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reinhart (帝国五星上将--小瘦鹰),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剖析陆军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Fri May  7 20:27:13 1999), 转信

剖析陆军
  相信在台湾服过陆军兵役的男生,十有八九对陆军的战力都颇有疑虑,不
幸的是掌握权力的国家统治阶层,从立法院、总统府至国防部的诸高官、委员
们又都脱离部队已久, 对部队实况的认知感早已薄弱不堪,根本不足以对公
式报告书、体制内外而来的情报和有形的物质阵容作出正确的解读和判断。
人人都知道陆军有问题,问题到底是什麽? 有多大?要如何修正?决策阶层
似乎茫无头绪,或者根本不予理会。反对党视陆军为国民党党器,一逮到小辫
子便以"给他难看"为前题穷追滥打;政府监察机关则根据似是而 非的资料挑
最明显的目标来检讨,无力发现问题所代表的沈重事实。 笔者退伍三年半
後,最近又被抽中教育召集,这第三次的零距离观察机会,促使笔者决定将所
有观察及 研究的心得整理出来,将所认识到的中华民国陆军的真实面貌呈现
在大家面前,包括沈□弊病、改革方式、思想方向等等主题,让身为纳税人的
国人评断,中华民国陆军价值何在。

一、 资讯(In牋牋ion)&通讯(Communication)问题

  资讯(情报)问题在陆军(甚至可能是全体国军)看来根本是洪水猛兽,国军简直
在不成文 宪
法中定义"资讯"为:「生来就是被封锁用的。」若是有谁在军中提起电脑网路化、
资讯电子化,
免不了要吃一顿排头。大体上,国军认为大陆之所以丢掉,完全是因为两件事:政
治教育失败和
□密。所以撤退来台後几乎一切以防堵思想不纯、情报流通为重心,其它一切好说
。 将一场全
面性的溃败单纯地归咎於□密,就好像开砂石车撞毁一幢木屋後,蹲在地上检讨梁
柱上的
白蚁一样。 由於部队全力防堵资讯的流通,不分青红皂白一律以偏执的态度加以管
制,管制电
话、管制电脑、管制电视、管制报刊,资讯电子化自然毫无发展的可能,在这个时
代来说,资讯
流通的阻滞对平时的运作和作战的能力,都有致命的杀伤力,以下以实况和情境推
导说明之。

  「造册」,是所有军士官兵最大的梦魇之一,每次一遇到演习、测验、人事变
动、调识、调
训、奖惩等等时候,部队就有人要花数日埋头在一叠叠的十行纸上作业,作业什 麽
呢?抄写姓
名、兵籍号码、级别职位、专长代号等等。这有什麽困难?困难的地方是每一个上
级单位都要一
份,有时你想都想不到的单位忽然也要一份,而且你一定得提前 数周开始作业,因
为上级单位
一定对格式、人选和资料有意见,再加上连续抄写资料数十大张,不可能没有错误
,而且通常造
册命令一定没有将所有规定写完整,於是最後一 定是会在时限快到时大家还在拼命
重抄或修
改,你如果在军营的路上看到一些人背著绿包包疲惫地走著,十有八九是在赶资料
的文书兵或其
它任何负责造册的人。而这些资料 的用途,十分之九是陈列用的。对!陈列!摆给
来督导的长
官看的。同一个人的同一份资料,在每次不同任务的造册作业中都必须从厚厚的手
写档案中翻出
来手工抄写,如果 是连级单位,造册的文书士多半还得在卫哨勤务和其它杂事中抽
空赶工。除
了人事资料外,政战业务也是部队用纸大王,政战业务包括督导纪录、作文(莒光日
电视教学)批
改、辅导(约谈)纪录、忠诚考核等等,还有值星周报记载的每日宣导事项、军法教
育等等。其
实,我向大家保证,所有这些文书纪录有九成五以上是应付督导、抽查而凭空杜 撰
的。如果你
认为这麽做有亏职守、损害国军战力或纪律,那你绝对不曾在基层部队待过。那些
业务及规定事
项,不是亲身体会很难想像是多麽离谱地与实际状况脱节。笔者 不拟在此详述实例
,不信的话
可以去问任何一位从基层部队退伍不算太久的人就知道了。要反应规定不合理?轮
得到你反应
吗?还有"抄收电话纪录"这件事,这在资讯时代 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笑话!所谓
电话纪录,
是上级单位发布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例如明天要跑步到哪去给人督导)时,便命"战情
中心"摇有军
用电话机(有四、五十年历史之 久的设备)到各下级单位去,各下级单位指挥所或战
情中心执勤
兵或战情官便拿起电话纪录簿将这些十有八九是垃圾的通知事项抄收下来,报告自
己的级职姓名
以供发布单位 存查,然後拿这本簿子去给主官签收。若是最基层的单位没有设这个
所谓的战情
中心,便必须拿著电话纪录簿跑去上级单位誊抄。听起来很像十九世纪末、廿世纪
初的通讯方
法,是不是?

  说到电脑化,为了怕被外界讥笑落伍,陆军确实有一些劳什子的电脑化计画和
行动。且慢!
那笔者前头说的岂不是错了吗?陆军有在做电脑化呀!请注意:电脑化和资讯化作
业可以是两
码子事。一个组织完全有可能人人一部电脑,却根本没有资讯交换系统。中华民国
陆军便是这
样。举例而言,笔者这次教召,其资料作业流程如下:

嘉义团管区从电脑中挑出数百名教召候选人,用电话通知倒楣的接办单位派人到团
管区来拿名
册,然後按专长代号选出合适的人,「造册」,送回团管区,然後团管区会发现 一
些名册上的
人不可能被召到,例如出国了,而且由於退伍人数的关系,接办单位选出的人数不
足团管区本年
度的规定教召配额,如果补不足人头,从上到下都有人会被处 份,不管你在这档子
事上有没有
权责。所以团管区又通知接办单位把名册拿回去重造,再通知全国其它团管区把可
用的名单"寄
去"接办单位挑选,就这样,户籍台北县的笔者 就莫明其妙地被教召到嘉义去了。
而在该动员师
中,所谓的电脑化,是一套该师资讯组自行开发的软体(大概是利用资讯系所毕业的
义务役官兵
编写的),放在磁片上交给承办 营以人工一笔笔输入应召员的兵籍号码、姓名、专
长代号(注1)
及一些杂项,然後不管资料对不对、系统管不管用,电脑就必须排出来以壮声势,
以便对"电脑
化"这三字有所 交代。不过,手抄名册依然不可少,因为电脑化是一回事,业务督
导和检查是另
一回事,而且格式有其规定,还"不能"说有了电脑管理资料,印出来就好了**。

从这个流程来看,明显的缺失在於单位和单位间竟然没有数位化的管道直接传送资
料,要透过手
传、邮务来传递资讯,同样的资□牋燙个单位都必须重抄,这彻彻底底地抵触资 讯
化的精神。所
谓资讯化,是为了提升资讯传送的效率和速度、减少不必要的人工负荷、便利资讯
的查询和组织
所采取的行动。如果各单位各搞各的电脑化,又不肯放弃传 统的纸上作业,那麽资
讯化就只是
某位将官用来诈骗功劳的幌子、下级单位的无谓负担。

  当然了,国军一定会搬出「□密亡大陆」的大道理来反抗全面的资讯化、网路
化,那麽,笔
者先撇开技术面的保密稍後再谈,从策略面来说明全面资讯化的必要性。 商场如战
场,除了不
死人外(大致上),但是商战的激烈绝对不下於战场,每年有多少企业在对手的竞争
下倒地不起?
有多少大企业被不法的竞争对手窃得公司机密而蒙受沈重 的损失?有多少企业的伺
服器被存心
不良或纯为好玩的骇客侵入破坏?那麽有没有哪个大企业因电子□密案或骇客攻击
事件而放弃公
司的电子资讯系统?为什麽不?因为,电 子□密固然会使组织受到比纸张□密更大
的损失,但
是,电子管道也有十分有效的管制手段,最重要的是,不资讯化,组织的效率就根
本不可能支撑
组织本身的生存、组织的 生产力根本不可能和对手竞争、组织根本不可能在商场上
发展成长!
在军事上来讲,资讯化可以让後勤补保运输、战斗单位调度出勤、人事调动等等的
效率呈巨幅的
提升,如 果一味害怕资讯战的威胁而不进行资讯革命,反正在战场上也是打不过资
讯化的新式
军队的。

  以Lotus-IBM的群组工作系统Notes为例,假设军方采用这套系统或类似的软体
的话,日常运
作会有哪些改变呢?请看以下的情境推演:

某连队连长是一名张姓资深上尉,正打算在申请进修取得学位。一日早晨起床後,
第一件事不是
命传令去取电话纪录,而是打开笔记型电脑,启动Notes,开启「营部公布 栏」资
料库(这个资
料库可以是在营部的伺服器-注2-中,也可以是在旅部甚至陆总部的伺服器中,但对
张连长来说
完全没有影响),看看营部有没有新公告或通知,然後打开 自己的电子邮件(e-mail
)信箱,看看
有没有寄给自己的邮件。为了找出进修的规定,张连长昨天曾发e-mail去问陆总部
人事组,这时
回信已经来了,陆总部人事组甚至不必去 翻查相关规定,仅而於回信中附上存有这
方面规定的
资料库连结,张连长用滑鼠点了一下这个连结,他的Notes立即连上那个位於龙潭某
部电脑上设
定的"尉级军官带职外训管 理办法"资料库,该资料库的管理程式审核了张连长的权
限後,决定
允许他开启这个资料库。张连长看过之後,又开启浏览程式(Browser)去看政大的网
页,研究政
大开放的 这个进修计画到底适不适合他。此外,张连长还有B计画,就是申请一个
位於花莲的营
作战官的职位,这个职缺是陆总部在两周前透过Notes发布的每日公告中公布的,符
合 其申请资
格者可以在人事组设立的"职位申请资料库"中填写申请表,申请表中还必须填写目
前职位的推荐
继任人选或要求人事组代选,张连长可以用e-mail询问认识的学弟可 有愿意来接任
的,也可以
交由人事组再行公布徵选**..

所有的这些,完全不必离开连长室、完全对所有够资格的人公开公正、完全在转眼
间就可以办
妥,张连长可以有更多时间精力去考虑今天连队的事务。对命令、规定不清楚? 很
简单地就可
以找到最正确的资料,或是再以瞬间送达的e-mail要求澄清。不必再依次和营部、
旅部、军团作
无谓的争执和接收不可靠的二手资讯、过时失效资讯等等。 此外,各级单位总有做
不完的文字
工作,就是因为没有资讯化,资料重复再重复地需索著人工。精实案推动之後,基
层部队怨声载
道,因为人少了,事情却没少。可是事实上 这些工作根本就是不必要的,除了无谓
的工作之
外,非资讯化、无效率的作业方式才是压榨人力的祸首。还有「不要让部队□下来
」的观念作祟
的结果,这一点请参考下一节。

  再来谈到技术面的保密。先说现行制度吧!随便哪个有点头脑的人都可以想出
一百种窃听、
伪冒的方法,本来就已经漏洞百出了,情况再糟也不可能比现在更糟了。电话保密
器尚且付之
阙如,还有什麽保密可言?随地乱铺、品质低劣的军用电话线,本身就常断线,连
可靠度都谈不
上,更别提极易被人破坏、窃听或渗透了。无线电机的历史也差不 多是服役青年年
纪的二、三
倍长,不知是联勤还是中科院曾为77无线电机发展保密器,但是笔者3年半前於马祖
服役期间从
来没见过,据说马祖防卫司令部才有,但是也没有 人在用,因为既不实用也怕用坏
不能应付装
检。这就是陆军通讯和资讯系统的实况。商用电脑网路上的加密技术早已是极普遍
、实用的科技
了,加密难度可以高到任何人都 不太可能破译,例如说连美国专门负责高科技侦察
的国家安全
局(NSO)、中情局等单位都千方百计地设法阻止美国资讯业将最新的商用加密技术外
销,因为连
他们都很难破解 这些日新月异的技术,遑论中共?所以,使用电子资讯系统,保密
程度只会有
飞跃性的提升,不可能比现在更危险。不知道国人晓不晓得,陆军所谓的保密通讯
,一是每月发
一份本月每日密语口令表以供通讯前认证,二是密码对照表。前者连附近的民家都
可以朗朗上
口,後者在最前线的马祖都没有在用,甚至比不上二次大战时德国的电动密码 机。
翻查密码表
是极其无效率的落伍方法,在现代战场上要是靠这种方法指挥部队,你还来不及将
命令翻成密码
发出去再解密,就已经在吃敌人的牢饭了。这个观念的逻辑在 於:即使有被截收的
风险,但是
效率远比保密来得重要,就算敌人找出方法破解你的加密法而得知你的通讯内容,
也比你根本发
不出去命令要来得好;再者,电子□牋犾苚命令 可以发布得更完善、更迅速,也更
易发布新命令
取代旧命令,这使得敌人很可能由於破译的时效落差而经常收到过时的情报。而且
由於资讯化带
来的便利,资讯传送内容暴 增,即使有人有心破解,也会被资讯之海所淹没,要找
出可资利用
的情报的难度也随之大幅提升。

  由於军队任务的特性,完全仰赖固定网路是不可行的。必须要有无线网路後备
。显然,现今
数位式行动电话的保密性、可靠度和便利性都远远在陆军现行通讯系统之上。理想
上,每个连
级和以上的单位和外驻哨所都需要一支行动电话。这个方法的问题在於,电话公司
可能无法提供
这麽多的门号,而且电话费显然是现今规模的陆军所负担不起的, 况且最重要的是
战时可靠度
的疑虑。卫星电话是最理想的,干扰和窃听风险也最低,而且可说地球上任何角落
都能使用,虽
然经费问题使得此一方法不可能全军通用,但是重点单位和特战单位一定要配发使
用。

  其实不必接触部队实务也可以知道陆军究竟有没有在做资讯化,只要看看预算
书有没有编列
资讯系统研究规画和软体开发、采购的预算即知。一个真正资讯化的工程专案,在
开始有看得
见的动作之前一定得花一段时间和相当大的预算进行研究和规画,而花在软体开发
、采购上的金
额更是硬体的十倍以上。这也反应出了资讯时代的特徵:知识的价值远在物质之上


  关於新式的无线通讯网路,笔者初步的构想是:选定一军用无线电频道,向商
用系统厂商
(如Nokia等)购买修改至该频率的系统,再利用国有地、飞船(注3)广设基地台,提
供 全军,甚
至所有政府单位使用以分摊成本(注4)。这个系统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 数位保密式,编码复杂度亦应在成本容许□围内尽量提升以提高保密效果;

2. 规画之频道亦应较商用系统更宽以供更宽广的自动跳频□围、提升抗干扰性能,
好在军用频
道本来就太过宽松,不用挤也可以找出一大片;

3. 频率较低,使基地台数可以尽量减少,降低成本(特别由於必须设置双倍於需求
量的基地台以
确保战时的安全);

4. 频宽够大,可以以能够接受的速度进行数据传送;

5. 手机具数据传送功能,当无法使用固定网路时,部队可以用手机和笔记型电脑连
线拨号(无
线)上军用资讯网路,除了速度较慢外没有差别;

6. 具多方通话及广播代表号功能,以利指挥单位和侦巡哨戒单位同时向多个单位发
布命令、情
报,并进行电话会议;

7. 手机够廉价,可以多多发放。

为什麽不直接采购现成的新式军用无线通讯设备呢?笔者的概念是,军品商维的观
念已渐渐感染
了国军,如果将来无线通讯系统交由民间支援保修,这些系统愈接近商用系 统,有
能力承包维
护的厂商愈多,成本、效率和服务品质愈能提升;比方说,若手机故障,连一般市
面上的大哥大
维修店都有可能会修。若是采用军规特殊系统,一来使用量 远比不上商用系统,新
式者可靠性
尚待验证,旧系统性能或不符需求,且若采商维,明显地将任由供应商宰割。修改
自商用系统的
新通讯系统,其基本架构和性能已经经过巨量的实际运用的考验,可以让人信赖。

二、 组织与管制问题

  笔者曾听一些职业军人以自傲的口吻声称民间的组织经常是仿照军事组织编成
的,因此证明
了军事组织的优越性。为了阐明这个迷思,笔者必须花一些篇幅将战後商业组织的
变迁潮流略作
介绍。

  二次大战是标准的工业文明战争,比的是机械和人数的加权量,为了扩充「量
」,美国建立
了现在世上多数国家采行的军事组织架构,这个架构的特性是利於生产、容纳、指
挥大量统一
的人员与装备,由於整体上来说变数较少,因此不必花心思在个别的差异上。战後
,民间对商品
、服务的需求大致相同,换句话说,公司只需尽力扩充齐一化产 品的供给,便能占
有等比例的
市场,个别消费者的需求微细差异无关宏旨,量大者胜,是当时的定理。但是70年
代以後,当消
费者基本的需求都已经满足了之後,各种多元 化、地域区隔性的需求纷纷以惊人的
速度出现,
若只能以单一供货流程提供全国甚至全球统一的商品和服务,根本无法和新兴的中
小企业竞争。
於是组织再造工程 (re-engineering)学兴起,以协助大公司改组,提升弹性、反应
速度。70年
代之前庞大得如同专卖事业体的美国电信公司AT&T之解体案,是re-engineering蔚
为风潮的里程
碑。

  旧式的组织是金字塔型的,每一阶层对上对下都只有一个制式化管道和权责,
无法负责的事
必须一级级往上报,再一级级往下交办,自然效率极低,现代的客户是不可能容忍
这种效率
的。新式的组织极其多样化,毫无标准□例可言,但依客户与业务性质而定;其核
心精神便是扁
平化、权责下放,各独立单位对情势可以自行决定如何因应,而单位 便必须有独立
作业的能
力,重点便在让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服务。这和仿效军事组织的金字塔是完全
不相似、不相
容的。每一个独立单位被视为一任务中心,所有单位提 出自己的任务计画和预算,
并经指导协
调机构核可定案之後,各单位即有支配其工作、人事和资源的权利和义务,各单位
间大体上是服
务供应者/客户性质的关系,不再由一层层的上级一一钜细靡遗地支配。

  金字塔式的组织貌似分层负责,但因官僚主义的腐蚀作用,通常会演变成没有
任何人在负责
任何事的状态,因为组织愈分愈细、冗员愈塞愈多、资源和权力愈分愈少,变得没
有人有资源
应付任何责任,所以对於理论上某人应负的责任,上级也只好顺应情势、闭一只眼
放过去,只要
求些表面功夫以应付更上级,同理可继续往上推,况且,权与责、 赏与罚在金字塔
形的组织中
很难公平合理,更加深了所有人敷衍塞责的心态。这种现象只因没有"客户"的压力
存在而得以存
在,客户是最终的成果验收官,他们不管你的程序 完不完美、不管你的阵容整不整
齐、不管你
的文件周不周全,只管你的结果符不符合他们的需求。但金字塔型的组织,没有人
需要对客户负
责,连第一线的柜台职员都不必对 客户负责,因为权力不在她/他们手上,传统公
家机关和国营
事业的晚娘式服务态度,便是明证。但面对民营化的压力和民营企业的竞争,国营
事业也无不风
行草偃,纷纷朝 扁平化、任务中心式组织改革。军队的客户,可以说是敌军,敌军
不管你的装
检得几分,你能发挥多少战力去"服务客户"才是重点。陆军徒以表面功夫敷衍职责
,将来被" 客
户"揭穿真面目,破产倒闭的就是我们这些"股东"(纳税义务人)了。

  目前的中华民国陆军,比起效率全世界出名低落的台湾政府还要无能。每个单
位好像都只有
鸡毛蒜皮的权力,责任却通常愈下级愈重,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个现象:「廿个单位
都可以否决
你的要求,却没有一个单位有权核准!」。以前笔者在马祖当海防/炮兵观测所主官
时,连开个
步枪示警、驱离越界到距海岸线仅1公里处炸鱼的大陆渔民的权限 都没有,连营级
单位都没有,
据说现在变本加厉,甚至必须层层上报到军团级的防卫指挥部才有人能作决定。荒
谬吗?更离奇
的事还有的是,各位不妨问问一些刚退伍的人, 听听陆军无效率、无权有责的种种
实例当作下
酒笑谭(要是想到这些笑话是自己每年纳税养的,可能就笑不出来了),笔者担保没
有一个人举不
出来十个以上的例子。我们能 寄望这麽迟钝无效率的官僚组织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
作战吗?

  部队的管制概念大概是这个样子的:牢牢掌握人员、物资、资料,以便随时应
付督导,至於
有没有必要、实不实际、确不确实,长官是不去管的,长官在乎的只是"看起来整
不整齐",反
正只要有「到」,谁也不会拿你怎麽样。任务只要「表现得有在做」、「摸得上一
点边」,就可
以向上级交代了。上级其实也不在乎这些无益的任务有没有成 果,只希望看到部队
一直是很忙
的样子,任务「说得上是有做」,然後没有出任何意外就行了。为什麽?只要「说
得上有做」,
就可以当功迹(在报告上大可将表现写得可圈 可点),只要没有意外,上级的上级就
不会被外界
和高层点名检讨,上级就不会被修理,於是有功无过,就能平平安安的升官了。将
部队提前一两
个小时集合、迫令文书赶 工制造大批假资料、把所有装备集中收藏起来以备检阅、
不顾环境影
响和将来的安全性去挖海砂来盖弹药库和兵营,这些事浪费时间、资源又没生产力
,甚至是破坏
性十足、 非法的,但是上级喜欢看到部队很忙地在工作,你不这麽做就会「黑」。
上级长官不
知道吗?相信我,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那为什麽还要作这种要求?这是习惯,
不这麽 做就
没有个「长官」样,更重要的是,不要求这些,没有人知道还有什麽事可以让部队
做!

  下级单位和幕僚的文字作业繁忙,不尽然是长官们真正需要那些作业的成果,
而是陆军的习
俗便是有□牋燬事都要让部队显得很忙碌,而兵棋演习和实兵演训都很费事(尤其是
 长官们无法置
身事外,下级忙是一回事,自己忙可就是另一回事了),又有可能「出包」影响官运
,不如多出
些作业让部属们忙上一忙。

三、 建军思想与定位问题

  由於北伐、抗日的历史,中华民国陆军自命为国家的最後守护神,理当拥有崇
高的理想与地
位。即使外界不认同、不支持,陆军仍然不愿意改变自我的定位。其实,假如将国
家比作生物
个体,很容易可以看出这个观念的不合理之处:生物首要的考虑是觅食,其次是躲
避自然的陷
阱,再来才是应付天敌的本事。就算打架技能再高超,为锻□打架而 老饿著肚皮也
是没什麽道
理的。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动物根本没有硬碰硬的自卫能力,改而以大量繁殖、伪装
、逃命快腿或
集体行动等方式对抗天敌;据说全地球上只有部份种 类的蚂蚁和人类有大规模作战
至死的现
象。

  再回来看国家的情况,只有健全而强大的国力,才能支持强大的军力,不相信
的话去看前苏
联怎麽垮的就知道了。陆军很多军官由於「星光部队」的关系,对新加坡部队颇为
钦□,但笔
者认为新加坡军队本身就是一个大错误,新国完全是一个「不可守」的国家,两个
邻国兼假想敌
都在体型上绝对地凌驾在它之上,自身又是个无险可守的弹丸之 地,一战必败,即
使能给予侵
略者重大的损害又如何?国家终究还是会打败仗,以往的军事投资就显得毫无意义
了。因此,不
可守或是国力薄弱的国家的国防策略,应该要以 「绝对不能与人撕破脸」为最高指
导原则,完
全不能去考虑战争手段。相比之下,在二次大战时曾遭苏联入侵的芬兰,冷战时便
很识趣地还是
向苏联靠拢,因为若是加入北 约,冷战期间的军事开销百分之百会对经济产生严重
的不良影
响;而若热战爆发,百分之两百会再次被侵略;而且无论最後能否在北约的协助下
收复失土,国
家百分之三百会 元气大伤;战争不爆发,会背负沈重国防负担,战争爆发,国家不
亡也去掉半
条命。如果亲苏,可以省去大半的国防负担,战争爆发时被卷入的风险也大幅降低
,毕竟芬兰没
有挡住苏联的战略要道嘛!

  面对敌人时,针锋相对和战斗至死通常不是明智的选择,但是「战争心理学」(
麦田出版)这
本书就指出了,战争之所以持续发生,是因为国民可以从中获得超脱现实的心理 麻
醉效果,不
是真的不可避免。同样由於历史的关系,陆军内部有四大系统的人事背景:官校正
期班、官校专
科班、常 备士官班和义务役军士官兵。其中只有正期班出身的才被高层视为"自己
人",连专科
班都很难晋身领导阶层。这个现象严重削弱了部队的多元化思考。这个问题的□结
在於, 每个
人的思想都有特定的习惯和倾向,或说是局限性,单一背景出身的领导阶层班子,
一定有大致相
同的思考模式,也因此会一直忽视或抗拒某些趋势、潮流和问题。此外, 整个组织
因为同质性
高,也很容易被圈外人贴上鲜明的标签,进而敌视陆军、与之对立。而台湾军方的
人□牋牎酢蹙蕖? 荒谬,世界上还有什麽关系全体国民生死和利益的组 织,限定完全
由一特定学校的毕业生统
治?

  美海军现任第七舰队司令是预官出身(ROTC军官团)、第三舰队参谋长甚至曾是
潜舰水兵。封
闭的台湾陆军社会也造就了与社会脉动脱节的陆军风格。笔者认为,军中大多数职
务根本不必由
军职人员担任,就算基於某些原 因必须由军职者出任,而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时,大
可由社会上
招募,签个一至二年的合约。军校出身者不能应付的工作太多了,又为何非得坚持
一贯的用人制
度?除了自命不 凡的黄埔血统之外,外人实在无法理解其逻辑。陆军不自觉地以家
天下的方法
治军,部队主官被期望为属下官兵的父兄,有生杀大权、 有教化和照佛义务。而不
是专业分工
、价值平等的同事关系。结论:陆军必须放弃黄埔精神,放弃自我牺牲的陶醉感,
回归军队在一
个国家内的现实 定位与目的-维护国家利益。甚至当陆军的存在本身已损及国家利
益时,都能有
必须自我解体或彻底改造的觉悟。

  往更长远的观点来看,假如台湾和中共以某种方式和平统一或形成紧密同盟,
台湾的海空军
将是此一政治体的宝贵资产,可是台湾陆军却是毫无用处的。相反地,若是两岸兵
戎相见或武
力对峙,海空的军力对比和作战分出的胜负其实已是整场战争的胜负了,若海空优
势尽失,台湾
陆军最後的困兽之斗,也只能说是做人不甘愿的赌气之举,对即将 面临战败地位的
台湾人民之
未来生活有害无益。陆军的唯一功用,乃是在海空优势未失时,若中共突袭抢得空
、桥头堡,可
以迅速击灭之;此外还有海岸的哨戒。是故快速、 精悍的高科技小型高机动打击部
队是台湾唯
一需要的地面武力。附带一提,台湾陆军的规模甚至大於英国陆军,可以想见有多
不切实际了。

  台湾是个海洋国家,历史上海洋国家都倾力发展海上武力,而大陆国家由於必
须建立强大的
陆军,即使国力强於海洋临国,也无法和海洋国家在海上一争雄长(注5)。近代英
国皇家海军历
经西班牙、荷兰、法国及德意志帝国的挑战而愈发强大,日本帝国海军在12年内连
续歼灭帝俄、
大清帝国海军,此一史实可说是历历在目。陆军在台湾应属辅助 军种,仅有防空作
战任务可和
海空军任务同级,此一事实不容扭曲。

四、 作战演训和教育问题

  别的不提,光看看部队里万年不变的准则,就知道陆军根本不把世界上作战形
态的剧变看在
眼里,以不变应万变,那些准则可能还多数是美军在二次大战时所用的准则的译 本
。由於笔者
服役於炮兵单位,因此主要以炮兵的情况为例说明台湾陆军的落伍程度。欠缺联合
作战观念和能
力:身为预官,也许是不够资格也没有必要学习与其它兵科协同 作战的战术和作业
程序,在受
训期间课程也只有略微提及"火力协调会"的程序,但是从其他中尉至上校的口中,
以及所谓的演
习之中,笔者也能发现到台湾陆军各兵科间毫无 共同作战的训练和意愿,顶多只是
炮兵单位派
连络官到步、战单位去露个脸,了解作战计画中"大概"的火力支援□围,然後炮兵
自行订定射击
计画,空军的协同作战更仅限於 形式上的存在而已。这种方法只能在单纯的进攻或
防守时有一
点点用处,若是进入机动作战,或战况推移迅速、超出作战计画太多,炮兵单位根
本就不知如何
是好了。这不单 是炮兵的问题,原因之一是全陆军盛行本位主义,对异种兵科根本
不屑理会、
了解,毫无协同作战的观念,早已积习成弊,更别提与空军的协调和联合作战了;
原因之二是原

始、没有效率的作战计画编定、分派方式,手抄、传令传递,使得编写作战计画的
工作就已甚是
繁重,若再加上与其它兵科军种的联合作战需求,这工作的复杂困难耗时程 度,几
可使任何人
望而却步。火协会徒具其名,其实骨子里各单位的作战计画根本就是各行其事。如
果抨击其战术
没有协同作战观念,很可能大家都以「作最坏打算、友军可 能无法如期出现支援,
故以独立作
战为原则制定计画」为藉口掩饰「不知道怎麽进行协同作战」的窘态。

  协同作战,是情报同步、指挥一元化、通讯零时差之综合,平时就要不断习练
,让各兵科军
种习於互相合作、让指挥阶层熟悉各种部队的作战特性,战时才能灵活运用、随机
应变。台湾
陆军的协同作战能力,大约和两伊战争期间双方的表现差不多:炮火零星、空中支
援几不存在、
战车点缀、步兵为主当炮灰! 没有机动作战观念:目前台湾炮兵绝大多数的火炮是
拖曳炮,可
是拖曳用车却不属连队管制,既然无权调度车辆,作战时若需转移阵地,极可能无
法因应状况迅
速机动。听高 级军官偶而谈到的战术想定,台湾陆军的作战概念仍是"要点固守、
主力正面决战
"。然而现代战场却是机动作战的天下,主力决战的模式早已式微(注6);机动能力
可抵数量 和
火力的不足,快速运动的较小部队可以抚击敌之脆弱腹背,一如二次大战纳粹之「
镰割」作战
(突穿亚登森林)击溃四国联军、赎罪日战争戈兰高地战场的叙利亚後方梯队在 以色
列援军的钳
形突击下溃不成军、1991年波湾战争美英联合部队以左翼大迂回作战围歼伊拉克百
万之众,都是
数量较少的部队以机动能力大破数量较多、习於按步就班作战 的部队的战例,同一
阵营不同指
挥官的风格亦可印证机动作战远优於主力战斗:二次大战西欧战场上,巴顿和蒙哥
马利的战迹对
比就是一例。

  台湾陆军在这方面的表现和伊拉克颇足以称兄道弟:只知直接作战法,彷佛从
未听过「间接
路线」的战略创见。没有现代化炮兵战术和装备:目前台湾炮兵的火炮早已落伍,
射程、机动力
不敷所需, 多样化火力付之阙如。几乎九成以上的火炮仍是二次大战时的美军制式
装备,甚至
还有一次大战时的75mm山炮舍不得丢;多管火箭意思意思,子母炮弹和油气弹这两
大对付面 目
标的利器根本没有,铜斑蛇炮弹使用方式大错特错。更严重的是现今炮兵射击指挥
所仍是以尺、
铅笔、方格纸和射表计算尺、各种参数对照表进行射击诸元的计算。可以 说,台湾
陆军炮兵的
时钟冻结在六十年前。平均来说,熟练的部队如果没有「学问大」的长官在旁干扰
,大约在测地
完成、占领阵地後五至十分钟後才能开始进行校正射击 (精密检验),平均要花五到
十五分钟及
六至十发炮弹才能完成,之後才能进行效力射。而测地要花的时间,要视该炮阵地
及观测地点是
既有阵地还是新地点而定,如果是新地 点,能只花个半天时间就算很不得了了。但
现代炮兵作
战形态,已经进□牋牎鮃1. RPV侦察敌阵地并观察炮击效力(代替前观);2. GPS定
位,占领阵地後
5分钟内完成平面(经纬 度)测地、15分钟内完成高度测定;3. 具备快速转移阵地之
机动力,避
免对方炮兵或空中反击;4. 以炮兵雷达和无线电定位侦测车测定敌炮阵地及指挥所
位置,以突
射炮击 摧毁之;5. 各炮配赋射击电脑独立计算射击诸元,互以无线数据联络分布
各地之友军炮
阵地,以不同地、不同时开火而同时密集弹著法,可收得最大震撼、突袭战果;6.
以子母炮弹
、集束火箭弹或油气弹轰击面目标如步兵攻击发起线/防线、辎重集散地等;7. 以
导向炮弹(如
155mm铜斑蛇炮弹和81mm Merlin、120mm Strix迫击炮弹等等)精确 射击移动目标如
战车、滑行
中之运输机、前进中之登陆艇等等。不客气地说,台湾陆军连这些先进技术的边都
摸不上,倒是
完全有可能成为运用这些战术的部队的死鸭子靶。 陆军宣称的自动化射击指挥装备
,都是过时
、损坏、没有在使用的,笔者见是见识过,却也见识过这些装备的功用--应付装检


  也许是自知落伍太多,陆军很不乐意去推行机动作战,因为自知根本没有这种
能力,於是宁
可催眠自己采行要点固守、主力决战的战术,故意忽视机动作战的威力和威胁。也
难怪陆军会
排斥裁减部队规模的精实案了,要点固守、主力决战的战术所需要的人力远远超过
机动作战所
需。也许陆军会辩称预算不允许他们采购这些先进装备,但是这根本 就是没有专业
计画、没有
成就考评制度的後遗症,关於这一点,请参考本文第五节。再回溯五十至八十年前
,传统炮兵是
效率很低的兵种,具备近工业化战争的最明显特徵 :大量、固定、无效率(平均一
万发炮弹也炸
不死一个敌人)。因此主要的任务只能是阻挠敌军行动、震撼敌军士气,效率既然太
低,就必须
以量大来弥补,猛烈的炮火可以阻 止敌军的进攻运动,或妨害敌军重新部署以因应
我方的攻
势,炮击量大到无法想像的地步时才能粉碎敌人的阵线,史上唯一以大炮兵战术取
胜的战例就是
二次大战东战场,红 军转入反攻阶段时的各大战役。然而台湾陆军炮兵向来不曾习
练大量炮击
术,向来只会零星炮击表演(演习演习,演而不习),换句话说,连一次大战的水准
都达不到。这
一点也是向两伊看齐。

  没有堪用通讯系统:现行通用通讯方式只有陈旧不堪的军用有线电话、品质低
劣的双绞电话
线、同样陈旧不可靠的无线电话机。这限制了部队的部署□围和进入阵地後开始作
业的反应速
度,也是迫使陆军无力进行机动作战的主要原因之一。请参考本文第一节。没有前
瞻性规画:陆
军由於没有专业的计画、研究、发展单位,像是美国的训论指挥 部,高级干部又以
拍马升官为
己任,置部队发展於度外,因此对於新装备的采购显得毫无章法。

  以企业化的精神来看,组织要有规画,设备采购、员工招募和技术发展才有原
则可循。同样
地,军队必需先规画要从事怎样的作战形态,根据作战形态拟定战术准则,才能采
购合适的装
□牋狋发合适的单位以合适的战术运用之。举例而言,数年前台湾有采购两具炮
兵雷达,去年采
购一批铜斑蛇炮弹,为了测地自动化而买了两辆惯性定位测地车。 请问:这些装备
在炮兵单位
的运用情形如何?这些装备在炮兵战术既反登陆作战中的定位为何?没有理论和实
兵演练战术研
发配套、没有长程采购部署规画、没有实兵战术 「演习」验证,这些装备不过是「
演习」时的
花瓶、装检时部队的负担、陆军大吹牛皮时的法螺罢了!例如,铜斑蛇导向炮弹在
美欧是用来协
助装甲部队对抗大规模敌装甲部队的,於是台湾 陆军也将这些珍贵的炮弹配发给主
力联兵旅,
并於去年保力山火力展示中出场表演,其战术想定是在中共登陆部队突破第一道防
线时,进行主
力决战时用来反装甲。可是仔细 一想,前苏联装甲兵团不用坐船就能打进前西德,
中共步兵和
战车不坐船可是来不了台湾的,与其打一辆辆的战车(一发一辆),何不打一艘艘的
登陆艇(一艇
载有一至二辆军 车,打中了还加发一个排的步兵红利积点)?所以应该配发给海防
部队的支援炮
兵当作第二线海防火力(第一线是雄风岸防飞弹),并实际操演以验证效力并据以修
改准则(明

--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1.22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