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BHXXGUOY (無所事事的豬), 信区: sanguo
标  题: 关于通臂拳和刘备臂长的一点质疑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Nov  7 19:49:35 2008), 站内

首先要对一个“毫无疑问”的观点提一点质疑。“三国时期主要流行的武术是通臂拳”,这
个说法值得商榷。
    首先来讲一讲“通臂拳”。实际上大名叫“通背拳”,又名“通臂拳”。关于源头,《
中国大百科全书》“通背拳”词条是这样说的:“关于通背拳的起源,传说不一。有人说是
战国时代孙膑所传,显然很牵强。近代流传于北京、天津一带的通背拳,是清末浙江人祁信
所传,亦称‘老祁派’。祁传其子,其子又改‘通背猿猴’为‘六合通背’,后世也称此派
为‘少祁派’。”
    除“少祁派”,少林拳系里也有通背拳,流行比较广的还有一门五行通背拳。“少林通
背拳系由通背拳和少林拳所组成,已失去通背拳的特点。五行通背拳传说由清末一韩姓道士
所传,分金门、木门、水门、火门、土门五个阶段逐步练习,土门是最高阶段。<1>”
    可见通背拳可能是流传很广,历史也很久远,但真正有信史可循的源流并不久远,可以
说比唐宋成型的一些武术流派来说,还算是比较晚,怎能以传说的源头认定三国时期没有其
他流派的拳术呢?
    其次,关于通背拳的特点,并不是以一臂入体腔以延长另一臂的长度。这不符合科学规
律。人的体腔和手臂都不是中空的,即使中空,两只手臂嵌套,手臂长度也无法叠加。文章
以西游记记述的通臂猿猴的传说作为证据,证据本身就立不住。 “通背拳以其特殊的伸臂
动作而著称。伸臂动作要力由背发,通过肩、 肘, 以达到指尖,所以要求背、肩、肘协调
,用力伸展,并非单纯地伸臂。<2>”类似铅球运动中腿、腰、手协调作用的意思。通背拳
确实是仿生的,但是仿的是改变身体形态,将臂长引伸,其实增加不了多少攻击距离,并不
是1+1=2的攻击距离。
    以上是关于通臂拳的,下面来说说刘备的臂长。
    讲到臂长,首先就要讲一讲汉朝的单位,很多人都说汉尺比现代尺略短,大概是多少,
我上百度搜了一下,有好多种不同的数据。我讲一种根据算筹的规格推算的。《汉书*律历
志》上对于算筹是这样记载的“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为
一握”,许慎《说文》也说:“算,长六寸,计历数者”。1971年在陕西千叶县西汉墓出土
的算筹,完整者最长为13.80厘米,最短者为12.60厘米,绝大多数为13.50厘米<3>。按照
13.50为六寸计算,可知一寸为2.25厘米,西汉一尺等于十寸,约为22.5厘米。按照西汉尺
长,刘备身高七尺五寸,约合168.75米。人体小腿部分约占全身的1/3,头部约占全身的
1/7,由此,刘备两臂垂膝,从肩至指尖,约占身高的11/21,大约为88.4厘米,而并不是如
文章所说的1.2米。这个手臂长度并不是特别明显的优势。身长八尺的武将,身高约合1.80
米,单侧手臂长度能达到75cm左右,而像关羽这样的九尺长将,手臂长度应该都超过刘备的
手长了。

<1>《中国大百科全书*通背拳》,[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 同上
<3>《千叶县西汉墓出土算筹》,宝鸡市博物馆等,[J],《考古》,1976.5

【 在 dongyuyishi (東 俞) 的大作中提到: 】
: ZZ:
: 刘备的生理优势---长臂
: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另一篇文章《戏说三国战将的武器》里面曾经提到过。根据武术学家
们考证,起始于先秦的通臂拳是中国最早的武术种类之一,其他的很多武术流派是晋唐以后
发展完善的。直到今天,北京的崇雍大街上仍然有一个通臂拳研究会。毫无疑问,三国时期
主要流行的武
: 三国志上说刘备垂手下膝,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刘备天赋异秉,另一方面有可能是刘备乃通
臂高手,因此给人以长臂的假象。更有可能两种优势兼而有之。毕竟这种异能之人,千余年
中也只听说了一个。试想普通人的单侧手臂长度为80厘米左右,两臂展平,外加身体宽度,
臂展应该与体
: 算起来,刘备的武功应该是不低的。不过这篇文章一半考证,一半猜想,还加上了我自己
的胡说八道,以上推论,信与不信,就凭大家自己了。
: 【 在 SF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请问你会如何证明?


--
我是GK的马甲。


※ 修改:·BHXXGUOY 于 Nov  7 19:51:22 修改本文·[FROM: 121.35.89.124]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21.35.89.12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