者如“呼吸”,1989年录制、1992年发行的专辑《
太阳升》已经成为晚会式假大空音乐的代名词。

  在社会动荡之际,音乐家们灵魂深处当然也颇有得失,个人生活的变动、演出
环境的变动,也多多少少影响到了他们。众所周知,“唐朝”的《太阳》的创作就
和丁武的新疆之行有关。有的乐队解散了,有的人却因为对现实失去兴趣而投身于
此。集体理想的迅速流失、对社会的热情关注向自我的迅速撤退,大家都是如此,
摇滚乐的位置也就变成了一种逃避之门。当然,首先,它的前景也和其它青年文化
在1983、1987年的遭遇一样,变得委屈和黯淡。大家都开始灰头土脸的——从这一
点,可以看出摇滚乐的众多误会之一:它在中国竟然被看作先锋艺术并冠以前卫、
实验的名字,是因为过去的中国没有青年的概念和实体,作为非阶层化的青年的产
生、成长必然要遭受社会的考验;在考验中,青年文化的确有广义的“前卫”涵义
,但迟早会在商业社会中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要不要改变、做什么、为什么做,
是这些没有单位也没有前例可循的浪子要思考的……至于更多,不说也罢。

  青年的变化有如电光石火,所有的虚妄在短时间内暴露无遗——大学生和摇滚
乐的感情,也是在这一年达到了高潮。3月的“现代艺术大展”把前卫艺术的炸弹
掷向了公众,摇滚乐的前卫已经算不上可怕,一种年轻的气质鼓励了摇滚乐和自由
主义的联合,“北京大学崔健后援会”甚至发展成了一个不小的组织。在没有基础
的浪漫里,人们对摇滚乐的信任盲目增长,这种信任一直持续到他们离开青春岁月
。在全国各地,任何人只要使用电声乐器和架子鼓,就会引来不多但绝对热烈的支
持,那些在舞厅里伴奏的乐手,很快有了类似地下音乐家的身份。后来,在狂欢的
气氛中,大家发现了不插电的、类似集会上的Bob Dylan的情形,青年和摇滚乐一
起体验着集体浪漫的颠峰,大家一样不现实,一样有责任感,一样热情。然后,青
年回到现实中去,埋头苦干,抛弃了好奇心、热情和别的;摇滚乐则没有什么务实
的去处,孤独地飞了,只好加倍地陷入空虚,要么向后来的颓废滑动,要么向美好
的幻境狂奔——众所周知,摇滚乐务实,只能意味着批判或娱乐,这在当时都是不
可能的。

  这个高潮像回光返照一样,用完了大学生,也是青年对摇滚乐最后的狂热。大
起大落的变迁,印证着社会运动——而不是艺术——的规律,迟早要让摇滚乐从精
英手中移交到大众怀里。


--

音乐渗透了我们的灵魂~~~
摇滚打通了我们的经脉~~~
看清了社会,看清了世界,看清了自己!!!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5.25]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