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it (君子博学日叁省乎矣), 信区: honglou
标  题: 红楼原作者是洪升 转载+推荐[翻帖]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Apr  2 15:12:11 2005) , 站内信件

发信人: Ait (ASP竟然成了我的特长), 信区: honglou
标  题: 红楼原作者是洪升 转载+推荐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Oct  3 23:00:05 2004) , 站内信件

胡适新红学的实质是否定《红楼梦》 土默热 于 2004-04-12 发表在 百家争鸣

--------------------------------------------------------------------------------




一、胡适先生的考证结论可靠吗?
  胡适先生是新红学的奠基人,他运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对《红楼梦》的

作者和版本进行了极为精细的研究,得出了以下三条基本结论:
  1、《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
  2、《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记载的是曹家在江南经历的风月繁华。
  3、曹雪芹为避文网,著书时“故弄狡狯”,只说自己是“披阅增删”者,书中交代的

“石兄”、“空空道人”都是曹雪芹杜撰的人物。
  此外,胡适先生还考证出《红楼梦》后40回的续作者是高鹗,脂砚斋是参与《红楼梦

》创作的知情人。不过,前者已为周春的《阅〈红楼梦〉笔记》记载所否定,后者至今仍神

龙见首不见尾,均可弃置不论。只有上述三条基本结论,至今还为红学界奉为根本,因为新

红学的大厦就是建立在这三条结论的基础之上,离开这三条基本结论,新红学大厦就会轰然

倒塌。
  胡适先生的三条考证结论就那么可靠么?

二、《红楼梦》书中交代并非如此!
  《红楼梦》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等古典小说,并非对作者全

无交代。在“开卷第一回”中,《红楼梦》就清楚地记载了该书的“出处”:
  1、《红楼梦》的作者是假托为“石头”的那个人,传抄问世者是“空空道人”,“空

空道人”称作者为“石兄”。
  2、《红楼梦》记载的风月繁华故事是“石头”的亲身经历。“石兄”怀着深深的忏悔

创作《红楼梦》,作书的目的是为了把自己之罪“告普天下人”,同时为“闺阁昭传”,不

使其一并“湮灭”。
  3、“石兄”创作此书的主旨是“言情”,使用的是写实方法,“追踪摄迹,不敢稍加

穿凿”,虽然隐去了时间地点,但所记之事是真实可信的。
不难看出,胡适先生的考证结论与《红楼梦》书中交代并不吻合,让读者究竟相信谁呢?



三、胡适先生的证据并非铁证!
  对胡适先生及其继承者的考证材料,只要加以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些证据根本经不

起严格推敲,不要说铁证,就连豆腐证也不够!
  1、胡适先生可以证明乾隆中期有个叫曹雪芹的人,曾将《红楼梦》一书手稿借给别人

看,但无法证明《红楼梦》小说是这个曹雪芹写作的。胡适先生提供的多数证据,都相反证

明曹雪芹是在前人文稿的基础上,屡次修改,然后借给别人看的。
  2、胡适先生可以证实曹雪芹同敦诚、敦敏等人的交往,但无法证实曹雪芹是曹寅的后

人。胡适先生提供的证据说明,二敦对曹雪芹的身世并不清楚,说曹雪芹曾随曹寅经历江南

的风月繁华。其实曹寅死时,曹雪芹尚未出生,决无经历织造府富贵荣华的可能。因此二敦

的诗并不可靠。
  3、胡适先生可以证实曹雪芹只活了四十岁,一生基本是在穷困潦倒中度过的。反推他

开始创作《红楼梦》的时间,大约是在乾隆九年,当时他只有二十来岁。如此阅历,是否能

够写出《红楼梦》,实在是大成疑问!

四、胡适先生注重外证而忽略了内证!
  平心而论,胡适先生对证明曹雪芹存在的外在证据的搜寻上,还是颇下了一番工夫的,

但却严重忽略了曹雪芹同《红楼梦》作品关系的内在证据。我们考证《红楼梦》作者的目的

是研究小说,不是为了研究曹家家史,因此,忽略内证有跑题之嫌。只要认真读《红楼梦》

,不难发现,作品不仅不是曹雪芹的“自叙传”,大概同曹雪芹根本扯不上关系。
  1、《红楼梦》的主旨是言情,作者必然有丰富的感情生活经历,而胡适先生考证出的

这个曹雪芹,是个满身充斥魏晋风度的人,与“情”字很难搭界。更何况,曹雪芹妻子是谁

,有否姐妹,都完全没有证据。贫困的青少年生活,也不可能有书中“三角”、“四角”恋

爱那样的经历。这样一个人,能否写出《红楼梦》这样的艳情小说,大成问题。
  2、胡适先生承认《红楼梦》是描写“坐吃山空”的自然主义作品。《红楼梦》描写的

贵族家族之所以败落,主要原因是家族内部窝里斗、“自杀自灭”造成的,书中明确说“百

足之虫”从外面是一时杀不死的。但胡适先生的考证结论,却把家族败落的根本原因,归结

为宫廷斗争的牵连,这是自相矛盾的。
  3、《红楼梦》描写的贾府“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贫穷

,更重要的是继业无人,子孙流散。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不论是否出家当和尚,最终脱离

封建大家庭是必然的。而胡适先生考证出的曹雪芹,并未闻同家庭有什么矛盾,更没有脱离

家庭之举。

五、胡适先生“证有”的同时却没有“证无”!
  因为胡适先生的考证结论与《红楼梦》书中的交代是矛盾的,胡适先生对这种矛盾并未

深思熟虑,只是轻轻说一句作者曹雪芹“故弄狡狯”敷衍了事,这是有欠科学的治学态度。

按照考据学的一般规律,胡适先生在对自己的结论“证有”的同时,必须对书中的交代“证

无”。否则,“故弄狡狯”的结论也是无法认定的。
  1、《红楼梦》书中明确交代“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说明曹雪芹

并未隐晦自己的姓名。按清朝的文字狱惯例,不仅禁书的作者有罪,批阅者、传抄者也都难

辞其咎。曹雪芹如果有规避文网的企图,决不会在书中明晃晃写上自己的大名。既然写上了

自己的姓名,说明根本没有“故弄狡狯”的意图。
  2、《红楼梦》书中明确交代的作者“石头”、传抄问世者“空空道人”、题名者“吴

玉峰”、“东鲁孔梅溪”、披阅增删者曹雪芹等一系列重要人物,胡适先生的“大胆假设”

,只对曹雪芹“假设”为有,进行了“小心求证”,而对其他都“假设”为无,置之不理,

用一句“故弄狡狯”就全部否定了。这是有违考据学的一般原理的行为。
  3、胡适先生发现了“甲戌本”,从而发现了“脂砚斋”这个人物。从胡适先生起,新

红学的所有大师,都对这个脂砚斋进行了繁琐的研究。但迄今所有的研究,用胡适先生自己

的话说,都是“猜笨谜”,而不是科学考证。比起索隐派的“笨伯”们,其“笨”的程度有

过之而无不及,只能说是一场闹剧。

六、胡适先生完全忽略了《红楼梦》文学背景分析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必然打着创作时代的历史印记,《红楼梦》当然不能例外。胡适

先生的考证工作,注重外证,注重直接证据,本无可厚非,但胡适先生完全忽略了对《红楼

梦》文学背景的分析,忽略了曹雪芹那个时代是否有产生《红楼梦》的可能的研究,这是舍

本逐末的治学方法。
  1、曹雪芹那个时代,是清廷修撰《四库全书》的时代,是乾嘉学派盛行的时代,是个

文坛充满封建道学气息的时代,根本不可能产生《红楼梦》这样充满异端思想的作品,就像

文化大革命中不可能产生“鸳鸯蝴蝶派”作品一样。
  2、曹雪芹那个时代,文坛盛行以严肃正统笔触,描写忠孝节义故事,文学的教化色彩

浓厚。市井文学特别是艳情文学,几乎统统遭到查禁。《红楼梦》是典型的艳情小说,描写

的都是家庭琐事,创作这样的小说,是那个时代的文人不敢为也不屑为的。
  3、有清一代,只有顺治和康熙前期,文坛传承晚明风气,大量出现市井艳情文学作品

,著名文人如吴伟业、李渔、万树、蒲松龄、洪升、孔尚任等,都创作了大量艳情市井文学

作品。《红楼梦》只能是这一言情狂潮中的一朵美丽的浪花。以胡适先生之渊博,不可能不

知道这一点,但胡适先生却不知何故置若罔闻。

七、必须跳出“曹家店”另寻出路!
  新红学的胡适继承人,不是没有发现其鼻祖胡适先生的考证结论存在问题,但奇怪的是

几乎没有人另辟蹊径,而是一律在胡适先生的结论上打补丁。他们有的考证出《红楼梦》主

人公原型是曹雪芹的亲戚李鼎或脂砚斋,有的考证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兆页或曹竹村,

有的考证出曹家后来经历过“二次复兴”,有的考证出秦可卿是废太子的女儿,有的考证出

史湘云就是脂砚斋,等等。所有这些考证,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曹家店有创作《红楼梦》的

可能,都是为了曹雪芹的著作权而打拼,都是对胡适先生考证工作的补充。
  《红楼梦》确实是曹雪芹传抄出去的,但曹雪芹却创作不出《红楼梦》。其实,中国漫

长的封建社会中,像《红楼梦》书中描写的那样衰落的封建大家族,何止成千累万,有什么

必要陷在曹家店中不能自拔?既然在曹家店中遇到了根本看不到出路的死胡同,为什么不跳

出曹家店,另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一番呢?
  红学研究另辟出路,首先必须解决胡适先生无法回答的几个问题:
  1、必须搞清,《红楼梦》书中交代的“石兄”、“空空道人”、“东鲁孔梅溪”等人

,究竟是作者“故弄狡狯”,还是实有其人?
  2、《红楼梦》主人公的原型,既有纨绔子弟的共性,又有“异端”、“情种”的个性

。既然曹雪芹与此性格不何,又没有生活基础,那么,必须考证出谁具备这个原型的最大可

能性。
  3、应该按照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对《红楼梦》作品进行正确的历史背景和文学背景研

究。研究的视野应该从乾隆年间转向清初的顺康年间,把《红楼梦》放回到那个“言情狂潮

”中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八、洪升,只有洪升,才是《红楼梦》的原作者!
笔者经过十几年的精心考证,证明康熙朝的大文豪、传奇峰巅《长生殿》的作者洪升,才是

《红楼梦》真正的初作者。
  1、洪升出生于顺治二年清军下江南的兵荒马乱中,正所谓《好了歌解》中所说的那样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反认他乡是故乡

”。
  2、洪升就是《红楼梦》书中那块深自忏悔的“石头”。忏悔的原因是遭逢“家难”,

因为家庭中别人的挑唆,不容于父母,终身背负不肖的罪名。又因为无意功名,以致一事无

成,半生潦倒。
  3、书中的空空道人又名情僧,就是洪升的老朋友,青沟禅院的住持智朴和尚,又名拙

道人。书中的东鲁孔梅溪是洪升的老师,著名诗人王渔洋!
  4、书中描写的“当日的女子”的原型,就是洪升的表妹兼妻子黄蕙和众多亲、表姐妹

。洪升从小在姐妹堆中撕混,与姐妹一往情深;这些女子的命运都十分悲惨,洪升有理由为

“闺阁昭传”。
  5、洪升是著名的“情种”,一生醉心言情文学创作,可谓著作等身。因国丧期间聚演

《长生殿》,被革去功名,完全有理由慨叹女娲炼石补天,独留一石未用。
  6、洪升的家族是百年望族,由于改朝换代的原因,清初正处于“外面架子未倒,内囊

尽上来了”的百足之虫状态。由于家庭内部矛盾,洪升逃离了家庭,出现“子孙流散”的局

面,最后“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7、洪升有强烈的兴亡感叹和异端思想,经常“白眼踞坐,指斥时弊”,“一言每破时

流病”,虽为闻者折服,但往往取憎于当时。
  8、洪升在遭逢“斥革下狱”之难后,曾到盘山青沟禅院“逃禅”,与老朋友智朴和尚

谈论人生,倾诉委曲,表现出浓厚的虚无主义思想。
  9、根据朱彝尊的记载,洪升晚年曾以自己的经历,写出一部《洪上舍传奇》,这应该

就是《红楼梦》的初稿,可能是传奇体裁,所以没有“目录”、“章回”,也是后人把《红

楼梦》小说称为“传奇”的根本原因。
  10、洪升临死前,把“行卷”带到了江宁织造府,请老朋友曹寅为之“问世”。这部

书稿有可能传到曹雪芹之手,因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撰成目录,分出章回”,由曹雪

芹传抄出去,这正是康熙年间的文学作品至乾隆年间方“问世传奇”的真正原因。
  笔者的系列考证文章,《怀金悼玉诉情种,寂寥伤怀话石头》、《〈红楼梦〉创作背景

探讨》、《〈红楼梦〉文学考证》、《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新探》、《东鲁孔梅溪、吴玉峰

考证》等,均见《红楼艺苑》网站。

          2004年4月于长春

--
┏挥┳┳┳●┳┳┳┳┳┳┳┓
┣之╋○╋○○○●○╋╋请┫
┣不╋╋╋○╋╋●╋╋╋黑┫
┣去╋╋╋○●╋禁╋╋╋先┫
┣的困扰○○●●╋╋╋╋走┫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 [FROM: 219.133.248.13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