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BHXXGUOY (無所事事的豬), 信区: sanguo
标  题: 《司马懿形象》辨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Wed Jun 25 10:00:49 2008), 站内

《司马懿形象(一)》文中,作者把司马懿一生分为三个阶段,把曹操掌权时期作为司
马懿人生的早期阶段。个人觉得作者对其早期阶段评价的论据和观点似有待商榷之处,
试辨析之。

作者把司马懿人生早期总结为"蓄华敛芳,偶露峥嵘"。但是作者的论证似有值得质疑的
地方。

首先来看第一个论证。作者这样写的:"首先,从司马懿最初的性格取向来说,他并不十
分赞成曹操那种挟天子而纵横天下的行径,'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以至于在曹操
慕其名想把他收罗帐下的时候,他假扮患'风痹'之症作为推辞的理由,并且还以'坚卧不
动'的高超演技骗过了曹操派去深夜刺探虚实的人。然而同智谋与势力同样显赫的曹操相
抗衡毕竟是很困难的……曹操做了丞相之后,再次敦请司马懿出仕,而且还以'若复盘桓
,便收之'相威胁,迫使他'惧而就职'。显而易见,在这种完全被动的情况下,司马懿虽
已加入到曹操阵营之中,却很难马上就发挥出其过人的抱负与谋略。"

这条论证主要依据《晋书宣帝纪》,记述的事实在其他史书上尚未见有。所谓孤证存疑
。另《晋书》成书于唐朝,成书之后,当代人就对它有微词"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
。我对司马懿假扮"风痹"的故事和曹操的"若复盘桓,便收之"威胁的目的是有疑义的。

第一,曹操辟司马懿最初是做文学掾。什么是文学掾呢?讲到文学掾,首先要讲这里面
的"文学"。"文学"官类名。汉郡、国皆置,主管教育,分文学祭酒、掌故、文学掌故等
,以祭酒为首。曹操为魏王,设文学掾以教世子。《通典》卷三十谓"魏武置太子文学"
。晋诸王有师、友、文学各一人,郡国亦各置文学掾一人。洪怡孙的《三国职官表》里
也未见文学掾。可见文学掾在汉时没有,是曹操的发明,魏时都还不是正式官职,到晋
朝也还只是地方分管教育的小官。对于征召一个分管教育的小官,有必要"深夜刺探虚实
"这样大动干戈吗?即便是教导太子的,难道这文学掾非司马懿不可吗?正史中的传说故
事,应用时需要鉴别。《晋书宣帝纪》所记假扮"风痹"的故事,《三国志武帝纪》裴注
引《曹瞒传》中也记有。这个故事很可疑。这个例子与"《明史》朱元璋起事前占卜事,
所记与宋太祖同"类似。后者之目的是记朱元璋欲以赵匡胤事自神。

第二,关于曹操"若复盘桓,便收之"威胁的目的不是敦请,而是真的威胁。要知道,作
为魏王曹操这样一个强权人物,他是容不得司马懿这样一个小辈如此推三阻四的。司马
懿可并不像孔融那样很早就名重天下。曹操自然也就不需要对他妥协退让。若是征招一
个文学掾都征不到的话,那曹操那个"唯才是举"的命令岂不成了空谈。所以作者可能理
解错了这句话的目的。

第三,《晋书宣帝纪》里也没有提到司马懿在出仕之前有什么"过人的抱负和谋略"。若
说有,也就是那句"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这句话能理解成什么抱负呢?"匡正
汉室",那不是和"把龙袍当衬衣穿"的曹操相反,还怎么发挥。"安抚黎民",有这种心思
的人多了去了,又有何过人之处。这里面明显带有作者的主观发挥。

综上三点,作者的第一个论证既在客观上存疑,又带有作者自己的主观想象。

下面看第二个论证。作者是这样写的:"其次,曹操既重才又忌才的双重性格指导下的用
人思想决定了司马懿的才干不可能在早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司马懿深知:恃才傲物
、功高盖主,在曹操面前抖机灵是不明智的;聪明尽显于外的下场是可悲的----在这方
面,弥衡、杨修就是前车之鉴。因此,在曹操当权时期,司马懿选择了蓄华敛芳的策略
,在明哲全身的基础上进一步历练自己、完善自己,同时等侯时机,蓄势待发。"

第一、关于祢衡和杨修的死,易中天先生的观点我是赞同的。祢衡不是曹操杀的。祢衡
死的原因,不是因为恃才傲物,而是第一,祢衡自己找死;第二,刘表借刀杀人;第三
,没有法制,社会黑暗。杨修的死,不是因为恃才傲物,也不是因为抖聪明,更无功高
盖主,而是因为他触动了独裁者者的忌讳,他猜透了独裁者的心思。任何一个独裁者都
需要把自己神秘化,不能被人看透。而事实上与作者观点相反的是,曹操此人对于真正
有才干的人还是很能用人唯才的,盗嫂受金、不仁不孝都不要紧。这也是曹操能够成功
的一个主要原因。曹操不是忌才杀人,而是有政治目的的去杀人。关于这些参看易中天
先生《品三国》(下)。

第二、关于"司马懿的才干不可能在早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里面恐怕又是作者的
猜测。因为《晋书宣帝纪》中明确记载了司马懿对曹操的几次建议。而且《晋书宣帝纪
》中还明确写到曹丕和他"每与大谋,辄有奇策"。可见,在出仕后,司马懿并没有韬晦
,而是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才干,最终取得了曹丕的信任。只是这个时
候的司马懿的才干还没有达到后期和诸葛争雄的水平。

第三、第二个论证在时间逻辑上也有问题,司马懿展露才华的一个事例--征张鲁在建安
二十年,而杨修死于建安二十四年。二人在两征汉中的时候还同为主簿。"鸡肋"故事也
发生在二次征汉中,也就是曹操丢掉汉中的时候。所以司马懿因杨修之死而韬晦,在时
间逻辑上也不成立。

综上三点来看,第二个论证和事实有悖,逻辑上也是有问题。

最后来看第三个论证。作者是这样写的:"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整体情节发展来看
,司马懿虽与曹操、周瑜同为衬托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但其活动的主要情节都设置在后
期,因而不宜在前期出现的过多;同时司马懿作为曹魏阵营的一员,如其聪明才智表现
的过于突出,对于体现作者拥刘反曹的主题是不利的。"

这个论证在逻辑上也有问题。"活动的主要情节都设置在后期,因而不宜在前期出现的过
多"这句话是不妥。司马懿活动的主要情节在后期,是因为历史上司马懿的活跃时期也正
是在三国后期。司马懿生于179年,死于251年。第一次在三国历史中现身谋划,正是在
征张鲁的公元215年。罗贯中所写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全称《明弘治本三国志通俗
演义》),而现在流传的《三国演义》是清朝毛纶、毛宗纲父子修改过的。研究罗贯中
本人和他的创作依据当以弘治本为依据。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评论罗贯中的《三国
志通俗演义》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基本情节大部分都是依
据史书记载。由此可知,如果以曹操掌权时期为司马懿的早期,也就是公元220年以前,
那么和司马懿有关的故事情节就不是"不宜在前期出现的过多",而是在前期根本没多少
可以出现。此时的司马懿还不是一个能和诸葛亮分庭抗礼的重要人物,而此时的诸葛亮
也才刚刚崭露头角。

"同时司马懿作为曹魏阵营的一员,如其聪明才智表现的过于突出,对于体现作者拥刘反
曹的主题是不利的。"这句话也有矛盾。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演义后期司马懿的
聪明才智又那样突出了呢?这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在不停的成长。司马懿是真实的历史人
物,不可能像古龙小说里的主人公,"20岁以前不知所踪,20岁之后一出场就有盖世武功
。"

所以,第三个论证也值得商榷。

最后说说作者的综述。作者写到:"综上所述,在小说前期,司马懿较少出场。曹操虽了
解其才干,却没有让他去独当一面的执行重要任务,而只是用之为主簿,以一个参谋人
员的身份带在身边。究其原因,乃在于小说后来借华歆之口说的一番话:'先时太祖武皇
帝(曹操)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演义里的这段华歆的描述又是来自《晋书宣帝纪》。而且曹操还用各种方法验证司马懿
的"狼顾之相"。这则故事又是孤证,有没有此事先存疑。"在小说前期,司马懿较少出场
。曹操虽了解其才干,却没有让他去独当一面的执行重要任务,而只是用之为主簿,以
一个参谋人员的身份带在身边。"造成这个的原因,我看不是狼顾之像。从史书上看,此
时的曹魏,谋士成群,猛将如云。而司马懿还很年轻,刚出道不久,还没有机会让他独
当一面。到了曹丕时期,由于曹丕对他的信任,加之司马懿自身才干有了很大进步,很
多谋士、猛将也都退出了历史舞台,此时司马懿才开始真正的独当一面。

综上所述,我认为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作品以及作品相关的历史依据分析少
,主观猜测成分多,文学性太强。要研究罗贯中和他的写作思路,不光要参看《弘治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于《三国志》、《后汉书》、《晋书》这些正史也要了解,并要
作出对比分析,以了解到罗贯中写三国时,文字后面的权力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
我是GK的马甲。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16.25.236.22]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