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GK (dinman的马甲), 信区: sanguo
标  题: 夷陵之战与三国鼎立的地理均势(转载)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Dec  7 23:50:13 2006), 站内

本文为张大可先生《三国史研究》(华文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中的一篇论文。以下
为原文:

    夷陵之战是曹孙刘三方争夺荆州最后的一个回合。此役吴胜蜀败,形成了三分的地理均
势,正式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是夷陵之战对于历史的影响,也是本文所着重讨论的内
容。此外,孙吴战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创造了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打了一场大规模的歼
灭战,丰富了中国军事史的内容。长期以来,学术界研究夷陵之战,牵强附会地论证以少胜
众,以弱胜强,甚不得要领,本文附带论及。

 一、夷陵之战的背景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是曹孙刘三方争夺荆州的第一个回合。此役孙刘结盟,挫败了曹
操南下的势头,三家瓜分了荆州,初步形成三分鼎立之局。曹操占据南阳郡和江夏郡北部,
以襄阳为重镇,阻止联军北上。孙权占据了南郡和江夏郡南部,全据长江形势,打通了西进
益州的大道。刘备奄有江南四郡:武陵、长沙、零陵、桂阳,有了立足之地。按照战前诸葛
亮使吴所订双边协定,赤壁战后荆州归刘成鼎足之形〔1〕(事详《三国志·诸葛亮传》)
。所以刘琦死后,孙权表荐刘备为荆州牧,并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巩固联盟。刘备则表
荐孙权为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孙刘双方互相推荐,达成了势力范围的默契。从荆州北上宛
洛,是刘备发展的方向,从扬州北上徐州,是孙权发展的方向。当时长江上游有刘璋,汉中
有张鲁,关中有马超、韩遂。这是三个互不统属,而又均无远略的割据集团。曹操占有整个
大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兵强马壮,仍有力量时时卷土南下。与曹操争天下的刘备和孙权,处
在长江中、下游,无论地利和人力,均不能单独与曹操相抗。为求生存与发展,孙刘联盟抗
曹,唇齿相依,形势使然。
    公元214至215年(建安十九年至二十年),孙刘争荆州江南三郡,是荆州争夺的第二个
回合。此次孙刘两家没有大动干戈,通过外交谈判达成协议,两家中分荆州,以湘水为界,
南郡、武陵、零陵西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伐,威震荆襄,孙权趁荆州之众北出的机会,派吕
蒙偷袭南郡,擒杀关羽,是荆州争夺的第三个回合。此役之后,孙刘联盟破裂,两家敌对,
曹丕趁此称帝篡汉。孙权破坏了联盟,心惊胆战。他为抵御刘备复仇,避免两线作战,向曹
魏称臣。这就是发生夷陵之战的背景。夷陵之战,是荆州争夺的第四个回合,也是最后一个
回合。
    荆州争夺的四个回合,有三个回合发生在联盟内部,而且一次比一次升级,最终以吴胜
蜀败荆州归吴而结束。设若夷陵之战胜败易主,局势难以预料,若果还是三足鼎立,则荆州
争夺仍不会结束,不达均势则不停止。
    弱国结盟对抗强国,目的是求得力量的均势以便生存和发展。因此,联盟内部,也要力
量相对均势,这是联盟的条件。赤壁战后,刘备被周瑜屏隔在狭窄的江南四郡之地,在联盟
中处于依附地位,这是刘备不能接受的。因此,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公元211年1月),刘备
深人虎穴去京口向孙权求借南郡地。周瑜认为“刘备寄寓,有似养虎”〔2〕(《三国志·
鲁肃传》裴注引《江表传》),将为孙吴后患,不如趁刘备自投罗网之机,吞并荆州。孙权
认为曹操在此,疆锡未靖,从而采纳了鲁肃“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3〕(《三国志·
鲁肃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将南郡借与刘备,从而形成了当时形势下的均势。公元
214年,刘备得益州,势力壮大,荆州居吴国上流,孙权感到西强东弱,因而向刘提出索还
荆州的要求。关羽坐镇南郡,兵力盛强,孙权不敢提出要求而讨江南三郡。结果和约中分荆
州,孙权退出了强夺的零陵郡,只得到长沙、桂阳两郡,心中实不平。但是对刘备来说,他
认为中分荆州,等于用长沙、桂阳郡换了孙权的南郡,问题已经解决,从而放松了警惕,到
公元219年,刘备夺得了曹魏的汉中、上庸两地,关羽又威震荆襄,势力迅猛发展,再次打
破了东西均势,孙权震恐而偷袭荆州,这也是必然之势。正如司马此和蒋济所说:“刘备、
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摄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4〕(《辩亡论下》,见《全晋文》卷九十八)。”曹魏采取了挑动吴蜀相仇的策略,拉
拢孙权,创造了孙权放胆进攻的条件。
    刘备失守荆州,也就丧失了隆中路线所规划的北伐条件,被困于四塞之地的益州,他决
不甘心。这正如陆机所说:刘备东出是“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5〕(《三国志
·刘晔传》)。魏文帝曹巫曾与群臣讨论,刘备是否东出,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
唯羽。羽死军破,国内优惧,无缘复出。”侍中刘晔独持异议曰:“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
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
敌,于终始之分不足。。”这就是说,刘备称帝欲明正统所在,他必然要讨逆伐叛,以表示
有统一天下的力量。伐魏,力量不足,讨吴,自谓可胜,加之为关羽报仇,可以激扬士气。
因之,夷陵之战,不可避免。对此,裴松之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说:
    刘后以庸蜀为关河,荆楚为维翰,关羽扬兵河、汉,志陵上国,虽匡主定满,功未可必
,要为威声远震,有其经略。孙权潜包祸心,助魏除害,是为翦宗子勤王之师,行曹公移都
之计,拯汉之规,于兹而止。义旗所指,宜其在孙氏矣。瑾以大义贵备,答之何患无辞,且
备、羽相与,有若四体,股肚横亏,愤痛已深,岂此奢阔之书所能迥驻哉〔6〕(《三国志
·诸葛瑾传》裴注评语)?
    裴松之的这番议论是用以驳斥诸葛瑾的。刘备东出,孙权求和,不许。孙吴南郡太守诸
葛瑾致书刘备,陈说轻重大小,云:“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
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裴氏所论,立足于理与义;诸葛瑾所论,立足于
形与势。刘备在三分鼎立形势下,执理而轻势,不听群臣劝谏,刚惶自用,以弱逆强,遭致
失败,咎由自取,追悔莫及。

二、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及各自长短

    夷陵之战从蜀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调集大军伐吴起,到章武二年(公元
222年)八月吴军退还止,前后历时十五个月,是三国时期延续最长的一次战役。双方投入
第一线的兵力,蜀军八万,吴军五万;而维护交通及后勤支援,以及支线作战,两国也都倾
注了全力,双方动员各有数十万人。双方能征惯战之将,几乎都投入了第一线。
蜀方兵力及部署:刘备亲征,统水步兵约十万,以白帝城为大本营沿三峡推进,前锋兵力四
万余人。蜀将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先锋,吴班、陈式统水军,黄权、辅匡、赵融、廖淳、傅
彤等各为别督。赵云留守江州为后援。
    吴方兵力及部署: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
于丹、孙桓、骆统等五万人为第一线拒敌。诸葛瑾屯公安,孙权屯武昌,为后援。孙吴三线
总兵力在十万以上,实多于蜀军。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三国志》各传及裴注所引史料语焉不详,给后世论史者留下了“创
造”的余地,遂有以少胜众,以弱胜强之说。细考《三国志》及裴注,不仅没有记载刘强孙
弱;恰恰相反,记载刘弱孙强的史料却不少。前引魏文帝与群臣的议论中就已指出:“蜀,
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优惧,无缘复出。”曹魏君臣对蜀国力最的分析是符合
实际的。关羽丧师,荆州之众约七八万人〔7〕(公元215年,刘备与孙权争江南三郡,引五
万之众出川屯公安,关羽赴益阳率众三万,合此两军其众八万),尽为孙吴所并,大大增强
了孙权的力量。陆逊进兵西陵,破姊归、建平及巫,“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8〕(
《三国志·陆逊传》)。此外,由于关羽丧师,蜀将孟达及上庸太守申耽降魏。蜀汉丢失上
庸,丧师最少在万人以,上。孙权偷袭荆州,蜀汉碎不及防,不仅国土丧失近半,荆州人物
兵众全部丧失,蜀汉大大削弱。刘备倾国东出,所领只有一州之众,故兵力不足,只能使用
在一个方向上。双方兵力,应作一番认真的考证。
    蜀方兵力:其众约十万,人峡蜀军只有八万,依据如下:
    (1)《吴主(孙权)传》载,黄武元年(公元222年),陆逊拒敌,“自正月至闰月,
大破之,临阵所斩,及投兵降者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2)《朱然传》载,黄武元年,朱然与陆逊并力拒备。“破备前锋,断其后道,备遂
破走。”
    (3)(韩当传》载,宜都之役,韩当与陆逊、朱然等,“共攻蜀军于琢乡,大破之。

    (4)《陆逊传》载,陆逊救令诸军以火攻蜀军,破蜀军江南主力四十余营,斩张南、
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
四面整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5)《刘晔传》裴注引《傅子》载,“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备仅以
身免。”
    (6)《文帝纪》裴注引《魏书》载,蜀将黄权等在江北,为吴军断其归路,率三百一
十八人降魏。
    参错考核上引各条史料,可知刘备统领进人三峡的水步兵右数八万人,全部被歼。“刘
备奔走,仅以身免”,说明他全军覆没。黄权降魏,只有三百余人,说明江北诸军亦覆没,
属八万总数之内。战斗过程分为三役:宜都之众为蜀军前锋,涿乡会战乃刘备中军,马鞍山
之役为黄权所督江北诸军。每役蜀军死者以万计,加之降者数万,与《傅子》所载八万之众
大体吻合。《傅子》所载,当为孙权向曹魏所献报捷数,只有夸大,不会缩小,所以入峡蜀
军为八万是可信的。加上赵云所统留守江州及白帝守军,蜀军总计约十万。有的文章为了论
证夷陵之战以少胜众,夸大蜀军为数十万或十余万,皆失于考证,不足为据。
    吴方兵力《陆逊传》载,陆逊督兵五万人,这指的仅仅是第一线的兵力。孙吴部署有诸
葛瑾屯公安的第二线,有孙权屯武昌的第三线,总兵力显然超过蜀军,最保守的估计也有十
五六万。孙权用兵,总是自统大众。赤壁之役,周瑜为先锋,只有兵三万,而孙权坐镇柴桑
为后援。孙权对周瑜说:“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
。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9〕(《三国志·周瑜传》
裴注引《江表传》)。”这既是孙权持重的表现,也是他“性多嫌忌”的反映〔10〕(《三
国志·吴主传》陈寿评),不肯弄险。孙权每次领兵作战都是十万或七八万。他偷袭荆州,
兵不血刃而兼荆州之众,力量大大增强,所统后援当在十万以上。陆逊有此后盾,因此他所
统五万可以集中于一点一线,始终保持优势。《资治通鉴》载,刘备遣将军吴班、冯习攻破
权将李异、刘阿等于巫,“进兵秭归,兵四万余人”。司马光所言,或有依据,或为推断。
备倾国东征,所统入峡蜀军其众不过八万,因沿途留守,集中推进的兵力只有四万余人,这
个推断大体符合实际。陆逊迎敌于秭归以东,此时刘备已拉长战线二三百里,所统临阵之众
不会多于陆逊。刘备从秭归继续推进,建行营于(犭虎)亭,布前锋于夷道,置黄权于江北
,连营四五百里护卫后方,所统中军的机动兵力不足四万,少于陆逊之兵,所以夷陵之战不
能说是以少胜众。从表面看,刘备所统是八万,陆逊所统是五万,但由于双方后援力量对比
悬殊,刘备入峡又向前进攻,未与陆逊交锋兵势已分,实际临阵之众蜀军还少于吴军。不过
陆逊为了打歼灭战,进一步诱敌深入而作了战略退却,表现了他优秀的指挥艺术,但不能说
明是以少胜众。刘备也懂得集中兵力的意义,所以把水兵也拉到陆上集中,由此可见蜀兵寡
少,刘备捉襟见肘。
    夷陵之战,吴强蜀弱。刘备所用之将,多为川将,经历阵战较少,不是吴将对手。蜀汉
的五虎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无一人在阵,关、张、黄、马皆亡,赵云因反对
伐吴而被留为后援。蜀将惟黄权有谋,因与刘备方略不合,被部署在江北。蜀汉谋臣,法正
已亡,诸葛亮监国,刘备东出,无良弼在旁。因此,刘备连营七百里,犯兵家之忌,也无人
指出。反之,孙吴战将,不仅陆逊多智,而且所统多是功臣宿将。徐盛、韩当、潘璋、朱然
、宋谦、鲜于丹等都是身经百战可独当一面的老将。徐盛、朱然多谋。潘璋晓勇,“所领兵
马不过数千,而其所在常如万人”,〔11〕(《三国志·潘璋传》)。崭露头角的年青将领
,如孙桓,二十五岁,能得士众心,他驻防宜都,牵制了蜀军的前锋。反攻后奋勇向前,断
蜀军退路打阻击战,迫使刘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刘备忿恚叹曰:“吾昔初至京城,
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此也〔12〕(《三国志·孙桓传》)!”归师勿迫,乃兵家之忌。
孙桓敢断刘备归师,足见吴兵作战晓勇。论兵论将,孙吴之师强于蜀汉,所以不能说夷陵之
战是以弱胜强。
    但是,蜀军亦有其优势。首先是复仇之师,哀兵必胜,讨伐孙权背义袭盟,全军同仇敌
汽,有一股不可阻挡的锐气。其次,刘备在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四月即皇帝位,七月
出师,将士受封受赏,正是立功报效之时,加之刘备亲征,将士激动,士气旺盛。其三,蜀
军居高临下,又善于山地战,占有地利。其四,蜀军初战时,战线没有展开,八万之众高度
集中,也占有优势。但蜀军的这些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被陆逊的战略大退却所避开,很快丧
失了。蜀军初战的胜利只是破吴边将,未遇孙权主力。当蜀军前锋推进至夷道时已成强弩之
末,受阻于坚城之下陷人了进退维谷的境地。所以决战之前强弱众寡都已易位,吴军掌握了
主动权。
    再看,吴军虽强,却有其弱点。荆州为刘备统治十余年,民众向心在蜀。又刘备已称帝
打着兴汉的正统旗号,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刘备深深懂得这一点,所以他命荆州马良带着金
帛封印以爵赏去诱劝诸夷。当蜀军进次株归,“武陵五溪蛮夷遣使请兵〔13〕(《三国志·
先主传》)”,威胁着吴军的侧翼和后方。其次,陆逊资望较浅,不为功臣宿将所服,若处
理不当,有分崩之势。其次,曹魏坐山观虎斗,若吴军战败或疲惫,将乘势夹击收渔人之利
。陆逊十分明白,吴军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如果蜀军突破夷陵防线,不仅荆州动摇,
而且曹魏必然趁火打劫。所以他上书孙权说:“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
。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优。今日争之,当令必谐〔14〕(《三国志·陆逊传》)。
”为此,陆逊初战,十分谨慎。他为避蜀军锋芒,大胆地作了战略退却。可是诸将不明政治
形势与军事方略,求战心切,不听调动,欲与蜀军硬拼,几乎债事。可惜,刘备未能抓住战
机,利用吴军的弱点,迅猛推进。随着相持阶段的来临,吴军掌握了主动,蜀军也就丧失了
一切胜机。
    综合上述,吴蜀双方兵力和长短,可以说是势均力敌,双方都有胜机和败着。蜀兵义正
气盛而将弱,吴兵将强而集中但居下流。这一形势决定了此役双方谁都不可能取得速战速决
的胜利。;这一场持久的斗智斗力的大战役,谁能坚持到最后,谁的谋略优,谁就能取得胜
利。

三、夷陵之战的过程、结局和影响

    夷陵之战的过程。战争分三个阶段,分述于下。
    第一阶段,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至十二月,蜀军进攻,吴军防守。七月,蜀军
发起进攻,吴班、陈式率水军,冯习、张南统陆军,水陆齐进,军队密集,攻破吴军前沿重
镇巫县,长驱直人秭归。八月,孙权称臣于曹魏,受封为吴王。吴将抚边将军、宜都太守陆
逊统兵五万西上迎敌。所统诸将:徐盛,建武将军、庐江太守;潘璋,振威将军、固陵太守
;韩当,偏将军、永昌太守;朱然,昭武将军、江陵督;孙桓,安东中郎将;骆统,建忠中
郎将;宋谦、鲜于丹,原吕蒙属将。孙吴集四方精英于一线,兵精将猛,遏止了蜀军的进攻
。刘备统大军继进,驻屯秭归。双方都在作大战前的部署,沉寂了数月。
    第二阶段,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正月至六月,两军相持于夷陵。二月,刘备亲自指
挥蜀军发起第二阶段的进攻。将军黄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
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14〕(《三国志·黄权传》)。”刘备不从,以黄权为镇北将
军,督江北军拒陆逊于夷陵,并防魏师。陆逊继续作战略后撤,分散蜀军之势,并在运动中
伺机歼敌。吴军在后撤中歼灭蜀军五营,重兵屯于夷陵坚壁。刘备在江南推进,因前锋受阻
于夷道,遂将大军屯驻于夷道北之晚亭。刘备欲诱吴军主力决战,令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
营,另伏兵八千于山谷。吴将帅皆欲进击,陆逊以军法制约,坚守不出。刘备见机关已被识
破,引伏兵从山谷中出,撤水军于岸上结营,从巫县、秭归至夷陵,连营树栅四五百里。刘
备的这一部署,欲固守已得的峡谷高地,持久以待时变,顾不得犯兵家之忌。刘备出此险着
,他低估了对手陆逊。
    第三阶段,章武二年闰六月至八月,吴军反攻,全歼人峡蜀军八万,大获全胜。本文第
二节所引资料,可见陆逊的反攻方略。首先他用火攻,并以密集的优势兵力在夷道打破蜀军
前锋。阵斩张南。朱然、韩当、骆统等大将参加了这一战役,与孙桓守城部队配合,夹击蜀
军。接着朱然等直插蜀军之后,切断蜀军归路。刘备慌忙撤军,吴军潘璋等猛将紧紧咬住追
击,围歼蜀军江南军主力于琢乡。涿乡在江北夷陵之四。刘备率残部靠拢黄权的江北军,升
马鞍山据高据守。陆逊督诸将四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刘备退人秭归,欲收合残部。陆逊
哪里肯让刘备喘息。孙桓插人夔道断刘备归路。刘备闻讯,逾山越险,弃军而逃。刘备命骤
人烧军资饶恺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就这样,蜀军全军覆没,舟船器械,一时略尽。吴将李
异、刘阿等直追至白帝诚,屯兵于江南.徐盛、潘璋、宋谦等竞欲乘胜取蜀,陆逊、朱然、
骆统等认为,吴军应撤回防魏。这时赵云已率江州之众入援白帝。八月吴军班师,夷陵之战
结束。
    吴军获得夷陵大捷,除总形势有利吴军外,陆逊优秀的指挥艺术是取得胜利的直接保证
。这次战役体现陆逊的战略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避敌锋芒,果断地作战略退却,创造战机,乘敌之疲。陆逊节节后退,把三峡
险地让与刘备,示敌以弱,诸将不解,以为陆逊胆怯,各怀愤恨。陆逊喻之曰:“备举军东
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
故也。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驰之优,
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疲于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15〕(《三国志·陆逊传》裴注
引《吴书》)。”蜀军深入三峡五六百里,拉长战线,分散了兵势,在进攻中受到削弱,士
气衰损。反之,吴军退避三舍却蓄积了士气。战略退却,进一步改变了吴蜀强弱的对比,在
临阵第一线,蜀军也成了劣势。
    第二,善于把握战机,运用火攻歼敌。刘备初入三峡,欲乘锐集中优势兵力以求速决,
打破吴军,突人荆州。但陆逊大步后撤,分散了蜀军之势,迫使蜀军屯兵于坚城峻危之地,
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刘备也是一个久经沙场而又老谋深算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改变策略
,以守险持久来等待时变。因两军持久不决,曹魏必乘其后,这对吴军不利。陆逊要赶在曹
魏出兵之前打败蜀军,因此,他必须抓紧战机速决。如果说战争的第一阶段是刘备以求速决
,那末,现在却颠倒了过来,两军相持以后,吴军要求速决。陆逊选择闰六月暑热之时反攻
,因这时蜀军水陆都集于林荫,又有东南风入峡,便于火攻。陆逊先以小股部队试攻,见蜀
军反应无防火准备,抓紧战机全线出击,分割包围,大获全胜。
    第三,坚定不移地集中优势兵力用于主攻方向,力争打歼灭战。孙桓被蜀兵围困于夷道
,向陆逊求救。陆逊为了捕捉战机保持高度机动而按兵不动。诸将争曰:“孙安东,公族,
见围已困,奈何不救?”陆逊曰:“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优也。待吾计展,欲不
救安东,安东自解〔16〕(《三国志·陆逊传》)。”果然,刘备受阻于坚城,久攻不下,
士气大损。陆逊知彼知己,知孙桓可恃,才如此部署。即使刘备攻下夷陵,将付出重大代价
,而陆逊所统夷陵之众则乘其弊而击之,亦必能获胜。
    夷陵战后,诸葛亮十分惋惜地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
必不倾危矣〔17〕(《三国志·法正传》)。”胡三省对此评论说:“观孔明此言,不以汉
主伐吴为可,然而不谏者,以汉主盛怒而不可阻,且得上流,可以胜也。兵势无常,在于观
变出奇,故日孝直在必不倾危〔18〕(《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纪》黄初三年)。”胡评
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诸葛亮的责任问题,他不谏止;二是指出刘备失败原因,未能“观变出
奇”。诸葛亮既有此感叹,不能说他没有谏,只是也以为刘备可胜,故没有力谏,故败后十
分惋惜。胡评所指刘备失败原因不无见地。刘备若采纳黄权建议,命大将统众顺流直下荆州
,打乱吴军部署,事难逆料。陆逊也忧虑此着。他致书孙权说:“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
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19〕(《三国
志·陆逊传》)。”再看,刘备连营树栅四五百里,只要防卫有方,也并非必然失败。因为
这一直线部署不在平原旷野,而是沿山峡居高临下布防,构成了一条坚强的纵深防线,吴军
要动摇这条防线谈何容易。刘备之失,不仅在于不能“观变出奇”疏忽防吴火攻,而且还在
于他亲冒矢石居于第一线,把主力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之下。假定刘备把大本营放在株归,自
统大军为后继,这种依险连营数百里的纵深防线未必有失!由于刘备亲临前敌,不仅把主力
置于险地,而且实际成了大军的绊脚石。公元215年(建安二十一年)孙权率十万之众攻合
肥,被张辽、李典以七千之众击溃,也是如此。由于孙权亲临前敌,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视
线之下,事出仓碎,必然成为大军的绊脚石。天子亲征而深人险地本身就是一种轻率行动,
鲜有不败者矣?
    当然,刘备亲临前敌,叮以起到激励士气、动员民众的政治效果,马良策动武陵蛮夷叛
吴就是明证。可惜,刘备没有派出一支正规军去支援,蛮夷乌合之众,很快被吴军讨平,蜀
国反倒把一个马良赔进去了,得不偿失。
    六十三岁的刘备,惨败于二十九岁的陆逊之手,还差点成了二十五岁的孙桓的俘虏,惭
愧、悔恨交加,不久就病死了。临终,他悲愤地说:“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20〕(
《三国志·先主传》)!”此役,蜀国元气大伤,基本决定了隆中路线的夭折,从而刘备也
成了一个富有悲剧色彩的英雄。
    历史事件也和许多辩证事物一样,有着两面性。夷陵之战,本是刘备发动的一场吞吴之
战,它破坏了隆中路线的孙刘联盟。但恰恰又是夷陵之战造成了二分的地理均势:巩固了孙
刘联盟。首先,夷陵战后,蜀弱吴孤,曹魏的优势得到增强,随之对吴的压力增大,迫使孙
权回到联蜀的立场主动求和。其次,夷陵之战,使吴得荆州,稳固了上流门户,不再担心西
边的威胁,可以专力对魏,促使孙吴下决心与魏决裂。其三,夷陵之战,使蜀国惨败,国力
更加削弱,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寻求盟友。于是吴蜀联盟很快恢复。蜀国小弱,但占有沃野
千里、四塞之固的益州,仍可据险立国,与孙吴形成了东西均势。孙刘联盟,减杀曹魏优势
,形成南北均势。也就是说:夷陵之战最后解决了荆州的归属,形成了不分的地理均势,才
正式确立了三分鼎立之局。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三分荆州只是莫定了三分鼎立之形;而
最终完成三分鼎立之局.应以公元229年吴蜀订立中分天下盟约为标志。公元228年,诸葛亮
北伐,专力对魏。这时孙权才完全解除了戒心。于次年称帝,蜀汉遣使称贺,承认了孙权的
地位。两国订立中分天下的盟约,三方称帝,政治上也达到了均势。但这一盟约的签订,实
际是夷陵之战形成的三分地理均势创造了前提条件,因此说夷陵之战正式确立了三分鼎立之
局。

--
鑒于很多人錯認爲dinman和GK是同一人,在此鄭重説明,dinman是我前ID,現已給我
LP使用。爲了讓以前認識dinman的朋友還能認得我,暱稱還將保留一段時間。


※ 修改:·GK 于 Dec  8 13:19:21 修改本文·[FROM: 121.35.161.106]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19.134.131.24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