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eleven (星古),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轰-6轰炸机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Fri Jan 11 20:39:22 2002), 转信

轰6是中国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在前苏联图-16轰炸机的基础上研制的高亚音速中程战略轰
炸机,主要用于运载常规炸弹和核弹执行轰炸任务。该机于1959年开始研制,曾一度终
止,1964年3月恢复研制,首架原型机1966年10月完成,用于静力试验,1968年12月24日
第二架原型机首飞,1969年起投入批生产。该机采用后掠翼常规布局,全金属结构,蜂
腰流线型细长机身,发动机安装在机身左右两侧翼根外,进气口位于机翼前方的机身两
侧。该机的改型B-6D增加了导弹火控系统和自动领航轰炸系统,加强了结构,可以在左
右机翼下各挂一枚空对舰导弹,1981年8月试飞成功。
  动力装置 两台WP8涡喷发动机,单台海平面额定推力75.02千牛。
  主要机载设备 多普勒雷达、轰炸雷达、光学轰炸瞄准具、射击瞄准雷达和光学瞄准
具、计算机、航向姿态系统、自动领航仪、无线电罗盘、高度表传感器、自动驾驶仪、
速度传感器以及短波和超短波通讯设备等。
  炸弹舱位于机身中部,可运载常规炸弹和核弹,正常载弹量为3000千克,最大载弹
量9000千克。7门防御航炮,机头右下侧1门,机身上部、下部和尾部的活动炮塔上各两
门。
  尺寸数据 机长34.80米,机高9.85米,翼展34.19米,机翼面积167.55平方米,展弦
比6.98。
  重量及载荷 最大起飞重量758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72000千克,最大着陆重量550
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6250米)1014千米/小时,(高度10000米)963千米
/小时,巡航速度MO.75,起飞滑跑距离1670米,着陆速度223千米/小时,着陆滑跑距离
(不放阻力伞)1655米,(放阻力伞)1050米,实用升限13100米,最大航程6000千米。
中国于50年代开始发展轰炸机,先后建设两个研制、生产轰炸机(同时生产运输机或直升
机)的大型航空企业和水上飞机厂,以及轰炸机(运输机)和水上轰炸机设计所,仿制、生
产轻型轰炸机、中型轰炸机并进行了改型,自行设计了水上轰炸机,基本具备了研制,
生产轻型、中型轰炸机的能力。
轰6型高亚音速轰炸机
    1956年,中苏两国政府签订协定,由苏联帮助中国建设中型轰炸机制造厂。1957年
,苏联同意提供图—16型中型轰炸机全套技术资料,由中国进行仿制生产。1959年,苏
联提供两架图—16型轰炸机样机和全套技术资料以及飞机散装件。由此,中国开始轰炸
机的仿制,并命名为轰6型飞机。轰6型飞机仿制由哈尔滨和西安飞机厂共同承担。
    1959年,哈尔滨飞机厂在厂长陆纲的组织下,仅用67天时间就完成了第一架飞机的
总装。同年9月27日,轰6型飞机首飞升空。
    1961年,航空工业局决定,轰6型飞机及发动机仿制全部移交西安飞机厂和发动机厂
进行,转厂仿制的轰6型飞机是图—16型的改进型。飞机采用细长流线型机身,后掠机翼
,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也有较大后掠角,安装两台涡喷8型发动机。飞机最大起飞重量7
5.8吨,载弹量3—9吨,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1014公里,实用升限13.1公里,最大航程
5760公里,续航时间8小时02分。
    轰6型飞机是中国当时制造的吨位最大、技术最复杂的飞机。全机共有零件5万种24
万件,标准件4000种36万件,铆钉1000种100万个,共需各种原材料150吨,电线长25公
里以及成品附件894项。大吨位飞机和大功率发动机的制造能力,反映一个国家的国力和
工业基础,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这类飞机和发动机。
    西安飞机厂厂长孙志端、总工程师李溪博负责组织轰6型飞机的仿制工作,副总工程
师兼总工艺师陆颂善主持制定试制总方案。1963年,轰6型飞机开始投入仿制,技术人员
与工人、干部“三结合”,解决了很多工艺技术难题。1966年10月,西安飞机厂完成了
供静力试验用的飞机的总装。1968年12月,试飞员驾驶轰6飞机跃上蓝天,宣告了中国仿
制中型轰炸机的成功。由于中国在仿制过程中,对部分设计和生产工艺做了改进,经过
一系列性能试飞和与苏联飞机的对比试飞,证明国产轰6型飞机操纵性、安定性好,系统
与发动机工作正常,主要性能达到设计指标,部分性能超过苏制原型机。
轰6型飞机改型
轰6核弹运载机   1963年6月.为满足原子弹研制试验的需要,西安飞机厂受领了将轰6
型飞机改装为原子弹运载机的任务。
    轰6型核弹运载飞机改装工作由副厂长李溪博负责,1964年9月完成飞机改装,并通
过国防科委的验收。1965年5月,轰6型核弹运载机成功地进行了投放原子弹的试验。
轰6型飞机加装第二代自动领航轰炸系统  为提高轰6型飞机领航设备的精度和自动化程
度,国务院、中央军委于1976年10月批准轰6型飞机自动领航轰炸系统的战术技术指标和
研制任务。
    轰6型飞机第二代领航轰炸系统总体设计与技术协调由赵升样、柳杯亭和陈华等负责
。其主要改进是加装导航计算机、自动领航仪、多普勒导航雷达、航向姿态系统、自动
驾驶仪、轰炸雷达等9项第二代领航轰炸设备;重新设计左右驾驶员仪表板,增设领航员
辅助仪表板;将信号弹舱改为多普勒雷达舱;重新设计系统设备的供电电路。业
1977年8月,第二代自动领航轰炸系统设计定型。它具有全自动轰炸、半自动轰炸、自动
导航人工轰炸和原有的雷达、光学瞄准具及两者相交联的轰炸方式等功能。1981年3月,
第一架加装第二代自动领航轰炸系统的轰6型飞机首次试飞,同年交付部队使用。
轰6丁型飞机     轰6丁型飞机是在轰6型飞机的基础上改进的中国第一代据带空舰导弹
的飞机。飞机左右机翼下各挂l枚鹰击6号空舰导弹,机上装有导弹瞄准火控系统、自动
领航轰炸系统、导弹加温系统和新式雷达,主要用于攻击敌方的舰艇。
   1977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轰6丁型飞机挂鹰击6号导弹全武器系统研制总方
案。飞机改型工作由西安飞机厂承担,张励行任总设计师。导弹武器系统由七机部三院
研制,机载火控系统由兵器、电子工业部门研制。1984年1月,轰6丁型飞机进行了空舰
导弹遥测弹研制性打靶试飞,全部命中。1985年1月,两架轰6丁型飞机按试飞大纲,完
成全部试飞科目。
    一系列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轰6丁型飞机以及机载火控系统设计方案正确,机载设备
信号交联协调,飞机操纵性、稳定性良好,各种飞行参数均达到预定指标。1985年12月
,轰6丁型飞机通过设计鉴定。

--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202.96.134.135]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