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yeku (野哭), 信区: honglou
标  题: 吴组缃论宝玉典型形象 7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01月18日14:33:5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不用说,作者在书中一贯是以热烈赞扬的肯定态度处理他的主人公贾宝玉的形象
的。

    开头安排了一系列的神话,突出地渲染主人公为世俗所不容的新的性格和他跟
林黛玉的悲剧关系。关于他的前身,一面说它是“顽石”、是“蠢物”,一面说它
是“通灵”、是“宝玉”;一面说它“无才补天”,一面说它“灵性已通”。整个
的神话以及这种正反两面的口吻,都表露着作者反对世俗之见,寄予主人公特殊的
揄扬和赞美。

    第二回用冷子兴和贾雨村的谈话来介绍还未出场的主人公,也是先说世俗之见
的评论,而后又用较为高明的见解予以驳斥,再从而极力加以赞扬。

    书中特意安排主人公和林黛玉见面的场合出场,以最重的着色之笔来反复描绘
。仍然先介绍出于世俗成见的贬词,再用站在面前的主人公光彩耀人的具体形象把
那些贬词批判掉;两首《西江月》,也还是取嘲弄世俗的反语,以贬为褒,以抑为
扬,对主人公作了笼括全书的赞美。

    作者所采取的这种从批判反面来歌颂正面,或从否定世俗来肯定反世俗的态度
和描写手法,在全书里面是一贯的。我们前面的阐论正是从这两相对立、彼此映照
的具体描写来说明作品的思想倾向性的;这里面自然也正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态度和
手法。

    作者在书中猛烈地攻击了腐朽罪恶的封建主义统治势力,对贾宝玉反封建、反
世俗,一心倾向于被压迫、被糟践者的正义感情,以及他的全部以初步民主主义为
主要内容的思想性格和行为活动作了极高的评价,并且以一种不胜悲慨之情,给予
全心的同情和歌颂。

    同时,从书中所安排的神话和一些超现实的情节描写里,我们也看得出来,作
者对他的主人公在热烈爱护中,明显地带着惊异;在极力赞扬中,流露着觉得神奇
;在全心歌颂中,显得以为不可解、不可知。于是贾宝玉这一高度现实主义艺术的
典型形象出现在我们读者之前的时候,被作者点染了许多神秘主义的云雾。这些神
秘主义的东西正是作者企图解释它、说明它,因而才带了出来的。

    第二回里写尚在落拓中的贾雨村驳斥世俗说主人公“不过酒色之徒”,“将来
色鬼无疑”,罕然厉色道:“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的来历。大约政老爷也错
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元之力者,不能
知也。”但贾雨村所能作出的解说,只是把他比做古来封建社会里传统的优秀人物
——“情痴情种,逸士高人。”

    第五回写“太虚幻境”,作者写了一个“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
痴”的警幻仙姑。她款待贾宝玉喝“千红一窟”的茶,饮“万艳同杯”的酒,听“
开辟鸿潆,谁为情种”的《红楼梦曲子》,后来对贾宝玉说:“……吾所爱汝者,
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又详加解说道:“……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
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
趣兴:此皆皮肤滥淫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
’。惟‘意淫’二字可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
闺阁中虽可为良友,却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这些议论,我以为都可以看做作者从活生生的对现实体察中,认识了这种新的
性格的特征,他努力要正确地说明它,但是难于寻找确当的概念或语言,只好用“
情痴”“情种”等名目,又觉得不能尽意,不够妥帖,就又找来“意淫”二字,特
意加以诠释,指明须作特殊的意思来理解。此外,作者再无法说明这个性格了。

    自来《红楼梦》的评点家批注家,一般也袭用“意淫”二字来说明贾宝玉的特
征性格,但已与上引警幻仙姑所解说的词义完全相背,而是用了作者再三驳斥的世
俗之见,按照字面望文生义来作理解的。

    庚辰本脂批有两段说的比较老实。例如第十九回批贾宝玉对袭人说话一段:“
这皆宝玉意中心中确实之念,非前勉强之词,所以谓今古未有之一人耳。听其囫囵
不解之言,察其幽微感触之心,审其痴妄委婉之意,皆今古未见之人,亦是未见之
文字,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
,说不得混账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说不得好色好淫,说不得
情痴情种,恰恰只有一颦儿可对,令他人徒加评论,总未摸着他二人是何等脱胎,
何等骨肉。余阅此书,亦爱其文字耳,实亦不能评出二人终是何等人物。后观情榜
评曰:‘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此二评自在评痴之上,亦属囫囵不解,妙甚。
”老实承认对这个新的性格不理解,但认为是“今古未有之一人”,或“今古未见
之人”;这倒为我们作了很好的说明。

    有位署名“读花人”的,在光绪十四年版《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上面作有人
物论赞,对书中人物的理解,我以为高出任何评点家;其中《贾宝玉赞》说:“宝
玉之情,人情也,为天地古今男女共有之情,为天地古今男女所不能尽之情……此
为天地古今男女之至情……我故曰:宝玉圣之情者也。”

    这里正面说明的,用来诠释上引警幻仙姑说的话,我想倒还比较中肯些。这所
说的“天地古今男女之至情”不只是男女关系的“情”,而是一种广义的“情”,
即“人情”;这是长期封建主义社会秩序所压制的东西;当时进步的思想家特意提
出来加以鼓吹,并且用以反对“理”、批判“理”的,也就是这东西;用我们今日
的话说,就是要求“个性解放”,要求“人性自由”,就是“人道观念”和“人权
思想”,就是民主主义精神。


    贾宝玉典型形象的特征是复杂多端的,但是民主主义却无疑是它的主要内容。


    有人怀疑贾宝玉性格中民主主义精神的来头。他们说:在那种“富贵温柔之乡
”的生活环境里,怎么可能产生这样的进步思想?

    有人否认贾宝玉性格反映了当时历史与社会的新的内容。他们说:贾宝玉性格
的民主性内容,不过是自古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内优良传统的因素,其中没有什么新
的东西。

    也有人承认贾宝玉性格含有新的现实内容。但又觉得贾宝玉成天关在大观园里
,现实社会可能给他的影响很遥远,难于指明;因此还是只好过分地去强调我国古
代进步文化传统对他性格所起的作用。

    根据本文的分析,我想提出下面几点意思:

    封建统治阶级和被压迫人民并不是各有一个自己的天地,彼此隔离着,互不相
关。因此,贾宝玉固然生活在封建统治阶级社会里,生活在“富贵温柔之乡”的大
观园里,但是我们不能以为他的生活环境就和人民的“现实社会”截然划开,没有
关系。

    我们也不可脱离实际生活,把“阶级矛盾”的概念作简单化的理解,以为只有
像《水浒传》所描写的斗争才是阶级矛盾;在贾宝玉的生活里就没有阶级矛盾,而
贾宝玉所受的压迫、所参与的斗争就与现实社会的阶级矛盾无关。

    我们也不可脱离实际生活,把“人民”或“市民”的概念作简单化的理解,以
为只有像住在村庄里的“二丫头”之类才是人民(事实上住在农村里的也不一定就
是劳动人民),以为只有城市手工业者、织造工匠才是市民;贾宝玉的生活环境里
就没有人民或市民。

    从书中的具体描写看,贾宝玉的生活环境里存在着两个矛盾对立的世界,这是
很清楚的。贾宝玉认识这两相鲜明映照、尖锐对比着的世界,他以分明的爱憎态度
和感情,背叛了自己出身的本阶级,站到处在被压迫地位的一边去;并且把自己的
切身问题和这些处在被压迫地位人们的幸福问题完全连结起来:由此,从他丰富的
阅历和苦痛经验中,逐步发展了和巩固了他独特的思想性格。

    我们也清楚的看出来,给予他的思想性格以积极影响,使他的民主主义精神得
以萌生与成长的,主要就是他生活上密切接近、精神上倾心亲爱的居于被压迫地位
的众多男女青年们——首先是那些境遇悲苦、资质优美的女孩子们。她们和他们的
具体境遇与精神世界以及在生活中所体现的迫切要求,不断地启发着他、薰陶着他
;他在切身问题上所作的热情追求、所受的严重压迫,不断地教导着他、锻炼着他
:由此,凭他敏锐的体察和很好的文化知识的修养,经过融合与提高,就使他性格
中的民主主义精神日见深入巩固起来。

    贾宝玉的生活环境正是当时封建主义统治下整个现实社会重要的剖面和缩影;
这个环境里极其复杂错综的斗争冲突的主要环节,正是当时整个现实社会主要矛盾
的具体反映。

    为贾宝玉所倾心亲爱,从而对他的性格给予了积极影响的那众多男女青年们—
—主要是女孩子们,实质上正就体现了当时人民或市民的历史处境与时代要求;而
且,她们和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自身正就是人民或市民。

    对贾宝玉性格的形成发展起了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现实的条件与因素;只有在
这种现实的基础上,他才有可能接受并进一步发扬古来优良文化传统的影响。一味
地或过分地强调文化传统的作用,不止不符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是违背事理
的。

    假如贾宝玉只接受了优良文化传统的影响,他的性格自必不会有什么新的内容
;那么,就贾宝玉这个具体人物说,恐怕也就只能像书中第二回贾雨村所说的,不
过是“情痴情种”、“逸士高人”之类。可是这样的人物或典型,贾雨村也已具体
指明,在我国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为人所熟知;我们从贾宝玉形象的特
征内容看,从作者的处理态度看,从作者和他同代人的理解情况看,可以知道事实
远不是如此的。

    看不到或忽视了产生贾宝玉性格的社会现实的根由,也就不能认识贾宝玉性格
的新的内容。

    如前文所阐明的,从贾宝玉形象的主要特征,我们可以看出色彩鲜明、线条清
楚的民主主义精神的完整轮廓或雏型;这在当时我国历史现实中、在我国古典现实
主义文学中,无疑是“新人的典型”。我国封建社会内要是没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孕
育,要是当时生产关系在原有的社会基础之上没有发生一些显著的变化,那就不仅
不可能出现贾宝玉这样的典型形象,首先应该是不可能出现作品所描绘的那样形态
的典型环境、那样形态的人与人间矛盾对立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不可能出现那样
种种不同典型的具有光彩耀人的内心精神的女子们。

    贾宝玉形象的特征所反映的矛盾和限制,也是复杂多端的;其中有许多东西当
然应该归于没落阶级的属性,比如那些感伤主义和虚无主义成分。但是当时的历史
条件还是它的矛盾和限制的主要根源。

    在当时历史阶段,封建主义制度虽然早巳到了衰朽不堪、濒于最后崩溃的地步
,资本主义萌芽虽然曾有长久孕育的历史,但后者仍然远没有脱离前者的社会基础
而独立。史实告诉我们,当时各种工矿实业、国内外商业和银钱业,随着经济的恢
复,开始有了显著的成长。可是这些新的经济因素,都是掌握在封建主义统治者之
手;资金所有者和官僚、地主紧密地结合着,成为“三位一体”的社会统治势力。
于是处在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因素,和衰朽的封建主义势力之间,一面抵触着,一
面却又依存着。在这种形势下面,生活处境最感苦痛的,首先是被迫脱离了土地、
脱离了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生产的广大城乡被压迫人民;他们迫切要求巨大的变革,
但又困在黑暗的现实中,看不到自己的斗争道路。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里面敏锐地感受到那时代的窒息
气氛,深刻体验到社会统治势力的罪恶,通过他天才地创造的以贾宝玉为主人翁的
巨著,提出了控诉与诅咒,同时描绘了自己所向往的生活理想;这正和当时广大被
压迫人民内心的苦痛状态和热切要求完全相通的。

    作为伟大艺术家的《红楼梦》作者,凭他的生活体验和形象思维通过贾宝玉典
型所说道、所宣传的,和当时历史阶段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学术家所呼吁、所主张
的,那内容实质也是一致的。这些先进的思想家、学术家,一面鼓吹人的“情”、
“性”或“欲”,以反对统制文化思想的“理”,但一面还是只能以儒家经典为依
据,为孔孟之学作新的解说;一面反对专制统治,攻击“后世之为君者”,一面还
只能向往于古代仁君之政,拿“古之为君者”作根据来要求新的政治:他们所提倡
鼓吹的,含有明显的民主主义的新的因素,有强烈的反对封建主义文化与政治的要
求,可是同时也没有能够脱离封建主义思想体系。

    我们知道有一个民间故事:一个樵夫,坐在树枝丫上面,用斧子砍他所坐的那
枝丫;他所要砍掉的,正是他赖以托身的。

    这个故事是可笑的;但就历史现实说,却是可悲的!



--《北京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
--
※ 修改:·donggnoh 于 Nov  8 22:17:35 修改本文·[FROM: 218.18.123.110]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7.15]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