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it (ASP竟然成了我的特长), 信区: honglou
标  题: 林黛玉·林以宁·柳如是 转载+推荐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Oct  3 22:48:23 2004) , 站内信件




  《红楼梦》中那个爱哭的林妹妹,其生活原型究竟是谁,是红学界目前最大的难题。因
为在公认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身边,根本找不到女人的痕迹。他似乎没有亲姐妹,是否
有表姐妹也没有任何史料证实,他的原配妻子是谁,没人能说得清楚;红学家们毫无根据地
猜测苏州李家有个什么“李香兰”,便硬说是他的表妹,后来又不知怎么成了他的续弦。周
汝昌老先生据此说这个“李香兰”是《红楼梦》中湘云的原型,也算是“又向荒唐演大荒”
了。姑且算这是真的吧,那么,除了湘云外,黛玉、宝钗、探春、迎春、惜春、妙玉、凤姐
、李纨这一大堆活生生的女孩子的生活原型又在哪里?不会是一个“李香兰”出来十二“分
身”(霍氏姐弟的独特研究方法)吧?
  曹雪芹这个只有孤零零一个表妹(还是猜测的)的男人,能够写出大观园中莺莺燕燕一
大群活灵活现的女子,你说出天花乱坠来我也不信!有人说《红楼梦》是小说,小说是创作
,不是完全写实,这不假。但创作小说的人,必须有相应的生活,不能凭空杜撰。作家凭空
能杜撰鬼魂,但不能杜撰活人;能凭空编造历史,但不能凭空杜撰现实。大家都承认《红楼
梦》是伟大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辉煌典范,难道让这个典范中那么多可亲可爱可敬
可怜的女孩子,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不代表社会现实,只代表曹雪芹的“天才”
脑袋?仅从这一点看,曹雪芹作为《红楼梦》作者的可能性便微乎其微。
  今天,我们暂不讨论《红楼梦》中的其他女孩子,只说说那个第一女主角林黛玉。在她
的身上,隐藏着无数的谜语,迄今红学界无一能解释清楚。例如,作者为什么让她姓林,名
黛玉,字颦颦?为什么让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连家乡形象都模糊了?为什么让她性格多
愁善感,特别爱哭,整天眼泪不干?为什么让她体弱多病,如扶风弱柳,却又脸色艳如桃花
?为什么让她诗才敏捷,字体娟秀,在大观园中技压群芳?为什么让她梦想同宝玉终身厮守
,却从来不说“混帐话”,不劝宝玉走仕途功名道路?这一系列问题红学界似乎已经见怪不
怪、无人研究了。为什么,只有一个原因,找不到林黛玉的生活原型,因而无法回答这些问
题,只好装聋作哑。
  其实,当你知道了林黛玉的生活原型,前为柳如是,后为林以宁,上述问题就都有了清
楚明确的答案。《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康熙朝的大文学家洪升。康熙前期,洪升以柳如是
与陈子龙、钱谦益的“木石前盟”和“金玉姻缘”为素材,为了抒发亡国之痛,创作了初期
的《红楼梦》。康熙中后期,洪升又把作品主人公改写为自己和“蕉园诗社”的姐妹们,为
了抒发自己“无材补天”和姐妹们“万艳同悲”的命运之痛,终于创作完成了今天传世的《
红楼梦》。今天传世的《红楼梦》中,虽然作品中人物的原型主要是洪升和姐妹们,但仍然
留有《红楼梦》创作初期柳如是等人物的深深印记。
  在林黛玉身上,有着洪升表妹林以宁的影子。林以宁,字雅清,号凤潇楼,顺治十二年
(1655)年生,小洪升十岁。林以宁出生于一个穷书生家庭,母亲早丧,父亲林纶虽然
考取了进士,但没有出仕作官,在女儿尚未成人时又不幸病死了。林以宁没有亲兄弟姐妹,
十分孤独,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完全相同。林以宁从小绝顶聪明,由于父亲从小钟爱女
儿,重视女儿的教育,使得林以宁满腹诗书,多才多艺。她的画画得特别好,特别善于画墨
竹;她的字也写得漂亮,特别善于蝇头小楷,有钟王的笔意;她的诗词做得更出色,先后出
版过两本诗集《凤潇楼集》和《墨庄诗抄》,还创作过一部传奇《芙蓉侠》。
  小的时候,林以宁参加了顾玉蕊、徐灿等长辈女诗人组织的“蕉园诗社”,是当时名满
杭州的“蕉园五子”之一。及至长成,她又牵头重组了“蕉园诗社”,与七个表姐妹一起,
在杭州诗坛极为活跃,号称“蕉园七子”。洪升在遭遇“家难”前,经常与这些表姐妹一起
活动,与一干表姐妹感情甚笃,从而养成了他的至情理想。
  林以宁与“蕉园七子”等女诗人,都是名门闺秀,受父兄影响,在清初那个“末世”里
,心中充满了“遗民”思想。这从她们为诗社所取的“蕉园”名称中,便可看出思想倾向。
所谓“蕉园”,并不是什么长满芭蕉的园子,而是明朝末期北京皇宫太液池旁的一个宫殿名
称,此殿主要用于保存当时著名文人钱谦益等人所修的明史。后来,由于李自成大军退出北
京时放了一场大火,蕉园连同其中的明史都付之一炬了。钱谦益痛心之下,曾写了一首著名
的“蕉园”诗悼念明史。由此可见,这些女诗人把自己的诗社取名“蕉园”,明显是悼念先
朝的意思。
  林以宁所创作的《芙蓉侠》传奇,今天已经失传了,其内容已无从窥见。但从种种蛛丝
马迹看,这部传奇歌颂的女主人公,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风尘才女兼侠女柳如是。柳如是与
他的丈夫钱谦益在清初赫赫有名,钱翁是东林领袖,主宰天下文坛近半个世纪;柳如是在当
时的诗名和侠名独步天下,在女性中无人可比。二人对清初的文坛风气影响之大,怎么估计
都不过分。夫妻二人都死于康熙三年(1671),其时正是“蕉园诗社”活动的活跃期。

  柳如是本家姓什么,家住哪里,本人也不知道。她从小就被卖入风尘,为自己先取姓杨
,名爱,字影怜,号美人、芙蓉、朝云、潇湘、湘奁等,妓女号多,不足为怪。后自己又取
姓柳,名是,字如是,按柳姓郡望,再取号河东君。所以,诗人都往往用“杨柳”来称呼她
。杨柳既有婀娜多姿的意思,又有风尘女子的意思,倒也贴切。柳如是生得个子不高,但十
分精干,面貌并非十分出色,但永远艳如桃花。她喜欢穿一身男装,愿意同文化名流交往。
性格争强好胜,英豪阔大,往往为须眉男子所不及。
  十六岁那年,柳如是狂热地爱上了云间(松江)名士陈子龙。陈子龙是“几社”领袖,
云间派诗人翘楚,柳如是的诗词明显受“云间派”的影响。二人相爱后,曾在一座“小红楼
”中同居过一段时间,既所谓的“木石前盟”,陈子龙曾赋诗歌颂这段风流旖旎的生活:“
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这应该就是《红楼梦》书名的真正来源。二人无奈分
手后,互相之间终生怀着深深的思念。特别是陈子龙为抗清壮烈牺牲后,柳如是继承了情人
的遗志,后半生为抗清不遗余力,为义军粮饷慷慨捐出了一生积攒的价值几万金的全部首饰
,又亲自涉险海上波涛,到舟山群岛义军营地去慰问将士,传递信息,参谋战事,堪称女中
豪杰。
  与陈子龙分手后,柳如是嫁给了大自己三十六岁的老名士钱谦益,就是所谓的“金玉姻
缘”。钱谦益当时名满天下,柳如是当初决心非名士不嫁,虽然与钱翁年龄相差大些,但对
于风尘才女来说,也算是好的归宿了。二人结缡后,钱翁特意修筑了一座“绛云楼”,供夫
妇二人居住和研究学问。这座“绛云楼”,雕梁画栋,十分精美,楼的二三层,用于储存钱
翁积累的几万册珍贵古籍,一楼供夫妇起居之用。在北京的“蕉园”明史毁于战火后,钱柳
夫妇苦心孤诣,多年辛苦,在这里又重修了二百五十卷明史。非常可惜的是,不久,由于生
活不慎,“绛云楼”毁于一场大火,几万册珍贵图书连同钱翁多年精心编撰的二百五十卷明
史,全部葬身火魔!
  “绛云楼”焚毁后,钱谦益又在郊外修建了一座“芙蓉庄”供夫妻居住。芙蓉庄中,有
一株上百年的红豆树。说来也巧,在钱翁八十大寿那年,一直不结果实的这株红豆树,突然
开花结果,结下了一颗鲜红的红豆,而且仅仅是一颗。柳如是用这颗红豆为丈夫祝寿,着实
令钱翁感动得热泪盈眶,接连做了好几首红豆诗。
  钱谦益这个人,历史上毁誉参半。作为明末清初的东林党魁,文坛领袖,门生故吏满天
下,几乎所有著名文人都对他优礼有加,执弟子礼。但在南明王朝覆亡的关键时刻,他又卑
躬屈膝,投降了满清政权,蒙上了变节的污点。在南明政权覆灭时,柳如是大义凛然,劝丈
夫自杀殉国;钱谦益优柔犹豫之际,柳如是竟奋身投水,带头自尽,为丈夫做出榜样。虽然
没有死成,但夫妻二人在大节上的巨大反差,却令天下人嗟叹不已。后来,柳如是又规劝丈
夫用行动赎救前愆,暮年为反清复明大业奔走努力,虽然功败垂成,但在历史上也留下了光
辉的一页。
  洪升创作《红楼梦》初期,《红楼梦》故事主要是描写陈杨爱情和钱柳姻缘,就是所谓
的“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当初指的是陈子
龙和杨影怜(柳如是旧名);“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说的是柳如是与钱谦益结
成“金玉良缘”之后,心里还念念不忘旧日情人陈子龙。《红楼梦》中之所以使用“绛云轩
”名称,明显留有钱柳因缘的象征“绛云楼”的痕迹;贾宝玉拥有“绛洞花王”的旧号,也
明显暗示“绛云楼”中居住的“花王”柳如是。林黛玉居住“潇湘馆”,取号“潇湘妃子”
,以芙蓉花为象征,都与柳如是的字、号有直接连带关系。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和形象,绝大多数还是初期柳如是留下来的。譬如,林黛于
玉之所以姓林,是因为其原型先姓杨后姓柳,恰是二木为姓。林黛玉之所以身体经常有病,
室内药香不断,缠绵病榻却仍然面如桃花,这恰恰就是柳如是当年的真实形象,当时就有很
多文人学者对经常患病的柳如是何以能保持面色艳丽颇感困惑。林黛玉之所以爱哭,整天眼
泪不干,这正是陈子龙说的柳如是多愁善感、“风风雨语能痛哭”的真实反映。林黛玉之所
以连家乡都模糊不清,是因为柳如是从小坠入风尘,根本不知道家乡父母的缘故。林黛玉之
所以诗才为大观园之冠,是因为柳如是的诗才确实在当时名重一时,风尘女子中无出其右,
就连诗坛领袖钱谦益、陈子龙等人也赞叹不已的原因。林黛玉之所以从来不劝宝玉追求仕途
功名,是因为柳如是与她的情人陈子龙,都坚定地抱有反清的思想,陈子龙为抗清牺牲了生
命,钱柳夫妻后期也为反清奔走效力,这样的女性反清志士,在清朝统治下,能说“仕途经
济”的“混帐话”么?
  洪升在创作《红楼梦》的后期,由于把书中第一男主人公的原型换成了自己,第一女主
人公的原型也就相应换成了表妹林以宁。“蕉园诗社”的前“五子”后“七子”共十二钗,
为什么非得换成林以宁呢?并不仅仅是她姓林的缘故,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一是洪升与表妹
林以宁感情甚笃,有洪升所作的《后同生曲》可证;二是林以宁的性格特征与柳如是相似,
善病爱哭,诗才为“蕉园诗社”之冠;三是林以宁与柳如是在反清悼明问题上思想一致,并
且创作过《芙蓉侠》传奇,歌颂柳如是的才能和人品。正因为如此,《红楼梦》中的林妹妹
,就有了两个生活原型,一个是洪升敬重的前辈才女兼侠女柳如是,一个是洪升志同道合的
表妹林以宁。
  当你知道了林黛玉的生活原型,《红楼梦》大观园中那些莺莺燕燕的姐妹们的生活原型
,也就都有了着落了。在《红楼梦》创作前期,她们的生活原型应该是与柳如是交往密切的
“秦淮八艳”以及陈子龙、钱谦益的某些家眷;到了《红楼梦》创作后期,洪升把她们都按
照“蕉园五子”、“蕉园七子”的形象进行了改造,但在她们身上,仍不可避免地留有早期
的痕迹。
  洪升的家乡在杭州西溪。在改朝换代和平定三藩之乱的两次惨烈战争中,杭州兵连祸结
,残破严重。洪升就出生于顺治二年(1645)清兵下江南的兵荒马乱中,母亲在逃难途
中,生洪升于郊野一个姓费的农妇的茅棚中。洪家在明朝从成化年间洪钟起家,至此时历经
六世、百年以上的“望族”生活。改朝换代以后,洪家成了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再到
三藩之乱,洪家终于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从小受遗民思想教育,
洪升一生具有强烈的兴亡感叹思想就是必然的了,这是《红楼梦》创作的思想基础。
  杭州的西溪就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西溪的梅花,垂柳,桃花,芙蓉,芦花,
水景,山景,竹景,田园景,与大观园完全相同,西溪的洪园、高庄、秋雪庵、藕香桥、花
溆沙汀、花坞、沁芳桥等,完全同《红楼梦》中大观园诸景对应。西溪的位置在南宋“帝城
”之西,也与《红楼梦》大观园“芳园筑向帝城西”、“衔山抱水建来精”的描述吻合。柳
如是生前,曾三次在杭州西溪长期居住,在这里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林以宁组建的“蕉园
诗社”,姐妹们主要活动场所也在西溪。所以洪升以西溪为大观园原型,以柳如是与“蕉园
姐妹”为人物原型,最终创作出千古名著《红楼梦》,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离开杭州西溪这个特定的地点,离开明末清初这个特定的时间,离开柳如是与“蕉园姐
妹”这些特定的人物,任谁也写不出《红楼梦》。独特的社会背景,独特的人生背景,独特
的历史背景,独特的地域背景,决定了《红楼梦》的作者,只能是洪升,而非任何其他人。
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决定的文学创作规律!


--
*给我一座城市         得一辆自行车          拨弄出一串铃声       赐我一道运气
赏我一个秋天         悠然在黄昏里唱歌      祈祷出一生好运       添我一捧安逸
送我一份工作         辗过洒满落叶的小路    那微温的落日辉里     教我一点信仰
赠我一段流年         徐风点缀我的幸福      我推开梦想的门       留我一片荣誉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 [FROM: 210.21.224.23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