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Wingboy (一支燃烧不尽的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美国国防部:中国军事实力年度报告(4)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Fri Sep 29 13:28:18 2000), 转信

   Ⅱ.中国军事原则与兵力结构的发展

A.中国军事原则的发展

传统上,中国的防御战略和兵力分配重点是根据保持一支能够执行各种各样国内外
使命的大规模武装力量的需求来确定的。这种做法继续体现在中国的兵力结构上,
中国的兵力结构由三部分组成:240万中国人民解放军、130万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
队和大约150万预备役民兵。过去十年中,相应于对威胁变化的理解,中国已对军
事力量规模和结构进行了大力调整。

十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重点开始从体现毛泽东 “人民战争”的持久的大
规模陆地战,转向周边小规模局部冲突。中国的“积极防御”原则强调进行官方所
称的“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更确切地说是“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这一原则强调对在中国大陆和海洋边界范围内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迅速反应,特别
是在围绕中国东、南海的战略外围区域。如果在该战略外围区域发生涉及中国权益
的冲突,中国宁愿将与技术更先进的敌人进行对抗,例如美国和日本。此外,与美
国有关的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台海危机已经成为导引人民解放军兵力分配、军事
训练和战备的支配因素。

     中国的军事计划人员正在采用一些带有“军事革命”特征的现代战争概念,优先发
展在亚洲进行快速高技术战争所需的技术和战术。中国的军事战略仍然带有毛泽东
军事思想的深刻烙印,尤其是在特定时间和地点集中技术上处于劣势兵力,对抗处
于优势的敌人。其主要变化是在并非典型人民战争的情况下采用这些军事原则。当
前中国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是,进行有限的高技术战争、保护中国沿海经济中心、
通过可靠的战略威慑支援外交政策。

海湾战争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家充分认识到有必要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
争”作准备。1999年北约在科索沃采取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采
用“积极防御”和先发制人的军事策略的急迫感。人民解放军的许多军官认为科索
沃冲突是第一例完全“无接触”战争,掌握制空和制信息权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他们认为未来战争将越来越多地是无接触战争,地面交战将越来越少,甚至不存
在。制空权将成为实现战术、军事行动和战略目标的主要方式。最近在中国的军事
杂志中的一篇文章提出南斯拉夫和伊拉克由于过于被动才被击败,中国人民解放军
应该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而作好准备,并应对攻击敌作战系统中的关键目标赋予最
高优先权。

   中国的战略家认为一旦与技术上处于优势的敌人爆发战争,敌人将可能迅速部署兵
力,发动大规模空中袭击。在敌人集结其兵力的期间,存在着先敌发制的机会。“
先敌发制,掌握主动”的方法被认为是抵消拥有先进的军事能力的敌人所占有的优
势或使这种优势完全无用的有效的方法。对敌方最关键目标实施先机打击(经常被
称为“一战获胜”),是北京不需要打败敌方军事力量即能遏制其军事行动,或依
照北京的目标实现政治解决的最直接的手段。这种战术要求中国集中其主要力量攻
击敌防御的核心,在对抗处于优势敌人的作战中取得全面胜利。要实现这个目标就
要求建立一支比当前中国力量更小型、更机动和技术更先进的军事力量。中国的许
多研究、发展、采购和训练计划都致力于获得这种集中兵力的能力。

中国国防工业技术水平远低于西方国家水平,在一定时期内不能生产对技术先进的
敌人(如美国和日本)构成威胁的武器。然而,人民解放军内的主要观点,正如已
故领导人邓小平所提倡的那样,是“各显神通”。北京没有把优势资源从民用部门
和经济改革计划中转移到部队的全面现代化建设上,而是重点实施一些项目,通过
这些项目为中国提供能够最有效地利用敌人防御上致命弱点的手段。这种方法使中
国具有不需要拥有绝对优势即可实现其政治和军事目标所需的可靠威慑力,即“以
弱胜强”。

   中国的战略家们正努力为在人民解放军中已经成功使用或未来20年可以预见能够使
用的那些技术和系统研究新的战术。北京着重发展和采购远程武器,例如:反舰巡
航导弹、远程低空巡航导弹和近程弹道导弹。中国还正在努力解决C4I系统训练中
存在的问题,非常重视利用电磁战来削弱和破坏敌人的作战系统。

中国的军事计划人员认识到高技术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并认识到过分依赖信息系统
是高技术系统潜在的缺陷。他们认为,利用精锐部队快速打击,集中攻击敌方的薄
弱环节,从而能使中国通过“不对称”的方法达到与敌人对称作战的效果。“逐步
夺取胜利”意味着有选择地破坏敌方侦察、电子和支援系统,以摧毁和削弱敌人的
协同式空战的效能。信息战(如黑客)与非正规的特种和游击战结合,可以使中国
在敌方作战系统内部发动毁灭性攻击,同时避免正面冲突。

用于与现代化的潜在敌人交战的不对称战术和系统也是全面击败较小的地区性敌人
的基础。结合传统的低技术系统数量上的优势,使中国与潜在的地区性敌人相比具
有决定性优势。中国的战略是利用足够的兵力使敌方按北京的条件坐到谈判桌上来
,并且速战速决,防止第三方介入。


--

    纠缠不是我的性格?
      也正是这样
         使我知道这是
            上天判给我的无期徒刑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39.75]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