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UPSON (云南种玫瑰),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第一次中东战争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2004年11月13日21:05:52 星期六), 站内信件


2002年8月12日18:22  解放军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进行的四次战争。因发生在中东巴勒斯
坦及其周围地区,故名。又称阿以战争。

           http://photo.sohu.com/48/96/Img202609648.jpg

  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图片为埃及总统纳赛尔G.A. Nasser,1948年参加第一次中东战争
,因战功获“法卢加之虎”称号)

  巴勒斯坦问题的历史背景和中东战争的起因

  一、历史上的巴勒斯坦

  中东地区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而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
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个国家和地区,面积740万平方公里,
它衔接亚、非、欧三大洲,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巴勒斯坦则位于
中东的中心地带,西濒地中海,南邻西奈半岛,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是联结东西部阿
拉伯国家的纽带。长期以来,巴勒斯坦一直强邻和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在历史上也出现
过部族的迁徙和后来者征服先来者。

  历史上,巴勒斯坦最早的原始居民是迦南人。他们在公元前约4000年从阿拉伯半岛东
部沿阿拉伯海一带到这里定居。公元前13世纪,克里特岛和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人移居迦
南,将该地称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斯人的土地”。这个名称沿用至今。此外,巴
勒斯坦早期还有阿穆尔人和亚兰人等部落居民。

  犹太人古时称为希伯莱人,他们和迦南人、阿拉伯人、等都是西亚古代闪族的后裔,
他们同其他古老民族一起曾共同生息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在巴勒斯
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以后分裂为两个国家,北部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称犹太王国
。公元前722年,亚述亚帝国消灭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东方新崛起的巴比伦王国占
领犹太王国,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数万名犹太人作为俘虏押回巴比伦,开始
了犹太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时代。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从而结束了犹太人巴
勒斯坦立国的历史。

  亚述人和巴比伦人之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希腊、罗马、土耳其等外族轮番占领
。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征服西亚大片土地,并攻占耶路撒冷。亚历山大的
统治,打破了各民族和各国之间的隔绝状态,各被征服国家的民族开始杂居交往。犹太人
从此也逐渐疏散到南欧、北非、和中亚等地区,这可说是犹太人的第二次大流散。

  犹太人的第三次大流散是在罗马帝国期间。公元前二世纪初,罗马帝国不断强盛,并
向东大力扩张,于公元前63年先后侵占了耶路撒冷和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为反抗罗
马人的入侵,曾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史称“犹太战争”。特别是公元115年的最后一次起
义,曾给罗马帝国以沉重的打击,把罗马驻军赶出了巴勒斯坦南部,并占领耶路撒冷。但
起义于公元135年失败。经过三次大起义和三次大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
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直到
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公元7世纪,出生在阿拉伯半岛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统一了分散在阿拉伯半
岛上的各民族和部落,后又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帝国后,
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来,他们在这一地
区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16世纪50年代,新兴的奥斯曼帝国不断向外扩张。巴勒斯坦从1518年起纳入帝国版图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400多年。由于奥斯曼帝国鼓励
传播伊斯教和阿拉伯文化,因此,这里的阿拉伯民族特征始终没有改变。

  可以说,公元一世纪以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为数很少,1880年只有两万多人,1918
年也只有5、6万人,仅占当地居民的8%。

  二、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

  犹太人在公元一、二世纪起离开巴勒斯坦之后,流散到世界各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
慢长岁月中,他们的处境很悲惨。中世纪欧洲各国,基督教居于统治地位,而犹太教被视
为异端邪说,它们对犹太人实行种族歧视、迫害甚至屠杀。从13世纪到15世纪,欧洲出现
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犹运动”,特别是19世纪末发生在沙皇俄国的排犹运动,十分猖獗,
它是犹太复国主义产生的催化剂,使犹太人从一般的复国愿望发展成具体的政治性运动。
188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后,沙俄为掩盖阶级矛盾,转移视线,煽起屠杀犹太
人的狂潮,被屠杀的犹太人不计其数。1842年5月,沙皇俄国还颁布法令,将犹太人赶出乡
村和居民区。这样,犹太人开始了第一次向巴勒斯坦移民的浪潮,并建立了一些犹太复国
主义的移民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初步兴起。

  犹太资产阶级也乘机打出“犹太民族主义”的旗帜,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推波助澜,
从而把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的一般愿望发展成为系统的犹太复国主义理论和有组织的政治
运动。其代表人物是匈牙利出生的犹太作家西奥多.赫茨尔。1896年,他写了《犹太国:现
代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一种尝试》一书,宣称犹太人问题既不是社会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
,而是一个民族问题,提出建立犹太人自治的国家,并建议设立“犹太社团”和“犹太公
司”两个机构,分别负责犹太国组织的筹备和经济上的策划工作。

  赫茨尔建立犹太国的主张得到了欧美犹太人的大力支持。1897年,在赫茨尔的领导下
,欧美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首次全世界犹太人大会,决定成立全世界统
一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赫茨尔当小选主席。这次大会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史上揭开
了新的一叶,标志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从分散的地区性运动进入世界性的有组织的政治运
动。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得到了英美等国的支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为打败德国,瓦解奥斯曼帝国,称霸中东,以承
认和支持奥斯曼帝国境内阿拉伯人在战后建立一个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独立国家为条件,
取得了阿拉伯人的支持。但英国又背着阿拉伯人同法国签定了处理战后奥斯曼领土的《塞
克斯——皮科尔协定》。协定除划分两国的势力范围之外,规定巴勒斯坦由“国际共管”
。尔后,在1917年11月,英国发表了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贝福尔宣言》,支持犹太人在
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

  1917年11月6日,英国军队入侵巴勒斯坦,1918年9月占领全境。1920年国际联盟给予
英国以管辖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1921年,英国政府以执行《贝福尔宣言》为由,
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扶植
了一个傀儡政权;西部仍为巴勒斯坦,由英国委任总督直接统治。

  在英国的支持下,犹太人开始大规模迁入巴勒斯坦,特别是在《贝福尔宣言》发表和
英国委任统治之后,巴勒斯坦犹太移民成倍增长。据统计,1917年4月,《贝福尔宣言》发
表时,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超过5万,1939年猛增到44.5万多人,已占巴勒斯坦居民总数的
三分之一。

  犹太移民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以及英国委任统治当局的庇护,在巴勒斯坦建立
了许多城市和工业,使阿拉伯人的工商业受到很大的打击。犹太人还建立了“哈加纳”、
“伊尔贡”、“斯特恩集团”等秘密武装组织。从而使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矛盾和冲突日
益加剧。

  美国有几百万犹太人,它从一开始就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早在1917年10月,美国总统
威尔逊就向英国政府表示他对《贝福尔宣言》草稿的支持。1919年1月21日,美国在巴黎和
会是提出“关于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的建议”,“犹太国一旦成为事实,国联就立刻
承认巴勒斯坦为犹太人的国家”。1922年6月30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一项支持《贝福尔宣
言》的决议。同时,在经济是开始渗入巴勒斯坦。

  为扩大美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力扶持犹太复国主义,
排挤英国。1943——1945年间,美国国会通过了赞成在巴勒斯坦无限制移民和建立犹太国
家的决议和宣言,但同时,也加深了阿犹矛盾。

  三、“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1942年2月,英国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联大”根据英国的要求召开特别
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1947年9月16日,联合国第二届大会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进一步研
究巴勒斯坦问题,美苏代表主张在委任统治结束后立即进行分治,他们的主张获得通过。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
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11000多平方公
里,包括北部的加利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区;犹太国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使耶
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有联合国管理。(犹太人当时人口接近巴勒
斯坦总人口的1/3,拥有当地当地6%的土地。)

  联合国分治决议一通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
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雅法、特拉维夫等地掀起了激烈的反抗运动,而犹太复国主义者认
为,“联大”分治决议的通过是个大好的时机,决定采用武力建立犹太国。在美国的饿支
持下,犹太建国协会征集17—25岁的犹太青年入伍,同时,美国以优惠的价格向犹太复国
主义者提供价值千万美元的制造军火的机器和武器装备。

  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犹混合的城镇,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
之间的激烈武装冲突,这被称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战争”的开始。之后,在1948年1月—
3月,双方不断发生冲突。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同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
以色列国。15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
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正式开始。

  战争的过程

  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比以色列部队略占优势。其中埃及出兵7000人
,外约旦“阿拉伯军团”7500人,叙利亚5000人,伊拉克1万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
解放军”和“阿拉伯拯救军”1万余人,合计4万多人。空军装备有各类飞机131架,舰船1
2艘,坦克装甲车240辆,各种野战炮140门,而以色列总兵力只有3.4万人,各类飞机33架
,舰船3艘,几乎没有什么大炮、装甲车。战争的进程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阿军发起进攻至第一次停火(1948年5月15日—7月8日)

  阿拉伯国家军队发起进攻之后,埃及军队从阿里什分两路开入巴勒斯坦。北路以第一
旅为主力共5000人,沿海岸公路通过加沙向特拉维夫进发。由于以色列军队在特拉维夫南
面拼命抵抗,夜间袭击了埃及军队先头部队的后方,从而使埃军慌乱不堪,接着以色列人
有召开记者招待会声称埃军供应线已被切断。消息传到开罗,埃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停止攻
击特拉维夫,这一挫折,成为埃军在这次战争中的转折点,特拉维夫再没受到埃军攻击。
埃军攻击改变目标,转而占领内格夫的一些要地及公路干线。南路第4旅经过比尔谢巴、希
布伦,向耶路撒冷进发。

  叙利亚军队以2个机械化旅从库奈特拉出发后,首先向太巴列湖南端出击,他们陆续攻
克了约旦河两岸的三个犹太居民点,接着向尼加亚居民点出击。此后,他们在太巴列湖南
端这一地区同以军激战。

  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向耶路撒冷派出了“阿拉伯军团”的精锐部队,他一心想夺取这
个城市,成为“耶路撒冷之王”。所以,战争开始后,阿拉伯军团就直捣这一城市。5月1
8人,阿军占领耶路撒冷旧城阿拉伯人区,同时,包围了旧城的犹太区。接着,阿拉伯军团
向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新城发动进攻,占领了耶路撒冷通往海岸平原公路的要地特伦,切断
了以色列人的增援。5月28日,旧城犹太人投降,新城中的犹太人也弹尽粮绝,饮水困难。
然而,军团不了解这些情况,没有抓住这一机会,他们只满足于打一些小仗,发动一些有
限的进攻,使耶路撒冷新城的战斗出现僵局。

  伊拉克军队先是向北部的盖谢尔和贝桑进攻,进展不大,转而进攻纳布卢斯,伊拉克
军队投入了1个装甲车团、一个步兵团以及一个有三个航空中队支援的机械化旅。相继占领
了纳布卢斯、杰宁和离地中海只有11英里的图勒卡姆,并威胁着犹太城赫德拉,几乎达到
海边,眼看将以色列军队拦腰切断。但伊军为能继续进行攻击,丧失了战机,以军乘机向
杰宁反扑,但被伊军击退。

  黎巴嫩军队在北部的进攻规模较小,它先是攻占了马勒基亚边防哨所,后被以色列夺
回。6月5日,黎军再次攻占此地,并固守到战争结束。

  综观战争初期的形势,阿拉伯国家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以军
的将领惊呼,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溃边缘。为扭转
战局,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
和装备军队”,“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5月17日,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
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
,要求它们停止行动。英国最初反对美国的建议,并声称继续给予阿拉伯国家援助。但不
久,英国又同意了美国的建议,并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国军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
外约旦提供武器。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给以色列啜息之机,它最大限度的利用四周停火,为尔后的战争作准备。

  首先是扩充兵员。经过三周的战斗,以色列军队伤亡惨重,到6月处,总兵力只有4万
人,其中战斗人员2.3万人。为此,以色列当局下达了命令:1.征集17岁的男女青年接受两
个月的训练;2.召集36—38岁的男女服现役,动员42岁以下的男子构筑工事;3.35岁以下
的男子即使有两个以上的抚养者也要服兵役。同时,把大量犹太人移居以色列。

  其次是采购武器。以色列从美国、英国进口了轰炸机,从法国运来了坦克和大口径火
炮。尤其是从捷克获得了大量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以色列还从国外购买了小型
舰船和巡逻艇。这样,以色列陆海空三军已初具规模。

  第三是进行军事改组。国防军编成4个军区,明确了个军区所分担的作战地域。经过周
密的准备,以色列军队已由开战时的3万多人发展到6—10万人。而阿拉伯军队在停火期间
仅仅进行了驻军地域内的调整,埃及野战军增加到1.8万人,伊拉克军队增加到1.5万人,
叙利亚和黎巴嫩募兵后兵力也有所增加。但阿拉伯国家正规军不过4.5万人。

  第二阶段,以色列军队的第一次进攻至第二次停火(1948年7月9日—10月14日)

  1948年7月9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军队向阿拉伯军队发动攻击,这次进攻名为“
十天进攻”,至7月18日结束。阿拉伯国家由于内部分歧,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一开始就
处于被动地位。相反,以军作了充分准备,他们在全境确立了统一的军事领导和指挥机构
。战争重起后,以军的进攻方向重点放在中部战线。以军集中4个旅的兵力,向特拉维夫东
南12英里的卢德和腊姆拉城实施突击。该两城由“阿拉伯军团”占领,是巴勒斯坦巴勒斯
坦东西和南北的交通素枢纽,对以色列威胁较大。当以色列两个旅向两地发动进攻时,“
阿拉伯军团”司令格拉布借口后勤供应困难,需要缩短战线,放弃两城,使以色列军队于
7月11、12日就占领了两地。打开了通往耶路撒冷的走廊。

  在北线,以色列部队向叙利亚军队发动进攻,企图夺回米什马尔哈耶丁居民点,把叙
利亚军队赶往约旦河东岸,但被叙军击退。于是,以军改变进攻方向,主力西移,向拿撒
勒地区和加利利北部的黎巴嫩军和阿拉伯解放军发动进攻。7月15日—16日,以军2个营利
用夜间实施突袭,占领了沙德阿姆尔和拿撒勒,并进而夺取了整个加利利地区。

  以色列军队的另一条进攻路线是进攻耶路撒冷。首先进攻马纳哈和艾因卡里姆谷地,
接着进攻旧城并占领耶拉赫贾拉,切断阿拉伯人至新城的道路。经过反复争夺,7月15日,
以军攻占了马纳哈谷地,但对耶路撒冷旧城的进攻在锡安门附近被击退。7月18日,联合国
关于阿以停火令生效。

  十天的战斗,以色列夺取了阿拉伯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改善了自己的战略地位。
在第二次停火期间,以色列大力推行移民计划,不断扩充军队和武器装备。到10月初,以
军总数为9万多人,有100多架飞机和16艘舰船。相反,阿拉伯国家在第二次停火期间内部
矛盾进一步激化,战局每况愈下,到了不可扭转的地步。

  第三阶段,以色列军队的第二次进攻至战争结束(1948年10月15日—1949年3月)

  10月15日,以色列军队破坏停火令,向阿拉伯军队发起进攻。这次进攻,以军主要目
标是加利利地区和内格夫。为此,以军成功地发动了几次战役。

  (1)“约夫”战役

  战役发动前,埃及军队在内格夫的部署,缺乏纵深,他们的阵地只分布在几条狭窄的
防御阵地内。10月15日—21日,以色列军队针对埃军的弱点,发动了“约夫”战役。15日
下午,以色列空军首先袭击了加沙、马杰达勒、拉法和阿里什等城镇,破坏了埃军的通信
体系和指挥机关,同时,通过袭击阿里什等地的机场,使埃及军队丧失了制空权。随后,
以军在夜间发动进攻,在西线抢占了公路上的阿什克伦。与此同时,以军在东线埃尔曼西
亚以东实施突破,切断了埃军由马杰达耶到贝特贾夫林的横穿公路。接着,以军向埃尔曼
西亚、法卢贾、伊拉克苏维丹要塞发动进攻,没有得手,转而向另一重要据点胡莱卡特发
起进攻,并于19日夜间攻占次地。从而打通了通向内格夫的通道。21日,以军攻占内格夫
首府比尔谢巴,这样,以军控制了除法卢贾和加沙地带以外的整个内格夫北部地区。

  (2)“希拉姆”战役

  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地区一直由法齐.卡伍吉所指挥的“阿拉伯解放军”所控制。1
0月中旬,卡伍吉军队利用以色列军队同埃及军队作战之机,对夏吉克——阿贝德地域内的
以军发起进攻,夺得了能控制胡拉湖谷地的控制权。于是,以色列军队实施了“希拉姆战
役”,企图把卡伍吉的军队全部消灭或完全赶出巴勒斯坦。

  10月28日至30日,以色列军队展开了“希拉姆战役”。以军派遣两支部队,分别从南
面和西面实行佯攻,然后以东西两路兵力夹击。30日,以军攻占加利利,并有少数部队进
入了黎巴嫩,一直打到黎巴嫩利塔尼河两岸,夺取了黎巴嫩境内15个村庄。以军在“希拉
姆战役”中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3)“霍雷夫“战役

  在“约夫”战役中,内格夫北部的埃军虽被击退,但以南的内格夫沙漠与西奈半岛的
埃军依然占据了一些地区。11月19日埃军从加沙地区进入内格夫沙漠,12月7日,对以军阵
地发起佯攻,但被以军击退。12月22日,以军出动5个旅,向埃军发动了最大规模的一次进
攻,即“霍雷夫”战役。

  战役从1948年12月22日至1949年1月7日进行。由伊加尔.阿隆上校指挥。以军先以戈兰
尼旅对加沙地区实行牵制性进攻,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方向进攻奥贾,企图占领阿里什
,以色列空军轰炸了加沙和阿里什机场,从而掌握了制空权。戈兰尼旅在宽大的正面是沿
海岸公路挺进,22日夺取了加沙南侧8公里制高点。12月23日,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开始
向阿里什方向进攻。进攻的路线选择了一条由比尔谢巴至奥贾的一条被杀湮没的罗马时代
的古道。这完全出乎埃及人的意料。埃军没有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将这条古道修成可通行
轻型装甲车辆的道路。因为埃军判断,以军将沿海岸公路进攻,因而对奥贾方向戒备不严
,使得阿隆主力部队奇袭获得成功,27日占领了奥贾。并立即向沿海公路派出一支机动部
队,28日攻占了阿布奥格,转而进攻阿里什。

  正当以军准备给埃军进行决定性打击时,英国要求以色列从埃及领土上撤出。1949年
1月7日埃及要求停战,以色列同意了埃及的要求,双方停止了战斗。

  以色列通过“霍雷夫”战役,除了加沙狭长地带外,把埃及军队完全赶出了巴勒斯坦


  阿以签定停战协定

  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定停战协定。根据协定
,埃及承认除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
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

  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3月2日也在落得岛开始,4月3日,以色列、外约旦正式签
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军团”在中部55英里长的战线上平均后撤2英里,以色列承认外约旦
与约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并。通过协定,以色列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
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
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以约停战后,伊拉克军队即撤出巴勒斯
坦。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战协定于1949年3月23日签定,协定规定以原来巴勒斯坦和黎巴嫩
之间的边界线为分界线,双方各建立非军事区,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村庄。

  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停战谈判与1949年4月12日在边界举行,7月20日,双方签订停
战协定。

  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
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
,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
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战争中
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未能建立。战争
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


    来世,我要做个百夫长。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5.19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