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scu (井蛙), 信区: honglou
标  题: 简论《红楼梦》中寿辰文化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Mon Jan  5 18:45:33 2004), 站内信件

简论《红楼梦》中寿辰文化
俞润生 刘宏起
  《红楼梦》中前后描写了十一个人物的寿诞,通过不同场合、不同人物、不同
情节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礼俗,使读者领略到中国社会特有的社会文化的奇异景
观。本文试从民俗文化的角度作一些探讨。
1 寿辰是人生和家庭中的大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
人从呱呱坠地就获得了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权,有生存就有发展,所以,我国社会对
“添丁进口”视为一件了不起的喜事,这是家族繁衍兴旺的表示,是国家兴旺的希望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更视为大事。孩子落地三天,有钱的人家就要办酒祝贺,称为
“三朝”之贺。孩子出生一个月,办酒叫做“满月”,一周岁办酒叫“周岁”、“抓
周”。《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抓周时“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顽弄”,使得贾宝
玉的父亲贾政心中不悦,认为这孩子“将来是酒色之徒耳!”(第二回)这里且不说贾
宝玉抓脂粉钗环,而就“抓周”活动说,表明寿辰,虽然只是“周岁”,在封建社会里
也被视为人生和家庭的大事。寿辰文化与文学亦有不解之缘。《诗经》中祝寿诗句
,有章可寻。曹操的《龟虽寿》更是名篇,“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是曹操的希望,
也是他自己的自颂之辞。唐诗中的寿辰文化更多,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七言六韵”
就很有情趣。宋词中的寿词也多,清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续编》卷一中就论及程
大昌的《韵令·硕人生日》“寿开八秩,两鬓全青。颜红步武轻。定知前面,大有年
龄。”况氏特别推崇吴泳的《水龙吟·寿孝孺》“算一生绕遍,瑶阶玉树,如君样、
人间少。”况氏说:“寿词能为此等语,视寻常歌诵功德,何止仙尘糟玉之别。”至
于杂剧和说部中也有不少寿辰文化的描写,《水浒》中的“智取生辰纲”就是以寿
辰文化开始的,《西游记》中的蟠桃会也是寿辰文化的一个特殊场面。诸如此类,不
胜枚举。了解这些文化背景,我们可以看到《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作品中以大量
的篇幅安排寿辰文化是颇具匠心的。他为读者展示了具有历史丰厚底蕴的寿辰文化
画卷,因而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2 种种寿辰文化标志着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丰富性
《红楼梦》中的寿辰文化没有停留在“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之类谀词媚语浮浅的
层面上,和传统的小说比较,《红楼梦》中的寿辰文化的特点是:它和宗教、文学、
民俗、社会密切地联系起来,充分展示了寿辰文化中所包含的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
丰富性。贾敬是宁国府的核心人物。他是宁国公之孙、贾代化次子、贾珍之父,虽
然是进士出身,却无心功名,对尘世感到厌倦,一味好道,只爱炼丹烧汞,余者一概不
在心上。他把官职让儿子贾珍袭了,自己到都中城外玄真观住,与道士们在一起,幻
想有一天能白日飞升,当上神仙。平时“清净惯了”,虽寿辰之日,也不回家,仅由贾
珍将上等可吃之稀奇珍品装满十六大捧盒送去享用。并吩咐贾珍刻印《阴骘文》一
万张送人。《阴骘文》全名《文昌帝君阴骘文》,是道教书籍,传为文昌帝君的“天
启”。《阴骘文》在明清时期民间广为流传,这是把寿辰文化向宗教文化延伸。无
独有偶,贾母寿辰也是和宗教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第七十一回写贾母八十大寿,这位
老太太宴请贵宾之后,南安太妃问起她的孙子贾宝玉,贾母笑道:“今日几处庙里念
《保安延寿经》,他跪经去了。”跪经是参加寺庙诵经的一种方式,这说明贾母祈盼
长生不老的心境。寿辰文化和经济活动更有直接关系。王熙凤过生日是“大家凑分
子”。所谓“分子”,就是集资送礼时每人分摊一份。《牡丹亭·秘议》:“便是杜
老爷去后,谎了一府州县士民人等许多分文,起了个生祠。”原来“凑分子”是在民
间广为流传的经济活动。王熙凤过生日“凑分子”的过程更揭示了“大观园”中人
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寿辰文化更和酒文化联系在一起。王熙凤生日寿宴上
多喝了几杯酒,回房休息时碰见贾琏的不规行为,引发了轩然大波。可以说是寿辰文
化的延续和变化。《红楼梦》中的寿辰文化更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多重复杂的社会
关系。贾母八十大寿,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宁荣两处,齐开筵宴。
宁国府中单请官客,荣国府中单请堂客。大观园中,收拾出缀锦阁并嘉荫堂等几处大
地方来,做退居。二十八日请皇亲、驸马、王公、诸王、郡主、王妃、公主、国君
、太君、夫人等,二十九日便是阁府督镇及诰命等,三十日便是诸官长及诰命并近亲
及堂客。初一是贾赦的家宴,初二是贾政,初三是贾珍贾琏,初四是贾府中合族长幼
大小共凑家宴,初五是赖大林之孝等家下管事人等共凑一日。”根据这样的日程表
,可以想见其规模之大、花费之巨,远远超过了元春省亲和可卿治丧,这也难怪,贾母
是宁荣两府宝塔尖上的人物,辈份最大,八十岁是高寿,自然要热闹一些。对于寿礼
,小说中专门有一节文字:自七月上旬,送寿礼者便络绎不绝。礼部奉旨:钦赐金玉如
玉一柄,金玉杯各四件,帑银五百两。元春又命太监送出金寿星一尊,沉香拐一支,伽
楠珠一串,福寿香一盒,金锭一对,银锭四对,彩缎十二匹,玉杯四只。余者自亲王驸
马以及大小文武官员,凡所来者,莫不有礼,不能胜记。堂屋内设下大桌案,铺了红毡
,将凡有精细之物都摆上,请贾母过目。先一二日,还高兴过来瞧瞧,后来烦了,也不
过目,只说:“叫凤丫头收了,改日闲了再瞧。”到了二十八日,两府中俱悬灯结彩,
屏开鸾凤,褥设芙蓉;笙箫鼓乐之音,通衢越巷。如此排场,真是人间难得,世上全无
。作者以平实而夸张的笔法,写出了宁荣两府权势之大,交结之广,这比第四回中“
护官符”更广泛更复杂得多了。但是,寿宴刚刚吃完,贾府内就掀起了风波,尤氏因
受冷落引起的一系列活动,使王熙凤受到邢夫人的指责。《红楼梦》中情节环环相
扣,通过寿辰文化,揭示了人物关系的复杂纷繁,这里就不细说了。护花主人评曰;“
贾母八旬大庆,是极盛时事,而于南安王妃请见姑娘们,贾母只传探春,邢夫人怀怨,
又因尤氏生气,王熙凤暗哭,宝玉又说人事莫定,谁死谁活疯话,从此以后,家运渐衰
,已于极热闹时,生冷淡根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红楼梦》中写宝玉生日,作
者安排了两章,不但篇幅大,而且内容很别致,值得引起读者注意。贾宝玉虽是《红
楼梦》中的主人公,但他的辈份不大。对“小字辈”如何做寿,这里可以看得清清楚
楚。“小字辈”过生日要到祖宗祠堂行礼去的,再朝上遥拜贾母、贾政、王夫人,再
到尤氏上房行礼,然后才能回到自己房中。众人要行礼,都不曾受,“王夫人有言,不
令年轻人受礼,恐折了福寿,故此皆不磕头。”“小字辈”过生日,还有这个规矩。
事有凑巧,贾宝玉和薛宝琴同一天过生日,平儿、邢岫烟也在这一天过生日,所以,怡
红院里特别热闹。“因贾母王夫人不在家,没了管束,便任意取乐,呼三喝四,喊七叫
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玩了一回,大家方起席散了。”贾宝
玉回到房中,袭人、晴雯、麝月、秋纹等八个人又单替宝玉做生日,“晚间吃酒,大
家取乐,不可拘泥”。“彼此有了三分酒,便情拳赢唱小曲儿”,几乎闹了一个通宵
。这是几个年轻人集体生日“派对”,是他们无拘无束的性格大展示。平儿的一席
话值得注意,她说:“我们是那牌儿名上的人(意思是没有资格的人群),生日也没拜
寿的福,又没受礼的职分,可吵嚷什么,可不悄悄儿的就过去了吗?”原来做寿过生日
也要讲究资格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特别是侍候人的奴仆,都是“悄悄儿的过去”
的。饶有意思的是看破红尘的出家人也掺和到俗人的寿辰文化中来了。贾宝玉生日
道士、和尚、尼姑都送了礼。生性高傲的带发修心的尼姑妙玉也送来了粉红笺纸,
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聪明的宝玉欣喜非常,回帖上也写了几个字
“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以寿辰之礼来互通心曲,彼此心照不宣。总之,《红楼梦
》中的寿辰文化和传统小说不同,它不是简单的“凑热闹”的拜寿场面的特写,而是
较深层次地揭示出寿辰文化的社会广泛性和丰富性、复杂性,由此可以看出人物身
份不同;做寿出资的不同方法;在书中因身份地位不同的详略,等等,为读者全方位认
识封建社会提供了一卷生动的人物活动图像。
3 种种寿辰活动的分析和比较
《红楼梦》中写了十一个寿辰活动。第十一回,贾敬寿辰,“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
熙凤贾瑞起淫心”。第二十五回,“过了一日,原来次日是王子腾夫人的寿诞,那里
原打发人来请贾母、王夫人的,王夫人见贾母不去,也便不去了。倒是薛姨妈同着凤
姐儿并贾家三个姊妹,宝钗、宝玉,一齐都去了。至晚方回。”交代而已,未作详写
。第二十九回,继“享福人福深还祷福”写贾母到清虚观打醮之后,写道:“过了一
日,至初三日,乃薛蟠生日,家里摆酒唱戏,贾府诸人都去了”。第四十三回,王熙凤
生日,贾母提议“学那小家子,大家凑分子”,“闲取乐偶攒金庆寿”,引出了王熙凤
醉酒,与贾琏大闹了一场闹剧。护花主人评曰:“攒金庆寿,一见贾母之宠爱凤姐,一
见凤姐之权压众人,不独变换故套。”“凤姐生日,偏值金钏生忌。贾母攒金取乐,
偏有宝玉撮土焚香。寿筵未设,宝玉先著素衣。戏席未终,贾琏忽持利剑。且尤氏口
中说出钱带棺材里去。玉钏叹气,独自暗中拭泪。种种不祥,俱于热闹时见兆。”当
代作家王蒙评道:“由贾母亲自召集最高层的广泛协商,为凤姐过生日,实是凤姐事
业与生活的一个高峰。到了高峰,也就每况愈下了。”第五十七回,“目今是薛姨妈
的生日,自贾母起,诸人皆有祝贺之礼,黛玉也只得备了两色针线送去。是日也定了
一班小戏,请贾母与王夫人等。独有宝玉与黛玉不曾去得。……”当代作家王蒙评
曰:“‘只得’何意?不情愿乎?”第六十二回,“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
也是这日,二人相同。王夫人不在家,也不曾像往年热闹,……”平儿、邢岫烟也是
今天生日,格外热闹。护花主人评曰:“一部书中庆寿不少,宝玉生日,自不可缺。但
一例铺叙,便是印板文字。今夹叙平儿宝琴岫烟,同日诞生,文法既变换不板,又省却
另叙三人生辰。”“宝琴岫烟平儿生日是实补,大姐冥寿,王夫人、贾琏、袭人是虚
补,笔法不同。”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直闹到四更天。后来,平儿
还席,“以酒为名,大家玩笑,命女先儿击鼓”,他们做击鼓传花游戏。护花主人评曰
:“宝玉生日有夜宴,平儿生日有答席,与别人生日不同,变换不板。”“别人生日,
妙玉不贺,独贺宝玉芳辰,其意何居,其情可知,是文章暗描法。”第七十一回,贾母
八十大寿,荣宁两府开宴接待了八天。护花主人评曰:“贾母八旬大寿,是极盛时事
,而于南安王太妃请见姑娘们,贾母只传探春,邢夫人怀怨,又因尤氏生气,王凤姐暗
哭,宝玉又说人事莫定,谁死谁活疯话,从此以后,家运渐衰,已于极热闹时,生冷淡根
芽。”第八十五回,北静郡王生日,贾政吩咐:“只按向年旧例办了”。除了送寿礼
以外,贾政、贾赦还带了贾珍、贾琏、宝玉去拜寿。第八十五回,林黛玉生日,她“
略换了几件新鲜衣服,打扮得宛如嫦娥下界,含羞带笑的出来见了众人。”贾母要她
上首坐。家中还开了戏。第一○八回,“强欢笑蘅芜庆生辰,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护花主人评曰:“宝钗庆寿,是强欢笑。宝玉悼亡,是真痛哭。”“此番宝钗庆寿,为
通部庆筵总结,所以贾母因此得病,即为通部不祥事之总结。”大某山民评曰“家遭
耗散而庆生辰,不过破涕为笑耳。尚用银一百,从前之穷奢极欲,概行托出。”王蒙
评曰:“贾母要乐一乐,要为宝钗过生日,也有挽狂澜于既倒,扭转众人的颓丧的精神
面貌之意。她能这样做,有难能可贵的一面。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事已至此,梦还不
醒么?还要接着做团圆美满享福快乐的梦么?”总之,《红楼梦》中的寿辰文化通过
种种具体场景表现出来,其中有详略、有明暗、有缓速、有浓淡,淋漓尽致地在展示
寿辰文化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复杂性的同时,又展示了各自人物的不同性格,为小说
的总情节发展作了必不可少的铺垫和交代,在结构上完成了补缀和转承作用。
4、寿辰文化在《红楼梦》中的地位和作用
4.1 借作引线的作用
第十一回贾敬生日,护花主人评曰:“贾敬生日是借作引线。若非庆寿,宝玉何由再
至秦氏房中,凤姐何由同秦氏细谈衷曲,贾瑞何由撞见凤姐。”第五十七回薛姨妈生
日,护花主人眉批:“以下递入薛姨妈生日一事作引入岫烟定亲一段。”很显然,这
不但增添了浓厚的生活趣味,而且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使小说情节更曲折、更复杂,
也更丰满。
4.2 对比作用
第八十五回黛玉生日,护花主人评曰:“于极热闹时,忽接薛蟠打死人命。有风云不
测之象。”第四十三回王熙凤生日、第六十二回贾宝玉生日、第七十一回贾母八十
大寿,护花主人或煤岷“评曰”(见前夕)亦俱有此意。总而言之,强烈的对比形成人
物的感情落差极大,这在《红楼梦》中是一个非常突出的艺术特点。
4.3 标明迟缓的生活节奏和旋律
生活节奏和旋律的快慢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同时又标志生活主人的内驱
力(或原动力)的强弱,亦标志社会兴衰的精神状态。“闻鸡起舞”“莫等闲白了少
年头、空悲切”和“负暄忆往”“风烛残年”就是两种不同的生活节奏和旋律,就
是两种不同的思想境界。《红楼梦》中的贾母是一个贵族老太太,用她自己的话说
:“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她的身体没有刘老老那样
硬朗。但她却享受着欢乐。为了王熙凤的生日,是她倡议“又不生分,又可取乐”的
凑分子方法。做一次生日要忙乎几天。探春说:“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
有几个生日。”有生日,就要送礼拜寿,吃酒作乐,看戏杂耍。时光就在这种纸醉金
迷、灯红酒绿的闲散生活中流失。这是封建贵族自身颓败,内驱力(或原动力)衰蜕
,精神空虚的一种表现。迟缓的生活节奏和旋律,有两种效应,一种是积极的正面效
应,那就是深化了寿辰文化的细腻性,酒令越来越复杂,堂会越唱越精致,为娱乐文化
提供了发展空间;一种是消极的负面效应,那就是进一步暴露了“大观园”的主人们
空虚苍白的精神世界和千疮百孔的经济生活基础的动摇。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
的爱情生活就是构在这样一个麇集丛生的衰落的封建贵族家庭中的。这样,他们爱
情纠葛的社会性也应运而生。
寿辰文化和《红楼梦》的主线起到了互补作用。寿辰文化反衬了《红楼梦》故事的
复杂性,《红楼梦》故事增添寿辰文化的特殊性和丰富性。当代作家王蒙在《红楼
梦》第七十一回评道:“贾母八旬大寿,大庆之中显出了颓败,给人以强弩之末之感
。”正是看到了作家的苦心孤诣,正是领悟了曹雪芹的艺术辩证法。王蒙对第一○
八回还有评语:“令人回忆起一次又一次地做生日,行酒令,形式相同而情景全非,尤
其是感受全非,抚今思昔,凭生慨叹。”这可以说是对《红楼梦》中寿辰文化的总结
性评论。
参考文献:
[1]姚燮.增评补图石头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
[2]王蒙.王蒙评点红楼梦[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4.

--



      我梦见了潇湘夜雨!我梦见了满树繁花!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61.144.235.3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