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万历朝鲜之战(2)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hu Dec 29 21:53:09 2005) , 站内信件

    11月,总督蓟辽军事的明兵部尚书刑玠大会诸将商讨进军计划。在军议上明军将领们认
为:如果消灭盘据于南海岸的强敌加藤清正,则泗汌方面的小西行长当不战而退。于是明军
“分四万人为三协,副将高策将中军,李如梅将左,李芳春、解生将右,合攻蔚山”。12月
23日中午,李部与日军在距离蔚山二十里处的海边遭遇。李如梅和副将杨登山率大部队设伏
,命令游击摆赛带领一小队轻骑兵出发诱敌,日军轻率追击,被诱入了伏击圈,明军奋勇冲
杀,斩首500余级。日军大败,仓惶退入蔚山城。联军乘胜直抵城下,将蔚山城团团围住。2
4日黎明,联军开始了第一次攻击,军中大炮齐放,震天动地,硝烟弥漫直冲天空。城中的
房屋纷纷中弹起火,加之此时北风大作,大火借着风势蔓延开来。日军抵挡不住,蔚山城中
一时火光冲天。游击茅国器领兵奋勇突破两重木栅,但因蔚山地势太过险峻,火炮射角受到
限制,无法有效支援攻击。而日军凭借地势居高临下以火枪射击,火力非常猛烈。联军终于
没能突破第三道木栅,不得不在日落时分收兵回营。此日,联军共歼敌900余人。联军方面
,明军中的浙江兵阵亡700余人,朝鲜军阵亡200余人。
    25日杨镐调整部署,具体安排为:杨镐、麻贵在城北扎营,高策在城东扎营,吴惟忠驻
扎在城难,李芳春驻扎在城西。此外,李如梅领兵驻扎在太和江边以防备西生浦方向的日军
再次增援蔚山。祖承训则负责应付釜山方向的日军。杨镐认为:蔚山城的地形十分险峻而且
城防工事相当坚固,日军火枪的火力又非常的凶猛,如果贸然进攻,会造成很大的伤亡。城
中没有水源,粮草也很缺乏,因而决定采取长期围困,伺机攻取的战略。
     部署完毕之后,联军开始了第二次攻城。双方的争夺异常激烈。下午,东面的高策军
曾一度攻入城内,大约十来名士兵冲上了城头和日军展开了肉搏战,因为后续部队又被日军
的火枪火力所阻无法与其汇合,寡不敌众而全部战死。联军的第二次攻击又失败了。正当杨
镐整顿队伍准备再战时,四十多艘日军战船出现在太和江的下游蓝江的江面上。杨镐急令浙
江兵2000,骑兵1000防守太和江岸。这天夜里,联军的哨兵抓获了从城中逃出的被掳朝鲜人
,经盘问后得知城中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且城中无井,日军全靠雨水维持。杨镐派人携带令
剑和赏功旗、免死帖前往招降加藤清正。清正对使者:"欲为降附,而时未知朝鲜许降与否
,未敢即降。若与朝鲜相讲,则当即投降。"杨镐认为这是加藤清正的缓兵之计,断然拒绝

    接下来的数日内联军继续进攻,每天都要发动三到四次冲锋,但都被击退。与此同时,
日本守军也已到了他们的极限,据大河内秀元的记载:到了正月1日(1598年),蔚山日军
已经没有一人能把话讲清楚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成了原始人般的嘶鸣。

     正月3日,顺天方面的小西行长终于经由西生浦赶来增援,杨镐一边调遣李如梅所部去
抵挡行长的援军。一面指挥全军发起了最后的总攻,从三日午后一直战至四日凌晨,明军共
战死700余人,受伤者过3000人。
    正月4日,岛津家水军自釜山来援 ,杨镐一见日军大军云集竟未及下令退兵就带头先逃
,致使明朝联军全军潰散,小西、岛津及城中各军在后掩杀三十里方止。此战中包括朝鲜军
在内的明朝联军阵亡人数约为一万两千人,加上伤者,最终损失应在两万人左右,日军至少
有六千人阵亡,加上伤者,损失在一万人上下。

    蔚山战役是万历朝鲜战史上的重要篇章,在这场历时十二天的战役中,以明军为主的联
军由主动变为被动,由胜利转为失败,原因很多,简单归纳起来,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这
几样条件明军都不俱备的缘故。本来蔚山城中并无水源,可以说是块兵家死地,城中日军在2
4日起就已断水了,怎料25日竟然突然下起暴雨,而且连下数日,这不仅导致明军大部分火
炮无法使用,更重要的是使日军可以接雨水储存饮用。若非如此,加藤清正绝不可能撑到十
日后援军到来,只有在渴死和战死两条路中选一条了。(有人可以十天不喝水么?)正如李
光涛在《明人援韩与杨镐蔚山之役》中的评论:*
    “。。。朝鲜君臣乃至额手称庆,认为清正不难成擒矣,孰知天不欲灭倭,譬如大兵进
围蔚山别堡之所谓岛山,凡十余日,而倭众正困于饥渴交迫,清正且一至拔剑自裁,不料天
忽大雨,以解其危,更兼倭援大至,当此之际,杨镐仓促撤军,结果反为倭兵所乘,不利而
退。”
    而且明军所长,在于大炮,日军所长,在于铁砲(火枪),而由于蔚山地势过于险峻,
明军大炮射击角度受到限制,打不上去,(明军重型大炮后座力极大,只可依托原有的炮架
发射,若是强行抬高失了平衡,后座力就会将大炮震翻,引起爆炸。)明军只得在没有火力
支援的情况下强攻,而日军正好可凭借险峻地势居高临下以火枪射击,这样一来顿时成了以
已之短,攻敌之长之局,结果导致伤亡惨重,正如朝鲜《宣祖实录》中所载“。。。其夜清
正自西生来蔚山,天兵方围岛山攻打,而贼在高阜,我军在卑处,故死伤颇多。”

再就是当正月4日日军援军到来之后,可以说明军此役已无法获胜,但此时日方兵力仍不占
优势,若明军退而不乱,绝不会全军溃散,以至于被日军所乘。正如当时李如梅的朝鲜接伴
使李德悦所记:

“本月初四各营回军事,则已为驰启矣。当日诸军撤还之际,水陆倭贼合兵追击,至于三十
里之外。唐军(指明军)死者无数,或云三千,或云四千。其中卢参将一军,则已在后几近
覆没云。而军中讳言,时未知其数也。大抵无端撤军,贼乘其后,苍黄奔北,自取败绩。弓
矢蹬杖,投弃盈路,以至籍寇。安有如此痛哭之事,言之无及。”
    明军败后被迫退守王京。明廷遂罢免杨镐,以天津巡抚万世德为经略。万历帝朱翊钧震
怒下旨喻示兵部:

倭人藐视天朝不遵教化,屡犯我上国蕃邦,实在是可恨之极,当严惩不贷,今后凡东征战事
,要兵给兵,要钱给钱,不把倭贼赶下海去,誓不罢休。
    日军虽然解蔚山之围,但却也无力向外扩张,而且出现了撤退派。撤退派主张自蔚山等
阵地撤退,集中兵力重点防守。丰臣秀吉不准,命令加藤清正与小西行长坚守,其余将领回
国过冬,等春暖花开再返回朝鲜指挥作战。
而明军虽经蔚山惨败,但主力未损。2月,陈璘、刘綖、邓子龙率江南水兵相继开赴朝鲜。
九月初,援朝明军增至9万人,朝鲜水军也得到了加强(已有5000余人)。统帅邢玠当机立断
,逮捕内奸沈惟敬,大会诸将,向屯据东南各地的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东南会战.分兵三路
,同时进攻三座要塞:蔚山、泅川、粟林。而大明水军和李舜臣的联合舰队合力应战,完全
控制了南朝鲜海的制海权,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迫使日军退守朝鲜半岛南端的几个沿海据
点。
    这时候在朝日军只有6万人,而中朝联军则有11万之众,明显占有优势。日军盘踞朝鲜
半岛已有七年之久,在沿海分布三处,战线长达千余里,士兵疲于奔命,供应不足,士气低
落。日军与明军交战往往“举阵惊骇奔散”,投降者愈来愈众。而此时明朝也已经好了大打
出手的准备,在遣军入朝作战的同时,由广东总兵童元镇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集结在浙闽
沿海,打算如果朝鲜战事吃紧,即直接杀进日本本土,开辟第二战场:

“。。。会日本破朝鲜。廷议由浙、闽泛海捣其巢,牵制之,乃改元镇浙江。”(《明史》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但随着日军后期在朝鲜的迅速溃败,这个战略设想并没有来得及付诸实施.

   1598年8月18日伏见城内,征战一生的丰臣秀吉因为朝鲜战争的失利,羞愤积郁,终于在
伏见城死去,死前大呼:“不要让我十万兵,做了海外鬼!”。五大老决定密不发丧,以丰
臣秀吉名义指示在朝各军撤退回国,争取最体面的议和。日军的撤退部署是:东部驻西生浦
、梁山、竹岛各部,于十一月先行撤退,在釜山集结,候船返国;中部居昌的日军,就地上
船返回本国;西部驻顺天、泗川、南海、固城之日军,待东部日军撤离后,分头到巨济岛集
结,再乘船返国。并且约定十一月十五日为最后撤退期限。

     从九月起,中朝两国海军不断在海上截击撤退回国的日军舰队,使日军遭受巨大损失
。小西行长被李舜臣截住,难以回国。小西行长进退不能,提出和谈,遭拒,只能坚守城堡
,等待援军。十一月十五日的最后撤退期限已至,日军的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小西行长
准备厚礼送至李舜臣营中,希望和谈,还是遭到拒绝。绝望的小西行长向岛津义弘求救,
岛津义弘接到小西行长的求援信后,当即率领船队,于十八日夜乘月色向露梁海峡疾驶,企
图突入光阳湾,解小西行长之围。中途与从南海开来之宗智义部船队会合。两支船队会合后
,共有兵力万余人,舰船500余艘,于午夜开始通过露梁海峡。

      陈璘、李舜臣获悉日援军西进的情报后,立即着手调整部署,决心在露梁以西海域,
包围和歼灭救援之敌。由老将邓子龙率兵1000,驾3艘巨舰为前锋,待日军舰队通过海峡后
,迂回到侧后进攻,断其退路;主帅陈磷率明军主力为左军,泊于昆阳之竹岛,李舜臣率朝
鲜水师为右军,进泊南海之观音浦,待机与明军夹击日军。

  18日深夜,岛津义弘舰队主力驶至露梁以西海面,进入中朝联合舰队的伏击圈。联军三面
合围,在露梁海与日军展开激战。此时,“月挂西山,山影倒海,半边微明,我船无数,从
阴影中来,将近贼船,前锋放火炮,呐喊直驶向贼,诸船皆应之。贼知我来,一时鸟铳齐发
,声震海中,飞丸落于水中者如雨。”(柳成龙《惩毖录》卷二第六十八页)联军驾船逼近日
舰,跃上敌船,短兵肉搏。北岸邓子龙率士卒300登上朝鲜船,奋勇冲杀,由于众寡悬殊,
邓子龙部旋即被日船包围。“子龙素慷慨,年逾七十,意气弥厉,欲得首功,急携壮士二百
,跃上朝鲜船,直前奋击,贼死伤无数。他舟误掷火器入子龙舟。舟中火,贼乘之,子龙战
死。”(《明史·邓子龙传》)战至中午,陈磷派水师副将陈蚕、游击季金率部来援。与此同
时,中朝联军水师左右两路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向大岛以东海面之日船队主力,展开了猛
烈的攻击。

[img]http://www.beiyang.org/images/luliang05.jpg[/img]露梁海战(局部)
  《朝鲜李忠武公行述》对这场战斗作了生动的描述:“两军突发,左右掩击,炮鼓齐鸣,
矢石交下,柴火乱投,杀喊之声,山海同撼。许多倭船,大半延燃,贼兵殊死血战,势不能
支,乃进入观音浦,日已明矣。”陈璘率主力与李舜臣夹击日舰,施放喷火筒,焚毁日军大
部分战船。日军跳水登岸,又遭陆上明军截杀,死伤大半。陈磷率中国水师赶来支援,用虎
蹲炮连续轰击,日船纷纷起火。在一片混乱之中,日军仍垂死挣扎,拼命反击。李舜臣领先
督战,不幸中弹牺牲。其子秘不发丧,鸣鼓挥旗,代父指挥,继续同中国水师并肩战斗。陈
璘乘胜挥师西进,焚毁日军准备撤退的船只百余艘,并与陆路刘綖军夹攻顺天日军。小西行
长率余部逃脱。

海战从11月18日夜开始,持续到19日中午,整个露梁海面,火光烛天,炮声阵阵。中朝联军
,浴血苦战,取得了击沉敌船四百五十艘、歼敌一万五千的彻底胜利。日军“粮物浮萍,尸
体塞海”。 倭酋岛津义弘挟所剩五十多条破船狼狈逃窜。历时七年的万历朝鲜之战胜利结
束。
    神宗以朝鲜事平,下诏宣告,朝鲜遣使贡谢。神宗回赐彩币,诏谕朝鲜国王李昖:“吾
将士思归,挽输非便,行当尽撤,尔可亟图。务令倭闻声不敢复来,即来亦无复足虑”。(
神宗实录》卷三三四)朝鲜重整河山,视大明为再生父母。朝鲜宣祖李昖说:“中国父母也,
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宣
祖实录》卷37)。后来韩国朝野在满清高压之下依然“潜通明朝”,“奉明正朔”等等,平
倭之恩为其主因之一。《李朝实录》所载朝鲜仁祖李倧上皇太极书说得再明白不过:“曾在
壬辰之难,小邦朝夕且亡。神宗皇帝动天下之兵,拯济生灵于水火之中。小邦之人,至今铭
镂心骨。宁获过于大国(满清),不忍负皇明。此无他,其树恩厚而入人深也。”

注1:丰臣秀吉给朝鲜国王的信
“吾邦久属分离,秀吉起于微细,讨逆除暴,曾不数载定六十余国,夫人世年不满百,予亦安能
郁郁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
凡海外诸蕃后至者,皆在所不释,貴国先修使币,帝甚嘉焉,秀吉入明之日,王其率士卒,会军营
,为我前导。”
注2: 丰臣秀吉统治日本、朝鲜和中国的计划
译文据日本《国史资料集》,卷三,第430-434页

  殿下(丰臣秀次——译者注)速准备赴战,不可怠误,于明年正、二月出发。
   高丽都城已于(五月)二日陷落矣,现急于准备渡海,此次将直趋大明国。决定任命
为大唐关白之职。
(中略)
   欲将圣上迁至大唐国都,将于后年行幸。如是则以国都周围十国之地献为御用。赐各
公家以封禄。以下各官各封十倍于今之采邑,稍高者依位禄各封采邑。
  大唐关白一职,以秀次任之。命治国都四周百国;日本关白一职,可从大和国中纳言(
丰臣秀保)、备前国宰相(宇喜多秀家)二者中任选。
  日本帝位由皇子(良仁亲王)或八条宫亲王(智仁亲王)继之。
  可置岐阜宰相(丰臣秀胜)于高丽,不然则令备前国宰相任之,如是则令丹波国中纳言
(丰臣秀秋)管理九州。
   自高丽征大明不容间缓,上下无间,众庶亦无逃亡之虞。令派往各国之镇抚使速归,
俾做出征准备。


 天正20年5月18日 秀吉 朱印
--
我带着天使之心降临
却让这片土地饱尝苦难
我想阳光普照大地,却不料竟成
                   赤地千里
我想送来甘露,却不料引来
                  洪水滔滔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 [FROM: 211.161.62.179]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