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_ 清朝的《百苗图》
但是很快明朝官方就发现,这些苗民自从修了寨子之后就彻底放弃了大规模的进攻计划,改为小股势力偷袭,苗民们化整为零从寨子中间的缝隙之中穿过,从堡垒与堡垒之间的广阔区域之间秘密通行,明朝设置的堡垒简直形同虚设。
为了对抗苗民的游击战,明朝决定来个绝的,据其《议哨墙》记载:“嘉靖季间,参将孙贤立烽建营,险筑边墙七十里”。这是第一次在苗疆修筑大规模边墙的尝试,不过由于下雨过于频繁这次尝试宣告失败。
但是到了万历时期,由于苗民起义愈演愈烈,明朝决定痛下血本修墙,本着今天特朗普修墙的精神,明朝一修就是以数十里为单位进行计算的,所谓:“自镇溪所起至喜鹊营止复添设边墙六十余里。”而且修完了以后还加了个评价:稳然自谓:“金城汤池矣!“
明朝的修墙计划彻底扰乱了苗民的游击战,苗民一时之间找不到应对之策,所谓“自铜仁下至保靖,运山亘水凡三百余里,一时边防籍以稍固”可见边墙的威力之大,对于苗民而言,这些边墙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上图_ 苗疆长城
根据设计,300余里的边墙绕水登山修建,墙高八尺,脚厚五尺,苗民没有强力的攻城设备根本无法翻越,而且守卫边墙的也有大量的军队,头目带兵三十名,不分雨夜,依墙巡至前哨,交签接替,循去环来。所有靠近边墙没有通行证的人都要被拘捕,甚至直接击杀。这种方法确实让苗民结结实实的消停了一会儿,整个万历时期基本上没有苗民起义事件,甚至到了明朝最危急的崇祯时期,苗民也是相当安分的。
但是没有起义不代表苗民生活就变好了,只能说明这个防御策略是相当得当。明朝能够修堵得住苗民的墙,但是无法沿着陕西修墙阻止李自成百万的流民大军,无法沿着蒙古草原修墙,阻止清廷从喜峰口一线奔袭中原的满洲铁骑,无法沿着河南山东山西湖北修墙,阻止一波又一波张献忠等流民首领的发展壮大。
修墙,可以防得住一时,一地,一处乃至一世,但是能防得住千秋万代的天下黎民吗?
作者:三清妙音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 伍新福 《中国苗族通史》
【2】 曹树基 《中国移民史》
【3】 徐涤新,吴承明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4】 田敏 《土家族土司兴亡史》
【5】 王承尧,罗午 《土家族土司简史》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