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d (tomtomWaits longlongWay), 信区: Rock
标  题: 每周一辑 后摇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3月09日17:14:42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后摇滚释意


[此文来源于台湾小白兔音乐通讯第四期]

简单讲,后摇滚意味着,用摇滚的配器做非摇滚的音乐。吉他不刷扣、弹solo,只
用来制造一些声响;再运用许多计算机科技,合成技术、取样、电子鼓节奏等等,
在以往这些元素如果被用在摇滚乐团上面,马上会被耻笑,记得VAN HALEN当年加
入键盘的时候被冷嘲热讽的惨状吧。而在后摇滚阵营里,这些当年不入流的东西,
用起来可比吉他solo或是双大鼓多的多。

曾经有美国朋友开玩笑说,后摇滚就是那十几二十人的小圈圈自己玩起来的,现在
我们所称的后摇滚名人(团),大多数来自芝加哥,在DRAG CITY、Thrill
Jockey、Kranky几个厂牌底下,开始玩大风吹,出了一系列的专辑,成为一股潮流
,我们会将这股音乐潮流称为后摇滚。

这样讲当然是不够严谨的。

比较安全的讲法,与其说POST RCOK是音乐类型,还不如说那是一种作音乐的概念
、想法、或是意识型态。无疑的POST ROCK并不是外星物种,也是由一群人慢慢的
创造出来,他们依借着破除一切形式主义的想法,在原有的摇滚乐、爵士乐、室内
乐、民族乐等等范畴里去揉合、突破、实验、与创新,而之所以我们还称他们的作
品或是行事风格为后摇滚(还有「摇滚」这个字),也不过是后见之明。

文献回顾一下,最早出现后摇滚这个词的地方在英国的严肃性音乐刊物「The
Wire」。1994年,五月号,刊出Simon Reynolds写的一篇长文---「shacking
the rock narcotic」,里面提到,由于许多开创性的摇滚团体,用了许多「虚拟
」的手法,例如,把传统摇滚里经常用的吉他刷扣乐句,用一些取样自其它唱片的
声轨给替换掉,例如一段Disco节奏或是一小段很耸的合成器音色等等。这样的搞
(想)法,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乐种,Simon认为要他们一个新的名词,就是
POST ROCK。

到了1994年,后摇滚这个名词才首度出现在媒体上,当然不代表在这之前就没有后
摇滚这样的音乐型态,在九零年代之前,就有一大堆实验派的老学究和浪人不断的
思考、创作、辩证、解构、再解构音乐本质上的问题,也给后摇滚提供了肥沃的土
壤;既然是一个大问题,摇滚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和意识型态,自然不能不撩下去
搅和一番。

是与不是

必须强调的是,许多的音乐名词,都不是规范性的定义,只是归纳的结果,因此这
些名词本身的内涵即是模糊不清的,并没有很明显、可以辩明的界线,后摇滚也一
样。因此最快了解后摇滚的方法,就是找来听!Simon Reynolds认为,第一张后摇
滚专辑是Slint在1991年出版的Spiderland(另外还有Talk Talk的Laughing
Stock),接着,到了1996年Tortoise的「Millions Now Living Will Never Die
」成了一个可以被辨识的里程碑,而从Tortoise的团员们延伸出去的各种团体,早
就以美国芝加哥为基地,像蜘蛛网一样的到处连结、吐丝,交织出一幅「后摇滚」
的图像。所以,以下这些名字都或多或少会和后摇滚连结在一起:the Sea and
Cake、Labradford、Jim O'Rourke、John McEntire、Sam Prekop、Flying Saucer
 Attack、Mogwai、Sonic Youth、Gastr del Sol、Main、June of 44、
Stereolab、Trans Am、Dirty Three、Terantel、Sonna、Sigur Ros、Windsor
for the derby、Bedhead等等。

见山不是山

等你真的找了这些东西来听以后,你一定会发现「怎么差这么多?」没错,这就是
后摇滚,听到最后,又会发现,那些团怎么怪,突然做起舞曲,唱起民谣来了,那
就对了,既然这些后摇滚家族,他们创作意念和动机本来就是在打破规则,身为听
众,又何必去拘泥,限制我们的耳朵与脑袋呢?
--
Life finds a way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18.17.223.20]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