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ndywang (阿虎),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关于坦克三大性能重要性的讨论zt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Dec 23 17:44:31 2005) , 站内信件

关于坦克三大性能重要性的讨论zt

  一个国家装备什么样的武器,是根据它的战备指导思想,以及对假想敌的设定为依据的
。坦克是陆军的主战武器,这在几十年里,恐怕还不会改变。但在这几十年里,中国陆军会
跟哪个国家进行较量呢?我个人认为,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后,大规模的坦克战便基本上没
有可能了。面对远程弹药和空中火力的多重打击,坦克集群的冲锋无疑是自杀。美国、英国
、德国等研究的下一代陆军作战系统中,都没有明确的坦克更新换代的计划。随着科技的发
展,坦克也会象战列舰一样,退出战争的舞台。我们现在讨论坦克的三大性能,必须将之放
在“非对称”的信息化作战的背景中去。

  “非对称”好理解,即交战双方并不势均力敌。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三场战争,都
是“非对称”的。我相信以后敢跟中国在陆地打仗的国家,其军力跟中国人民解放军相比,
一定也是绝对地“非对称”。而信息化说白了,便是“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命中,先
敌摧毁”。换句话说,敌人不会再单纯地强调某一样兵器的威力,而是通过覆盖立体交战空
间的信息网络,充分发挥整个作战系统的优势,“杀鸡用牛刀”,对我们的坦克进行“饱和
攻击”。针对坦克以后面对的是如此“凶险”的战场环境,我的观点是:机动、火力、防护


  机动性包括战略机动性和战术机动性。先说战略机动。中国幅员辽阔,战略机动空间广
大。但我们没有美国那样发达的空运、海运能力,也没有足够数量的坦克运输车;而且受国
内公路、桥梁的承重限制,坦克在进行长途行军时,只能够靠自己的履带。那就要求坦克的
重量能够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同时发动机的功率要足够大,速度要足够快。坦克的战术机
动性(与飞机的不一样,后者的机动性还要用来格斗,并甩脱导弹、机炮锁定,而坦克无论
如何是做不出那些诸如“眼镜蛇”之类的高难度动作的)除了速度,还包括各种地形的通行
和越障能力。机动性高还有一个好处:当坦克“披挂上阵”时,可以安装更厚实的附加装甲
。这个道理就象是单兵,行军时,除了必要的枪支弹药,其它东西都尽量少背;交火了,立
马穿上防弹衣加强防护。即使打不赢,凭借机动性,总还能“躲、藏、跑”,也不至于被消
灭嘛。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所以我将火力放在第二位。还是那句话:“先敌发现,先敌开火
,先敌命中,先敌摧毁”。坦克的火控系统要能够在发现敌人后最短的时间内,对目标进行
识别、跟踪、锁定,抢在敌人反应之前发射出炮弹。炮弹光打出去还不行,必须要保证命中
,这是对坦克火控系统的要求,但仍然属于“火力范畴”。打得准,还必须打得狠,使之无
法回过神来反击,炮弹的威力必须要大,才能够“一招致命”。有的网友一说“火力”,仅
是单纯地关心坦克炮口径有多大,能够打多远,炮弹穿甲深度有多厚,而往往忽视火控系统
。殊不知,坦克造价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火控系统的开销!海湾战争中,M1A1能够发现
2000米以外的T72,而后者还“看”不到1000米!结果很多T72就那样稀里糊涂地报销了。所
以,火控也必须是火力的重要组成。

  最后,来谈坦克的防护性能。“防护”和“防弹”不是一个概念。后者仅仅是“经打”
。前者除了“经打”,还要在伪装、干扰、规避、躲藏等方面入手,千方百计地不让敌人打
着。在以后的“非接触战争”中,坦克也许不会再冒着枪林弹雨去跟敌人硬碰硬。在信息化
的条件下,平台之间更加有了“协同作战能力”(CEC),坦克很有可能会象自行火炮那样
,对更远的目标进行非直接瞄准的射击。当然,不中弹是最好的,一旦不幸被击中了,就只
有看“经不经打”了。如果单纯地说“经打”,估计没有任何一种坦克能够保证安全——被
吹捧得“天下无敌”的M1A1SEP也好,号称“世界上最重视防护”的“梅卡瓦”也罢,不都
被炸得“身首异处”吗?坦克要想“全方位防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而实际上,坦克真正
被专门用来反坦克的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击中(毁)的机会并不多,反倒是老式的RPG
、路边炸弹、地雷的威胁越来越大——那种情况却又往往发生在侵略者头上。

  结论:坦克的三大性能,其次序应该是机动、火力、防护。

  美国的“未来作战系统”(FCS)中的“装甲组件”。美国的下一代作战系统中,已经
没有明确的“坦克”这个概念了。在美军的空地一体战的基础上,FCS更加注重战略空运、
布置的性能。
--
“抗日战争要由你们来打,至少得八十年”----某一学者
“也许你对战争不感兴趣,但战争却对你兴趣甚浓”----托洛茨基
“毛泽东主席:请你是否考虑用最直接的方式帮助我们”----金日成求援信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 [FROM: 219.134.18.223]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