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ant (Anthon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转载] 【艰难的抉择】—— 下个世纪中国的军事战略(2)(转寄)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Mon Jan 17 12:30:47 2000),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nt 的信箱 】
【 原文由 cheetha.bbs@smth.org 所发表 】
发信人: kuux (KUUX), 信区: News
标  题: 【艰难的抉择】—— 下个世纪中国的军事战略(2)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Jan 15 21:56:32 2000)

在二十世纪,军事学术取得了长足进展,而这一切主要是基于武器装备的长足发展,不
过话又说回来,形形色色的军事理论归纳起来,还是只有两个大类,即火力制胜和机动
制胜(主要是指装甲战),至于航空兵的发展至今仍未能有一个比较确定的说法,所以
可以将其另归一个大类,即空中制胜。
从本世纪的战争历史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机动制胜学说的优势显而易见,不过取得领
导地位的还是火力制胜学说,其顶点就是苏联人炮制的核突击战略,也就是广泛使用战
术核武器为后续部队开路的进攻学说,这种学说曾将北约军队威慑得老老实实地在柏林
墙后面呆了四十多年。
我们经常在历史书籍中找到这样的字眼:XXX部队集中了上千门各式大炮,向敌人盘踞的
XX地点进行了长达X小时的火力准备等等,这种炮战苏联人最拿手,他们想方设法搞来各
种大炮,“集中”起来对准进攻地带猛轰,而美国人因为海空军比较厉害,常常还加上
舰炮和空中“饱和”轰炸来瘫痪敌人。这种火力准备轰炸几乎可以在他们每次进攻作战
中找到,这样干的还可以列出一长串国家,如英国、法国、日本、一战时的德国等等。

然而,对于机动制胜学说的代表们来说,火炮主要是用来防御而不是用于进攻——当然
这种“防御”的涵义可能广泛了一点,因为即使在进攻中,防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我们所指的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防御——他们进攻时所用的火炮,就是坦克炮或自行火炮
,他们也不做火力准备,只是在接近目标时,对准了开一炮就够了,如果说他们使用了
火力准备的话,这种准备也是来自天上的俯冲轰炸而不是地面的火炮。这与那种几乎是
无限制地浪费火力的做法实在是有天壤之别。
早期的新中国军队禀承了红军时代和八路军时代的机动战略特点,比如说在入朝作战初
期,由于秘密地穿插,所以部队几乎未携带重装备,基本上凭轻武器就将美军陆战一师
从鸭绿江边一直赶过了三七线,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火力准备。而到后来成为相持战后
,重武器也出现了,也装备了飞机和坦克,火力准备也够了,却很难在进攻方面奏效,
因为我们面对的敌人在火力方面占有更为明显的优势,结果进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
也是放弃机动作战原理的一个教训。
不过在中印边境战争时,中国军队又重拾机动作战法宝,在火力并不占越的情形下非常
迅速地打垮了喜马拉雅山一线的印度军队,而对手中有很多部队是参加过北非战役的老
兵,他们从英国人蒙哥马利等人那里学来了火力制胜学说,可是一到高原地区就傻了眼
,碰上了擅长机动作战的中国军队,顿时觉得施展不开,一下子就被击溃了。
阿拉伯人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初期的表现很让人心仪,特别是他们用各种防御型导弹给敌
人造成的杀伤,使中国军界萌生了大搞导弹的念头,前不久很多导弹专家声称他们能够
搞出世界上任何一种类型的导弹,估计绝不是吹牛。不过,光是有导弹是不够的,伊拉
克和南斯拉夫的教训是深刻而惨痛的,就是说,面对一个火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敌人,
如果靠单纯防御和拚火力的方法,其结果往往是以失败而告终。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象这样的例子就多得很,比如日本人在太平洋列岛上不断“玉碎”,希特勒在战争
后期的顽固防守等,都带来了非常沉重的后果,其原因都是与火力占优的敌人死拚的结
果。
如果注意到以色列军队在苏伊士运河和戈兰高地进行的战斗,可以理解一下什么是现代
的机动作战。实际上以色列人并不是在一开始就转入进攻的,他们在初期的静态防御战
中由于遭到突然袭击而付出了严重的伤亡,不过在回过神来以后,以色列军队的传统才
表露出来,他们首先是转入机动防御,看一下中东地区的地图就可以知道以色列的国土
面积有多么小,然而他们除了坚守可以让敌人长驱直入的赫尔蒙尼特山等少数几个高地
以外,在北部战线上的坦克部队都开始进行机动防御,他们用一个第七旅在山谷中挡住
了叙利亚人惊涛骇浪般的冲击,其它部队在四周机动歼敌,在将敌人的攻击力量消耗得
差不多以后,全线转入反攻,一下子就打进了叙利亚境内,直逼首都大马士革;在南线
,他们并不与优势敌军缠战,而是适时将预备部队转入外线进攻,渡过了苏伊士运河,
包抄了埃及第三集团军的后路,将这支敌军围住,使得战局朝有利于自己一方倾斜过来

* * *
比较一下火力制胜和机动制胜两种学说的不同,有利于我们研究中国未来军事理论发展
应有的趋势。历史上最强盛的民族或国家,往往为蛮族所灭,这令许多历史学家困惑,
他们在经济和政治的圈子里转悠,试图发掘那些伟大民族衰落的轨迹,当时并没有“火
力”这一说法,我们不妨用“杀伤力”来代替,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文明比较发达
的一方,也拥有比较强大的杀伤武器,但结果多半是文明比较落后的一方毁灭了对手,
如希腊、埃及、印度、巴比伦、迦太基、东西罗马以及中国覆亡于蛮族的那些王朝等,
当然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衰落和腐朽总归是伴随着一个末落帝国的象征,但是我们还是可
以肯定一点,最主要的还是对手的军事学术更先进一些,换句话说,就是蛮族的军队,
是以骑兵为主体、以机动作战为前提指导作战的。反过来,那些文明古国的军队,却主
要是以步兵为主体,以火力或者说是杀伤力制胜学说指导作战的。
上述现象的发生绝非偶然,事实上,这就是农业民族(大陆民族)和商业民族(海洋民
族)面对游牧民族(内陆民族)时所必然出现的情形,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这
使得骑兵成为这些民族军事力量的主角,而在火枪发明以前,骑兵的冲击力和机动性都
是步兵所远远不能比拟的,最出色的例子当然是蒙古骑兵。所以,当利德尔-哈特和J·
S·富勒等人面对全新的坦克时,他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骑兵复活了,这也是他们在自
己的著述中反复提到各个历史时期骑兵作战战例的原因,他们就是想将骑兵思想灌输给
军事理论界,不过他们力图浇灌的鲜花并没有在自己的国度开放,而是为别人做嫁衣裳
,成就了古德里安等德军名将。
德国人的失败与其说是军事战略选择不当,不如说是国家战略(大战略)出了差错造成
的,不能因此就说德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功败垂成是他们军事思想落后的结果,恰
恰相反,如果德国人一开始就象大多数德军高级将领所主张的那样以火力制胜学说指导
战争的话,可能战争刚打响他们就输了,那样对于世界来说,也许要算是一件好事。
那么,中国的国防军事力量,今后应该以何种军事学说指导作战,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
的话题。我们注意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现在人们更多地谈论军事科技和武器的日新月
异,在很多军事网站上,罗列了外军和中国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武器装备以及它们的最新
动向,而探索军事理论的内容则廖若晨星,这是因为,人们更容易接受看得见摸得着的
东西,而军事理论的研究成果,只有到了下一次武装冲突时,才能检验出其真正的价值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反对军事科技的进步,恰恰相反,我们用惊喜的心情迎接中国
每一项军事科技的成长和进步,因为先进的装备,是可以让先进的军事理论如虎添翼的
,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先进的军事理论可以让先进的军事装备如虎添翼。可以想象,如
果二战时的德军没有装备坦克,那么他们即使有先进的机动战略指导,也不可能取得那
样大的成就。
中国军队有优良的机动作战传统,这是不应轻易抛弃的,不应该死抱外军的军事理论,
大谈什么“空地一体战”、“多兵种协同作战”这样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洞理论,因为你
有什么样的装备,才能谈什么样的理论,只有大的方向不出差错,理论才经得起考验,
这才是硬道理。说句不中听的话,中国现在有什么空地一体战的基础呢?以前说中国人
可以设计出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只是没有相应的原材料制造罢了,这也是很荒谬的,
氢弹都搞出来了,卫星也上天了,制造飞机的原材料反倒研制不出来,说出去谁会相信
?搞了这么多年,到头来还是不得不买SU-27,而原来跟西方国家关系比较好的时候,也
想过买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这么多年过去了,原材料还是没有研究出来,而俄罗斯已
经出了SU-37,美国用上了F-22,法国有阵风,英国有欧洲战斗机,连日本也搞出了自己
的第四代战机,我们却还在买SU-27,自己设计的歼10,据说跟以色列当年的幼狮差不多
,还谈什么“空地一体战”?歼7改来改去,到今天还在服役,有改造的资金,不如拿去
搞研究,说不定一发狠,什么飞机都搞出来了。
* * *
目前,中国军队的装备处于更新换代的大转折时期,正是在这种特殊时期,有无先进的
军事理论引导装备的更新,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话题。古德里安是在先开创了坦克战的
理论性工作之后才指导德国军火工业制造当时比较适用的马克IV型坦克的,这种坦克虽
然在装备和火力方面均不及英法等国的坦克,但在速度方面却是一流,这使它具有了较
高的机动性,而且不易在行进中被击中起火,更适合德军的机动战略。
那么,研制一些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可以使中国军队的装备更适合于机动作战呢?陆军方
面,一个起码的前提是全军的机械化和摩托化,这一点做不到,首先丧失了机动力,机
动作战就更加无从谈起。在此前提下,加大主战坦克的研究力度。
当今世界各型主战坦克的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是防护性,无论装甲多么厚实,也无论加
装了什么反应装甲,几乎所有的坦克都无法逃避这样一个现实,就是它们都能被已经发
明的攻击手段洞穿,即使是号称最先进的M1A2坦克也是如此,因为最好的贫铀穿甲弹可
以击穿T-72,也一样能击穿M1A2,不顾一切地追求坦克的防护性能,不是说没有必要,
而是说过于钻牛角尖了。这方面,来自空中的经验可以帮助解决问题。以F-22为例,如
果与第三代战斗机进行空中炮战,它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它的优势实际上来自于超音速
巡航能力、隐身性能和高性能追踪系统,而放到陆地上,坦克同样可以朝这些方向努力
,我们可称之为数字化坦克,其特点是,火炮不再是单一的坦克武器,应该加装部分反
坦克导弹和小型数控雷达,可以同时捕捉数个目标进行攻击,由于反坦克导弹的射程可
以大大提高,在同等距离上击穿对方装甲的可能性更高,而且导弹还有一个特性,就是
可以改变方向,从上方向下攻击坦克最薄弱的顶部装甲;与此同时,提高坦克的灵活性
,包括速度、转向和制动系统等,能够从容躲避对方的攻击,这就好比原来的轻骑兵,
虽不如重装骑兵的冲击力强,却符合现代的散兵作战原理,更适应现代化战争,这比片
面追求提高坦克火炮口径和装甲强度更为有效。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其后的战争,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即进行作战的任何一方如果拥有
制空权,则已方部队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拥有的是压倒性的制空权,则战局也
很可能呈现一面倒的态势,这一点,与杜黑等老一派战略家的空中炮兵观念实际上是不
谋而合的。制空权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战略性的,另一种是战术性的,或称之为局部制
空。美国在这方面是集大成者,但是它的空军也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飞机越来越先进
,而战术却越来越呆板,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可能就是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空军甚
至缺少一个真正的对手让他们来检验自己的飞机倒底有多么强,更谈不上战术的较量了
。可以列举一长串美国参加的战争来说明我们的这个观点——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的制空权和他们的制海权一样,几乎没有遇到象样的挑战,朝鲜战争中的中国空军
虽然很善战,数量却实在太少,不能构成重大威胁,至于其它战争,就更没有什么值得
一提的空中力量参加较量了——击落他们飞机的武器,绝大多数来自地面而不是空中。
所以美国空军现在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因为它是领导者,又
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帮助,最多只能靠计算机模拟模拟,因此搞不出什么响亮的名堂,它
所能炫耀的,主要还是它的飞机性能。
现在,由于第四代战斗机和B-2的出现,美国空军在装备上又一次领先世界,那么同样的
话题对于中国空军而言,恐怕就很难说了。但是,真正的机动战争的战场是在空中,因
为没有任何一种战争工具能够拥有象飞机这样的机动性能,想象一下这样的场面:一千
架战斗机掩护一千架轰炸机和强击机的攻击,为一千架运输机着陆提供保护,与此同时
,一千架直升机负责担任空中机动部队,以这样的力量,攻占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可
能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虽然这种想象的情形非常夸张,但这就是未来的趋势!
所以,中国军队现在必须大力发展的,主要是空军,空军强大了,有了制空权,同样也
就有了制海权,以中国的军事发展趋势来看,并不是以侵略他国为目标,而是以拒敌于
国门之外为主要假想,那么,只要发展出必要的中程轰炸机和先进战斗机,覆盖中国领
土和领海的制空优势还是可以获得的,关键在于空军的发展不能亦步亦趋,老是跟在别
人后面搞装备,而是必须设计出真正的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四代甚至第五代战机。

军事地理与局部战争
下一个对中国未来影响深远的重要因素是中国的地理现状,之所以强调是现状,是因为
就目前中国军事政策来看,是不具有扩张性的,也就是说,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将
主要是靠政治谈判甚至搁置的方法来解决与邻国的边境纠纷,使用武力解决的可能性较
小。
中国的地理形状代表了典型的地缘政治学家所描绘的边缘国家的特征:主要是大陆国家
,同时又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军实力相对较弱,不具备争夺海权的民族心理等。漫长的
海岸线,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就是中国国防的一个噩梦,历次对中国的侵略,基本上
肇始于这条将近2000公里长防线被轻易突破。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由于海军的不
济事(早期甚至没有象样的海军),敌人可以在这条线上任意选择一个点进行突破,如
果不成功,他们可以立即开往下一个较为薄弱的地段进行尝试,众所周知,英国人正是
在广州海域遭到挫折之后才扬帆北上,攻陷了好几个海岸重镇,终于逼着满清政府走上
了失败的道路;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也是因为控制着海面,才能从容地打赢淞沪会
战和武汉会战。
内陆部分的地形则较复杂,相对来说,越往西走,地形就越利于防御,而近海地区,一
方面地势平坦,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相对较发达,道路建设也搞得很好,利于机动,对
于一个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敌人来说,是进行攻击的理想场所,不过,因为这里水网纵横
,对于防御者来说,这些天然障碍也提供了进行防御的有利环境,当年若非淞沪会战把
上海一带的国民军部队打得精废力竭和金山卫抗登陆失利的话,日本人要想在这里获得
那样的成功也是不现实的。胜负关键就看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运用是否得当。
东北是中国地理的头部,但是由于外蒙古不合理地独立出去,东北就成了一个非常危险
的地带,因为锦州以南辽西走廊一带,由于形状狭窄,很容易被掐断,当年与苏联交恶
的时候,这里也成了中国努力加以防御的地带,日本人曾经写过一本《第三次世界大战
》,描写苏联在东北长驱直入直到山海关外才被以“杨总参谋长”指挥中国军队所阻止
的情景,其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写作者显然掌握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但他们对战争的
描述则过于儿戏,读起来就不如英国人写的另一部,不过在英国人的著作中,战争局限
于欧洲,没中国的份。我之所以在此提及这部著作,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东北有好几
个值得军事对手关注的要素,如重工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石油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基地,
农业方面也是中国的著名粮仓之一,其地理位置相对也较独立,日本人当年争夺东北的
一个最基本的口号就是:“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
州”。东北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对于东北来说,上述特点也可能转化为防
御的有利条件,首先军事装备可以就地制造,补给也可就地取用,不必大老远调来调去
,当地山地和沼泽较多,利于提供天然障碍,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除了几条
可能的通道以外,基本上是无法通行的,但是,对于进攻者来说,如果他们能够善用空
降兵与地面部队的配合,也有可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华北的地形除了滨海地区以外,基本上都是利于防守的,不过要命的却正是滨海地区,
因为滨海地区地形开阔,平原一望无际,从秦皇岛直到连云港基本都是如此,这还不包
括渤海湾一带,在这种区域进行筑垒式的防守是不现实的,即使中国有很多亿人。比较
合适的办法是在后方几个比较关键的地带机动部队,由于津浦铁路提供了纵向调动军事
力量的一个大动脉,只要能够基本有效地进行空防作战,机动防御还是大有可为的。华
东沿海和华南沿海与华北沿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相对来说,南方的抗登陆作战相对比
较困难,虽然近一段时期南方几乎成了中国的经济中心,但其基础仍然是薄弱的。其防
御基础是向北和向西的相对较为崎岖的山地和丘陵地带。
中国最利于防御的地带应该是以这样一个纵向的山地为分水岭,即从华北的太行山脉—
—桐柏山脉——大巴山脉——湘西山地——粤北五岭,由此往西的地带都是适合于防守
的。有两个例外是新疆和内蒙古,可能提供一些有利于进攻者的通道。
这样一来,中国的军事地理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对于军事政治当局来说,这可能是一种
最不合理的军事地理形势,因为工业和经济发达地区都位于不利防守的地带——当你与
一个优势十分明显的强大军事对手作战时,防御这些地区有时会为担负防守任务的军队
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好比基辅会战给苏联西南方面军带来的后果那样。但是,换句话说
,如果对这些地区进行深入的了解,搞清楚什么是必须加以防御的,什么是可以暂时放
弃的,哪些地带最适合防御等等,才是中国军事当局现在就应该彻底研究透彻的事情。

在平原地带进行防御,一个最合乎作战原理的方法就是守卫可以提供天然屏蔽的河流,
但是由于对手可能在机动性方面有着更明显的优势,死守可能意味着全军覆灭,因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军在西欧平原上进行的防御战能够提供一部分借鉴的经验,就是
将机动部队呈散兵配置于距河流不远的地带做为预备队,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在于可以随
时向不同的遭受威胁的地区投掷机动兵力而又避免在对方的第一波攻击中就折损大部分
防御兵力,至于在这种地带最好的机动工具,我认为应该是一种类似于气垫船的坦克—
—但必须有足够的防护,不能挨一炮就呜呼,如果发展气垫坦克难度太大,可以将主要
方向放到气垫装甲运兵车方面,这样做可以为步兵提供一个最佳运输工具,同时可以预
先炸毁后方的桥梁同时又能够进退裕如。
* * *
现在来看看中国周边几个国家的军事地理和局部战争的可能性,并不是说中国一定会与
这些国家发生军事冲突,但防患于未然和居安思危这两句古话,我认为还是非常明智的
,在平时就研究战时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形,对于应付未来的突发事件将有着不可估量的
重要意义。
日本:日本对于中国来说,曾是一个“一衣带水”的盟邦或是附藩,可是自从1894年以
来,一直相互视对方为仇敌,誓欲歼之而后快,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原因大家都很清楚
,主要是日本的扩张主义倾向,而且直到现在都没有悔改的意思,这是很危险的,我在
这里强调的“危险”,是针对日本而非中国,日本要想再与中国进行一次战争的话,它
肯定会成为失败的一方,即使用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做盾牌,也是没有用的,为什么这么
说呢?主要是因为日本本土缺乏机动空间,而且它的工业过于集中,一旦遭到强大轰炸
机群或是大量地地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攻击,将很快使其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陷于瘫痪,
在历史上,成功防御轰炸机群的例子只有1941年的不列颠之战,不过英国人之所以获得
成功,主要不是因为他们的手段多么高超,而是因为德国空军的战略目标定得过于飘忽
,也就是说,不知道倒底是为陆军渡海提供掩护,还是毁灭英国的工业力量,抑或是毁
灭英国的各大城市,搞来搞去,结果一个目标都没实现,反而丢了很多飞机,而相反,
由盟军实施的各次轰炸,则几乎没有失败过,主要就是他们的轰炸目标十分明确,在这
种战斗中,地面的防空力量所能提供的保护是有限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轰炸机群的
主要威胁来自战斗机。以日本目前的地位来说,搞好与中国的关系才是上上策,否则即
使美国参加战争,日本还是免不了受战火荼毒,搞不好倒退个上十年也是有可能的。
印度:印度对中国的恶感是因为它在现代史上唯一的一次军事失败就是中国造成的。所
以这么多年来它一直不能忘记当年战败的耻辱,尽管它是挑起战争的一方。其花费在军
事力量建设上的金钱,比起中国的小家子气来,实在要大方得多,至少它现在有两艘在
南亚地区人见人怕的航空母舰,而中国却一艘都没有——它的作战飞机的质量,在亚洲
也是数一数二的,中国现在赖以宏扬斗志的SU-27,也就被出售给了印度,它不仅有苏式
战斗机,也有法国战斗机,巴基斯坦跟它斗了这么多年,国土也被搞得差不多了,包括
原本叫做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也被独立出去,都是印度所赐。不过,印度真正跟中国争
的,不外乎喜马拉雅山脉一带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领土争端,但是,印度所处的地
理位置,实在太容易遭受攻击,若非中国是一个没什么扩张欲望的国家的话,印度军队
再强,恐怕也顶不了用,这从中印边界战争中已显示出来,而且民族和宗教纠纷长期困
扰着这个国家,以前闹得很凶的旁遮普邦就是它的一大块心病,如果印度继续奉行对中
国的强硬政策,要与中国进行战争的话,它首先就要考虑旁遮普邦是否会独立出去这个
十分现实的话题。
而且,即使中国不从印度内部分裂着手,纯以军事的观点来看,印度也是更容易遭受打
击的一方。中国因为占据着整个青藏高原,防守起来当然游刃有余,相反,如果让中国
的机械化部队出现在印度河平原上,那么印度的未来实在是值得担忧的——它很可能因
此而分崩离析,分裂成许多个国家。跟日本一样,印度的最佳选择是与中国和平共处而
不是进行战争。
俄罗斯:由于近期在国际纠纷中,中国与俄罗斯走得很近,近到差不多可以成立一个军
事同盟的地步,许多人对俄罗斯的好感也与日俱增,事实上类似的甜蜜岁月在五十年前
也出现过,不过很多人还是忘记了,传统上的俄罗斯是一个扩张性十足的民族,它攫取
中国的土地最多,攫取得也最起劲,现在的俄罗斯领土,几乎有七分之一原本是属于中
国的,正是由于现在双方走得很近,所以人们很容易忘记历史,即使在二十多年前中苏
交恶的时期,苏联也曾将中国压制得喘不过气来,害得中国大搞“深挖洞”那套东西,
可以这么说,如果“文化大革命”让中国的发展倒退了十年的话,当年跟苏联搞军备竞
赛和互挖墙脚所花的钱,也足以让一穷二白的中国再倒退个五到十年。现在的俄罗斯,
虎落平阳,被欺负得有泪朝肚子里吞,而中国则因为美国一国独大找不着自己在国际上
应有的地位,结果同病相怜,不由得就跟对方挽起手来。
中国空军现在装备了俄罗斯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一下子使中国扬眉吐气,连国庆阅兵
也飞出来闪耀了一回,可惜当天首都天气不是太好,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未得一睹庐山真
面目,不过这至少让中国空军朝现代化跨了一大步,这当然是托中俄友好之福,可是,
如果俄罗斯不是衰落到那种程度,相信它绝不会将这种武器交到中国人手里,事实上,
它一直卖先进武器给印度而不肯卖给中国,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因
为中国的强大,对于俄罗斯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正如加拿大强大对于美国人来说绝对
不是好事一样,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两个接壤的强国,其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要远大
于夹有缓冲国的两个强国,非常不幸,中俄之间正好缺乏这样一个缓冲国,因此我认为
,将来中俄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中美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好比西藏对于中国一样遥远——甚至更加遥远,北面和西面是贫瘠
的西伯利亚,仅靠两条西伯利亚铁路与俄罗斯内地相通,不过由于当年与中国交恶,这
里的军事基础设施搞得很好,加上冬季漫长,所以非常利于防御,但是对于进攻来说,
这里并非是一个优良的出发阵地,这样说的一个理由是,要将大量军事力量集结于俄罗
斯远东地区并从这里发动进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且因为西伯利亚铁路极易遭到特种
部队的破袭,这就使俄罗斯军队在远东的补给大成问题,如果使用成堆的地地导弹攻击
西伯利亚油田,将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俄罗斯解决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速决战,快速
地夺取东北的粮仓和油田以供自己部队使用,或者以最快的速度直插北京,迫使中国求
和。这样就有三到四条通道可供选择,即从满洲里沿着蒙古高原东翼几乎呈直线向下直
扑北京;或者是从满洲里和海参崴以钳形攻势向心突击,以长春或沈阳为合围点,将整
个东北守军一网打尽;第三种办法是最霸道,也是苏联红军最爱用的,就是沿着整个黑
龙江全线强渡——在这三种方法中,最具威胁性,但也最容易被挡住的,就是第一种方
法,并且这种方法也很容易被来自侧翼的打击所击震;而第二和第三种方法,对于速决
战的企图是十分不利的,因为中国军队可以依靠决堤炸坝的手段将整个松辽平原变成一
片沼泽地,将极大地迟滞其进攻,至于在迟滞俄罗斯军队的第一波攻击之后应该采取何
种手段,就成了中国军队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两国之间的边界现状,有理由相信,如
果中国军队的战略运用合理的话,将有可能将进攻者压迫到一个不利防守的地区予以歼
灭。
* * *
以上所述,是三个对中国未来最具军事威胁性的国家,但如我所分析的那样,实际上只
有俄罗斯是真正有威胁的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和印度与中国之间其实没有什么不可调和
的根本矛盾,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仇恨,不过如果这两个国家强大得足以向外扩张,
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客观地说,中国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真正的军事对手,不
是美国,而是俄罗斯。其他一些周边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等国,与中国的纠纷也是
小范围的领土或领海争端,一旦中国军事力量强大到可以威慑数千公里的范围,这些地
区冲突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甚至趋于消失。
总而言之一句话,战争离我们还很遥远,居安思危是对的,杞人忧天则过份了,中国基
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与周边国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不过前提是中国军事力量
的发展不能继续落后,落后才会挨打,这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62.219]
--
※ 转载:·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1.107]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