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wenli (懒鬼),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转载]有明袁大将军--初露锋芒7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Fri Nov 26 13:59:47 1999),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winstonwhf 所发表 】
发信人: napolen (feng),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有明袁大将军--初露锋芒7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Thu Nov  4 18:03:59 1999), 站内信件
初露锋芒7--宁远筑坚城1
NAPOLEN
让我们回到天启2年的山海关吧.其实认识到防御的重要性的已经决不止袁崇焕和熊廷弼
他们了,但是达到这种认识的出发点却不大一样,并不是出于战略战术的考虑,而是别的什
么,说白了就是怕死吧,比方说我们的被赶鸭子上架的新任辽东经略王在晋大人.
王在晋当御史的时候倒是满有勇气的,大谈什么"守关必外有城郭为藩篱","乘此际虏骑未
侵,急率兵出关,收复宁前",可等他哆哆嗦嗦的到了山海关之后就什么都不说了,拥重兵数
万据守重关尚且感觉不安全,要在山海关外八里铺再修一关,以4万人守卫,并提出了93万
两白银的预算.这个目光短浅的作法遭到了当时已经上任宁前兵备佥事的袁崇焕等官员的
反对,当然没人听他们的.关键是遭到了大学士孙承宗的反对.[孙承宗可以说是和熊廷弼
,袁崇焕齐名的明末战略家.他也有和袁崇焕相似的爱好,关心辽事,没事喜欢找老兵聊天
,"晓畅边事".但他有一点是别人比不上的,曾经当过天启皇帝的讲师,据说教学效果很好
,因此跟皇帝关系很铁,天启元年当上了大学士,管兵部事.]为了弄清情况,孙承宗自告奋
勇去山海关实地考察,再决定在辽东的战略.
6月26日,孙承宗到达山海关,与王在晋发生了一次有趣的谈话.
"新关建成就移旧城4万人守卫吗?"孙承宗首先发问.
"不,当另设兵"王在晋回答.
"如此则八里之内有守兵8万人,别的地方就不设重兵了吗?[你哪里来那么多兵?]而且新城
后面就是旧城,中间的大量地雷是给敌人设的呢,还是给新兵设的呢?新城如可守还要旧城
干什么?新城要是失守,4万败兵溃至城下,是开关放行呢,还是据之门外留给敌人呢?"
"关外有3道关,可以进关"王经略开始冒汗了.
"如象你所说,敌人来了,我军逃跑如故,要新关何用?"
"装备在山上建3座寨,以接待逃跑的兵卒."王在晋语无伦次的说.
孙承宗脸色一沉:"兵未溃,先筑寨等他们,这不是教他们逃跑吗?而且溃兵能进关,虏骑就
能跟着进关!现在不为恢复失地打算,却整天想着撤去藩篱,筑什么新关,这样京师以东还
有安宁的地方吗?"
孙承宗的这一串提问看起来有点像故意找茬,但其实是有着血的教训的.像王在晋那种作
法袁应泰在辽阳早就试过.当时袁应泰在辽阳城外挖了3道战壕,每道筑兵万人,城内又有
数万兵,看起来似乎是固若金汤了.但后金军只突破了第一壕,守军一溃,后面2壕,3壕的明
军就不敢再发射火器,于是后金军跟着就突破了两壕.2万多溃兵逃至城下,只好开城,后金
军就跟着冲了进去.王在晋根本就是在重蹈袁应泰的覆辙.
而尤其让孙承宗恼火的还是他的最后那几句话.确实,再不思恢复,等后金军真正进抵山海
关城下,莫说京师以东,就是京师也"亡无日矣"!要真正解决山海关的守卫问题就要恢复关
外,加大防御纵深.
山海关的文章要在关外作,这就是孙承宗的战略.
--
※ 来源:.武汉白云黄鹤站 bbs.whnet.edu.cn.[FROM: 166.111.106.242]

--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66.111.106.247]
--
※ 转载:·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1.104]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