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jjwr (先回红楼,再战三国,唯我猴儿,啸傲水泊), 信区: honglou
标  题: 薛宝钗的结局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5年11月08日14:30:3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金陵诗红楼曲,无不将林薛并提。这中间的缘故,对于讨厌薛宝钗的人来说,就是一
种对比。而细细品味,则个中滋味,实非对比可以解释。

    先来看金陵十二钗诗第一首: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首诗的第二句和第四句说得是薛宝钗。与第一句和第三句的无论句式还是内容都是同一
种风格,充满了叹息和怜惜。尤其是最后两句,“挂”和“埋”两个字意蕴深邃,字字千
钧,覆压胸襟。一句“金簪雪里埋”,说尽薛宝钗的痛苦,说尽命运的残酷。这说明无论
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都是作者心中难以磨灭的痛苦。

    而红楼梦引子后第一首《终身误》则是这样的: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
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首先来解释曲子的题目,到底是谁的“终身”“误”了呢?仅仅
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吗?既然是两个人的和曲,自然也就是两个人的“终身”都“误”了。
加上贾宝玉,就是三个人。再来看内容。第一句“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乍一看,好像只是一种表白,表白对林黛玉的矢志不渝。但是从整个红楼梦曲的基调来看
,这样的判断则有疑问。正如警幻仙子在前面介绍的,红楼梦曲其实是“千红一哭”“万
艳同悲”。以“聪明累”那种对凤姐痛惜的心情,“终身误”在这里显然不会厚此薄彼地
进行表白。所以这一句仍然是作者以一种痛悔的心情来写的,目的不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木
石前盟有多么坚定,而是悔恨为了这样的坚定伤害了一个人。继续看第二句,“山中高士
晶莹雪”,多么高的评价。如果我要写文章去评价某个人,我可能会把“高士”这样的字
眼作为反语,但“晶莹”这样的词汇则会非常吝啬,绝不会使用。但作者在这里使用了。
这也同样证明作者的痛悔心情。因为这样“晶莹”的“高士”,他却只能空对,让她寂寞
一生。同样在这一句,他继续写出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他对“世外仙姝寂寞林”的怀念
。但是到这里,作者的痛苦已经有了程度之分。那就是世外仙姝虽然寂寞,自己还能“终
不忘”,虽死犹生;而对山中高士的“空对”,才是最令人痛心的。到了最后一句,就完
全是对“山中高士”的痛惜了。所谓“美中不足”,“美”是能跟所爱的人在一起,“不
足”则是得到人而得不到心。

    根据以上的分析,说明作者对“薛宝钗”是怀着深深的歉疚的。但是仅仅是以上的这
些,还不足以让薛宝钗与林黛玉并列,作者完全可以在说完林黛玉之后再说薛宝钗。这样
处理,无论作者读者,还是“薛宝钗”,都不会有异议。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作者最终
要作出小说中的这种安排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发生了一件作者不得不将二者最终并
列的大事。而这样的大事,恐怕就只有薛宝钗的郁郁而终。当一个人天天活生生得在眼前
的时候,你可能无视她的存在,为自己找最强硬的理由不去接近她。只有眼见她的生命在
自己的扼杀中一天天逝去,才能造成心中的悲怆。人死了,最执着不渝的爱仍然存在,但
新的悲剧已经诞生。这时候才明白悲剧原来是可以只有一次的,如果自己不是因为有情而
绝情,第二个悲剧就不会发生。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22.214.164.157]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