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ndywang (阿虎),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二战初期德军闪击战致胜之因ZT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4年09月23日21:12:0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有很多人把德军在二次大战前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在军事上归结于突然袭击和
拥有兵力与技术上的压倒优势。这种观点比较合乎中国的“多兵之旅必胜”的观念,因
而许多人不加分析地接受下来。但这种看法我认为是不妥当的,它妨碍了我们正确地理
解这场战争。我想写的就是对于战争初期闪击战的一些看法,为了达到说服性,为此已
经查阅了不少资料。

  就先讲一下二战初期德军闪击战的胜利吧,这些我想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但为
了本文的开头我还是再搬来用一下。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闪击战被第一次搬上了战争的舞台
。德军投入了大量兵力,以空军和坦克、机械化部队为前锋,以华沙为主要战略突击目
标,分多路实施快速猛烈的进攻,集中力量打击波军指挥系统和交通枢纽,分割围歼波
军主力集团。波军主力沿国境线分散配置,防御纵深很浅。战争爆发后,波军及其统帅
部被德军闪击战打的晕头转向,很快丧失了对战局的控制。波军被分割为许多孤立的集
团,各自为战,逐个被歼。9月下旬, 华沙守军被迫投降。其他各地的波军也相继放下
武器。仅历时30天,德波战争即告结束。德军以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毙伤波军4万余人
、俘获69万人。在德波战争进行中,波兰的盟国英国和法国,由于推行绥靖主义和考虑
自身的利益,始终没有发动足以支援波兰的攻势。因而,德军入侵波兰的计划得以顺利
实现。

  德军击败波兰后,迅速将其战略重心移向西线。德军计划首先攻占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和法国北部,向色当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然后前出到英吉利海峡,南北夹击集结
于法比边境的英法部队,尔后向南深入法国腹地,并迂回马奇诺防线,配合正面进攻部
队歼灭该线法军集群。在盟军方面,对于德军的进攻虽然有所准备,但在作战指导上却
搬用上次大战的陈旧教条,企图用绵延的防线阻止德军的进攻。英法联军总司令说:“
必须静待敌人进攻,并在由堡垒和堑壕构成的无法突破的延伸战线前遏制住敌人”。在
这种思想指导下,法军的很多将领迷信马奇诺防线。法军的绝大部分兵力被分散配置在
漫长的防线上和各个防御地区内,统帅部直接掌握的预备队只有几个师的兵力。这样,
在战前就摆出了一副被动挨打的架势。1940年5月10日, 德军以三个集团军群向荷兰、
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突然发动进攻。其B集团军群迅速突破荷军防线, 14日荷兰宣布
投降。担任战略主攻的A集团军群主力出敌不意地穿越阿登山区后长驱直入, 很快打到
离英吉利海峡仅十余公里的阿布维尔地区。接着,德军将英法联军约40个师的兵力分割
包围于敦刻尔克、里尔和莫伯日等地区,予以大量杀伤。26日,比利时宣布投降。6月4
日,德军攻克敦刻尔克,俘获了数余万人。6月22日,法国投降。法军被俘200多万人。

  闪击战的巨大胜利,使希特勒大为高兴。1940年下半年,他亲自领导炮制了进攻苏
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决定以闪击战迅速消灭苏联西部边境地区的军队,集中兵力向
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顿巴斯实施主要突击,“以一次快速的战局击溃苏俄”。在苏军方
面,由于领导层对敌估计不足,对德军的闪击战缺乏了解和研究,战争初期的战略计划
和作战指导存在严重错误,战前的准备工作远不能适应对付闪电战的需要。1941年6月2
2日,德军以三个集团军群,从多方向对苏联突然发动全面进攻。 战术陈旧的苏军对陌
生的闪击战无法招架,陷入惊慌失措的混乱状态。1941年秋,德军逼近莫斯科。

  德军从闪击波兰到进逼莫斯科,共两年多点时间, 先后歼灭敌国军队总计800万人
以上,占领了十几倍于德国的广大地区,掠夺了大量的资财。在纳粹的旗帜下,许多国
家的人民遭到空前的浩劫。但闪击战为何取胜呢?

  我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全方面地分析交战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才能找出正
确的答案。从军事上说,交战双方在作战指导上的正确或错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
极其重要的原因。然而,当年在闪击战下遭到惨败的某些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却掩盖
和回避他们在作战指导上的错误,而把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敌人拥有优势兵力兵器。
法国的贝当元帅在组织投降政府时就曾宣布,失败是兵力悬殊造成的。法军总参谋部在
作战报告中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敌人的强大。这些说法实际上是为了说明当时的领导
者并没有犯严重的错误,失败是体面的,必不可免的。但是,我们知道这种观点是不对
的。固然,德军在许多战场和局部地区,确实造成了兵力兵器上的优势,但从交战双方
的全局看,德军在兵力兵器上并不占优势。我找到的一些资料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首先看看兵员数量对比。1939年9月1日前,德军拥有108个师(还有一种说法是103
个师),总兵力约230万人。在波兰战场投入50多个师,总兵力150余万人。波兰军队拥
有约40个师,十多个旅,总兵力100万人(还有一种说法为约150万人)。如果计入英法
两国当时能够立即使用的约90个师,则盟国一方在兵力上占优势。也许有人说,英法两
国的大量军队当时并未参战,不能计入兵力对比之中。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英法两国已
于9月3日对德宣战。他们投入多少部队,对牵制德军能起什么作用,那是兵力使用的问
题。我们不应把当时英法两国可以使用而没有使用的兵力,排除于交战双方总兵力对比
之外。

  在德国入侵法、比、荷、卢等国的战争中,德军投入136个师,330余万人。法军投
入90个师,220万人;英国远征军投入约十个师,20余万人;比军投入约22个师, 90余
万人;荷军投入约十个师,40余万人。仅以上所述, 盟军方面投入的兵力总数为130多
个师,370万人以上。

  德国用于进攻苏联的陆军为152个师又两个旅, 加罗马尼亚、芬兰、匈牙利等国提
供的29个师又16个旅,共计181个师又18个旅,连同空军、海军,总共约550万人。苏联
战前部署在西部边境五个军区、纵深400个公里地区内的军队为170个师又两个旅,还有
大量的边防和警察部队。

  再来看看武器装备。德国在侵波战争中,使用了六个坦克师和机械化步兵师,总共
投入坦克2800辆、飞机2000多架。波军只有两个装甲机械化旅和大约可装备两个装甲师
的坦克,飞机1000多架(一种说法为数百架)。这样对比,波军处于劣势。但如果加上
英法两国当时可以使用的军队装备,则从交战双方全局上看,德军在武器装备方面并非
处于优势。

  在德国侵略法、比、荷、卢等国的战争中,德军投入了十个坦克师,七个机械化步
兵师,坦克2580辆,飞机约3800架。盟军方面,法军投入三个坦克师、五个机械化师和
三个轻装甲师,另有配属各步兵师的坦克营27个, 拥有新式坦克2460辆和旧式坦克600
辆;英国远征军拥有飞机2000多架。而且法军的大量坦克在质量上比德军的坦克在某些
方面还略占优势。英国驻本土的空军有1200多架飞机也是新式的。如果再加上比、荷等
国军队的装备,盟军方面在武器装备更为可观。由此可见,从交战双方的全局看,在武
器装备上是各有千秋,大体相当.

  按照英国的军事史学家利德尔·哈特引用的资料,德军闪击苏联时拥有3350辆各型
新旧坦克,而苏军集结在西部地区的坦克总数在14000辆以上。按朱可夫的说法,从193
9年1月到1941年6月的两年半中,苏军就装备了各型坦克7000多辆,其中新式坦克有186
1辆。而且苏军有许多坦克,各种作战飞机17745架,其中3719架是新式的。 德军用于进
攻苏联的火炮总数约47000门,作战飞机约4900架,而且这些装备并非都是新式的, 即
使加上德国当时在其本土和其战败国中所拥有的武器,也不能说德军入侵苏联在武器装
备上居于优势。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把德军在二战初期实施闪击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在军事
上归结于拥有优势兵力兵器,是不符合实际的。

  至于把突然袭击看成是德军闪击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则未免把问题看得过于简
单,同样是不妥当的。突然袭击并非德军发明,而是古已有之。古人说的“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就是指这个意思。我们不能把“突然袭击”和“闪击战”等同起来。闪击
战固然是通过突然袭击进行的,但它还有自己的一套作战原则和许多特点。诸如:大量
使用远程兵器突击敌国后方的各种重要目标,在航空兵和空降兵配合下大量使用坦克、
机械化部队实施多方向、高速度、大纵深进攻,迅速分割围歼敌军集团,夺占要地,使
敌国很快陷于瘫痪,等等。可见突然袭击远不能包括闪击战的内容和特点。从战史上看
,波兰和法国都是拥兵百万以上、国土纵深超过千里的国家,它们迅速被闪击战击溃而
沦亡,怎么也不能说主要原因是“遭到突然袭击”。事实上,波军的一些主力部队战前
已部署在西部边境,战争爆发前八天即进行了局部动员。从英法对德宣战到德军对法国
发动进攻这段时间有八个月,盟军的战略集中和展开已基本完成,可以说严阵以待。苏
德战争爆发时,苏军早已在西部前线部署了大量的兵力,并且兴修了大量的国防工事。
德军打的一些打歼灭战,如华沙会战,围歼法军第二集团军群,以及围歼苏军的某些集
团,都是在战争爆发几个星期以后,在对方预先设防的战场内进行的。这些事实表明,
德军虽然充分利用了突然袭击,却并不是仅仅依赖它来打赢战争的。如果把眼光局限在
突然袭击上,而不研究闪击战的战略战术及其特点,就不能正确认识闪击战和从闪击战
下的惨败中吸取教训。

  那么,二战前期德军闪击战取得胜利在军事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德
军在一定物质条件基础上,成功地运用了先进的战略战术,使思想上抱残守缺的敌人犯
下严重错误,在战略战术上处于不知所措的地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闪击战的胜
利是军事思想上的先进战胜落后,创新压倒守旧。

  参考书目:

  《德意志史》
  《纳粹德国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典战例》
  博尔克曼·博佩尔的《闪击波兰》
  埃莱纳·德珀雷的《梦断马奇诺》
  叶皮凡·马卡列夫的《突袭苏联》
--
我想造航空母舰,你想一起吗?

★大家抵制日货!★ ------ 你每直接或间接地购买100元日本货,你就:
1.为日本厂家增加40元的毛利收入     2.为日本企业增加了20元的扩张资本
3.送日本政府5元的税收收入          4.给日本的所谓自卫队增加了10颗子弹
5.多印6~8页的反华教科书和文件     6.送给小犬纯一狼参拜土庙的汽油费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1.4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