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tianck (努力学习),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世界大棋局与中国对策zz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Tue Jun 17 14:36:15 2003), 站内信件


世界大棋局与中国对策
作者:知原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社会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四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力量的消长和
相互间的斗争与合作,这四个国家是中国、美国、俄国和印度,这个地区是欧洲。

从地球上看,这四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全都集中在北半球,这主要是由于地球上的绝
大部分陆地都集中于北半球,也是由于北半球上的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确实要比南半
球的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更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
另外,除美国外,中国、俄、印度和欧洲全都集中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同--欧亚
大陆上,并且分布于其四边。
在欧亚大击上,除开这四个国家或地区外,另外一个地区--中东、中亚也很重要
。这里是欧亚大陆的中腹,同时也是世界上的能源中心和资源中心,还可以说是世
界上(或欧亚大陆)的交通中心。从中国的连云港到荷兰的鹿特丹的铁路,是沟通
欧亚大陆最繁荣、最发达的东西两端的陆上通道;以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
河为中心,东线从红海经印度洋然后通过马六甲海峡到太平洋,西线从地中海到大
西洋再经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与东线汇合,是海上最重要的航道;从
空运的角度来看,这一地区也是交通枢纽。
正因为这一地区如此重要,所以地缘战略家们常常把这一地区看作是欧亚大陆的心
脏地带,认为控制了这一地区就可以进而征服整个欧亚大陆,而欧亚大陆又是世界
的心脏地带,控制了欧亚大陆就可以有效的统治世界。

中国的地缘战略家们常常喜欢把这一地区比作中国古代的“中原”。不过我认为这
一比喻是很不妥的,容易使人产生误会,因为中国古代的“中原”是最适合发展经
济、最适合人民生活的地区,并且是易攻难守之地;而中东、中亚相比而言,则不
太适合发展经济和人民生活,并且是易守难攻之地。
我觉得可以用军事重地和军事要地来说明中国古代的“中原”与现代地缘政治中的
“心脏地带”的差异,军事重地一般是经济发达、适合人类生存和生活之地,是军
事上的易攻难守之地。军事重地如果是自己的,常常是需要有效保护之地,如果是
敌人的,则常常是需要有效摧毁之地;军事要地则主要是险恶之地、兵家心必争之
地,是军事上的易守难攻之地。军事要地如果被自己所控制则会给敌人以极大的威
慑,如果被敌人所控制则会给自己以极大束缚。
军事重地常常是经济中心,军事要地则可以说是军事中心,政治中心则一般兼有军
事重地与军事要地两种属性。中东、中亚总的来说应是军事要地,虽然从能源、资
源来看它也具有军事重地的性质;而中国古代的“中原”总的来说则是军事重地。
中国、印度、俄国、欧洲和美国总的来说应是军事重地,而不是军事要地。

地 球上最适合发展经济及人类生活之地,是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欧洲和美国,
这三大地区或国家的共同特点是,都在地球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并且都有
广阔的平原、漫长的海岸线、大河流域或湖泊。印度相对而议论偏南因而较热,不
太适合人类生存和生活;俄国相对而言偏北因而较冷,也不太适合人类生存和生活

不过,印度和俄国是统一的大政治实体,而中东、中亚则是种族、宗教信仰、文化
、地形极复杂的地区,因此印度和俄国对于世界政治及决定人类未来的命运更有发
言权,中国、美国和欧洲则更不用说。当然,有人会说欧洲同样是一个分裂的地区
,为什么要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论述,并认为它对于世界政治和决定人类未来前途
要比中东、中亚更有发言权呢?这主要是因为欧洲的民族、文化差异都很小的原因
,虽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却是一个统一的地区。这就是我在文章的开头说,
人类未来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美国、印度、俄国和欧洲,而没提中东、中亚
的根本原因。不过,尽管欧洲可以当作一个统一的地区性来看,分裂性确实是它最
大的问题。
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棋局》中将中东、中亚地区称作“欧亚大陆的巴尔干”。在
欧洲,巴尔干使人联想到各族冲突和大国的地区性争夺,欧亚大陆的“巴尔干”面
积更大、人口更多,在宗教和种族上的差异也更大,它们是力量的真空地带却又吸
引着强大邻国的入侵,而入侵的每个大国又都决心反对任何一个其他大国主宰这个
地区。中东、中亚的周边大国或地区--俄国、印度、中国和欧洲,以及欧亚大陆
之外的唯一有能力决定世界命运的美国,只要实力允许及有足够的雄心,都将角逐
这一地区。

当然,有人可能会认为上面的思想还停留在麦金德的陆权学说基础上,我想说的是
,在地缘战略中的历次的陆权与海权之争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问题,就
是陆权也好、海权也好应该针对具体的国家而言。对于一个根本没有海岸线或出海
口的国家而言,发展海权既无必要也不可能;相反,对于一个海上岛国而言,如果
其国家想有作为的话,发展海权是必须的道路。这也就是为什么英国、日本和美国
(美国虽然是一个大陆国家,但是相对于欧亚大陆而言它却是一个岛国)走的是海
权道路,而德国、法国和苏联走的是陆权道路 根本原因。
对于中国、俄国、印度、欧洲和美国而言,俄国应该走以陆权为主的道路,因为它
主要是一个内陆国家;美国如果想插手欧亚大陆的事物的话,它就必须走海权道路
,它如果只想管理北美洲的事物的话则应该走以陆权为主的道路,当然它目前走的
是海权道路;对于中国、欧洲(如果将其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和印度而言,则应该
既发展陆权,也应该发展海权,因为它们是半陆地半海洋国家或地区。当然它们早
期应该偏重于陆权、后期应该偏重于海权,因为地球的地缘状况决定了它们只有先
控制了欧亚大陆才能进而统治世界。在控制欧亚在陆之前,它们的海军只要能有效
的保护其近海利益就够了,当然从目前看,它们都没能做到这一点,这才是它们目
前强调海权的实质。至于空权则是任何有实力的国家都应该争取的,因为空权是不
受地球表面的限制的。

我以前看到过一本论述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的书(见《棋盘型中国军事地理》
http://ctk.cn.gs/hwtj/qbxz.htm),这本书将中国古代的军事地理比作一个围棋
棋盘,“中原”(主要为河南一带)相当于围棋棋盘的中腹,关中(主要为陕西一
带)、河北、东南(主要为江苏一带)和四川是其四角。文章认为,中国古代的统
一常常是由四角始(东汉以前主要以关中一角为主,东汉以后主要以河北为主,明
朝则开创了由东南统一天下的先例)中原终,分裂常常是由中原始四角终。
对于当前世界而言,中东、中亚虽然和中国古代的“中原”有军事要地与军事重地
之区别,但对于兵家必争之地,对于控制了这里就能有效的制服敌人,对于世界的
统一却有着和中国古代的“中原”共同的作用。俄国、中国、印度和欧洲则相当于
这个围棋棋盘的国个角。当然和中国古代的军事地理所不同的是,现在多了一个局
外搅局者--美国,另外地球是球形的,这要比可以当作平面来看的中国古代的军
事地理要复杂的多。
中国古代的四角前期以关中为重,统一多由关中始中原终;后期则以河北为重,统
一多由河北始中原终。目前的四角和美国哪个为重还没有实例为证,并且也很可能
随着年代的变化而改变。当然目前以美国的优势为最大,不过这很可能是由于美国
讨了先发展工业文明及二战的好的原因。随着中国、印度逐渐弥补其后发展工业文
明所造成的劣势,俄国从冷战失败所带来的困局中挣脱出来,欧洲完全摆脱二战的
阴影,美国很难再保持住其目前的巨大优势。
在这五个最有能力决定未来人类社会的前途的国家或地区之中,中国是有其优势的
,中国是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地区之一,因而比印度和俄国更有优势;对
于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地区而方,中国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因而比欧洲
更有优势;中国是欧亚大陆四角中的一角,因而比作为局外人的美国更有优势。不
过,事物常常是矛盾的,优势常常也是劣势,美国正因为其是欧亚大陆的局外人,
所以在二战中受到的损失最小,并且大发战争之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美
国最适合当黄鹤;中国、欧洲正因为其是最适合发展经济的地带并为欧亚大陆的“
角”,所以受到战火的危害最大。
中国如何处理这种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这需要高超的技术,另外在目前核武器足
以毁灭人类几十次的时代,大国的雄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人类的灭亡。但是不论
怎样,中国走向一条通往繁荣强盛之路是不会错的。

中国应该怎样走向强盛呢?这首先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同时也是中国的外部环境允
不允许中国走向强盛的问题。对于中国的内政,我认为最根本的是在中西文明融合
与全盘西化这两条道路中作出选择。在目前的中国,复古是不可能的,只可能在中
西文明融合与全盘西化这两条道路中选择。
中西文明融合是一条看起来难,但实行起来容易的道路。中西文明融合难在需要出
现一批类似孔子式的大思想家通过深入思考这两种文明的本质,各自的优缺点,能
不能融合 ,以及怎样融合的问题。如果中西文明能够融合,如果这样的大思想家
出现并成功的融合了中西文明,那么这种融合后的新文明在中国推行起来会是比较
容易的,因为这种新文明并未完全抛弃掉中国的传统文明,并不需要中国作出彻底
改变。
全盘西化是一条看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的道路。之所以说它看起来容易,是因为
它有现成的模式--即现今的西方文明作参考,而不需要自己进行创造;之所以说
它做起来难,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并且其文明与西方的大不
一样,如果要彻底抛弃传统文明,转变成西方文明,那是极困难的。
当然,全盘西化也不等于中国就变的和西方完全一样,这是不可能的,就是美国文
明与欧洲文明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全盘西化只是指文明的主体性质已完全变成西方
的类型,在次体上(比如一些礼仪、风俗)还是可以保留其传统文明的一些特色的
。因此日本、韩国已是全盘西化了的文明,尽管其文明中还有一些传统的特色。而
中西文明融合则在主体上既会有中国传统文明的特色,也会有现代西方文明的特色
,更会有新文明的特色。
走中西文明融合道路的关键在于中西文明是可以融合的,并有许多人致力于这条道
路。如果中西文明是无法融合的,那么这条道路再美好也是走不通的。我本人认为
中西文明是可以融合的,是主张中国走文明融合道路,而反对全盘西化的,并且是
积极探索这条道路的人,我将我这方面的思想写成《兴华策》(http://ctk.cn.
gs/xhc/index.html),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并提意见。
假如中国走的是全盘西化的道路,那么中国就会失去最重要的民族凝聚力,即文明
上的优越感,这对中国未来的前途是极不利的。
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文明之中,文化和文明是最根本、最本质性的东西,
中国现在之所以还谈不上根本复兴,谈不上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西方文明冲击
之中挣脱出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还未在中西文明融合或全盘西化中成功
的走出一条路出来。而在这两条道路之中,中西文明融合又是更有利于中国的未来
发展的,全盘西化充其量也只能使中国成为追随西方发展的强国之一。一旦中西文
明融合成功,中国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复兴将是必然的。

关于中国的外部环境问题,我认为象中国这样的大国最关键的是内政问题,内政一
旦整塑,外部环境是容易改变的。小国的命运更取决于外部环境,取决于大国的角
逐,但是大国的命运只有靠自己撑握、靠自己争取。
我以前看过一篇论述中国周边环境的文章,该文认为,中国的周边环境非常险恶,
都是充满敌意的国家。我认为中国的周边环境之所以会险恶,最根本的是因为中国
还未能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中挣脱出来,还处在内政的
纠葛中,以至于使这些国家认为有可乘之机,而中国这样的国家对它们来说又是一
块肥肉或潜在的强大对手,所以它们有的想乘此电动机打压中国,有的更是想分裂
中国,而中国周边的小国也由此瞧不起中国,从而依赖于远离它们的美国。一旦中
国从中西文明的冲击中挣脱出来,一旦中国的内政得以完全整塑,中国周边的大国
就会抛弃分裂中国的幻想,中国周边的小国也会转而依服于中国--依服于远离自
己的大国与近处的大国对抗,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至于当今的头号大国美国,我相信毛主席的话,美国是纸老虎。其实象美国这样的
国家是很脆弱的,是很容易自动瓦解的。美国是一个种族成份复杂、文化多元的国
家,美国社会的分裂性只不过由于其经济上的繁荣、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而被掩盖
。一旦俄国从苏联解体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一旦中国和印度两个传统大国得以复兴
,一旦欧洲不再依赖于美国的保护,而与美国挣夺国际生存空间,美国的国际环境
必须恶化,美国依靠其军事力量建立的对其它国家来说的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
序必然扭转,美国依靠对第三世界国家“剥削”而得以维持的国内经济繁荣必将难
以继续,那么美国社会的自动解体是极有可能的。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另一本著作《
失控--21世纪前夜的全球动荡》中,对美国社会解体的危险和所存在的精神危机
表示了极大担忧,而我们国内的许多人却被美国的表面繁荣强大而迷惑。
我以前看到的论述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贫富差距、地区不平衡所可能导致的危害
就是这样的认为的,文章认为,如果中国的经济保持高速发展,那么这种贫富差距
、地区不平衡所带来的矛盾会被掩盖,但一旦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失去活力,这些
矛盾就有可能激化。事实上,美国发达的经济、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所掩盖的矛盾
、社会问题要比中国大的多,一旦其建立的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被改变、其
国际空间被压缩,一旦其经济失去活力,那么其掩盖的社会问题所造成的后果要比
中国大的多。


--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55.117]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