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XBen (结束一切),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越南空战教训1-6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Sun Jun 17 14:08:36 2001), 转信

越南空战教训1-6
-----------------------------------------------------------------------

(军事金网讯) 在二次大战後由于长程核武轰炸机的惊人毁灭力,使空权首度拥有
战争的决定能力, 甚至超过以往陆权及海权所达到的层次。因此美英俄等强权都
将整个国防的重心奠 基存核子战略上,而核子战略的主角又是空军,因此空军的
建军思想便在于全力达 到两大目标:以核子武器轰炸对方,以及阻止对方的核子
轰炸。

F一105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其设计理念是假设苏联发动先制核子轰炸,将西欧一
 半夷为废墟时,F一105能从残存的前线机场起飞,以超音速穿透敌军防空网投掷
战 术核子炸弹以阻挡华沙地面部队的前进。其设计的前提是要在补给支援设施遭
到重 大破坏的情况下还能起飞作战,所以维修必须简便(例如将液压线路装在一
起,使 地勤人员方便作业);而此时我方的战机战力也被炸得差不多,难以提供
护航掩护, 所以F-105必须自己保护自己,甚至协助防空任务。因此F-105不但要
有极佳的低空 高速性能以降低被拦截的机率,必要时还要以机炮及飞弹击落敌机
。虽然以当时的 科技,战机难以同时兼顾空战及对地攻击的能力,但是战术核武
的威力强大,只要 少数F-105可以穿透防空网,所投下的核武就足以摧毁敌人机场
、部队等。故从整 体看来,F一105的性能是可以往伤亡迅速的核子战场达到保证
毁灭对手的目标。然 而,当美国在意料之外的中南亚战场进行意料之外的传统战
争时,F一105企图穿透 意料中的俄式防空网时,却达不到意料中的目标。

速度VS运动性

北越初期的防空网是以简陋的防空炮所组成。1964年,北越境内只有20座防空预警
 雷达、1.500门防空炮,没有任何战机及防空飞弹,可供喷射机起降的机场也只
有 两座(分别在首都河内以及重港海防)。但在俄国的支援下,从1965年开始,
北越 开始部署36架的MiG-17。从原设计角度来看,MiG一17在当时完全是过时的科
技。 韩战的经验使得战机性能朝高空高速发展,以使战机在进入机炮缠斗前,我
方拥有 能量上的优势以进行转弯,或至少逃跑时拥有速度优势以脱离对手的机炮
射程。但 MiG-17只比韩战时的前辈:MiG-15快一些,然而F-105运用六十年代的航
空技术, 已经能飞超音速了,故依飞机设计上的眼光来看,MiG一17完全不是对手


当代号滚雷的轰炸北越行动开始後,F一105负起美国空军主要的轰炸任务。 1965
年 5月3日,48架F一105编队轰炸北越的交通中枢:檀荷桥(ThanHoa),除了空军
的 F-100执行「米格猎缀空巡」任务以阻挡米格机的攻击外,海军也有30架以上
F4B支 援空中任务。尽管有重重护卫,再加上飞机本身也该有自卫能力,但两架F
一105仍 被两架MiG一17轻易击落。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两种战机依同样的设计理念出发,F-105明显地比MiG一17更
 进步,但设计者没料到的是,越战战场的外部环境因素完全与原始设计战略上的
想 定不同,导致更先进的设计反而表现不如预期。

    在越战时的外部环骋蛩厥牵赫馐谴痴秸呛俗诱秸S伸吨荒苎∮么
澄淦鳎?故F一105必须外挂8枚750磅传统炸弹,而非携带低阻力、轻巧的内载型战
术核子武 器,所以机身总重更重、阻力更大,无法以预想的超音速穿透方式进行
攻击。更严 重的是,空军战机必须从遥远的泰国机场起飞,而非原先预料的前线
基地,再加上 庞大外载增加的阻力与重量,使其即便经过多次空中加油,还是得
携带庞大的副油 箱,如此又使重量与阻力的问题更加恶化,完全不能进行预想中
的低空高速飞行。 故F一105攻击时的速度实际上只有325节,再加上不是使用大破
坏面积的核子武器, 故需要以俯冲方式投掷传统炸弹以提高精确度,所以庞大编
队的F一105会在目标上 的高空(15000尺)招摇地以盘旋的方式飞行轮番对目标俯
冲。此时F一105既不高、 也不快,还有沈重的外载,当轻巧的MiG一17接近时,F
一105完全没有任何优势。

但MiG一17基本设计还是沿用MiG一15,翼负荷低、难以达到高速,但在400节以下
的 低速作战时,反而维持相当高的运动性,放对付一架又慢又重的F-105确是游刃
有馀。 六十年代,美国空军预料到将与俄制战机在越南对决,所以进行了一项代
号为「鸡 毛掸子」的测试计画,以找出F一105及F4遭遇MiG一17时应有的处置,以
空中国民兵 的F一86H与F-4及F-105作模拟空战,鸡毛掸子一号设定条件是2.3万
尺的高空、视 距内(一哩以内,也就是说F-4必须放弃视距外优势)一对一缠斗,
在1965年5月测 试完毕,并随即开始鸡毛掸子二号,研究500尺、1000尺以及2000
尺的中低空多对多 空战。

鸡毛掸子一号的结论是:美国军机仍拥有性能上的优势,前提是不应与MiG-17进行
 低速转弯的缠斗,而必须以较好的高空高速性能,加速脱离MiG-17极短的机炮射
程 范围,再爬升以诱使对手消耗能量。当对手没有动能再爬升或转弯时你却还可
以转 弯,那MIG-17就是你的囊中物了。

1966年,美国空军完成对南亚空防作战的评估,预测MiG-21对F-4及F-105将分别有
 高达3:1及4:1的交槐扔攀疲獸-4对MiG。17却有18:l的优势,F一105则至少
可 以维持1:1的均势。

当训练充分的美军飞行员得到正确的战术指导後,缺乏训练的北越飞行员所驾驶的
 MiG一17就很难再构成威胁。仓促成军的北越空军顶多训练出「飞行员」,却无法
训 练出具有空战知识的「战机飞行员」。MiG一17在地面战管引导下成功摸进美机
後方 时,口径虽大、但射速却低的机炮若不能幸运地命中美机,则当美机依照战
术俯冲脱 离再爬升时,有勇无谋的北越飞行员往往就步入陷阱,盲目跟随美机的
脚步,直到能 量耗尽、动弹不得後,反而被美国军机击落。在滚雷行动初期,北
越空军羽毛未丰, 只能作有限的反击。开战到1966年6月,F一105只遭遇14次攻击
,但7月份却遭遇了17 次攻击。然而在六月底,负责猎杀防空飞弹雷达的F-105铁
手(IronHand)机首次击落 一架MiG一17。戳自此时,F-4已击落14架MiG一17,并
只损失一架。

F-4战机同样是追求高空高速而牺牲了低速运动性能,但与视空战为兼差任务的F一
105 不同,F一4是为空优而生的,所以她享有当时最先进的空对空科技。超越韩战
时期以 机炮为基底发展的空对空作战理念,F一4可挂载四枚视距外攻击的麻雀飞
弹,使必须 以目视接战的米格机应该连敌机的影干部看不到就被击落;即便飞弹
耗尽,或数量上 占优势的米格机牺牲同伴後强迫近接缠斗,四枚响尾蛇飞弹也是
比机炮更有效的缠斗 武器。因为射出後其以红外线寻标导向,故飞行员不用费心
持续咬住敌机;其射程又 大於机炮,放敌机难以加速脱离。不幸的是,空对空飞
弹故障率之高使六十年代的飞 弹科技几乎颜面尽失。所幸,在战机性能上F-4籍由
大推重比,使其能量上仍比F一105 来得占优势,对付MiG一17更是绰绰有馀。故北
越的MiG一17开始利用车轮战术,以数 架MiG一17一架接著一架绕固定的圆心在低
高度不断旋转,以使美机企图接近攻击时, 必须降低高度及速度到MiG一17的优势
领域。虽然如此,F-4仍然可藉长程飞弹逼迫 MiG一17转向躲避而破坏阵形,再加
以猎杀。试诠隼仔卸诩洌痹娇站芄不髀?3 架美机,却付出87架的代价。另
外,俄国同样在六十年代发展出两马赫的MiG-21战 机, 1966年1月, MiG-21开始
进入北越空军服役。

MiG一21的设计目标不是要在机炮空战中取得优势,而是要对付高空高速的战略轰
炸机。

当时美俄两国都无法为越洲飞行的核子轰炸机发展出类似二战中使用的护航战斗机
, 故拦截机不需考虑如何与战斗机厮杀,而必须防止核武轰炸机利用高空高速的
优势, 在拦截机紧急起飞占位之前,就穿过防空范围,投下毁灭性的武器,故拦
截机的基 本要求是争取反应时间。MiG-21用两种方式来达成目标:第一, 其拥有
优秀的低空 低速控制能力,能以较低的速度起飞,使用跑道较短的前线机场,故
能部署在领土外 围作战;第二:MiG一21拥有极佳的爬升能力及两马赫的极速,所
以她能迅速爬到轰炸 机所在的高度,在轰炸机通过前进行拦截,就算轰炸机来得
及穿过防守线,MiG-21也有 足够的速度从後方追击。

越战的作战环境同样与原先设定有所差距,但和F一105与MiG一17不同的是,越战
环境 使MIG一21享有意料之外的优势。因为美国必须以战术攻击机硬撑作长距离攻
击,故无 法像战略轰炸机那样作高空高速的冲刺;而且美国的轰炸不是核子武器
,即便穿透成 功,也不会对後方造成决定性的破坏。所以MiG一21梢韵热繁W约旱
挠攀疲淮忧胺?挑战美军雷达导引飞弹迎面射击的优势,而从侦侧不到的低空穿
过美国护航战机的雷达 搜索,再从美国机群的後方利用优秀的爬升能力迅速爬到
25000尺以上的高空,悠哉地 转向对前下方缓慢的战术攻击机群进行掠袭,而非与
单架、高速前进的战略轰炸矶作分 杪必争的赛跑。MiG-21会从5.7哩外开始加速
到1.4马赫,在对著充满目标的空域发射 完所有的飞弹2枚AA-2。除非预先得到警
告,否则美军护航机根本不可能来得及阻止如 此高速的攻击;即使得到警告,北
越战管察觉护航机的动作後也可以轻易指挥具有速度 优势的MIG-21机群迥避,再
等待机会重新攻击,或者指挥其它米格机趁机穿透护航机与 攻击机间的空隙攻击
。面对如此快速的敌人,美国战轰机就算不被击落,也往往吓得抛 弃对地弹药,
而MiG-21则潇洒地继续俯冲加速到两马赫,无视於满腔怒火却来不及加速 追上的
美国护航机群扬长而去

故MiG一21这架飞机使高空高速的优势完全逆转,美国军机没有一种能在这个领域
胜过她?nbsp; 美国对付MlG一17的俯冲一加速动作,MiG-21一样有足够的能量优势
继续咬住,就算拉长

间隔距离,MiG-21却有空对空飞弹可以追上;就算进入低速转弯的缠斗,MiG-21仍
然有 优异的性能。


(军事金网讯) 从1967年开始,美国展开庞大的间谍行勘辏号绞导实拿足』
凑页鋈醯悖逵墒?机测试,了解敌军战机的特性,以找出克制 绝招。这一次,
美国不再用F-86模拟,而在深处内华达州沙漠中世界最神秘的空军基地: AREA51
中成立「俗称[红鹰」的第4477测试中队,让海空军的飞行员实际操作秘密取得的
 米格机,并与其进行异机种对抗的缠斗训练。实际验证显示:MiG一17的後燃器(
请注意?nbsp; ?nbsp; 毛掸子计画中模拟MiG-17的F-86H并没有後燃器)提供额外
的推力,使其在和美机作相同?nbsp; ?nbsp; 弯率的转向时能维持较高的速度。但
是其俄制发动机高温性能有限,使其发动机必须限制 军用推力输出不得超过5分钟
崛计鞑坏贸?分钟。

此外,在中低空高度、400节以上的空速时,MiG-17会发生无法控制的滚转现象,
使机 炮完全无法瞄准,而操作员载超过3.5G後, MiG一17会沿著纵轴剧烈的摆动
,故MIG-17 的水平转弯性能完全不能用在高空高速高G的状态。虽然如此,
MiG-17中低速的转弯能 力仍让美军试飞员震惊,美国空军在越南战场便常常发现
,及时发现飞弹来袭的MIG-17 可以迅速地以极小的半径转向,玩弄空对空飞弹於
股掌之间。而且就算被击中,由于 飞行控制利用钢缆而非会漏油的液压管路,也
不会轻易坠毁。不过,也由于缺乏强力 的液压系统来推动控制面,放MiG一17的滚
转率远小如F-4,F-4飞行员发现一个轻易的 小伎俩就可以摆脱MiG-17:先作一个
小角度的滚转以假装要转向一边,骗MiG一17跟着 滚转後,再迅速地往反方向滚转
,拉机头转向离开,此时滚转迟缓的MIG-17将完全跟不 上你的动作,故无法及时
发挥优势的水平转弯能力。再加上MiG-l7只有机炮武装,需要 持续的咬住才能攻
击,放F-4利用此招,即便被MiG一17紧紧咬住,只要及时施行这个伎 俩,就可以
破坏MIG-17好步容易取得的位置优势。故美国空军相信,除非F-4飞行员对
MiG-17的攻击浑然不知,不然战术正确的F-4几乎不可能被MiG一17击落,并有根大
的机 会可以反过来击落敌机。

此外,MiG一17的後燃器尽管提高了转弯能力,却对水平飞行的助益有限,因为前
述的 高速下控制不稳定的问题使其在各个高度下的极速都远低於美军战机。故美
军评估, MiG一17从後方进入目视距离後,需要数分钟才能追上美国机群,所以美
军飞行员只要 不忘转头检查泔穹较颍?nbsp;

MiG-17很难有机会有瞄准地开火。但MiG一21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其正面截面积非
常小,

常常近到一两哩才能用肉眼看到,而此时高速的MiG一21只需要再过十秒就可以开
火, 故除非你一直检查後方(而这是不可能的事)则MiG一21几乎是可以随心所欲
地猎杀看 中的目标(有技巧的MiG-21飞行员更会从你的後下方逼近,使你耆挥
心渴臃⑾值幕?会)。

为拦截设计的MiG一21不但达到设计目标而在高空高速胜过任何一种美军战机,而
且其 为了短场起降而设计的低速性能也令人惊民。当放下襟翼和後燃器全开时,
 MiG一21 可以80一90节的速度飞行,此时任何尾追的美军战机都被迫超越,反而
暴露尾部给 MIG-21,故对付MiG一17的垂直动作:俯冲-爬升-转向,完全不适用於
MtG一21, MiG-21不怛可以紧跟著俯冲-爬升的动作,面且在爬升到双方都耗尽动
能时,如果飞行 员的技能可以驾驭剧烈震动的MIG-21(因为此时接近失速,MiG一
21的稳定性仍然不足)?nbsp; ?nbsp;

还可以反过来用低速动作转而咬住美国战机。

  除了高空高速与低速的优势外,由于三角翼提供MiG一21相当低的翼负荷,所以
MiG一21 在中低空有优异的瞬间转向能力,在15000尺、0.9马赫时, MiG一21与
F4的瞬问转弯 率都是每杪13.5度;当速度为0.5马赫时,MiG一21就有每杪11.1
度胜过F-4的每杪 7.8度。故MiG一21察觉空对空飞弹时,一样可以快速地转向使
飞弹脱锁。

不过MiG-21只有作战局照著前述的剧本演出时,才有如此惊人的效果。其高空高速
性 能虽然好,但在15000尺以下的高度时,如果空速高於510节或低於215节,虽然
MiG-21 的低翼负荷能提供瞬问转弯的大升力,但MiG-21的控制将变得非常迟缓笨
重、使梅?行员难以快速驱使她作大幅度动作;加上结构的限制,使15000尺下的极
速也被限制存 595节以下,故MiG-21在中低高度时不论是能量上或转弯性能上,对
付F一及F-8都讨不 到便宜,只有欺负F-105还不错(F-105击落过十馀架的MiG一
17,却没有击落过半架 MiG一2i)。所以如果MiG-21不能顺利躲过护航机群的侦侧
,并爬到护航机群的後上方 合适的高尚度,而在中途较低高度就被拦截,则其不
但是陷入险境,而且其后燃器要 耗时5.7秒才能启动,启动後提供的额外推力又
不足(仅多了几百磅的推力,美军试 飞员对其形容是:点燃以後,几乎感受不到
加速,所以也没有额外的能量可以协助她 逃离不利的空域。故其和=次大战的Me
一262相同,如果顺利取得能量(高度十迎度) 优势,则其攻击几乎无人可拦;但
如果任中低空就被逮到,那只能求上天垂怜。

此外,上角翼在转弯时会提供大或力,却也会提供极高的阻力。使MiG-21在转弯时
会 迅速消耗能量,加上後燃器不足以补充动能,时间一久其能量将迅速损耗而抚
法维持 速度,使其「持续」转弯性能不良。虽然MiG-21空有高的理论「瞬间」转
弯率,但由 於控制问题。实际上机身难以快速反应,故一旦和美机进入转弯缠斗
,便会慢下来而 被美机闪脱,并反过来咬住能量耗尽的MiG一21。故虽F-105对付
MiG-21毫无膀算,但 F一4癋-8不该沿用对付MiG一17的垂直战术,而该用水平战术
,争取在15000尺以下 的中高度,以四、五百节以上的速度与MiG一21进行水平转
弯缠斗。)

中低空、高次音速的视距内缠斗

不过F-4本身也有控制上的问题:「逆偏航」,在中低速时,F4飞行员不能靠左右
扳 动操纵杆来驱动副翼来使机身滚转,居然必须维持操纵杆在中央,靠踏板驱动
方向舵 以滚转(方向舵通常是作偏航动作)。如果在大幅度转弯中,方向舵不能
适当地维持 中央位置,则F4的转弯能力会锐减,甚至失控进入水平螺旋。是放
F-4上装有一个警报 器,在即将发生逆偏航时,会发声来提醒飞行员该改用方向舵
控制滚转。对有经验的 飞行员而言,这只是多一道注意事项,然而越战中期美国
空军飞行员素质开始下降时, 缺少训练的飞付员会将警报声视为战机即将失控的
警告,因而缩小动作幅度,使其浪 费转弯性能上的优势。

在滚雷行动结束後,北越又少量部署了一种新战机:MiG一19。其设计和美军F一
100 相同,都是为了超音速,但美军阵容中,F-100已被视为过时而不列入作战评
估,并且 其部署数量不多,照理讲其影响应该不足为惧。然而,虽然MiG一19比快
比不过MiG-21、

比转弯率比不过MiG-17,但在F4打算用来对付米恪机的中低空、高次音速的空域,
却 能击败美军战机。美国军事情报人员前往巴基斯坦秘密试飞中共仿制的歼六机
发现, 在中低速的水平转弯中MlG一19远胜过F一4,而且比MlG一17多了多段设定
之动作襟翼, 所以速度到达460节时,MiG-19仍能维持其转弯率的优势

更危险的是,MiG-19高次音速时的水平加速能力不象其他米格机那样弱,而且能比
F-4 还快加速到1.2马赫而摆脱F-4的追击,所幸,由于MiG-19滞空时间极短、部署
数量不 大,故技术上的优势无法造成战果上的优胜。放美军仍得到这样的结论:
F-4仍是全附 界最好的战机;尽管在不同空域,都有1种米格机胜过F-4,但整体来
看,F-4仍是性能 最平衡的战机,加上为了远程飞行,F-4主要还是在中高度以
500节左右飞行,只要及 时抛弃外挂,F-4可以加速取得对MiG-17的速度优势、以
及对MiG一21的运动性优势。

于是,大部分对越南空战的评论都以此出发:中低空,高次音速的视距内缠斗才是
战机 应有的发展方向,故高空高速的性能不切实际,高次音速的运动性能才是最
实用的。 举例用的实证是越战中美军有一堆两马赫战机,但实际作战中只有极少
的时数比例作超 音速飞行,而空战也都发生往15000尺以下的中低高度。另外,象
F-16与F-18等的飞机 都放弃两马赫以上必备的可变进气孔,可见得追求一马赫以
上的速度是不必要的罪恶 习,反面像英国的鹰式教练机或猎鹰攻击机、根本甚至
没有超音速能力,但仍以次音 速运动性执行防空任务,并在马岛战争中得到战果


然而,这种论点忽略的是MIG-21超音迎掠袭战术的可怕。1968年2月,两架F一102
替加 油机护航时,僚机忽然觉得飞机怪怪的,长机接近一看,赫然发现一枚未爆
炸的AA-2插 在僚机的尾部!连忙转向返回泰国的途中,MiG-21再次攻击,迫使僚
机双毁。这个例子 看似离奇,但在越战中却屡见不鲜,许多美军军机都这样被
MiG-21狙袭下来,而其两 马赫的脱离速度让友机连复仇的机会都没有。即便航电
及武装上的缺失,让MiG-21的攻 击成功率并不高,但就算攻击不成,也足以吓得
攻击机群放弃炸弹,达到防空的效果。 一位美国空尚性比绱诵稳荩骸溉澜缱
钏姆尚性本褪呛幽诘腗IG一21飞行员」

所以越战中很少高空、超音速空战的原因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当MiG一21以超音
速 攻击时,美国战机完全没有还手的馀地,只有逃命的份,当然没有机会空战,
故美 国人部分是趁米格机处于中低空时才加以攻击,也才会发生空战(由记录可
看出60% 的米格机被击蓓的高度低於7,000尺)”由此可看出, 速度绝非罪恶、
罪恶的是後 燃器,後燃器的高油耗使战机难以长期超音速飞行,但如果是进行本
土防空,较短的 作战半径使战机不需过长的滞空时间而能进行超音速飞行的话,
则高速的攻击不但比 复杂的中低速运动来得有效,而且至少能高速脱离而保住小
命。


(军事金网讯) 假设MiG一21的超音速滞空能力加长几倍,则MiG-21就可以往高空待
命,见到美机才 俯冲而下,而不用从机场紧急起飞,使美军没有任何机会在其中
低空航行期间迫使进 入高次音速的缠斗。反之,如果美国战机能够以超音速穿透
北越领空,则所有拦截机 若不能在对头攻击中击落美国军机(而且美国护航战机
的雷达导引飞弹使其对头优势 远做优於米格机),则米格机通过後的转向再也追
不上美军战机,则美国军机就可以 完全回避MIG-19及MiG一17的拦阻,甚至连
MiG-21都机会渺茫。越战总结发现,双方 全部击坠记录的75%中,胜利者拥有速
度优势。

故,「速度才是生命」这句话可以适用于整个空战史。除了兼顾对地攻击的F一16
及 F-18外,具他专门负责空优的战机:F一14、F一15、Mirage2000、TornadoADV
、 MiG一23/25/29等战机全部都没有放弃越战前追求的两马赫拦截能力,唯一不
足的 是无法以超音速入侵护航,但这正是美国未来战机F一22的三大主要目标之一
。由此 可见,次音速运动性并不是各国军方在越战学得的教训。没错,被迫(例
如伴随笨重 的攻击机)进行中高度缠斗时,战机只有足够的运动性,但在无限制
的防空战任务中, 高速仍给战机拥有主动权的自由,给敌机最少的反应时间,才
是攻饔敕朗氐淖罡?要关键。

人员的训练

在滚雷作战之前,美国不但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空中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韩战)
, 而且还有允足的国力维持庞大的空军,故美国空军小但有全球最好的装备,也
有 全球最好的训练;反之,北越空军完全是从零开始,在中共境内匆忙训练的飞
行 员,就必须紧急派上战场。所以虽然美军飞行员遭遇非预想的环境,但丰富的
经验 仍使其较会应变,而北越飞行员却完全不了解战矶的差异与空战的特性,总
是不能 发挥应有的优势而被美军击落。

尤其在鸡毛掸子计画研究出对付MiG一17的战术後,占北越空军中绝大部分的
MIG-17 几乎不能威胁美军任何一种两马赫战机。而MiG-21由於控制困难、架数又
少,故缺 乏经验的北越飞行员也很难发挥应有的性能。1967年前半,北越有55架
米格机在空 中坠毁、另外38架毁於地面,总数超过先前任何时间北越可用的战机
总数,一度使 北越空军暂时离开战场整补。但在下半年,情势突然逆转,北越飞
行员开始了解 MiG一17的弱点,因此不再盲目跟随美机的俯冲一爬升动作而耗损自
己的能量;相 反地,一旦美军脱离,MiG一17也转向离开。所以即使美机拉开距离
後绕回来,他 面对的仍是有足够速度的对手,而不是呆若木鸡的靶。虽然MiG-17
难以威胁美军, 但至少美机也不能轻易将其击落,而MiG-2l的飞行员部颊莆粘
羲僬交姆尚?技巧。从1967年8到年底,米格机击落了13架美机、本身只损失
12架,具中MiG一21 更包办了12架美机、自己却只损失一架,F-4对MiG一21的交换
比竟然只有1:5, MiG一21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另外北越空军的战力也直线上升,
尽管仍有损失,但 总架数从75架增加到100架。

从韩战以来,空权一直是美军的象征,但是在越南从没有败得如此屡惨过…到底是
 哪里出了问题?在此,我们要先了解美军的政策, 为了要维持远离家园的前线将
士们的士气,空军严厉执行一项政策,飞行员只要往 南越待过一年(支援陆军轰
炸越共,不进入北越防空网),或往泰国执行过100次作 战任务(泰国起飞、入侵
北越,一般需时六个月),除非志愿继续留营,否则一律 调回国内。这项政策保
障了空军官兵的家庭与福利,但这也表示,每半年就要把身 经百战的战士调离北
越,并换上没有实战经验的新手。一开始,美军还可以由长期 备战的驻北约美军
来轮调,其战技纯熟、只不过少了实际战场经验,故意差别不大。 但美国原先以
为,落後的北越一见识到现代空权的威力便该屁滚尿流,停止支援越 共,使越战
结束。然而北越不但没有屈服,还从无到有,一步步建构出现代化防空 网。故驻
越美军数量直线上升,现有的飞行员来不及补充。

  使这情况更恶化的是F4幽灵式战斗氖褂谩4的後座原先海军设计给雷达操作
员 使用,但空军却把经验较少的驾驶员安插在後座。故空军一架下一需要两名受
过驾 驶训练的飞行员,而海军却只要一个。所以空军需要找新的战机飞行昌,来
源有二, 第一是扩大军校招生,但很显然地,军校训练的速度跟不上战局的扩大
,因此主要 的来源就来自第二种:「转移训练单位」。这是因为美国空军飞行员
在军校训练中, 只训练其成为「通用飞行员」,也就是不限定其属于哪一个机种
的飞行员,所以每 个飞行员背景相同,毕业後才各自选择一种机型再训练。所以
,理论上任何,一个 飞行员都可以经过简单的转换训练後再转到其他机种服役,
故转移训练只要六个月 就可以训练出新一批战机驾驶员。原先美国空军仍考量到
空战战场的危险性,故转 移训练仍优先把本上防空的拦截机飞行员或淘汰战机的
飞行员,重新训练去适应越 南战场的战术战轰机。但前线的人员补充要求一再吃
紧,空军开始把轰炸机、甚至 运输机飞行员也送进转移训练单位。这些飞行员不
但要学习新的飞机特性, 还要学 习更复杂的事:空战技巧。

对许多历史上优秀空战王牌的研究都显示,他们的飞行技巧通常都不出色,「飞行
 技巧再好也不能杀人」,而让他们可以求生并击落敌机的技能往往是对空战环境
、 战术的了解。而这种战斗技能和飞行技能一样,需て谡返难盗凡拍芘嘌
隼础?然而在短短的6个有的F一4训练中,非战机背景的学员不足以在这期间学完空
对地 攻击之外,还能学会空战。原因很简单,空战需要用到所有战机性能的极限
,所以 飞行员仍需要先学会所有的飞行技巧,故空战课程需要排在最後面。若前
面的课程 因为天候、後勤等困素而拖延,训练单位则不会因此而延後你的毕业,
而草草结束 课程後、就把你送去前线补充需求孔急的兵源。再加上因为空战训练
要用到飞机性 能的极限,所以所有外挂要拆得乾乾净净,增加事前准备的麻烦;
动作完又会增加 结构损耗,加重训练单位的後勤负担。上课的天气的要求也是最
高的,故天时若不 配合,学生常常连一次课都没得上。

由于种种的麻烦,训练单位本就讨厌空战课程。更恶化的是,空战训练不论如何要
 求,仍然是危险性最高的课程。而前线的伤亡已经够让美国民众反感,军方实在
很 忌讳训练时也搞出一堆飞安意外来刺激民众情绪。所以,在先天时数不足、後
天又 不落实的情况下,「转移训练」出来的飞行员素质就每况愈下。

美国海军的训练则不相同。飞行员一开始训练,就决定其未来驾驶的机种,故各个
 机种间飞行员无法转换(事实上,海军使用机种大部分都是战斗机种,也不像空
军 有庞大的其他机种飞行员之资源)。而且海军飞行员的基本要求芎浇⑵鸾担
ǚ?行员最困难的动作之一),故其飞行员的飞行技巧至少都在水准以上。并且,
海军 高层无法象空军那样保证前线服役多久就不用再回来,顶多是趁航空母舰回
港时才 能回国休整一段时间,但也因此保证前线部队能维持经验值。是故,美国
海军有馀 力去思考进一步的问题:空战技巧的训练方式是否有误?这他个考量是
因为F一4原 始的训练设定以麻雀飞弹进行视距外作战为中心,认为近距离的缠斗
训练没有必要, 但当麻雀欣弹的可靠性有严重问题时,其战杲反而不如一代的
F-8。F-8的设计和 MiG-19一样,基本设计仍是以机炮为主的超音速战机,顶多用
短程空对空飞弹,故 其训练是美国各机种中唯一强调中高度、高次音速的运动战
(这也正是军事情报人 员分析出最适台对抗MiG-21与MiG一17的领域)。在1967一
68年,F-8曾经连续击落 13架米格机而没有任何损失。

在滚雷作战後,海军成立TopGun单位。一方面回头采用F-8的训练观念,教导F4飞
行 员改以响尾蛇飞弹(海军的F4始终没有装上机炮)进行传统的中高度、高次音
速缠 斗;另一方而,海军也将Area51的秘密测试扩大为训练计画,让部分飞行员
有机会 「安全地」与真实的米格机模拟缠斗,并制作三十分钟长的教学录影带,
让所有飞 行员了解米格机的特点。除此之外,TopGun更以A4模拟MlG-17、F-8模拟
MiG-19 、F一106模拟MiG-21,训练学员针对敌机不同特性的克制绝招,将秘密测
试得知的 知识籍由结训的学员下部队时,传达到每艘航舰的航空部队。这是空战
史中,最有 系统、最积极的训练计画,其结果相当令人满意,

1972年开始的「後卫行动」中,美国海军遭遇米格机26次,打下了24架米格机,本
 身只损失4架。相反地,饱受飞行员技巧不行、经验不足之苦的美国空军,遭遇米
格 机达82次,却只击落48架,本身还损失24架。最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海军飞行
员取 得表面上的高交换比,而且几乎每次接战都可以击落一架米格机。壮观的胜
绩,使 海军在越战後陆续服役的新型战机都会设计相对应的TopGun课程,并持续
跟踪也没 有停止进步的敌机科技,采用相似的战机做异机种对抗训练。美国空军
则痛定思痛, 成立类似的组织(假想敌中队)以及课程(红旗演习),仿效海军
的范例。

许多国家的空军训练也有样学样。但许多人逐渐忘记的是,除了正确的训练课程外
, 高训练时数与宁缺勿滥地对飞行员水准的要求,也是海军成功的因素。然而安
逸的 国家容易忘掉越战的教训,逐渐像当初的美国空军一样,焦点集中往训练的
安全, 却忘记越危险的工作,其训练的危险性一定也少不到哪里上。所以训练单
位宁可限 制训练的难度、以维持大众看得到的训练安全,却伤害大众所看不到、
但却攸关国 家存亡的事:飞行员的战技。就像一位美军飞行员所说的:「你不能
训练一位斗牛 士,却不准他练习真剑,以免弄伤指甲,怛要他能在第一次上场就
独自面对致命的 斗牛。 」

(军事金网讯) 就算是处于机炮时代的战机,也不能改变一件事实:飞机需要有高
速才能 追上敌机、要有优异的运动性才能咬住敌人、还要有稳定的控制才能确保
 精确的瞄准。种种的因素加起来使得战机尺寸大小很难突破,所以航程也 就难以
增加。尽管牺牲这麽大,能不能击落敌机还是非常仰赖飞行员的技 术与运气。如
果我们能把困难的运动性要求全部丢给飞弹,让飞弹自己想 办法去追上敌机并归
向目标,则战机就可以加大、使航程增加。并使科技 的优劣成为唯一决定空战胜
负的因素,不受飞行员素质或运气的影响。飞 弹至上论的演变结果F4挂载的麻雀
飞弹使用全天候雷达导引,使敌机不能 使用历史悠久的云雾躲藏战术,而且不论
敌机方位为何都能攻击。其射程 (迎向射程为12哩,尾追为3哩)超过目视距离,
故敌机被命中时、连你的 影子都没看到。空战的过程不再惊险刺激,而只是按一
个钮,就决定了胜负。

然而麻雀飞弹的大小限制了战机的携载数目,故F4只再携载四枚较小的响尾 蛇飞
弹。虽然响尾蛇飞弹和机炮一样,都必须在敌机的後方发射,但其自动 归向使飞
行员只要粗略瞄准就能迅速开火,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射程大於机炮, 当敌机企图
以高速逃跑时仍然可以在其离开射程之前开火。但实际作战中完 全不是这麽一回
事。在滚雷行动中,麻雀飞弹总共发射了330枚、但只击中27 架米格机。麻雀飞弹
的确让飞行员在长距离就开战,但问题是敌机也仍然活 得好好的。事实上,越战
的外部环境完全不同於麻雀飞弹原先的想定。在核 子战争的阴影下,早期空对空
飞弹都是为了在本上击落高空高速的战略轰炸 机,故其气候应是乾冷的温带大陆
而不是湿热的热带海岸,所以在本上运作 正常的电子零件,在越南却容易失效。


以核子战略的角度来看,战争应是一招见胜负的,因为双方都有过饱和的毁 灭力
量,如果不能阻挡敌军的第一击,则自己也就烟消云散,用不著再防备 敌机的後
续攻击,但如果挡得住对手的第一擘,那对手就算不死也是重伤, 无力发动第二击
,所以不论是轰炸武器或是防守武器的挂载设计都有这样的 前提:战机第一次挂
实弹的机会大概就是最後一次。然而在传统战争中,不 交战几个回合很难有明显
的成果,故战机每次挂著飞弹出去如果没有使用的 话,那还得带回来留到下次出
动用。於是在地面,飞弹长期存放在湿热的仓 库中,战机一起飞,几分锺之内其
环境就变成低气压、低温度、低湿度、高 震动,几乎是全世界最恶劣的环境。长
期反覆下来,当时精密电子零件的保 护科技就表现得相当勉强,所以麻雀飞弹中
的电子零件很容易失效。但当飞 弹还挂在飞机上时,地动人员无法检测故障情形
,而必须大费周章把飞弹卸 下来(如果核子战争一招见胜负的假定是正确的,那麽
挂上去的空对空飞弹 也就没有必要卸下来,因为已经国破家亡了,所以设计时就
没有考虑如何快 速地卸下飞弹),运到高阶後勤单位才有专门的仪器可以检测。
所以勤务繁 重的前线单位只能定期送修,不能每次出动前都检查一次。是故美国
空军飞 行员相信:「如果没有意外,每枚挂载的麻雀飞弹都是壤的」,所以麻雀
飞 弹发射的战术变成一有开火机会,就把他射光,以祈求至少有一枚命中。当 时
全世界最先进的空对空飞弹,用起来居然和二次大战的连发空对空火箭差 不多?”


麻雀设计者可能会抗议,因为空军这种不管结果、先射再说的打法,即便飞 弹表
现正常,还是会使多枚飞弹只攻击一个目标,造成击坠率还是相当难看。 然而,
同样没有列入统计的是:麻雀飞弹常常故障到连射都射不出去。一位 出动时4枚麻
雀飞弹全部不肯离开挂架的飞行员便回忆:「当你挂满飞弹, 稳稳地咬住敌机,
却除了乾瞪眼以外,什麽事情都不能作,实在是百感交集」

但是出勤前若能详细检查,则成果应该还不会那麽难看。1967年,美国空军 发动
一次大规模的「Bo10行动」战机扫荡(fighter sweep),挂满空对空武 装的56架
F4采用与F一105相似的呼号、编队、高度入侵北越机场,以诱使北 越空军应战。
结果因为天候问题,只出动了32架F-4,是役发射20枚麻雀就摧 毁了4架米格机,
响尾蛇则击落另外3架。虽然北越只损失7架,但或许是因为 第一线优秀飞行员的
伤亡惨重、或者是心理上的震撼,此後一两个月内米格 机都不敢挑战美国空军。
这次行动筹备将近一个月,所有使用的飞弹都经过检 测及妥善保管,但美国空军
之後再也无能力发动第二次的扫荡,因为所需的 准备时间实在跟不上繁重传统战
争的要求,而越战中也再也没有任何一段时 期飞弹的命中率可以达到獯蔚乃肌?


25%的击落率虽不满意、但还可以接受(起码每架战机的4枚飞弹至少可以击 落1
架,而且当时美国战机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但和设计者在本上测试中宣 称的八
九成击坠率还是相差太远。然而回顾当初的测试,可以发现使用的靶机 航线都是
又高又快的直线飞行。因为核子轰炸机的运动性有限,自卫火力可以 算几乎没有
,所以最主要的入侵战术只有高空大速以降低防守的反应时间,自 然没有能力转
弯;防守者最重要的也是争取反应时间,故战机除了紧急爬升外, 也是高空大连
地直线飞行以节省拦截时间。但越战环境却完全不同,慢速的 MiG-17根本爬不到
又高又快,其主要的防守手段也不过就是慢速但小半径的 持续转弯,即便是持续
转弯性差的MIG一21如果察觉攻击,也能藉高瞬间转弯 率改变机头指向,麻雀飞弹
完全没有设计要来对付这样的目标。

  空对空飞弹的困难

另外在空气稀薄的高空,低空气阻力使飞弹可以达到要求的视距外射程,但 是在
高大气压力的低空,其射程会急迟降低到原本的l/3以下。由于不了解 这样的特
性,故中低空缠斗的飞行员往往以为目标已经进入射程,但其实这 时飞弹根本飞
不到这麽远。这现象主要发生在响尾蛇飞弹上,因为当时响尾 蛇飞弹可以自动追
踪目标角度、不能获取目标距离,故飞行员如果只凭寻标 器的音量来开火,并不
保证飞弹已进入射程。加上空对空飞弹因为使用近发 引信,为免引信感测到自己
的机身而引爆,故设定了1公里左右的最短射程, 以确定引信启动时飞弹已远离战
机。然而在低空的某些状况下,响尾蛇飞弹 的最大射程只比最小射程略长几百公
尺而已,所以飞行员为了怕在最小射程 之内开火,便矫枉过正地在最大射程之外
开火。更严重的是在滚雷行动後期, 空军飞行员迅速换血,新进的飞行员没有接
受适当的缠斗训练,故对充满 变数的响尾蛇飞弹射程特性缺乏了解。

麻雀飞弹的发射作业由于和火控雷达配合,故在射控时雷达可以将目标高度、 速
度资料与飞机本身资料都输入电脑计算,以在显示幕上显示飞弹的有效射 界以及
目标是否进入射程,加上其较大的推进段使其最大与最小射程间的差 距相当大。
故後卫行动中,只有11%的麻雀飞弹在射程之外发射、AIM-9B则 有28%在射程外
发射。然而当时的设计者与电脑都只假设目标是直线飞行, 但目标如果在转弯状
态,则飞弹射出後因转弯产生的阻力会严重缩短飞弹的 有效射程,而且飞弹要有
足够的加速时间以使其有足够的能量转弯,故最小 射程限制反而增长。是故飞行
员即便依电脑指示的有效射程发射,实际上射 程却仍不足。AlM-9B由于射程较短
,目标以3G转弯导致的射程缩短幅度可以 达到一半,如果目标以5G转弯则畲笊涑
探仍贾钤械淖钚∩涑袒剐 ?除了射程缩减外,敌机转弯时尾部喷气朝向航
道外侧,攻击机必须在目标後 方外侧切入才能攻击,则相同速度下以较大的半径
转弯,使转弯率将低於敌 机,敌机可以迅速转出飞弹视野。更不幸的是如果发射
时战机本身也在转弯, 只要超过2G,飞弹一样失效。由于种种限制,设定用在视
距内缠斗的响尾蛇 飞弹可说完全不适合在最容易发生的转弯空战中发射,飞行员
必须祈祷敌机 停止转弯、或回复水平以改变转弯方向中不带G飞行的一刹那间才能
发射。不 过神奇的是,或许是北越飞行员的缺乏训练、或者是不了解敌方飞弹的
弱点, 居然还常常被美军飞行员找到这样的机会发射。

(军事金网讯) 由于发射作业和火控雷达整合,如果AN/APQ-100/109/120故障,
全部麻雀 飞弹都别想导引(如果飞弹本身就算1枚故障,也还有3枚可用)。越南
的湿 热气候是当时电子零件的杀手,所以F一4雷达故障也一样屡见不鲜。某位雷
 达失效的空军飞行员火大,就把4枚麻雀飞弹全部当作无导引火箭射出去!因 为
当时雷达扫瞄低空目标时,雷达幕上会充满地面反射的回波,依经验归纳 目标高
度只要低於8000尺,F-4的雷达就很难侦测到,即便雷达已经在高空先 锁定目标,
但敌机俯冲到低空时,地面杂讯会导致雷达脱锁,响尾蛇飞弹也很 容易因为地面
热背景而被吸引过去。米格机只要低空飞行,即便不转弯, 空 对空飞弹也很难作
用。

麻雀飞弹发射前一定要雷达锁定目标,而F4雷达锁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 照准
式的快速锁定,只需要1秒就可以完成,但美军却发现其失败率非常高, 在滚雷行
动的前65枚用照准锁定护射的麻雀飞弹中只有1枚命中;另一种斎?nbsp; 系统锁定
斁徒衔煽浚崩状锼ㄡ嵝枰?杪锺的时间把资料输进飞弹, 所以飞行员要过
4杪才能扣扳机,扣扳机後还要1.25秒麻雀飞弹才能真的发 射。在美国情报人员
分析出最适合F4的水平转弯缠斗中,飞行员很难有这麽 多时间准备发射。

响尾蛇飞弹的改良

飞弹命中率之低,已是不容忽视的危机。滚雷行动後的统计显示,美军75% 的空
战胜利是第一击达成的,也就是说战斗中的第一击仍是最有效的,因为 此时敌机
可能没有察觉你的攻击、或是手足无措地不知如何开始战斗。但一 旦敌机躲过第
一击,则再差的飞行员也会尽最大能力求生,此时要击落敌机 就很难了。射程上
的优势应该使美军拥有第一击的优势,当美军可以开火时、 敌机却还没得到所需
的射程,但由于飞弹的高故障率,美军只有27%的第一 击可以击落敌机,由此可
看出飞弹的故障率几乎抵销所有性能上的突破。

美国海军决定先改良响尾蛇飞弹,因为其另一种空优战机:F-8,只能挂载 响尾蛇
飞弹。1966年中,海军开始换装AlM一9D型响尾蛇飞弹,最重要的改变 牵菏褂靡禾
淙春焱庀哐氨昶鳎势洳换岜蛔约旱娜仍胙侗ズ停黾恿?nbsp; 侦测距离;
寻标器接收的频段也移到外界热杂讯分布较少的范围;缩减寻标 器的视野,使其
锁定目标时不易收到其他方位的杂讯(但如此也会缩减侦测 的角度范围,而减少
目标寻获机率)。此外,海军也换装新的飞弹推进段以 提供更高的推力;流线型
的弹鼻降低阻力,使飞弹速度增加、最大射程更远; 换装新的引信与弹头则缩减
了最小射程限制,一增一减下,其有效射程范围 是B型的两倍。其结果相当成功,
以AlM一9D作为主要武器的F-8战机和其他战 机相比,由于飞弹可用射程范围的增
加,再加上F-8飞行员的训练相当注重教 导飞行员了解响尾蛇飞弹的射程特性,使
其在每次接战中的击落机率最高。 而且在滚雷行动期间,AlM一9D发射时在射程之
外的机率只有13%,和射程 较长、又用雷达判断射距的麻雀飞弹差不多(11%)
,低於A1M-9B的28%。 故海军高层开始改变武器思想,在TopGun的课程中训练飞
行员应优先取得适 合响尾蛇飞弹的位置,发射一枚後先观察结果、再发射下一枚
;而不像空军 一样,取得战位就把4枚飞弹都射出去。

空军并不想采用AlM一9D,因为这是「海军」发展的武器。身为全球最大空军, 但
其主力战机F-4、与主力空对空飞弹响尾蛇都是海军发展出来的,已经是一 件耻辱
, 事实上,空军在本土防空战机还有一种更大更先进的空对空飞弹: AlM一隼式
。 1967年空军开始部署第一架纯为空军发展的F一4D戟机(之前使 用的F一4C型基
本上与海军的F-4B型差别不大)与其改良型的响尾蛇飞弹,空 对空武装则加上了
发射最新型AlM-4D飞弹的能力。空军相信,这可以完全修正 之前科技发展的错误


AlM一4D果然将空对空武器的性能提升到另一个境界:烂得更彻底。AlM一4D和
AlM一9D一样改用液态氮冷却寻标器,然而隼式的液态氮是存在飞弹中、不像响 尾
蛇是存在发射架上,放容量大小、冷却时间短很多:只有2分锺。又因液态氮 输入
寻标器的过程不能中断,故寻标器一开始冷却,飞行员就必须在两分钟内 把飞弹
射出,否则寻标器就不能再用了。更严重的是其启动冷却的程序相当繁 琐,所以
飞行员不是得在进入缠斗前先把飞弹冷却、并希望在2分锺之内有机会 开火,不然
就是必须在缠斗中期望在射击机会出现前,可以及时完成冷却程序。 然而扣扳机
前最少需要多切2个电门,整个射击程序完成至少要4.2秒(响尾蛇 飞弹则不到1
秒),故在实际作战中飞行员几乎只能采用缠斗前先开冷却的方法。 而困扰各型
武器的可靠性问题,在隼式上也表现得更差:一开始的15次射击中, 只有10次真
的把飞弹射出去。即便飞行员克服了以上种种问题,让飞弹成功导 引,但想要命
中目标还需要比使用响尾蛇飞弹更多的运气:其弹头重仅3磅、低 於响尾蛇的11磅
,且其只有直接撞击引信。有飞行员形容:「你必须射中米格机 飞行员的心脏才
能击落他」。奇怪的是,既然不使用近发引信,但其最小射程限 制反而更远:
5000尺(响尾蛇为3000尺)。整个滚雷作战期间,共发射了54枚、 只命中5枚,被
视为表现最差的飞弹。相对于响尾蛇及麻雀飞弹陆续改良後还继 续服役数十年,
隼式飞弹从此退出江湖。

失望之馀空军回头改良响尾蛇飞弹,称为AlM一9E。为了节省成本,保留原来的 弹
头、引信及推进鸺峁瞧渖涑谭段挥卸啻蟾谋洹⑵淇煽啃砸裁挥刑?大的改
善,後卫行动中,空军发射了64枚AlM一9E、只命中5枚,8%的命中率比 滚雷行动
中的AIM-9B还差。1968年空军又发展AlM一9J,将前控制翼改成双三角 翼的外形,
企图提升飞弹的运动性能,并将最小射程限制缩短为1000尺、延伸 其最大射程、
并可在7G状态下翌射,可说是真正为缠斗设计的飞弹。另外空军 也了展了称为「
缠斗麻雀」的改良型AlM-7E-2,此型飞弹有两种发射模式,第一 种是旧有飞弹的
正常模式;第二种缠斗模式则会启动一个电子开关,将最小射程 限制由3000尺降
到1,500尺,以适应近距离缠斗。但是在空军的指挥阶层被「轰 炸空权」主义的
战略空军把持之下,将眼光移到空对地攻击上、忽视空对空武器 的发展,故这两
型缠斗飞弹的发展一直断断续续,没有进行完整测试。

但AlM一9J的实战结果相当今人振奋,可以说是缠斗用飞弹的表率。1972年9月9日
, 4架F一4E与多架米格机混战中,领队先连发2枚AlM-9J击落一架MiG一19,接战
第 二架MiG一19时,以50度之AoT护射1枚AlM一9J,在双方都以5G飞行的状况下,
响 尾蛇飞弹仍稳稳地命中敌机。但好景不常,9月16日一组F-4护现一架低飞的
MiG一21, 在敌机毫不闪躲的情况下,其中一架F4共射了8枚AlM-9J才把它击落:
2枚坠地(射 程不足),2枚错过,2枚没有导引(可能是故障或飞行员失误),1
枚接近目标但未 爆炸(引信问题)。空军检查发现,AlM一9J在低空的最大射程并
未达到原先要求, 而作为一枚中低空缠斗飞弹,其发展过程中的实弹测试竟只射
击高空大速的靶机而 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也没有测试过热带潮湿气候对飞弹可靠
性的影响。而测试中发 现的弹头与引信组不能在近发引信启动後於16尺外有效摧
毁目标,竟也未持续找出 问题就贸然服役。在後卫行动期间发射过31枚AlM一9J,
4枚命中、4枚射不出去、23 枚没打中,命中率只有13%,虽比E型理想,但却和滚
雷行动中的B型差不多。凄惨 的战绩使前线空军单位曾要求空军尽速采用海军的
AlM一9G,但因空军长久以来的 本位主义,使护射轨不肯加装液态氮的储存能力以
支援海军飞弹而放弃。

AlM-9G以已经相当成功的D型为基础继续改良,加上海军F-4飞行员训练改以响尾蛇
 为主,充分教导响尾蛇的发射限制。後卫作战期间,海军的24次击坠纪录中有23
次 是使用响尾蛇飞弹;而空军则在48次击坠中, 30次使用麻雀飞弹,比较起来便
可 看出海军对响尾蛇飞弹的重视程度。而AlM一9G也不负众望,发射了50枚就命中
23 枚,命中率高达46%。

当时美国空军空战教条始终是以麻雀飞弹为主,而且缺乏训练的飞行员也宁可在
远距离发射飞弹、而不贴近使用响尾蛇飞弹。然而AlM一7E-2同样没有解决可靠 性
问题,尽管地勤人员尽一切可能维护飞弹,但战争期间AlM一7E-2仍平均有70% 的
时间处在严重故障的状态;当发射出去後,飞弹还会倾向在1000尺外自动引爆。
後卫行动中,海空军共发射了281枚AlM-7E-2,只有34枚命中,命中率12%。

北越只有一种空对空飞弹:AA-2,其可靠性也好不到哪里去,但逊於美国的是,
其射击的瞄准器更差。米格机座舱中没有雷达萤幕,只有2个简单的灯号表示目标
 进入2.7哩(AA-2的理论最大射程,虽然实战中很少超过1.9哩),或是进入
3000尺(最小射程)。而且在雷达锁定後,还要3一5秒才能开火。所以美军很庆
幸的是, MiG-21虽然有良好的高速性能及战术,但没有好的飞弹来完成攻击。

(军事金网讯) 越战後美国军方痛定思痛,生死搏斗用的武器发展应以可靠性为第
一优先。过去 的年代因为对科学的崇拜,设计者都在追求高远快的表面性能,而
没有关心过科 技的可靠性;而且测试者潜意识里都以为,如果没有意外,那麽理
论上可以成功 的科技,实际上都应该是成功的,故在实弹测试中如果失败,会优
先被检讨的不 是科技是否有错,而是实验是否作错了,如果实验结果合乎原先的构
想,则实验 就是成功的,不必再作。当使用的环境不同於原先的设想,这种心态
设计出的武 器便是致命的错误。於是在越战岬?0年内,美国海空军宁可持续改良
麻雀飞弹 及响尾蛇飞弹的可靠度以作为主要武器,不再躁急地贸然启用新武器。
例如越战 後唯一的主要空对空飞弹发展计画:先进中程空对空飞弹(AMRAAM),
其测试的 心态便是「鸡蛋里挑骨头」,范围涵盖各种高度、速度、机种、电子作
战、运动 型态等,以找出设计的问题。当性能达到要求、但实弹测试的可靠度有
问题时, 海空军宁可拖延飞弹的发展(先进中程空对空飞弹总共测试了8年),让
飞行员用 老旧但是可靠的飞弹,也不让性能优秀、可靠性存疑的新飞弹轻易服役


美军飞行员的训练也不再只依赖任何一种武器,尽管其主力战机都拥有超视距武
器,但仍从不放弃视距内缠斗的训练,例如F一14拥有长程的凤凰飞弹,但在大 部
分作战中仍是依赖较可靠的中短程武器。所以在波湾战争之前,美国军方发展 的
武器几乎都被测试出一堆问题,国会与审计单位日以继夜地公布缺失,彷佛美 军
武器又是烂得彻底。然而在波湾战争中,美军武器又面临和本土不同的恶劣环 境
:高温、多沙,但大部分武器的可靠性却可圈可点。美国工程界终于学到了正 确
的工程设计态度(又称为莫非定律):如果你没有测试过这个地方有问题,那 麽
这里一定会出问题。然而,许多国家为了追求性能的突破,盲目要求加快研制 进
度,以超短的研发时间自豪,但其产品的测试到底是否彻底、忍受环境的要求 是
否严苛,恐怕要前线的官兵付出宝贵的生命才能证明了。

机炮的存废

越战前,世界上所有的新型战机几乎都放弃机炮武装;但越战後,世界各国的新
战机又不约而同地,全部把机炮给装回去。战机到底应不应该装上机炮,大概是
越战中最受争议的问题。在核子战争中机炮很难有使用的机会,因为敌机会以高
空高速冲进来,而当双方以两倍音速迎面相向进入机炮射程时, 也差不多是该转
 向避以免相撞的时候;而等你绕回来想从尾部攻击时,也很难再有机会追进有效
 射程内。即便越战中的敌人不是高空大连的轰炸机、而是慢而机动的MiG一17,美
 国空军也没有想过要以机炮对抗,因为MIG一17是为机炮空战设计的、而F4不是,
 陷入以机炮互相缠斗的近距离空战对F一4是绝对不利的。

是故,即便空对空飞弹的可靠性出现问题,许多飞行员还是不愿采用机炮,宁可以
 不可靠的空对空飞弹远远地射上几发,因为飞弹即使没有命中,也足以逼使敌机
 远离或转弯躲避,若此时企图以机炮射击转弯半径极小的MiG-17,反而会提供对
 手反过来击落你的机会。但实战发现,当北越飞行员了解到空对空飞弹的最小射
 程限制後,当被全飞弹武装的F一4幽灵机咬往时,他们晓得加速逃离会使敌方飞
 弹可以发射,如果保持在F4前方的3000尺内,F一4反坏惆旆ǘ济挥小R虼吮?越
飞行员不再急著俯冲逃出,而是继续转弯、减速,好让美机超越你而制造射击 机
会。一份评估滚雷行动早期的29次空战的报告指出,在半数空战中米格机利用 飞
弹的弱点,反而接近美军战机制造攻击机会或逃逸,如果当时美军战机有机炮的 话
,即便不能命中敌机,也可以迫使米格机远离以制造飞弹的射击机会,29次空 战
中23次空战美机也均有机炮射击机会。另外,当敌机利用极低空潜逃时,不论 何
种空对空飞弹都因无法导引而失效。当空军询问第366中队机炮效能的问题时, 该
中队回答:

「在过去10天内,至少损失了7次击坠机会,只因为战机没有在高度2000尺以下、
 距离2500尺内的空对空武器。」

当美军一再因为没有机炮而丧失击坠机会後,终于1964年决定在F一4上加装机炮,
 其利用SUU一16型机炮吊舱、提供M一61 20公厘机炮的火力,然而这并不是没有
代价。机炮吊舱会增加相当多的阻力与重量,而且必须挂在机腹与机翼内侧3个 挂
架的其中之一,最好是在机腹;而机腹挂架一般用来挂600加仑副油箱,于是 加装
机炮吊舱的F-4不只是要增加阻力、还得减少一个600加仑副油箱。另外机 炮吊舱
的机炮轴线相当难校正,故需在航舰上操作的海军完命放弃这个构想; 即使校正
正常,外挂机炮也比内载机炮要承受更多的晃动,故其炮弹弹道不可能 像内载机
炮那样精确。不过有趣的是,许多F一105飞行员抱怨其内载机炮的弹道 太直,使
其在快速运动的空战中的命中机率不高;相反地,许多F4的飞行员认为 机炮吊舱
的晃动可以增加命中敌机的机率。于是,美国空军的F-4四机编队中,除 了在两翼
外侧各挂一个375加仑副油箱、右机翼内侧挂载对抗地面防空火力用的电 战吊舱之
外,两架二机领队1号与3号机)在机腹挂机炮吊舱,而两架僚机(2号与 4号机)
则在机腹挂600加仑副油箱。虽然僚机多挂了一个副油箱,不过编队飞行 时僚机需
要不断改变油门以紧跟著长机,放需消耗更多的油料,经过实验发现, 如此搭配
的长机与僚机的续航距离约略相等。这种编队战术成果相当成功,相对 于空对空
飞弹一出击就出错,外挂机炮的F4在一开始的8次射击机会就击落4架。 比较起空
对空飞弹可靠性不佳的电子零件,炮弹完全没有类似的故障可能,而且 一出炮口
也没有任何外界力量可以引诱它远离目标,故这种低科技的武器反而有 极高的可
靠性。

但机炮空战也不是完美的。当战机以高G运动时,射出去的炮弹却不受向心力控制
, 放在瞄准时应该往航线内侧修正,同样地速度、重力、角度都影响机炮射控,
当时 F-105上的光学瞄准器会藉由陀螺仪的校正与雷达测距来补偿所需的前童量;
但当 时F一105的光学瞄准器也同时负责俯冲轰炸时的瞄准,切换到空对空模式的
作业 非常复杂,使其完全不可能在飞行中实行。既然F一105的最重要任务是对地
轰炸, 绝大部分F一105的光学瞄准器便均设在对地模式而不能提供对空射控。而
为飞弹 设计的F-4更是完全没有可计算前置量的机炮射控系统,故美军飞行员的射
击方 法可说是完全遵循古老的空战教条:「等敌机占满座舱视野才开火。」然而
美军 对滚雷行动的检讨报告指出,F-105的140次机炮攻击中击落了20架敌机,击
坠率为 13%,和飞弹差不多。但若思及这是F一105无法使用对空机炮射控系统的
情况,则 其成就仍值得欣慰;再考虑到部分不需挂炸弹的F一105战机(例如防空
压制的铁手 机只挂反辐射飞弹),会将瞄准器调整在机炮射控模式以协助空优任
务,其在40次 有射控的机炮攻击中,击落了10架敌机,命中率为25%,这高於任
何一种飞弹。

空军发展空军型的F-4D时也加人了机炮射控能力,而滚雷行动中F一4D、加上固定
 式机炮瞄准器(fixed gunsight)的F一4C以及设定为对空机炮瞄准模式的F一105
 共发动了148次机炮攻击,击落24架敌机,击坠率达16%,高於麻雀飞弹、略等于
 响尾蛇飞弹。滚雷行动後,空军总结之前的惨痛教训,改良F-4到E型,其中最大
的 改进便是加装内载机炮,并有整合的机炮射控系统。而北越的MiG一17的主要武
装 便一直只有1门37公厘以及2门23公厘机炮,不过其机炮也不太适合缠斗作战,
虽然 单发命中的破坏力惊人、可以重创大型飞机,但其射速过低使其在快速缠斗
中的命 中机率相当小,故其原始设计仍是对付战略轰炸机的核战思想,此外更糟的
是其机 炮射控系统并不精确,故综合而言仍不是空战中可依赖的武器。例如在
1972年5月 10日,一场可能是喷射机时代中最激烈的空战,由Top Gun出身的美军
飞行员 Cunningham驾驶的F-4对决北越传说中最强飞行员Tomb所驾驶的MiG-17(据
传其死 前击落13架敌机,为越战最高纪录,但北越官方记录中完全没有此人资料
,因此 有人推测这是因为他不是北越人)。在激烈的垂直剪形动作中,低速性苡
乓斓?MiG-17加上Tomb的超人技艺,使其至少有三次机会开火射击、然而却无一命
中, 终究反而被Cunningham以响尾蛇飞弹击落。

如此优秀飞行员的机炮命中率还如此低,则一般飞行员更不用说。但MiG一17机炮
 全部开火的景象还是非常吓人,炮口火光之大甚至可以遮住机身,而且其炮弹飞
至 5000尺外仍相当具有杀伤力;所以就算没有命中,心理上的威胁还是足以迫使
美军 飞行员抛弃弹药逃跑。MiG一19的武装可能较为适当,3门30公厘机炮的射速
高於 MiG-17(2秒钟射出90发,相对于MiG-17的69发),而且还有空对空飞弹。
MiG一21 也有1门30公厘机炮, 不过其武装仍以空对空飞弹为主,

机炮主要用在弥补飞弹的最小射程限制;但其机炮射控系统仍然只适合射击直线飞
 行的目标,而且战机本身运动超过3G时,机炮射击造成的剧烈震动使前置量的计
算 完全失常(F-8也有类似的问题)。

铝与血的教训

越战教训指出,机炮虽然性能有限,但仍是飞行员最忠实的武器。只要飞行员看得
 到的目标,而且可以控制飞机接近目标到射程内,则机炮就无视任何干扰或杂讯
都 能击毁它;除了攻击原先预想的空中目标外,也能攻击看得到的地面目标。例
如执 行空优任务的飞行员如果被击落,则有携带机炮的友机可以射击围捕的敌军
以协助 逃亡。甚至到了波湾战争中美军也发现诙缘孛嫘⌒湍勘甑纳浠骶范
炔皇淙?何精确导引武器,故许多挂载传统炸弹的飞行员,在地面炮火轻微时常常
以机炮扫 射地面,反而得到比炸弹还高的战果。

此外,这也告诉我们:只要飞弹还有最小射程限制,机炮就有存在的理由。即便现
 代空战速度以音速计,但也很难持续维持目标距离在机炮射程内;同样地,快速
接 近的双方也很难维持在飞弹最小射程外。故在短暂的机炮射击机会,如果有一
门高 射速的机炮密集射击、把握当时的优势,避免让敌机反败为胜。但仍要注意
的是, 高速空战中适合的仍是高射速的武器,俄制现代战机的低射速以越战经验
来看并非 明智之举.
--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如果真的是,
我愿用一万次去换与你的相遇,能告诉你:“好想好好爱你”。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49.6]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