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hft (我会很听话的), 信区: honglou
标  题: 四、所谓“谶语”式的表现手法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Dec  5 20:21:34 2006), 站内


 古训:诗无达诂。诗词,尤其是那些名篇佳作,基所蕴的内涵,往往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丁先生说:“同一韵文表达思想内容的多义性,是《红楼梦》诗词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在论述这一特点时,丁先生特别指出:所谓“谶语”式的表现手法,固然也是《红楼梦》诗
词内涵的一种因素,例如十二钗的《判词》就是谶诗;然而,某些专家走了极端,把这一要
素,当成了《红楼梦》诗词的要害所在,动辄用“谶语”来解释诗词,这是一种有害的误导
。我认为丁武光同志的这一观点,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对于广大读者阅读这部名著,都
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今,在某些红学家那里,“谶语”式的理论,成了研究《红楼梦》的
一种法宝。例如,第七十回林黛玉的《唐多令》咏柳絮,第一句 “粉堕百花洲”,有人认
为,百花洲是水域,花粉堕水,这就是“谶语”,就是预示林黛玉自沉于水而死。
    而实际上,这首词: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
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这是林黛玉对自己不幸命运的叹息与哭泣:美丽的春景就要消逝了,一切都是空:我的
美貌,我的才能,我的诗,我的爱!就像这漂泊无定的柳絮,去吧!去吧!寄人篱下,谁舍
谁收?开头两句,是写柳絮漂泊四散的情景,“粉堕”“香残”喻美的毁灭。把“粉堕百花
洲”看成是黛玉自沉的“谶语”,实在太牵强附会。若照这种逻辑来推,则“香残燕子楼”
,又未尝不可说是黛玉跳楼自杀的“谶语”呢?
    “谶语”的极端化、扩大化和无边化,这是索隐派的惯用手法。由此而导致对《红楼梦
》的一系列荒唐的牵强附会,这种手法如今在红学领域竟有泛滥之势。这种红学研究中的不
良倾向的存在,越发显示出丁先生这一观点对当前及今后红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


我会等你→→→
        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你都不会迷路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02.105.129.3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