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诸侯打仗看重礼仪,为何到了战国他们就将礼弃之不顾呢?

2020-09-29 02:09:53 作者: 春秋时期诸侯

齐桓公“尊王攘夷”二、 战国时期为什么不讲究军事礼仪?

1、 经济方面的因素

春秋后期,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的事情都来了,这两起事件都是与周礼不合的,但是周天子没有谴责当事人,反而给了他们名正言顺的台阶下,这就成了诸侯混战的引子了,既然周天子本人都不再坚守周礼,诸侯们又何必较真?从表面看是这两事件的原因,仔细了解相关历史后,会发现这是由诸侯国的生产力决定的。

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人口和粮食两方面,春秋时期,生产资料较少,生产工具较为落后,导致生产力上不来,也就没有更多的粮食来养活更多的人。再加上自从平王东迁后,各诸侯国之间的军事战争也是越来越频繁,只要打仗,就算是春秋时期的战争,都会让人口减少的。据史料所载,整个春秋时期下来,人口竟然没有出现什么明显的增长。

三家分晋

一边需要人来应付越发频繁的战争,一边人口却没有增长。这种时候不杀俘虏,并不完全是礼仪和人道,主要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人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各诸侯国都需要人口来发展,所以当时军事礼仪中的部分规范是为了有一种共赢的局面,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需要人口来支撑的,而不论是哪个诸侯国都是社会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生产技术和生产资料都丰富了起来,人们有更多的可耕地进行耕作,也有了更先进的农具来提高工作效率。粮食产量随之也得到提升,进而就能养活更多的人,这些多出来的人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间。

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大肆杀俘

2、 军事方面的因素

经济基础能决定军事发展,这个道理在当下世界也是适用的,没有GDP,就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更强的作战力量。战国初期,魏国率先变法,成为了当时的天下霸主,而推动变法的李哩、西门豹等人,他们很大的一部分精力都是放在经济发展上面,比如兴修水利等。

因为他们知道,魏国想要称霸天下,首先需要有钱、有粮、有人。据史料所载,因为西门豹渠的原因,每亩田地的粮食产出可以增加一钟,魏国正是这样通过变法进行点滴积累,才在战国纷争的年代里一枝独秀,差点灭了后来统一六国的秦国。

巅峰时期的魏国疆域

有钱了就得有先进的武器,不然拿什么来保护自己的发展成果?春秋时期主要以青铜制武器为主,待到战国时期,铁制武器实际上已经开始广泛运用。从青铜到铁是一种质的变化,青铜制武器虽然发展时间长,技术比较成熟,但是问题也很突出,首先是铜矿,铜矿远没有铁矿丰富,而且铜矿的开采比铜矿要困难。

另外,学过化学的应该都了解,铜的熔点比铁高,那么在冶炼的时候,铜就会比铁难,而且光铜还不行,得加点其它金属,形成青铜这种合金。可就算是合金,硬度还是不如铁。武器先进了,力量也就更足了,军事战斗也就更残酷了,当大家都S红眼的时候,谁还顾得上那些礼仪?

青铜制武器结语

春秋时期受诸多方面影响,诸侯国们还能遵守既定规则。但是随着农业和冶金业的发展,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用来打仗的武器都变得更加先进了,工具好,粮食的生产效率就会提升,毕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粮食增加了,各诸侯国就能拥有更多的人,人多了也就可以使用更多的工具,如此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当大家都练出了肌肉的时候,可不得开始秀了?怎么秀?一条路,打仗!当一门心思都是打仗的时候,那些约束打仗的礼仪规范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大家也就弃之不顾了。自此以后,战争是越来越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