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lvv (坚持臭美精神,完成吹牛大业), 信区: honglou
标  题: [合集]薛宝钗怪症考:宝钗的命运实际比黛玉还要悲惨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Feb 26 15:09:19 2004), 站内信件

scu (井蛙) 于Sun Feb  1 19:08:57 2004提到:

    2004年1月31日17:28   [ 毕全忠 ]

   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
是“冰山一角”,藏在水下的更多。他要系统地批注全书,把藏在“水下”的揭示
出来。可惜“吴批《红楼梦》”没有完成,他就去世了。吴先生的这一见解是很深
刻的,无论对研究《红楼梦》的人还是对一般的读者都有教益。
   《红楼梦》的题材大多是日常生活琐事,这好比是“水”。人们从这些日常生
活琐事的描述中,就已经可以感到它杰出的思想艺术成就。然而,蕴藏在这些日常
生活琐事之“水”下的,则更多、更令人叹服。
    这里谈谈曹雪芹塑造薛宝钗这个形象时,在美学创造和人性发掘上达到的高度
和深度。薛宝钗被看作是封建道德观念的代表,是与贾宝玉、林黛玉、晴雯等人对
立的人物,是个不让人喜欢的形象,其实,曹雪芹塑造这个形象并不那么简单。作
者为她所花的笔墨要比为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所花的少得多,但为塑造她所
花的心思之多、用意之深,却更甚于他们。作者对她的塑造,尽管也是通过日常生
活琐事的描述来进行的,但却藏有很多“玄机”。薛宝钗雍容大方,而又不苟言笑
;才学出众,城府很深,而又守朴若愚,绵里藏针;心性孤高,机敏过人,而又能
随和处世,善于笼络人心,顾全大局。小小年纪,修身功夫如此之深。在封建统治
者看来,她是个完美的淑女。即使在今天看来,她也有很多优点。可是,这个完美
、理想的淑女却身有痼疾,久治不能断根。这是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时所藏的最大的
玄机。《红楼梦》第七回写荣国府女大管家“周瑞家的”有事到薛宝钗母女的住处
梨香院去,跟宝钗聊起来。周瑞家的对她说:“这有两三天也没见姑娘到那边逛逛
去”,“那边”是指荣府贾母、贾宝玉住的地方。宝钗说:“只因我那种病又发了
,所以这两天没出屋子。”周瑞家的说:“姑娘到底有什么病根儿?也该趁早儿请
个大夫来,好生开个方子,认真吃几剂,一势儿除了根才是。”宝钗说:“再不要
提吃药。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
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
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
”和尚给了一个药方,所用的药材倒平常,但很难配。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夏
天开的白荷花蕊、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各十二两,于次年春分
这日晒干,跟药引子一起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白露这日的露水、霜降这日
的霜、小雪这日的雪各十二钱调匀了,再加蜂蜜、白糖,做成龙眼大的丸子,盛在
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发病时,取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服下。这样难配的药
,居然一、二年就配成了,叫“冷香丸”。
   一部《红楼梦》,集中写薛宝钗的最长的一段文字,就是这第七回中的这段,
近一千字。全书最长的一段集中描写薛宝钗的文字,却是说她的病,这大可玩味。
作者安根伏线,读者要看了第四十回和第四十二回之后才能看出玄机。第四十回写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大家捉弄她,吃饭喝酒都要“行令”。轮到林黛玉说酒令时,
她脱口说了“良辰美景奈何天”和“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这两句,一句出自《牡
丹亭》,一句出自《西厢记》,都是写爱情的,都有男欢女爱的情节。对林、薛这
样的大家闺秀来说,这是禁书。当时别人没有在意,只有宝钗注意到了,回头看着
她。到了第四十二回,薛宝钗就教训林黛玉了。她现身说法。说她也是个淘气的孩
子,七八岁上也够缠人的。她家也算是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兄弟姐
妹多,都怕读正经书,爱读诗词等文学作品,诸如“西厢”、“琵琶”以及“元人
百种”等等,无所不有,都背着人偷偷地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
烧的烧,才丢开了。她以很陈腐的道德观念向黛玉说教一番,并说:“最怕见了些
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这段文字非常要紧,也藏有玄机。从这里可知,
宝钗原本也是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女孩子,有少女的天性。她也厌恶“正经书”,爱
读《西厢记》等写爱情的书,而且读了不少。宝钗说“最怕见了这些个杂书,移了
性情就不可救了”,要是没有亲身体会,是说不出这种话的。“杂书”她看了很多
,是否“移了性情”、“不可救了”呢?又要回到第七回去,才能看出。
名之症”,是“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是热症。症状是
“喘嗽”。按中医的说法,是内热引起寒热失调,金不克木,肺有湿热。联系第四
十二回的内容来看,宝钗原本是活泼、健康的女孩子,又读了不少“杂书”,不可
能不受言情故事的影响,又正当青春期。因此,她内心仍是少女的情怀,对爱情的
追求时刻存在,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这就是胎里带来的“热毒”。可是,又要自
制,要保持大家闺秀冷若冰霜的外表。当冰冷的外表制不住内心的热情时,就寒热
失调发病了。怎么治?吃“冷香丸”。这“冷香丸”又是一大玄机。这药方是和尚
开的。佛家讲断绝七情六欲。冷香丸用的四种花蕊,都是白色素花花心,包含一年
四季。就是要一年四季都是“素心”。服用时还要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黄
柏性寒味苦,功效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冷香丸”就是要抑制宝钗身上的“热
毒”,即少女的热情。因此,“冷香丸”实际上就是封建礼教的形象化。它要抑制
人天生的情感是很难办到的,因此这药很难配成,要是次年雨水那天不下雨,白露
那天没露,或霜降那天无霜,或小3雪那天无雪,就都配不成。这里也隐含着“天
性难违”的意思。冷香丸只能在发病时“效验些”,并不能断根,说明封建礼教不
能从根本上扼杀青春的天性。所以宝钗的“病”还是要不断复发,冷香丸要配一磁
坛,不时服用。
     至此可以看出曹雪芹塑造薛宝钗这个形象的苦心和深刻用意了。宝钗也是个
悲剧性人物,而且命运比黛玉还悲惨。黛玉有知心朋友,可以说心里话,可以表达
自己的感情,还可以使点小性子。宝钗没有知心朋友,没有人可以说知心话,不能
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冷香丸”的功效。她的人性受到封建制度及其道德观念
很大的改造。她的病实际上是心病,精神上的病。从胎里带来的天性不是病,恰恰
是天性受到摧残才造成了病。清王朝的文化专制统治迫使曹雪芹采用隐秘曲折的艺
术手法,来表达他的启蒙思想、美学理想。他以日常生活琐事作主要题材,又在其
中暗藏玄机,并运用正反颠倒、真假换位、表里相反的手段隐藏真意。少女的美好
情感,本是健康的天性,却说成是“病”;本是摧残人性的礼教道德,却说成是治
病良药“冷香丸”;本来没病,被冷香丸毒害成病了,却说成治病有“效验”;表
面是身病,实质是心病,等等。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中
华读书报》

lvss (我要做国家栋梁) 于Sun Feb  1 21:09:54 2004提到:

   哇。。。这篇文章不错



lvv (坚持臭美精神,完成吹牛大业) 于Mon Feb  2 12:12:45 2004提到:

    宝钗的少女热情并没有被完全压制,书中也时时处处有所表现,譬如宝钗扑蝶一幕,
倒也烂漫动人,(不过后来她金蝉脱壳陷害黛玉的那招就不怎么地道)
    和黛玉一样,她也同样喜欢宝玉,爱情是自私的,黛玉经常关注和宝玉有来往的mm,
比如湘云和宝玉的一些私谈就被躲在窗外偷听的黛玉听到了。宝钗亦是如此,她也是紧密
关注宝玉身边的动静,我留意过,书中至少有三处使用了同样一句话——
    “一语未落,只见宝姐姐走过来……”
    这标明宝钗也同样是少女思春,并且“露骨”的表现也不少,譬如羞拢红麝串等。
不同的是,黛玉走的是直接路线,得到了宝玉的情;而宝钗走得是曲线,争取到了贾府上
层人物的支持。八仙过海,个显神通罢了。


lvss (我要做国家栋梁) 于Mon Feb  2 21:35:40 2004提到:

   你这样说好像她那种“压制”来自别人。我倒是认为那是来源于她本身。她的性格就
是那样。留心红楼的都可能看到过说宝钗城府深、重于心计……等品语。其实这是她的
生活经历对她所形成的一种性格。他们家是做买卖的大家,可惜他们家人丁不兴旺,她
那个只知道享受生活的哥哥就别提了,她老妈也不可能一个人主持大局,这就少不了她
也帮助家人打点生意,没有一点手段当然是不能做好的,何况是经商。她很早就踏入社
会我个人愚见这是她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性格的原因。



lvmaomao (嘿!想一起去流浪吗?) 于Fri Feb  6 22:37:48 2004提到:

本来觉得他说的很清楚,被你们一说又糊涂了


Zion (木偶) 于Sat Feb  7 09:38:06 2004提到:

到底是后人牵强附会,还是

曹真的想出这么多隐晦的东东来?如果是后者,我真要惊呼他是神人了

这不止是灵性的问题,单单那千丝万缕的联系,也非思维超强而不可为



lvv (坚持臭美精神,完成吹牛大业) 于Sat Feb  7 11:56:54 2004提到:

   我觉得不是牵强附会,红楼梦一本书曹雪芹单是写,就写了十年,还不把他灵感酝酿?
的时间包括在内,姑且不说他的特殊生活经历,和对文学美敏感,还有他的天才,单就是
这个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红楼梦就是一部奇书。
   现在没有人会花十年时间写一本书。因此书越来越多,好书越来越少。



Zion (木偶) 于Sat Feb  7 15:35:59 2004提到:

我当然承认曹的天才,也佩服他的严谨。

但是,十年=奇书 吗?

依稀记得有个作家说:把他扔进监狱关十年,中国就会再出现一部红楼。

但大家对他是嗤之以鼻的。

有人用一生的时间去写文章,依然一无所获,但是也有的小说在几个月,就完成从
构思到横空出世的过程。(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如果用时间去衡量一篇文章的话,歌德用一生去写旷世巨著《浮士德》,那后人要
写出和此同等伟大的巨著,岂不是也要一生的时间?

我总觉得好文章有点可遇不可求的因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说真的,相比较作者下笔前的构思,我更有兴趣探究作者构思前的灵感。

————
我好像扯远了。总之,我觉得曹真的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作家。




lvss (我要做国家栋梁) 于Sat Feb  7 19:08:46 2004提到:

   哈哈。。。其实我是说宝钗的内热外冷的性格,你也没必要与前文联系在一起。
我最主要是说这个。



lvss (我要做国家栋梁) 于Sat Feb  7 19:17:56 2004提到:

  你说的也很是有道理,研究的多了就必然会有一些是牵强附会的,我就曾经看过
一些文章觉得很是牵强。创作我不好说,但只要记得他有一部红楼梦就够了……



Ibe (唉,又是咸鱼炒饭 T_T) 于Sat Feb  7 19:32:31 2004提到:

   讨论得这么热闹:)

   看了一下,还是无法赞同作者的论点

  其实红楼梦里面每个女子的命运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是悲惨的啦
  说谁惨过谁我个人觉得不是很恰当,不过就从“冷香丸”以及宝钗的内敛和传统
  就说她惨过黛玉就实在缺乏说服力

      有时我觉得在讨论红楼梦那些女子以及她们的琐事的时候不要用上“封建”
  与“制度”这两个非常正规而且有压迫力的词看起来会舒服点,因为我觉得这
  不过是部写得非常好的小说而已,在那个小女子的世界里,她们并没有太多的
  政治意识,除了琐碎生活的喜怒哀乐,她们并不在乎其他东西



hws (璇子) 于Sun Feb  8 16:07:53 2004提到:

 在 Ibe (唉,又是咸鱼炒饭 T_T) 的大作中提到: 】

其他不说,我很赞成这两句话。宝钗和黛玉都是“薄命司”的人,都是悲剧人物。
另外,如果《红楼梦》只着重“封建”、“制度”的话,就不是现在的《红楼梦》
了,着重这方面的书有n本,有多少本可以形成一种“*学”的?更何况“红学”
还要派生出“秦学”之类的学。

感慨一下:《红楼梦》注定是一本不简单的书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