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lvv (昨日白雪今何在~~~~~~~~), 信区: honglou
标  题: 《红楼梦》灵与肉的较量——重评宝黛爱情中的三人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Dec  6 20:27:30 2003), 站内信件

发信人: godsun (枕霞新友\笔会闭幕/), 信区: StoneStory
标  题: 《红楼梦》灵与肉的较量——重评宝黛爱情中的三人位置关系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3年12月04日12:21:42 星期四) , 站内信件

zz from 人民网读书论坛

知己式的宝黛爱情模式已经得到几百年来所有关注《红楼梦》人士的默许。但是,在这场
爱情悲剧中,三人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个问题倒可再议。
   我们认同于这样一个观点:宝黛爱情不同于传统的“才子佳人型:这是可以肯定的
。我们又认同于其中的这样一个原因;与“病如西子,瘦影临水”的林妹妹相比,薛宝钗
另有一番丰满润泽的美。甚至,她比林妹妹还要美。这,就构成了她对宝黛爱情的实质性
威胁。
   而今天,我要说的是,美貌绝伦的薛宝钗,根本构不成对“木石前盟”的威胁。就
是说,在宝玉的爱情观中,宝钗从没有上升到与黛玉同等的地位。
   众所周知,“爱情”包括情爱和性爱两个方面。情爱是形而上精神灵魂层次的,性
爱是形而下肉体层次的。通常我们渴望的爱情是先情爱后性爱最后达到的有机统一。即建
立在心心相印,感情默契基础上的肉体结合。然而,现实中的爱情又总是那么的不尽人意
。渴望拥有一份完美至纯的爱情竟成了我们梦中的乌托邦。于是我们又不得不承受灵与肉
撕裂的痛苦。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关系应该这样定位:在宝玉黛玉的情爱关系中,插
标  题: 《红楼梦》灵与肉的较量——重评宝黛爱情中的三人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at Dec  6 20:27:30 2003), 站内信件

发信人: godsun (枕霞新友\笔会闭幕/), 信区: StoneStory
标  题: 《红楼梦》灵与肉的较量——重评宝黛爱情中的三人位置关系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3年12月04日12:21:42 星期四) , 站内信件

zz from 人民网读书论坛

知己式的宝黛爱情模式已经得到几百年来所有关注《红楼梦》人士的默许。但是,在这场
爱情悲剧中,三人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个问题倒可再议。
   我们认同于这样一个观点:宝黛爱情不同于传统的“才子佳人型:这是可以肯定的
。我们又认同于其中的这样一个原因;与“病如西子,瘦影临水”的林妹妹相比,薛宝钗
另有一番丰满润泽的美。甚至,她比林妹妹还要美。这,就构成了她对宝黛爱情的实质性
威胁。
   而今天,我要说的是,美貌绝伦的薛宝钗,根本构不成对“木石前盟”的威胁。就
是说,在宝玉的爱情观中,宝钗从没有上升到与黛玉同等的地位。
   众所周知,“爱情”包括情爱和性爱两个方面。情爱是形而上精神灵魂层次的,性
爱是形而下肉体层次的。通常我们渴望的爱情是先情爱后性爱最后达到的有机统一。即建
立在心心相印,感情默契基础上的肉体结合。然而,现实中的爱情又总是那么的不尽人意
。渴望拥有一份完美至纯的爱情竟成了我们梦中的乌托邦。于是我们又不得不承受灵与肉
撕裂的痛苦。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关系应该这样定位:在宝玉黛玉的情爱关系中,插
进了一个貌美丰颍的宝钗。于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悲剧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木石
前盟还是被金玉良姻所代替。但是,在这悲剧中也成就了令人可泣可叹的宝黛“知己”式
爱情。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个悲剧,使他们的爱情永远定格在了空灵的精神之光中。如果
宝黛最终如我们所愿,步入婚姻的殿堂,实现了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肉体结合,那样我们
用“完美的爱情”来形容也许更恰切——当然这样的结局也没有了批判社会的功用,也就
不是作者的初衷。所以说,宝黛的爱情史是一部寻求社会认可的历史,因为他们彼此间已
有爱情的基础:情爱。一部《红楼梦》的爱情悲剧,更是一部社会的悲剧:用所谓的社会
准则,拆散一对儿真正燃烧着爱情火焰的苦命恋人,这是社会不文明的标志。
   既然注定宝黛只能是空灵的精神之爱,那么在周围陌生化了的环境中就凸现了两个
孤寂心灵的对话与倾诉。这是唯一属于他们的安栖地。在这里宝钗是永远不可能挤进来的
。觊觎”宝二奶奶“的座位,也就只能通过闯入宝二爷的性爱生活,让这个社会而不是宝
二爷来确定了。可以说,在宝钗的”雄心壮志“中,宝二爷只不过是她的一个工具。所以
,她不可能真正去关心宝玉的内心感受。而只会按自己的意图去雕刻这块“浊玉”。同时
,宝钗恰恰又具备了性爱所渴望的条件:丰满的体态,润泽的肌肤。所以,宝钗只能停留
在宝玉的性爱意念中,而所谓的宝玉“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也无非是痴想白嫩嫩的
膀子要是长在林妹妹身上,我还能……他想的还是林妹妹。
   三人关系中宝钗形成了对“木石前盟”的干扰。但也有人认为宝玉自身的“贵族公
子哥”气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没有林妹妹的时候,他还是那样的放荡不羁,肆
无忌惮的去吃丫头嘴上的胭脂,和它们打闹在床上……这一切的描述我认为作者只是想给
我们展示一个“人的原型”的概念——就象古希腊著名悲剧戏剧家所福克勒斯的《俄狄浦
斯王》和爱尔兰人王尔德的《莎乐美》——宝玉的这些行为,更多的是在展示“作为一个
人”的本能欲望。按奥地利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说,人格可分为本我(id),
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个层次。本我是按快乐原则行事的,它要求得到眼前
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本我中的一切永远是无意识的。自我按现实原则行事,对本我
进行控制和压制。而处于高层领导的超我,则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它按至善
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由此可知。宝玉的上述一切行为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
。属于本我的范围。更重要的是,这是无意识的。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观点解释更为
贴切: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存在在人
脑中的遗传痕迹,是由种族先天遗留下的,意识不到的东西。所以,宝玉的这些行为如果
完全归与公子哥的恶习,我们也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公子哥对一个无显赫背景,病恹恹又十
分小性儿的林妹妹有至死不渝的爱情表白(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和如果你死
了,我去当和尚的“傻话”。

在宝玉的理想国里,是断不能没有林妹妹的。待遇探宝玉错吃晴雯的闭门羹后,闷闷不乐
,数日不理宝玉,后宝玉见黛玉,第二十八回中这样写到:“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
着顽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
等姑娘吃……我也和你似的独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样。”着些不是误会的误会很快就烟消
云散了。特别是宝玉挨打后,二人的关系更进一步。且看第三十二回宝玉这样到:“你皆
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一对儿苦命的恋人!在那样的环境下,该怎样让
黛玉放心1第三十二回中黛玉在听了宝玉“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
生分了”之后,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叹着,“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
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
来一宝钗哉!”而所悲者,乃是“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持;你纵为我知己,奈我
薄命何!”凄苦的林妹妹!你为何要受这么大的罪呦!莫非,真的是天妒红颜否?直至宝
玉娶亲,孤寂的潇湘馆里,还飘荡着“宝玉,宝玉,你好……”的怨魂。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黛玉在《葬花词》中曾凄凉地叹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
知是谁?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撒相思地。终不知葬侬人是谁了。神瑛使者字了却
了尘缘之后,终于还是遁入空门了。
   你死了,我去当和尚。
   既然不能为自己的爱情穿上社会准则这套“合法“外衣,宝黛还是循着他们空灵的
精神之光远去了。宝钗也登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宝二奶奶“的宝座,如愿一场。灵与肉的
较量中各得其所,也可谓是完满结局了。
   但有人说这样的结局本可挽回。黛玉可以凭借贾母对其的宠爱,一步步达到自己的
目的。可黛玉没有这样做,性格原因使然。我赞同,我又不完全赞同。因为这一切并不全
是由黛玉所能控制的。试看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逐晴雯时王夫人对晴雯的刻薄:“有一
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个轻狂样子……”
后又说“这样妖精似的东西竟没看见……”人们都有“爱屋及乌”的心理(心理学上也做
过这些实验),作为贾府实际统治者之一的王夫人(其女儿元春为“当朝”的宠妃,可以
说是宝黛爱情的真正决定者,元妃赐物给黛玉,宝钗的不同可见一斑。),如果真的有仪
于林黛玉这个儿媳, 何苦在这儿连拉带扯地泼脏水:又只是因为模样上像林妹妹!可见
,并非只是林黛玉的性格原因导致了这些让人不原面对的结果。
   晴雯模样,性格都极像黛玉,两人素交甚好。也许在作者的用意中,晴雯的地位,
结局也是林黛玉在贾府的一个投影——一样的是老太太屋里的人,一样的在宝玉面前敢耍
“小性”(晴雯撕扇——别的丫头谁敢?),最后一样凄惨的死去。芙蓉花为花中尤品。

   由上可知,宝钗在这场较量中胜了,她得到了“宝二奶奶”的位置,但这个胜何尝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