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wuzhe (风之舞 舞之韵), 信区: Rock
标  题: 音乐记事——北京摇滚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Sep 13 18:39:09 2002), 转信

随着接触的音乐多起来,慢慢也有了风格上的偏好,相对比较我喜欢调子低一些,
微微有点压抑的,风格偏迷幻加电子,干净的硬摇也不错(非硬核类),原来那种
凡是国外的音乐就一定好的念头也褪去了,学会了有甄别有选择去听,经常的情况
是,某一段时间听某一类东西,比如听了老崔的《解决》感觉很爽,于是就可能找
CRASH听听PUNK,听了THE CURE之后回去听类似的迷幻加电子,做学生比较苦闷,
所以偶尔也听金属发泄一下,BON JOVI,MR.BIG,VAN HALLEN都听一些,包括当时
大红的“枪炮玫瑰”。但DISCO,舞曲不听,假摇滚的不听,比如老鹰,后来大红
大紫的PEARL.JAM ,REM都感觉平平,早期的THE ROLLING STONE也不感冒。

    九十年代初国内的摇滚也很火暴,媒体大力造势,一夜之间,祖国大地盛开摇
滚之花。谁说我们比国外差,我们也有了摇滚乐嘛!个性青年个个都变成了愤青,
整天嘴里哼着DON`T BREAK MY HEART。

    不客气的说当时有很多作品不配众人如此高的评价,有些干脆就是假摇滚,比
如蔚华和呼吸,比如指南针,就是换个方式唱励志歌,空的很。更多的是乌合之众
。歌以咏志,连齐秦这样的流行歌手都能在文案中写到“音乐,不但是歌咏生活的
风烟,更应是抗议生命的代言!”那肩负着暴露社会反映社会责任的摇滚乐为何如
此的空洞,如此的无力。简单的讲:技术上不到位,思想上不投入,为摇滚而摇滚
,可悲。要知道,摇滚是一种生存状态!!!而不是什么乱七八糟鸟玩意!!!我
不敢说他们的动机不纯,也不怀疑他们缺乏激情,但表现出来的确实远离生活的,
中国摇滚一开始就被拔苗助长了,没有了土壤,没有了基础,谈如何发展,屁!中
国摇滚搞到今天这样子,是因他先天的畸形。

    再贫瘠的土地也会有果实生长,九十年代初还是有几位摇滚人的几部作品值得
称道的:

    崔健《红旗下的蛋》,不在于音乐,在于老崔的勇气。有几个已经被证明成功
的音乐人在做着老崔那样的彻头彻尾的变革,那样的不断的探索。

    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对都市小资产阶级的批判入木三分,《孤独的
人是可耻的》,《蚂蚁蚂蚁》,《赵小姐》......值得称道的地方太多,张更多意
义上象一个行吟诗人,对大众津津乐道的生活方式进行着孤独的评判,即使和者寥
寥,依然不妥协,这一点,让我想起了张承志。

    窦唯《艳阳天》,精品,无论音乐形式还是音乐理念。大量的采用民乐元素以
及大量的采用意识流,显现出音乐人的大气和驾御音乐的非凡能力,我个人认为,
当时的窦唯是我见过的最有灵气、最有才华的音乐人。

    至于其余的,有的是羁于技术,有的是缺少生活,虽有闪光却只能是火花一现
了。

    相对来讲,九十年代比起现在还好,大家多年地下的音乐沉淀下来,总有点货
色,厚积薄发,自然出色,可转到地上后,再沉不下去了,境地就尴尬了许多...
...


    也许是平日里听国外的多一些,回过头听北京摇滚就没了别人的那种新鲜感,
也就不那么兴奋。但也有好处,随着摇滚的迅速热烙,我这样的平常怪物似的人物
,也有人欣赏了。平地里多了许多摇滚同志,虽然他们连POP和ROCK的区别都搞不
懂,但这不妨碍他们热爱摇滚,捎带着过生日的时候,同学竟不约而同的送我摇滚
盒带,虽然大多仅仅是封皮上写着的摇滚。


    真正的同志不多,学校里有几个谈的来的一起搞了个乐队,主要翻唱老崔的作
品,《花房姑娘》,《投机分子》等等,有个贵州人吉他弹的特棒,是灵魂。他扒
带子,剩下的人编配器,可惜都不是科班的,甚至受过专业学习的都不多,更多意
义上是自娱自乐。不过气氛很好,令人怀念。还有个沈阳的朋友,他是弹古典的,
很谈的来。经常交换打口带。有一年夏天去看他,夜了,熄了灯,聊,聊音乐,聊
理想,聊爱情,聊到烟抽完了就睡在他们寝室的桌子上,很硬,难以入眠,但感觉
真的很好,隐隐的好象自己变成了流浪天涯的歌手(伍佰今天的成功可能负载了很
多人的理想吧).....



--
生活也许并不是生活、
我也许也并不是真正的我、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6.14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