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DBoys (下辈子你最好小心), 信区: Rock
标  题: 摇滚与气节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Nov 27 13:45:16 2001), 转信

看了几篇《通俗歌曲--中国摇滚第一刊》上的“另类”文章后,我总觉得有些茫茫
然,虽然作者以几乎是宣泄的情绪用各种文字热烈而激进地表述着种种观点,可有
些观点总在我头晕目眩的时候相互碰撞着伺机逃逸,最终还是找不到了痕迹。恍惚
中,我突然萌发了要说几句的冲动,尽管我没写过什么文字类的东西,更没发表过
什么文章。我想,也许动力的来源就因为我也是一个狂热的摇滚迷吧。

音乐因子的多样性、广泛性常常使我们不敢确定某种存在着的声音就不是一种音乐
,但是我们完全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倾向来进行取舍。然而舍弃并不等于排斥,更不
是对自认不好的东西进行无端的攻击与污蔑。

这就要谈到玩摇滚也要有气节。我个人认为,这种气节不仅是摇滚人自身素养的体
现,也应当是摇滚人对待任何事或物的一种态度。比如说对音乐的态度,对滚迷的
态度,对名利的态度等。

我们知道音乐是不分国界的,然而在我们的摇滚圈却似乎又存在着某种对立的局面
,这当然是由个人主观意念造成的。我不愿充当一个和事佬的角色,但我只是想就
事论事的谈谈想法。比如现在的金属与朋克。我在《通》中看到朋克先声夺人地否
定金属,蔑视金属的老朽与呆板,而金属也痛斥朋克的浅薄与轻浮 ,或者二者均
不满于港台的流行乐坛。现在往往许多摇滚人对港台音乐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是无
病呻吟,俗不可耐,对此我并无不同意见,可是纵观国内摇滚现场,多少乐队又何
尝不是这样的肤浅和做作呢? 叛逆、颓废、绝望、谩骂、自甘堕落、自暴自弃等
等内容充斥在许许多多的摇滚作品中,而这些作品当中有多少也是为别人而摇滚的
造作啊,这从很多的摇滚演唱会现场就可见一斑。

其实,由于人类与生俱来就存在着的个体的不同,再加上个人兴趣爱好,环境的差
异,谁玩味什么样的音乐自然是其自己的事情,不至于因为你我不同而产生对立和
矛盾。试想,如果铺天盖地的尽是摇滚,那么最后一小撮顽固的“港台流行音乐分
子”就又变得另类起来,我想那时就又会诞生一群“另类”人士跳出来开骂了。


现在所谓的摇滚新生代,刚有点崭露头角便锋芒毕露地诋毁老一辈摇滚斗士,以不
知天高地厚的轻狂崇尚自我,以为年轻就是音乐革命的本钱,以为年轻就代表着摇
滚乐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有另一类我所遇到的摇滚群体(但愿真的也就是这样的极
少数人),即学院派(音乐艺术院校出身)对非学院派的骨子深处不易觉察的排挤
,摆出一副专业人士面对“乌合之众”的臭架子,一旦在乐器掌握上技不如人的时
候就吹捧自己的专业理论基础,最终潜意识里滋生的嫉妒也就造就了潜意识里的矛
盾。

否定异己而肯定自身,这本身就是一种狂妄的为人处世态度,根本就是狭隘,当然
毫无气节可言了。

反过来,就算任何异己的东西都着实是不堪入目或入耳的,那你大可捂好自己的眼
睛和耳朵好了,毕竟你并不能完全忽视它的存在。“出淤泥而不染”体现了一种洁
身自好的气节,但“‘处’淤泥而不染”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摇滚者们太需要这
样一种广阔的胸怀了。

我们不能为摇滚乐去界定一种形式上的标准,那样我们将限制摇滚艺术的发展。
因此,无论是Metal、Punk,都需要学会包容忍耐,在包容忍耐中才能更坚定自己
,才能在博采众长中汲取更多的音乐的养分。老牌乐队Metallica正是这样,它没
有因为金属而摈弃非金属,而是积极地从非金属中摄取元素。最终成功地将重金属
摇滚与传统的交响乐融合到一起,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似乎格格不入的两种声音相互
渗透竟也具有如此震撼的力量。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竹即是骨,一旦没有了骨头,也就不能再谈气节了。玩摇滚的人就更应该具有
骨气,应当保持自己的清醒,而不是在一群幼稚青年的盲目推崇之中寻找一种做偶
像的感觉。否则很容易在虚无的光环下丧失理性,渐渐被洪水猛兽般的商业经济侵
蚀,到最后做出来的东西也只是为了迎合媚俗的哗众取宠。可以想象,已经一身铜
臭的摇滚者若再次在音乐里向滚迷来证明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的摇滚精神,那将是
多么虚伪的一张嘴脸啊,这就好似女子改嫁后再谈守节,何人相信呢?你敢用
Nirvana的Kurt Cobain那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摇滚气节吗?

数年前,我与朋友上街闲逛。老远见一身材高大的青年乞丐昂首走来,满脸的黑垢
,乱蓬蓬的头发却也披肩,更显眼的地方是捆在腰间的草绳下竟然斜插着一支短笛
。虽然他衣杉褴褛,却很精神也很深沉地走在大街当中。“瞧,又一个搞摇滚的!
”朋友抿着嘴笑着对我说,一脸的奸相。我没有理睬,却在揣摩他如此说话的道理
。也许,国内摇滚乐的发展空间微不足道得让人窒息,而摇滚者也犹如是音乐的乞
丐,总在可怜地向圈外的人们哭诉,希望得到重视理解、渴望生存发展的口粮。如
果施主满意,蹦给两子儿就会感恩涕零;若无人问津,不是心灰意冷便是迁怒于社
会。于是许多摇滚人便在金钱的诱惑下纷纷落马,扑向曾经不屑和仇视的“俗海”
。-----然而自古就有真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肯为“嗟来之食”丧失气节,那么现
在我们那些自命清高的“同志”,你们所谓的气节哪里去了呢?

“音乐的目的,是激励并洁化我们的灵魂。”好的音乐能让我们得到崇高的精神享
受。国内许多摇滚者往往采用一种近于直白的情绪宣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深刻理
解,但仅是图了一时之快,其结果常常是四处受责,因其本身实在是违背了艺术和
美的常理,与政治压迫和听众音乐素质无关。早年一部叫《北京杂种》的片子,就
反映了摇滚者的这种尴尬。该片很玩实,可过于现实的东西就不一定是美好的,我
们需要含蓄地用一些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因为音乐毕竟还是一种艺术,尽管是
简单的音乐也是这样,容不得任何污秽的、露骨的甚至下流的语言来糟蹋,也难怪
它们没有众多的追随者,这样的东西即便是流行也非常的短命。这就又如我们的裸
体,在艺术家们的眼里永远都只是高尚的美的素材,而在一些无耻的人群里将只能
是淫秽的原始资料。同样的暴露身体,却因为暴露的目的不同,部位不同就造成了
影响的不同。有的摇滚者喜欢自我作践,以肮脏恶毒的语言、行为攻击自己,也许
是一种玩酷,但作为一个人来说,维护自我的尊严何尝不是一种气节的体现呢?但
是我并不是提倡做音乐要去迎合大众口味,为媚俗服务,与其被“商化”让人牵着
走,倒不如继续“烂”下去,还总算能保住些气节。

摇滚作为一种外来的强调反叛与个性的青年流行文化,还充分地体现着玩摇滚者的
方方面面。 既然是音乐则应当是听觉感官为主,视觉感官为俯。 我见过这样的一
些人,不仅从衣着、头型、饰物上看极其夸张,而且逢人便称自己是搞摇滚的,以
一种病变的心态宣传着自己,孰不知其组成实力、音乐功底如何。在如今这样的一
个充斥着虚荣和贪婪的世界里,常常自以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革命和抗拒主流的斗
士表现。然而这只是一种外表的标榜自己。让华而不实的表面掩盖了真正意义上的
音乐。我的一个学法律的同学,在看完一场摇滚演唱会后宣称自己将业余从事“形
象艺术”的研究。我以为他只是随便说说,那里知道第二次见到这个“恶心”的家
伙时,他果然变得超世脱俗起来,牛仔裤上拓满了红色的印章,还有许多钢笔、毛
笔留下的唐诗宋词佳句,最恶心的是竟然用毛笔将牛仔裤裆部靠上的的一小块面积
涂黑,并且旁注曰:“我爱xx”。不难想象,当时我跟这么“下流”的一个东西走
遍城市的街头巷尾时竟是怎样的心惊肉跳。然而即使现在,也许透过牛仔裤上的破
洞,你仍能看到我的瘦腿还在为当年的“勇敢”隐隐发抖。还有我在音像店碰到两
人买磁带,无意听到他们的谈话,一个人拿着盘磁带发愣:“TMD,我到现在都不
知道摇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旁边他的朋友便随口答曰:“就是那些带耳环、
穿鼻孔的‘鸡冠头’和‘长毛’弄的音乐。”因而作为一个以音乐表达思想的摇滚
者,若发现自己影响别人的仍然不是音乐和精神,这无疑是个天大的讽刺了。

当然,摇滚者自身的品行也直接反映了这种气节的一个方面。摇滚本无错,但由于
摇滚者在音乐以外场合的个人表现及处世态度毫不顾及广大滚迷对摇滚者一味迷信
的心态,也使其余的人在认识上产生了错位倾向,误以为摇滚即如此,这就使得摇
滚变得不伦不类起来,似乎摇滚就只能够和毒品、女人、堕落、自杀等字眼联系在
一起。犹如现今网络“黑客”一词,真正意义上的诠释就是因为个人所为而导致最
终被曲解,然后理所当然地完成概念的转变一样,这就是由于缺乏摇滚气节的人多
了也就“一滥而烂”的原因了。摇滚也莫过于此,这真是摇滚的悲哀!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想说:玩摇滚,也需要讲气节,而不是只有一副愤世嫉俗的面
孔和一身招摇撞骗的装束。我们需要的是摇滚者对音乐的执着和义无返顾,对揭露
现实中虚伪和丑陋阴暗面的一种勇气;能够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血泪挣扎,不向媚俗
低头却又知山高水远的自然规律。若摇滚者能做到相互容忍、谦虚自己、保持理性
,不为金钱、名利诱惑,能实实在在的把思想融于音乐艺术当中,而不是流于那简
单而廉价的愤世嫉俗表面,这才能作出更好的具有摇滚精神的作品,否则永远都只
会在媚俗之中骂媚俗,犹如乌鸦笑猪黑般反倒被人所讥齿。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71.1]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