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darkangel (死神之翼天使心),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铁骑坚盾----步兵与骑兵的较量(3)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Apr 23 12:32:01 2006), 站内

   既然如此,那么以步兵为主力的部队要想击败以骑兵为主力的部队,应该如何做呢?结
合广袤的战略纵深,骑兵擅长打击步兵补给线,以及骑兵强大的避战水平这三个战略要素,
我们可以在战局中看到,对手的战略纵深越大,步兵的补给线将越长,深入敌境所削弱的攻
击力量也就越多,同时,补给线越长,骑兵攻击补给线的几率与得胜的希望就越大,同时对
补给线所造成的损失也越大,我军越是深入敌境,对手给我补给线造成损失给我军的危险也
将成倍增大,只要想一想一支深入敌境1000里的军队突然补给线被掐断将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同时,如果骑兵能一直避战,那么我军薄弱的补给线所暴露的时间也越多,对手给我军造
成损失的机会也越多。
     为了充分发挥以步兵为主力的部队的优势,避免这种种的不利,有如下几种方法:

    其一为诱敌深入。采取这种战略行动我军可以选择地形有利的战场,战场也由我军选择
,对手强大的避战水平根本无从发挥,同时由于我军基本没有补给线,因此对手根本不存在
广袤的战略纵深,骑兵擅长打击步兵补给线这两种战略有利的要素,而我军则可以使用全部
力量,不会存在进攻中分散任何力量的可能。同时还占有步兵对骑兵的战术防御优势。此种
策略的最大弊端在于成功的机会几乎只有一次,一旦不成功,将几乎永远丧失这种机会,所
以其关键在于战局的保密工作,有了如上论述,我们不难明白了本文开头的引子中关于马邑
之围的疑问。除了马邑之围外,这种采取诱敌深入凭借步兵击败骑兵的战例还有如下两例:

     战例22,李牧破匈奴

     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统帅。他奉命驻守雁门关,防备匈奴进犯。他不请示
朝廷,自行设置当前官吏,把所收的租税都作为边防部队的军费。他善待士兵,每天都犒赏
士兵,并对士兵进行严格训练,并严令他们,如果匈奴来抢掠财物,就把财物保管好,谁要
是出阵迎敌,斩无赦。
     时间久了,匈奴都以为李牧害怕他们,守边的士兵们也觉得李将军过于软弱。赵王知
道了,就责备李牧,要他好自为之。但李牧仍我行我素,惹得赵王大怒,于是把他召回,换
了另一们将军去接替他。那位将军倒是敢打敢拼。匈奴每次来抢掠,他都出战,但屡战屡败
,伤亡惨重,弄得边境一带再也无法耕种放牧了。
     赵王没办法,只得请李牧重新出任。李牧回到边关,一切恢复了老样子。匈奴一年到
头也抢不到东西,但仍然认为牧胆怯。守边的将士也因为每天得到犒赏却不打仗,感到过意
不去,纷纷请战。李牧见时机成熟,就准备了一千三百辆战车,十万步兵射手,数千骑兵,
(注意其兵种)一边练兵,一边发展生产,边境一时很富足,就连匈奴的百姓也来投靠。
     单于听说,就率大军来攻。在与匈奴交战中,李牧佯败,以几千人诱敌,亲自率主力
从两翼出其不意包抄匈奴军,一举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接着又乘胜灭檐褴、破东胡、降
林胡,吓得单于远远逃走。
     李牧的作法让匈奴蔑视他,朝廷责怪他,甚至连手下的士兵也认为他怯懦,这就造成
了诱敌深入的有利条件,并利用步兵射手对轻骑兵的战术优势一举击败匈奴大军。

     战例23,曹操破马超
     始,贼每一部到,公辄有喜色。贼破之后,诸将问其故。公答曰:“关中长远,若贼
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適主,一举可
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
     马邑和李牧的战例都是主动造势,可是这个战例则是对手自投罗网。
其二,则是进攻。尽管在进攻中存在种种不利要素,但是为了从战略上击败骑兵而非仅仅从
战术上,必须依靠进攻,同时,一旦以骑兵为主的军队掌握了足够的攻城手段,以步兵为主
的军队采取防御将可能处于比我方主动进攻不利得多的局面,因为对手拥有充分的机动优势
,而在进攻作战中,机动优势是非常关键的。高明的统帅往往非常擅长削弱广袤的战略纵深
,骑兵擅长打击步兵补给线,以及骑兵强大的避战水平这三个战略要素的影响,本人将就陈
汤击败匈奴,亚历山大东征,拿破仑远征埃及,以及刘裕北伐这四个成功的战例以及卡莱之
战这一失败的战例进行具体分析。


     战例24,陈汤平匈奴
     陈汤同学为人勇敢,平时喜欢谈兵论战,有一次,他得到机会和朝廷的大官甘延寿一
起到西域去考察(西域,就是汉朝以西的地方,统称西域)。陈汤在一路上非常注意观察各
城各地的情况,在经过深思熟滤,陈汤对他的上司甘延寿说:“如果让匈奴坐大,那么他将
不断侵吞周围的小国家,数年之后,必然成为汉朝的祸患。匈奴人虽然住了很远的地方,但
是他们现在还没有坚固的城池,我们现在如果调动边防囤田的士兵,并集合其他西域各国的
士兵,直接攻打到他们的城池之下,他们后退无路,而且也挡不住我们的攻击,必然失败,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成就千载以来的功绩了。甘延寿同志一听,觉得也非常有道理,可是
他毕竟不是为将之人,想先请示朝廷,陈老大这个时候发话了,如果让朝廷里的人商讨,他
们根本不了解情况而且也不了解军事,一定不同意。可是陈汤同学毕竟官低一等,甘延寿要
上凑,他也拦不住,恰好在这个时候,甘延寿老人家病了,陈汤不禁暗喜,天助我也!
    于是陈老大矫诏发西域城郭诸国兵及汉屯田吏卒4万余人,分六校(即六队)击郅支单于
。三校从南道越葱岭,经大宛至康居;另三校由陈汤和甘延寿率领经北道入赤谷,过乌孙,
进入康居界,至阗池西。两支部队会师后,正好碰到康居副王抱阗率众打劫(率数干骑袭掠
乌孙赤谷东,杀千余人,抢牲畜甚多)。陈汤令西域诸国兵击之,杀460余人,解救被俘民
众470余人,而且获得牛、马、羊作为军队的后勤补给。进入康居界后,陈汤军队军纪严明
,任何士卒不得抢掠。行军到郅支城(郅支单于在康居所筑城池,也是匈奴的中心地带)60里
止营。并捕得康居贵人,了解城内情况。次日距城30余里止营。第三日,距城3里布阵。郅
支单于突然发现“emeny at gates”,以数百人披甲守城,向汉军呐喊。百余骑兵在城外往
来,步兵百余夹城门列阵(这个就是网络上流传的罗马人跑到汉朝的证据之一,据现在考证
,完全是子虚乌有)。汉军以弓、弩射郅支城下骑、步兵,其骑、步兵皆入城内。又以持盾
者在前,持长兵器和弓、弩者在后,向城下进攻,仰射城上守军。并烧毁土城外木城。当夜
,匈奴骑兵数百欲出城反击,被汉军射杀。郅支单于亦被汉军射伤,单于的很多老婆都被射
死。半夜,汉军一鼓作气,攻入土城。当时康居兵万余骑环城十余处援救郅支单于,但惧怕
汉军,不敢战。天明,康居兵退却。汉军攻入城中,四面纵火。单于受重伤而死。

    陈汤同学建立了如此的功勋,自然志得意满,文采也好了起来,一时热血沸腾,文采飞
扬,提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下面几句话:“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
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
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
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
强汉者,虽远必诛。”哈,千古奇文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

     陈汤击败匈奴,我认为主要有如下三个要素:
   1,陈汤依靠出其不意迅速的行动迅速的接近了游牧民族的中心,使他们失去了广袤的战
略纵深这一优势,因为陈汤进攻的是匈奴必救之地,对手无法避免交战.同时,骑兵机动能力
强的优势也丧失,与失去广袤的战略纵深的原因大致相同,以前一直是骑兵选择战场,现在则
是陈汤的部队选择了战场.至于兵种上的优势,则由于汉军擅长用弩而消失,因为在战略进攻
,战术防御中步射手是比骑射手占优势的.

  2,陈汤军队攻城能力的强大,匈奴城防的低下,如果陈汤久攻不下,那么陈汤军队的后勤
将出现严重问题,因为对手的骑兵占有很大优势,而这是很容易让对手打击自己的后勤补给线
的,所以如果陈汤打算长久围攻,那么必须有能够给他依靠的地形的优势让他抵消对手骑兵对
后勤的威胁.

    3,匈奴人一改以前无固定居住地的传统,修筑了城池,形成了一个中心地带,让陈汤拥
有可以直接打击并消灭大量匈奴武装力量的目标,这对于本战例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匈奴人
继续居无定所,散布在广大领土上,陈汤将没有可供打击的目标。


      战例25,拿破仑远征埃及
    拿破仑到达亚历山大城6天之后,考虑到埃及马木留克骑兵采用游击战术,尾随法军而
进,时隐时现,左右周旋,伺机突袭,给法军造成很大威胁,他命克莱贝尔率约9000卫戍部
队留守亚历山大,自己则率其余军队向开罗进发。

  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全军要在几乎是无水的沙漠里作长达60公里的行军,官兵们
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这场战争的艰苦性。浩翰的沙漠烤灼在直射的骄阳下,水成了最珍贵的东
西。部队渴得要命,可除了令人恶心的咸水塘外,找不到任何解渴的东西。空气中充满了毒
虫,黄沙的灼光减弱了大多数人的视力,许多人因此而失明,路途中不见人踪兽迹和草木,
只有阿拉伯骑兵神出鬼没,不时地袭击掉队的法军。士兵们怨声载道,军官们也无法忍受这
恶劣的环境,不要说普通军官,就连缪拉和拉纳这样英勇无畏、久经考验的将领也忍不住发
起牢骚。惟有拿破仑一人超然于这一切灾难之上,他是下了决心要把这场战争进行到底。
    尽管整个部队疲惫不堪,但是拿破仑的目标是坚定不移的继续行军,以最快的速度挺
进开罗。法军入侵的消息传到开罗,开罗张灯结彩,他们把法军视为"待切的瓜"。并派遣穆
拉德贝伊率领2000名马穆鲁克、2000名土耳其步兵和60艘船的小舰队从开罗出发前往拦截。

  7月13日夜间,拿破仑率军沿尼罗河左岸向南进发,同时一支法国舰队也沿河上驶。拂
晓时分,法军抵达肖布腊克希,在这里遭遇马穆鲁克骑兵团。面对法军方阵厚密的刺刀,马
穆鲁克骑兵毫无惧色,他们喊叫着,发起了勇猛的冲击,但很快就遭到法军枪弹和葡萄炮弹
的还击,不得不败下阵来。马穆鲁克骑兵再次冲锋,同样毫无战果,法军的方阵犹如铜墙铁
壁一般,纹丝不动,马穆鲁克骑兵不得不退向开罗。
   7月20日黄昏,兼程挺进的法军到达了尼罗河的分叉点,这里距开罗仅15公里,排列整
齐、雄伟壮观的金字塔就在眼前,同时马穆鲁克骑兵也早已在尼罗河两岸严阵以待,左岸上
是穆拉德贝伊军,右岸上是易卜拉欣贝伊军。
   7月21日凌晨2时,金字塔群附近的开阔地带两军对峙,马穆鲁克一方的中央是精锐的
骑兵军团,由12000名骑兵组成;右翼是2万名步兵,他们的阵地上构筑着一道道土垒,土垒
后面设置着40门旧式大炮;左翼是几千名阿拉伯游牧部落士兵,他们的服饰和武器杂乱无章

   拿破仑和他的参谋们来到前沿,仔细观察敌阵和周围地形,他们很快发现了马穆鲁克
军的几个弱点:骑兵军团的队列十分松散,步兵军团更是混乱不堪;土垒非常简易,不足以
阻挡步兵的攻击;铁炮安置在无法移动的海军式炮架上。拿破仑观察完毕,便对各师团下达
具体作战方案,每个师团组成一个方阵,5个师团面向敌军一字排开。
   上午11点左右,一阵阵战鼓声和军号声响了起来。法军狄舍师团首先向前缓缓移动。
几分钟后,其他几个师团也迈步前进。看到法军方阵逐渐逼近,穆拉德贝伊下令骑兵冲击法
军,刹那间,沙土飞扬,马蹄声大作,马穆鲁克兵发出狂野的呼喊,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法
军方阵。
   这时,法军立即停止了前进。法军指挥官命令各方阵第一排士兵卧倒在地,第二排士
兵蹲下,第三排士兵直立着。这三排士兵举枪瞄准,后面的士兵则迅速地向前传递装满弹药
的步枪。在各方阵前排出现的几个豁口上,乌黑的炮口伸了出来,这是法军的小型机动野战
炮。当马穆鲁克骑兵冲到离法军不远时,法军指挥官高举战刀的手猛地往下一劈,法军各方
阵同时喷射出密集的子弹。
   战场上顿时枪炮齐鸣,人喊马嘶。法军的滑膛枪弹和榴霰弹将马穆鲁克骑兵成平地扫
倒。不过几分钟,马穆鲁克的骑兵已被大量杀伤。马穆鲁克兵伤亡越来越严重,而法军方阵
却岿然不动。无情的刺刀和轰鸣的炮火迫使马穆鲁克残存的几千骑兵不得不后撤。拿破仑乘
势挥军前进,中央的狄舍师团迅速截断了部分敌骑兵的退路,并将他们消灭。同时在左右两
翼也取得胜利,战败的敌人走投无路,成群地跳入尼罗河中,溺死者无数。来不及跳河的,
均遭法军杀戮,顿时尼罗河水被鲜血染得通红。
    这个战例和陈汤击败匈奴非常的相似,陈汤是依靠出其不意的行动迅速接近了对手的中
心,迫使对方交战,以充分发挥步兵战术防御的优势,而拿破仑则依靠坚定不移的急行军,
克服一切困难挺进对手的必救之地,当然,他借助了尼罗河的水运优势以及河流可以掩护军
队侧翼的优势。两者击败对手的理由基本一致,就不重复叙述了。

战例26,亚历山大东征
    在整部《亚历山大远征记》中,恐怕只有亚历山大大帝在攻打提尔城前对军队指挥官的
讲话能比较清晰的透露了他的战略思想,原文如下:

    “朋友们,盟友们!只要波斯仍然掌握着制海权,我就看不出我们怎么能够安全地进军
埃及。提尔现在态度暖昧,如果把它留在我们背后,同时埃及和塞浦路斯又仍在波斯手中,
特别是由于希腊当前的局势,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去追击大流士显然很不妥当。恐怕当我们率
领全军进逼巴比仑和追赶大流士的时候,波斯部队很可能再把沿海地区占领,然后还要用更
大的兵力把战争推向希腊。而在希腊,眼下拉斯地蒙人正与我作战;雅典目前虽然还算安分
,但也只是因为惧怕我方而不是亲近我方。不过,一旦我战胜提尔,就能占有整个腓尼基;
而且波斯海军中最强大、最精锐的腓尼基这部分就有很大可能转到我方。因为就腓尼基的橹
工和水兵来说,当他们的城镇已入我手之时,就不可能有勇气再为别人出海冒险。再进一步
,塞浦路斯或者主动投降我方,或者我以海军袭击轻易地把它占领。到那时,如果我方以马
其顿舰队加上腓尼基海军控制海面,而且塞浦路斯又已在掌中,我方将稳操制海权。在这种
情况下,我军再远征埃及将如探囊取物。得到埃及之后,即不必再担心希腊和我本国。到那
时,国内既已安定,又有我们日益增长的威望,整个大海又和波斯以及幼发拉底河此岸广大
地区完全隔绝,我们远征巴比仑(注意这里)即可毫无后顾之忧矣。”
     从地图上看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我们不难发现其大致的进军路线是沿地中海东岸曲
折的海岸线进军,一路攻打沿途的沿海城市,通过占领港口的方式摧毁波斯的海军,因为当
时的海军密切依赖陆地基地的补给,后来进军粮库国家埃及,紧接着折向幼发拉底河上游,
以当地附近的尼兹菲利门城作为他的交通线上一个据点和仓库使用。在他渡过底格里斯河后
,如果不是在高加米拉发现了大流士的部队,他将直接沿水路进攻巴比仑(这在上文中的训
话中提到),因为巴比仑,苏沙以及巴沙尔格德这几个紧邻的城市是波斯政治,经济和文化
的中心,仅从这三个城市缴获的金条就高达17万“塔伦”。这对波斯来说是莫大的威胁,在
此情况下,如果大流士不接受会战,他将直接失去这些,如果他接受会战,将不得不与马其
顿部队作战。而事实上他选择了后者,并失败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亚历山大选择如此的行军路线与战略目标其实质是为了削
弱对方广袤的战略纵深,骑兵擅长打击步兵补给线,以及骑兵强大的避战水平这三个战略要
素的影响。亚历山大沿海岸进军,一者为了掩护其军队的侧翼,二者是为了便于从海上与沿
海地区获得补给,当然,在亚历山大没有完全控制地中海之前,他不能有效的保证其海上补
给。在前面我们提到,海上补给的效率是陆地补给效率的30倍!如果他控制了整个地中海,
那么对于地中海沿岸的所有土地,他的军队前往征讨对手,对手几乎都不存在战略纵深这种
优势,因为战略纵深产生优势的本质是我方投入大量力量在补给线上以至削弱进攻的力量,
既然陆地补给线几乎不存在,骑兵擅长打击补给线的优势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了。亚历山大征
服埃及后,马上折向幼发拉底河上游,其渡过幼发拉底河的地方与地中海的距离几乎是最短
的,并在其附近建立一个补给基地,尔后渡过底格里斯河并沿河南下,亚历山大选择这条路
线不仅拥有最短的陆地补给线,而且在沿底格里斯河南下时可以利用水运的优势,这将非常
有助于他威胁巴比仑,从而达到他的战略目标。波斯帝国广袤的纵深就这样被亚历山大通过
海运与水运削弱到了最低。同时,他把战略目标指向巴比仑,将迫使大流士与他交战或者直
接放弃巴比仑。

战例27,刘裕北伐
     刘裕率大军自建康出发,先走水路,由淮河入泗水。六月,晋军行至今江苏睢宁。刘
裕下令,尽留船舰、辎重于当地,轻装步行至今山东胶南县。刘裕汲取桓温北伐失败的教训
,一路经过的每处战略要冲,他均派精兵筑城守御,惟恐南燕有骑兵突袭断绝补给之路。
     针对刘裕的进攻,国主慕容超受惊不浅,南燕君臣忙开会廷议抵御之事。公孙五楼分
析道:“吴兵轻果,所利在战。初锋勇锐,难与争锋。我们应该主动出兵,抢先占领大岘山
险关,拒敌于国门之外。这样一来,旷日持久,敌军锐气必受摧沮,后勤也会逐渐供应困难
。同时,我们还可以简选精骑两千,顺沿海边南驰,绝断晋军粮道。再令兖州驻军绕山东下
,深入敌后。如此,腹背夹击晋军,可为上策;其次,可严命各地军将,凭险拒守,紧固坚
城,除本军本城用度外,余下储积均焚毁,田中庄稼也都要令人芟除无遗,坚壁清野,坐守
待时。此乃中策;下策吗,则是任凭敌军入大岘关,然后集合精兵,出城拒战”。这真是标
标准准的骑兵利用战略纵深和机动打击能力对付以步兵为主力的部队的标准模式,公孙五楼
有此战略眼光,也十分之不简单。
   但是,慕容超自持兵强马壮,他认为“我大燕今据五州之强,带山河之固,战车万乘
,铁马万群”待晋军过大岘关,出现在平原地区,正好发挥铁甲精骑的长处。刘裕出发前,
已有参谋对此次行军表示过忧虑:“燕人如果阻遏大岘关险道,或者放我军过去后坚壁清野
,我们大军深入敌境,坚城不克,退路又堵,到时怎么办呢?”
   然而刘裕对对手早就十分的了解,他对对手将会采取什么行动有非常准确的判断能力
,他胸有成竹的说:“这事我已想了许久。鲜卑人贪婪,不知远计。他们进攻时意在掳掠,
后撤时又吝惜禾苗,肯定认定我们孤军深入,不能持久。燕军用兵,最多会进据临朐,退守
广固,不会应用坚壁清野的谋策”。
   事实果然一切皆如所料。刘裕未见南燕一兵一卒,顺利渡过大岘关。他喜形于色,以
手指天,说:“兵已过险关,皆有必死之心。敌人田野中禾麦将熟,我们又无饥饿缺粮之忧
。克敌必矣!”
  刘裕马上进兵,直指南燕首都广固,为了拱卫首都,燕军必须接受会战。清晨,刘裕以
兵车四千乘为左右翼,列奇阵,方轨徐进,与南燕兵在临朐以南的平地上交战。面对兵车坚
阵,骑兵无可奈何,几番冲突,死伤惨重。由于燕军拥有兵力优势,所以两军一直过了中午
犹未见出胜负。刘裕于是出奇兵间道袭临朐,城内虚弱,刘裕一举克城。同时,为了虚张声
势,刘裕还派人四处散布晋军已有众多援军自海道赶至战场的消息。
  燕军本来看见临朐插上晋军旗帜就已心慌,又隐约得知大批晋朝援军从海上来攻,怯意
顿起。全军溃散,晋军趁势追杀,临阵斩南燕大将十多员。
  经过此战,南燕国力大损,等待灭亡。

     战例28,卡莱会战
     公元前53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领兵四万入侵波斯帕提亚王国,在他心目中,他将象
亚历山大大帝那样征服帕提亚,这场战争几个星期就能结束。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安排得胜回
朝的庆典活动了。罗马帝国同波斯接壤的东部边疆,是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这
里狭窄的沿海平原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紧贴着沿海平原的是一组南北向的山系
,其中的黎巴嫩山脉高达两千五百米。翻过群山,就来到了两河流域的上游,这里的地貌是
平坦的戈壁荒漠,渡过幼发拉底河再向东跋涉五十公里,就到了有一千年历史的卡莱古城。
     克拉苏在叙利亚过冬的时候,罗马的盟友亚美尼亚国王阿塔巴祖前来拜见。阿塔巴祖
表示愿意亲率一万铁甲骑兵助战,同时建议克拉苏北上绕道亚美尼亚,从那里南下进军帕提
亚的首都特西封(在今天的巴格达附近)。这个行军路线经过的都是山地,可以限制帕提亚骑
兵的活动能力。可惜傲慢的克拉苏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帕提亚国王奥罗德得知克拉苏将要入侵,立刻召集一支大军。然后他兵分两路,自己
亲率一路北上攻击亚美尼亚,阻止阿塔巴祖驰援克拉苏,另一路两万人由帕提亚贵族苏莱纳
指挥,迎击克拉苏大军。
     此时正值盛夏,克拉苏大军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入广袤的戈壁荒漠已经有好几天了。
苏莱纳一直在假装逃跑,引诱克拉苏催促他的军团紧紧追赶,罗马士兵因为在高温干燥的环
境下长时间急行军而疲惫不堪。终于有一天,罗马的侦察骑兵向克拉苏报告有大批波斯军队
出现,克拉苏立刻命令展开战斗队形。他本打算按惯例将七个军团一字排开,骑兵摆在两翼
,以防止波斯人迂回他的阵线。但很快克拉苏就发现波斯骑兵从四面八方涌现,而且根本看
不出有什么阵形。于是他重新部署,将四万大军组成一个庞大的正方形龟阵,每一侧的防线
由十二个营的重装步兵组成,中间是轻装步兵,骑兵和辎重。
     波斯铁甲骑兵先试探性的冲击罗马人的防线,发现罗马人的龟阵相当厚实,于是马上
退却。紧跟着数以万计的波斯轻骑兵这时将罗马人的大方阵团团围住,然后密集的箭雨就开
始倾泻在罗马人的防线上。
     波斯的轻骑兵小心翼翼地和罗马人的防线保持三五十米的距离,他们飞快的放箭,根
本不瞄准。罗马士兵很快领教了波斯弓箭的威力 - 他们的木制盾牌根本挡不住波斯人的组
合弓在如此近距离发射的利箭。很多箭穿透了盾牌,将罗马士兵挽盾的手钉在盾牌上。克拉
苏注意到波斯人射箭的速度,以为不用多久他们的箭就会用尽。但他很快发现在远处有数千
匹骆驼满载弓箭等候,使波斯轻骑兵立刻能够得到补充。
     这样罗马军队就面临一个两难局面。罗马军队最想和敌人近身格斗,但波斯骑兵根本
不给他们格斗的机会。如果攻击,波斯骑兵会立刻退却,同时以回马箭继续杀伤罗马人。而
失去龟阵保护的罗马步兵根本无法抵挡波斯人的箭雨。如果坚守不出,就只能被动挨打,而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士兵被穿透盾牌的利箭杀伤,失去战斗能力(和战例3,福尔柯克会战中苏
格兰重步兵方阵受长弓攻击时的处境非常相似)。
     克拉苏终於按捺不住,命令他的儿子帕布罗率领五千轻装步兵和一千高卢骑兵出击,
不惜一切代价打破波斯人的围困。罗马轻装步兵为了行动迅速,通常只装备一面直径六十公
分的圆盾,一支轻标枪和一柄短剑。看到帕布罗的部队冲出来以后,波斯骑兵突然停止射箭
,全线退却。帕布罗军团大受鼓舞,紧追不放,渐渐远离大部队。这时波斯铁甲骑兵突然出
现,组成一道铁墙挡住去路,而先前逃逸的轻骑兵又都回转来,将帕布罗军团围住。波斯轻
骑兵开始向罗马的人堆倾泻飞蝗一般的箭雨, 仅仅装备圆盾的罗马士兵纷纷中箭,翻倒在
地。还能够勉强站立的士兵双脚被利箭钉在地上,动弹不得。这时波斯的铁甲骑兵开始冲锋
。他们排成紧密的行列,横扫罗马人的阵地。罗马人的轻步兵所装备的标枪射程大大不如对
手的弓箭,难以反击对手骑射部队的攻击,同时失去重步兵保护的轻步兵基本无法抗衡无马
镫时代重骑兵的冲击。不久帕布罗军团就全军覆没,帕布罗自杀身亡。

     接下去的战斗还是重复着那个模式。波斯轻骑兵用弓箭削弱罗马人的防线,然后铁甲
骑兵冲上来扩大战果。一些身中数箭,痛苦不堪的罗马士兵仍掉盾牌,迎着波斯人的长矛而
去,以求速死。这样战斗到黄昏,波斯人不习惯夜战,满意地撤离战场,回营休整。克拉苏
则仍下伤员五千多人撤到卡莱城。

     天亮以后,波斯人将罗马军队营地留下的五千伤员全部杀掉。并设计将卡莱城围得水
泄不通。缺水少粮的罗马人不得不强行突围,结果克拉苏在突围中被杀,他的四万大军只有
不到一万人安全回到叙利亚。
     卡莱一战后,波斯威名远扬,成了罗马帝国的克星。但波斯军队的弱点也很明显,他
们的技术力量薄弱,没有攻坚能力,骑兵到了山地就难以发挥作用。因此罗马和波斯在两河
领域形成均势。同波斯人的战争使罗马人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以后的一百多年中,罗马军队
大幅度增加弓箭手,大型机弩和投石器等等远程火力,铁甲骑兵也渐渐出现在罗马军中。

     狂妄的克拉苏既没有亚历山大的将略,也没有亚历山大所指挥的马其顿军队,却妄图建
立象亚历山大那样的功业,过于不自量力。罗马人过于依靠重步兵,严重缺乏机动部队和轻
装步兵以及优良的远程武器,这使他们在进入广袤的亚洲战场后即使是在战术上,也不占有
战术防御的优势。同时,战场的开阔以及对方的主力为骑射骑兵决定了难以使用重步兵通过
战术上的运用战胜其骑兵。
     这次会战其中罗马方是以重步兵为主,而对手则是轻重骑兵合成部队,在战局中罗马
人强烈认识到在广袤的亚洲战场上自己军队缺少轻装部队与机动部队的缺陷,所以以后的一
百多年中,罗马军队大幅度增加弓箭手,大型机弩和投石器等等远程火力,铁甲骑兵也渐渐
出现在罗马军中。其实,早在300年前,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父子就认识到希腊重装部队如
果进入亚洲战场上将会出现的缺陷.所以马其顿的军队组成和希腊的军队组成有很大差异,
强调轻装部队与突击力量的使用。

以下内容摘自《世界军事后勤史》
     “马其顿军队的步兵被分成轻装,中装和重装三种,除了这几种步兵,军队中还有投矛
者。骑兵也分为重装,中装与轻装。重装骑兵是主要的突击力量,中装是为马上战斗和徒步
作战做准备的,轻装保护阵列和后方。军事后勤组织是东征中的重要问题。辎重队直接跟随
在军队的后面,停止时被安置在营垒里。辎重队中有军用品,攻城器械,手工匠人,随军学
者和商人。据阿里安记载,亚历山大东征最初的兵力为步兵3万多,骑兵5000多,步兵中中
央重装步兵方阵总数为16384人,中装骑兵为8个吉帕卡,共4096名骑兵。”

     当然,克拉苏也并不是没有机会战胜帕提亚,克拉苏在叙利亚过冬的时候,罗马的盟
友亚美尼亚国王阿塔巴祖前来拜见。阿塔巴祖表示愿意亲率一万铁甲骑兵助战,同时建议克
拉苏北上绕道亚美尼亚,从那里南下进军帕提亚的首都特西封(在今天的巴格达附近)。

       阿塔巴祖这个建议在我看来是非常合理的:

    1),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能力,它便于在广阔的战场上作战,北上绕道山区显然是能大大
削弱骑兵的这种优势的.
    2)步兵虽然机动能力上有缺陷,但是步兵便于通过地形恶劣的地区,如山地,丘陵以及河
网密布的地区.步兵能够攻打城池,能够建造工事,如果罗马能北上绕道后包围敌人的首都,战
略主动权将掌握在步兵手中,因为首都是必救之地。
    3)山区地形将极大的限制骑兵打击罗马军队补给线的优势,同时罗马人可以把亚美尼亚
作为其补给基地,大大缩短补给线。

    步兵对骑兵的最大劣势是步兵由于机动能力上的缺陷难以掌握主动权,而直接攻打首都
这种战略机动显然是能让步兵掌握主动权的.任何看过与罗马有关的军事书籍的兄弟,想必都
对罗马人的围城工事具有深刻的印象,罗马人包围敌人的首都,敌人的骑兵将面临在步兵选择
战场与阵地的情况下与步兵作战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骑兵的机动能力基本丧失(当然还是
具有战术机动能力的),而步兵擅长防御的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罗马步兵可以建造大量
的工事来阻止敌人骑兵的支援,并依靠其能攻城的本身属性来攻下敌人首都,从而取得最终胜
利.

      当然,如果缺乏以上的能够削弱对手广袤的战略纵深,骑兵擅长打击步兵补给线,以
及骑兵强大的避战水平这三个战略要素的条件,那么我军的进攻将是非常困难的,南方军队
北伐中原往往止步于各大河流水系的尽头不远处的原因,也正出于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
将依赖比步兵机动能力强得多的部队。
      总之,各种兵种都有它特有的优势,哪种强哪种弱都只是相对的,如果某一种兵种对
另一种兵种具有绝对优势,那么那种兵种不就早就被淘汰了吗?例如战国时代战车不适应战
争而被淘汰,几千年来步兵一直是主要兵种之一,可见并没有一种兵种对它有绝对优势。关
键是因敌制胜,如果说骑兵具有绝对优势,步兵不早就淘汰了吗?用兵关键是因敌制胜,运
用之妙,存乎一心!兵者,虚实,奇正,造势也!


全文完


--
我带着天使之心降临
却让这片土地饱尝苦难
我想阳光普照大地,却不料竟成
                   赤地千里
我想送来甘露,却不料引来
                  洪水滔滔


※ 修改:·darkangel 于 Apr 23 12:33:08 修改本文·[FROM: 222.248.107.78]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http://bbs.szu.edu.cn·[FROM: 222.248.107.78]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